《九十九度中》一改传统小说纵剖式的结构形式,创造了立体的空间结构。它采用了现代性的拼链式的片断镜头重组和叙事方式,反映的是"人生的横断面"。现代电影、摄影等艺术手段和技巧的运用,电影语言--蒙太奇式的镜头组接方式,将北平城内一天中不同阶层的人生片断互相穿插、勾连在一起,不仅摄入了社会上不同阶层的生活景象,而且记录了不同人物的内心活动、心理情感。类似电影、电视中的一幅幅活动画面的连续展现,一个个场景和人生片断的互相对照和切换,巧妙的时空转换和过度技巧,叙述格局的自然变化,以及"内心独白"的意识流表现手法等等,将环境、气氛和人物全部有机联系在一起。在看似纷繁、杂乱的小说结构中,隐现着贯穿全篇的主题线索,显示出结构的统一与完整。而作品中不同的场景引出不同人物的心理情感,又带有中国传统文学中特有的时空感。难怪李健吾先生会称赞它"没有组织,却有组织;没有条理,却有条理;没有故事,却有故事,而且那样多的故事;没有技巧,却处处透露匠心","达到一个甚高的造诣"。
如果说,在追求艺术完美形式和构架的营造上,《窘》和《九十九度中》较多地引进了世界现代主义文学的经验,并在整体和谐的结构中显示着诗情画意的自然流动;那么,《模影零篇》中的作品,则更多地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学的承续和依恋,可以说是用传统的艺术传奇手法,与现代的自叙传体形式相整合,创作出的诗化小说。在《模影零篇》中,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者身份,追溯着少时的往事和生活感受。钟绿,吉公,文珍等人物的命运,无不带上了传奇色彩。但小说虽以人物为着笔的起点,甚至作品题目也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却又突破了以故事或人物为主导建构叙事内容的结构定式,而用"我"的意绪引领着作品情节的自然展开。作者笔下,昔日的印象,生活的片断,追怀的情感,仿佛不由自主地自然流淌。正是在看似随意又充满情韵的抒写中,小说结构形态的"自然"与现实人生的"自然"达到了契合,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趋向,通过整个文本完整地传达出来。《模影零篇》中的作品,既同样体现着作者自觉的结构意识和出色的艺术功力,又表现了京派小说趋向散文化和诗化的共同特征。
四
作为出身名门、留学西洋,"在双重文化的教养下长大的"林徽因,独特的人生经历、知识结构和情感体验,又使她的小说和其他京派作家的小说同中有异,显得别开生面。
和京派作家怀着共同的文学理想,同是赞美"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同是对普通人平凡生活的体验和写照,林徽因的小说在题材选择上,既不同于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废名的"鄂东山野",也不同于芦焚的河南"果园城",以及汪曾祺的苏北乡镇。作为道地的城里人,林徽因给读者展示的,不是"乡村中国"的艺术世界,自在、自足的生存环境,而是带有北京文化氛围的都市风景。在小说《窘》中,那均衡而庄严对称的四合院建筑,夏日搭着天棚的大院子,院内的金鱼缸、莲花、石榴,隔墙的枣树、海棠,充溢着白玉兰幽香的书斋,还有北海的牌楼、白石桥、垂柳……都散发着北方古都特有的味道。而不论是《九十九度中》对胡同里巷的形形色色人物生存状态的展示,还是《吉公》《文珍》中从孩子眼里看到的旧式大家庭的生活剪影,也都体现着鲜明的时代地域特征,无不透露出老北京日常生活中现实的文化内容。
虽然与其他京派作家一样,在审美世界的建构中,都把"静穆"、"和谐"之境当作始终的美学追求,在创作中注意到情绪的内敛、理性的节制。但生性直率、热情的林徽因,在小说创作中,却难以做到京派理论家朱光潜所主张的那样,保持"超然物表"的心理距离;难以如沈从文等京派作家一样,始终保持恬静隐逸的心态和超然尘俗之外的审美心境。林徽因在以诚实、平静的心态描述现实、回溯人生时,并没有仅仅将情感蕴含在客观描绘中。她在含蓄蕴藉地抒情时,又时有难以抑止的表现冲动。于是,我们在林徽因的小说中,看到了作者在宁静与节制背后的热烈的情感挣扎,看到了作者真实的心情、性情的不由自主地流露。这又是林徽因小说的独特之处。
如《九十九度中》的阿淑受过新思想的影响,而旧式家庭的压力,却"触碎她那一点脆弱的爱美的希望",她不得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带着疑惧出嫁。"五四"自由恋爱的理论,留给阿淑的,只是一种空想,一种嘲讽。在看似不动声色地对阿淑婚事和心境的叙述中,作品写道:"这几年对婚姻问题谁都讨论得热闹,她就不懂那些讨论的道理遇到实际时怎么就不发生关系。她这结婚的实际,并没有因为她多留心报纸上,新文学上,所讨论的婚姻问题,家庭问题,恋爱问题,而减少了问题。""理论和实际似乎永不发生关系:理论说婚姻得怎样又怎样,今天阿淑都记不得那许多了。实际呢,只要她点一次头,让一个陌生的,异姓的,异性的人坐在她家里,乃至于她旁边,吃一顿饭的手续,父亲和母亲这两三年--兴许已是五六年--来的难题便突然的,在他们是觉得极文明解决了。……"这里,人物的心理,作者的议论自然交织在一起。从中,既表达了作者对女性解放、婚姻恋爱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对现实社会中一部分知识女性"梦醒了却无路可走"的处境的深挚同情,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林徽因的直率和真诚。《钟绿》中,当叙写到美丽的钟绿快要出嫁了,想象钟绿披上长纱会是一个奇美的新娘时,作者又情不自禁地发出了钟绿终将会为自然规律而变老、变丑的议论,含蓄而直率地写出了自己对美的感悟,阐释了美是短暂性的这一朴素的生命真理。而在得知钟绿逝去的消息后,作者再难隐藏自己的一腔真情:"那天晚上对着一江清流,茫茫暮霭,我独立在岸边山坡上,看无数小帆船顺风飘过,忍不住泪下如雨,坐下哭了。"《吉公》以童年视角回溯往事、描绘吉公时,同样时时自然变换叙述角度,自然地插入作者的议论和感慨。如在叙述吉公的照相职务时,作品写道:"他那种兴趣,勤劳和认真,现在回想起来,我相信如果他晚生了三十年,这个社会里必定会有他一个结实的地位的。"在交代了吉公看似完满的结局后,作者又从对二三十年前的追忆回到眼前,由衷地发出了"人事的感慨":"我希望他这个儿子所生的时代与环境合适于他的聪明,能给他以发展的机会不再复演他老子的悲剧。"故事结尾,"我"会见到那六十岁的吉公。但小说略去了对吉公离开旧家庭后一段奋斗历史的叙述,又发人深思地议论道:"那中年以后不经过训练,自己琢磨出来的机器师,他的成就必定是有限的。纵使他有相当天赋的聪明,他亦不能与太不适当的环境搏斗。……对于他精神上超物质的兴趣,已不能有所补助,有所启发。……认真地说,他仍是个失败者。"吉公的命运,映现着时代的面影。在看似冷静地叙写中,作者明确地袒露着自己的心声,给予了那个压抑人才、埋没人才,窒息生命力的旧时代和社会环境以批判,把思索和启悟留给了读者。《绣绣》在对小主人公生命过程的展示中,同样抒写着"我"的愤懑和不平:"但是以后我常常想到上帝不仁的摆布,把这么美好敏感,能叫人爱的孩子虐待在那么一个环境里,明明父母双全的孩子,却那样零仃孤苦、使她比失却怙恃更茕孑无所依附。……"正是在这些传递着作者感情起伏的议论和感慨中,渗透着林徽因作为知识女性和学者的睿智,及对时代和社会生存状态理性的思考,使小说自然流露出一定的社会批评性和思想倾向性。
综上,林徽因别开生面的小说创作,无疑丰富了京派小说的生活畛域和艺术层面,为京派小说增添了创作实绩。
陈衡哲小说创作论
陈衡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进行文学创作的女作家。早在1917年文学革命初期,当胡适等人还在讨论新文学问题的时候,正在美国瓦沙女子大学专修西洋史的陈衡哲,就在《留美学生季报》第4卷第2期上,发表作品《一日》,开始了白话文创作短篇小说的最早尝试。1918年10月,她的短篇小说《老夫妻》继鲁迅的《狂人日记》之后,发表在《新青年》第5卷第4号上,她成为《新青年》杂志上仅有的两位白话小说家之一。此后,她又相继在《新青年》《努力周刊》《小说月报》《东方杂志》及《现代评论》等刊物上,陆续发表了小说、新诗和散文。1928年,陈衡哲从她的小说作品中选出10篇,结集为《小雨点》,由上海新月书店出版发行。
《小雨点》是陈衡哲小说创作的早期成果之一。《小雨点》集中的作品,从1917年的《一日》,到写于1926年的《一支扣针的故事》,它们体现了现代小说初期创作的真实面貌和鲜明特色。在陈衡哲对现代小说艺术的大胆追求和实践中,既显示出其小说创作的发展和进步,也留下了新文学女性先驱者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途程中筚路蓝缕、开拓前行的足迹。
一
五四时期,同科学和民主密切相联系的人道主义,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文艺思潮。李大钊在他1919年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明确宣称:"我们主张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类精神,同时以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组织。"同李大钊一样,五四时期的大多数文学革命的倡导者,都把人道主义看作是思想感情中的最高精神,主张以包括小说在内的新文学来宣传人道主义理想或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与此同时,提倡现实主义,成为五四初期文学革命中的共同主张。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明确提出,"惟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故能成真正文学。"陈独秀将"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作为他"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内容之一,提倡"目无古人,赤裸裸的抒情写世"。陈衡哲创作伊始,便在小说中表现出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她的小说,以直面人生的勇气和服务现实的精神,积极实践着文学革命倡导者的主张,显示了中国现代小说初创期的显著特征。
1923年,陈衡哲在写给胡适的一封信中曾说:"我所能努力的,是借了文艺思想来尽我改造社会心理的一分责任。"正是抱着"改造社会心理"这一明确的功利目的,陈衡哲以其特有的目光观照社会、过滤人生,进行文艺创作。
鲁迅曾指出:"小说家的侵入文坛,仅是开始"文学革命"运动,即一九一七年以来的事。"如果回顾"五四"文学革命初期的文坛创作现状,我们会看到,在作为新文学开端的1917年,用白话文创作的作品,除胡适发表于《新青年》第2卷第6号的《白话诗八首》,以及发表于《新青年》第3卷第4号的《白话词四首》外,便只有陈衡哲的白话小说《一日》了。难怪胡适称《一日》"是文学革命讨论初期中的最早的作品"。《一日》从作者熟悉的身边生活取材,写的是美国女子大学学生一日间的生活情形。它选择了宿舍、餐室、课堂、图书馆等场所展开对学生活动的描述,依照时间顺序将九个学生生活的片断连缀成篇。它虽近于校园生活的写实性素描,但它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单纯感受。诚如作者在此文中所述,"他的描写是很忠诚的"。《一日》虽涉笔于校园生活,而作品中却写到了女学生为法国战地医院的伤兵发起募捐以及女学生爱玛要去法国,到战壕中做看护妇等内容,这显然是人道主义悲天悯人的态度和深挚的同情心的表现。尽管《一日》发表在《留美学生季报》上,一时难以在国内产生大的反响,然而,它毕竟是身在大洋彼岸异邦的陈衡哲积极支持国内的"文学革命",开创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最初实践。它在堪称是中国现代小说史开篇之作的《狂人日记》之前问世,不仅显示了新文学女性先驱者敢于开拓的勇气,也在新文学初创期的历史上,留下了中国第一代现代小说作者蹒跚学步的足迹。这足迹是幼稚、朴拙的,然而又是弥足珍贵的。从《一日》开始,年轻的陈衡哲,将她那支尚不自如但却富有生气的笔,正式伸进了小说领域。
继《一日》之后,陈衡哲便迅速将小说题材范围由身边校园生活扩展到广阔的社会,用小说去关心现实的人生,揭示社会真相,表现"人类情感的共同与至诚"。如果说,《一日》里对人道主义精神的表现还只是作者在不经意的流露中,那么,在《一日》之后的小说创作中,人道主义则成为陈衡哲审美选择的主导思想。1918年至1920年期间,陈衡哲相继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短篇小说《老夫妻》《波儿》和《小雨点》。
《老夫妻》叙写的只是一对普通夫妻日常生活的片断。作品中的老太婆、老太公,彼此间虽有抱怨,有片刻的怄气,却更有幽默和欢乐。他们互相体贴,互相关心,恩爱和谐。作品在看似纯客观化的实录中,蕴含着作者对人之间"至诚至爱"情义的赞赏。
在短篇小说《波儿》中,作者进一步将人之间这种"至诚至爱"的美好情义,体现在家庭里的其他成员身上。在小说里,在鱼行做工的穷苦姑娘波儿,身患肺病却无钱医治,只能等待死神的降临;她的寡母和弟妹终日辛苦劳作,难得休息。波儿一家人虽处于贫困竭蹶之中,但家庭中却充溢着浓郁的爱的氛围。波儿和弟弟、妹妹共同热爱、卫护着新寡的母亲,每个人都尽力为母亲代劳,全家人互相关心、体贴,相亲相爱。如作者在本篇中所说,"这篇中的情节,有一半是我亲眼看见的。我因受了他的感动,所以禁不住的来代替波儿一家人说两句话。"显然,陈衡哲是在为下层劳动者代言。这篇作品让读者不仅看到了美国社会贫困工人的生活现状,更看到了波儿一家人与人之间固有的情感美和道德美。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不幸人们的深切同情,闪烁着"美"与"爱"的光芒。
在写出《老夫妻》《波儿》,以现实生活中平凡的人、普通的事作为描写对象,进行艺术表现的同时,陈衡哲又尝试采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写作中"情感的至诚,与思想的真纯"。在短篇《小雨点》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界事物拟人化,叙写了小雨点流转飘荡、落地入海又返回到天空的经历。作者笔下的自然界充满着爱的气息。不论是"泥沼"、"涧水哥哥"、"大河伯伯",还是"海公公"、"太阳公公"、"青莲花",都真诚、善良,怀着慈爱心肠。小雨点为拯救生命垂危、"显出十分干枯苍白"的青莲花,情愿冒险让青莲花把自己吸到它的液管里去。而变得"美丽丰满"了的青莲花,又把自己身上的香味送给女孩,情愿让女孩把它戴在发上。面对奄奄一息的青莲花,小雨点着急地呼唤着:"青莲花,青莲花,快快的不要死,我愿意再让你把我吸到液管里去。……"作者在篇中极力表现的,是深挚的同情心和博爱的精神;所赞颂的,是小雨点乐于助人,勇于自我牺牲的高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