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为生计而奔波劳碌,在茫茫人海迷失自我,如同唐代诗人王观在《早行》中说的那样:“鸡唱催人起,又生前去愁。路明残月在,山露宿云收。村店烟火动,渔家灯烛幽。趋名与趋利,行役几时休?”只有深夜才是自己的时间,静夜凝思,想把在不知不觉中飞逝的时光留住,仰望星空,想在变幻的空间里寻找来时的道路。时间过得好快啊!岁月飘零,一事无成;叶落花败,青春不再。
我们这种感觉,古人也有。《庄子·知北游》中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成语“白驹过隙”于此处诞生,比喻时光像骏马一样在细小的缝隙间飞快地越过。这个比喻经常被人使用,《史记》中记载:刘邦的老婆吕后在劝张良不要绝食的时候,魏豹在拒绝郦食其(读“易机”音)劝降的时候都用过这个说辞。还有类似的比喻,如《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二世燕居,乃召高与谋事,谓曰:‘夫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但是“六骥过隙”却没有成为成语,可能是因为晚于“白驹过隙”,而且说这话的秦二世又不是什么好鸟,不受后人待见,另外,六匹马过隙哪有一匹快啊,表达得不够痛快淋漓。
“白驹”也被用做地名。白驹镇,在江苏大丰市,那里曾是施耐庵写《水浒传》的地方。“水浒”和“白驹”一样,也出自《诗经》,那首诗说的是周文王的爷爷古公亶父率众迁徙到岐山的事。
马之所以和时间与空间联系起来,是因为以速度见长的马是古代最佳的交通工具,快马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把人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古代很多帝王喜欢骏马,和现在一些暴发户喜欢名车一样,如周穆王的“八骏”、汉文帝的“九逸”、唐太宗的“六骏”,个个都是宝马、劳斯莱斯级的。
汉武帝更是爱马一族,为了得到好马不惜发动战争。《史记·大宛列传》中说,汉武帝用《易经》算卦,得到的结果是“神马当从西北来”,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算的。后来果然得到西北乌孙国的良马,就命名为“天马”。之后,张骞从西域回来,在给汉武帝的报告中提到大宛有汗血宝马,是天马的后代,最好的马都集中在大宛的贰师城。汉武帝派人拿千金去贰师城买马,还特地铸造了一匹金马,想用来交换肉马。大宛的当权者估计汉朝不会大老远的来进攻,就肆无忌惮起来,不肯和汉朝使者做这笔买卖,还暗中派人杀害汉使,抢夺财物。不过,他们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很快,汉武帝就派李广利率军攻打大宛。因为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就是到贰师城取回良马,所以封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这场战争进行得并不顺利,几经周折,死伤无数,最后好歹算是胜利了,李广利牵着大宛马回去交差。汉武帝一看,真是极品好马啊!于是命名大宛马为“天马”,原来的乌孙马改为“西极”。
为了庆祝得到大宛马这一值得举国欢庆的大事,汉武帝让人写了一首《天马歌》:“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这是《史记》中的记载,《汉书》中的《天马歌》要比这个长很多、难懂很多。《史记·乐书》中还记载:中尉汲黯进谏说:“陛下得到一匹马,又是作诗又是作歌,还要作为祭祖的郊祀歌,先帝和百姓怎能知道这首歌的含意呢?”这番话噎得汉武帝直打嗝,心中很是不爽。汲黯的老对头、丞相公孙弘不失时机地火上浇油:“汲黯诽谤圣朝制度,罪当灭族。”
但是据考证,汉武帝得到大宛马的时候,公孙弘和汲黯两个人都已经死了好多年了,而且汲黯从来没当过中尉这个官,由此有人认为《史记·乐书》是后人假冒的。不过公孙弘和汲黯两个人不合、经常相互拆台甚至陷害倒是真的。前面说过,汲黯曾当着皇帝的面指责公孙弘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而公孙弘则建议皇帝任命汲黯为右内史,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管界之内多有达官贵人和皇室宗亲居住,那些老爷们谁得罪得起啊,一个不高兴你官位甚至小命就难保。好在汲黯这个人还比较厉害,工作做得不错。
汲黯是个十分正直的人,公孙弘虽然比较狡猾,但也不是坏蛋,两个人斗个啥劲儿呢?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皇帝、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去多好啊!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内耗害人害己又误国,正如《汉书·宣元六王传》所说:“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团结就是力量啊,同志们!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岁月蹉跎,万里因循成久客;人生如梦,一年容易又秋风;避曲就直,真是真今非安在?日东影西,人间北看即成南。仔细想来,我们平日里一直在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费心机明争暗斗,为名为利为情仇;劳心神空耗时光,鸡毛蒜皮一箩筐——这都值得吗?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一切恩怨繁杂都会在飞一样的时光里淡化和消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还是抓紧时间做点有益于人民群众或者自己喜欢的事吧。
第三十五句 化被草木
化,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表示变化。《说文》中说:“化,教行也。”这里就是教化之意。
被,覆盖之意,也有说应该是读“披”的,因为古代这两个字相通。不管读什么音,都不影响意思。
“草”很简单,就不用解释了吧?其实“草”这个字虽然简单,但人家还是颇有些来头的:草的小篆体为“艸”,就是画了两棵草,这才是“草”的本字。现在我们用的这个“草”字,原来指的是另外一种东西,什么东西呢?皂角。《说文》中解释说:“草,草斗,栎实也。”栎实,就是栎树的荚果,也就是皂角。后来有了“皂”字,把“草”的工作给替代了,如此一来,“草”字没事干,只好下岗,正好“艸”字年龄大了,长相又不好看,就宣布提前退休,于是年轻帅气的“草”就代替“艸”,成了草本植物的总称。
木,这里指树木。《说文》中说:“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这句话的意思是:明君的教化就像阳光雨露啊,覆盖了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草木无情人有情·
话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前面说过,这个官职相当于宰相)的张九龄受李林甫奸党排挤,被贬为荆州长史。官职降了好多级,工资缩水好几倍,还被从中央打发到地方,这事要搁一般人身上,一定会落魄失魂、怨天尤人、破口大骂、满嘴脏话,而人家张九龄可不是那样没素质、少涵养的人,他只写了十二首《感遇》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其中有一首是这样写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你看这首诗,写春兰秋桂、写草木美人,透着那么优美高雅,好像没自己什么事一样,但是却把自己不惧小人迫害、秉持清高正直气节的不服输劲头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们常说“人非草木,岂能无情”,按理说草木是植物,应该没有感情的,要不怎么会把那些有呼吸和心跳但因脑组织受损而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已没有认知能力的病人叫“植物人”呢?
草木无情也好,有情也罢,我们很难知道和理解,毕竟人类不是草木,就像《庄子》中所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不懂草木的伤悲,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但是人类从很早就开始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赋予草木很多情感,形成了独特的草木文化。开头说的张九龄的那首以草木言志的诗,只是众多同类作品中的一个例子,九牛一毛而已。
古代草木文化的杰出代表,就是那部谜一样的《诗经》,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作品都是以草木入诗的,可以说随手那么一翻你就会看见草木。现在我手头刚好有一本《诗经》,随便翻一下试试啊:
“蒲草没有泥岂能发长?芦荻没有水岂能生发?”
“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那带种流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来。”
——好像风格不太对啊?
原来是拿错了,这本是《圣经》。现在我换了《诗经》再随便翻一下看看: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王风·黍离》
“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诗经·鄘风·桑中》
我随便翻到的这两首诗中,第一首写的是“黍”这种植物,第二首写的是“唐”这种植物。
黍,亦称“糜子”、“稷”(也有说稷是指高粱),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东北称之为“黄米”,是过年包豆包、蒸年糕的主要原料。由于黍的产量比较低,现在已经很少种植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晋北及相临的冀西北地区,“黄米”一词有特殊含义,不能乱说的。《黍离》以黍苗起兴,植物随风摇曳和内心的忧愁相呼应,引出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一千古名句。
唐,就是菟丝子,一年生草本蔓生植物,其他植物要是和它做邻居可倒了大霉了,它逮谁缠谁,并吸取被缠植物的养分,对农作物是有害的,其果实可入药。《桑中》是一首情诗,有人说是青年男女表达炽热的爱情之词,有人说是在讽刺贵族男女淫乱的风气,不管用意何在,用缠绕不断、死都要腻着你的菟丝子起兴来表达男女之间的感情,不知道有多贴切和自然。
可能是因为受到《诗经》的影响和启发吧,很多古代诗人都爱写草木,就拿上面说的菟丝子来说,很多诗里面都用过它来代指新婚女子。为什么这样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植物这么受诗人欢迎呢?因为绝大多数诗人是不用种庄稼的,对它没有厌恶之情,要是换成老农写诗,肯定不会写菟丝子,这和贾府的焦大不会喜欢林妹妹是一个道理。
汉代无名氏作的《冉冉孤生竹》中用过菟丝子: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