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的人,也从不争强好胜,没有那么大的自我。自我只是想当然地以为自己如何,是一种假想,为了自我的这种假想去努力,去实现“自我”,不管结果如何,能否达成,最后都是一场空,不会有满足感。一个人只有在自我觉醒、认识自己之后,将内在的“真我”展现出来,才会达成真正的自我实现,从而获得终极的满足。
13 真爱的秘密
真爱是让生命能量得以顺利流通的方式。如果你依赖一个人,那么那个人离你而去可能是真爱,因为他的离去使得你的生命力被迫激发出来,你被迫要去独立,虽然对于你的感受来说,你是被迫的,可是你的生命力、活力却因此而生发出来。有一天,当你成长之后,将会重新领会他的离去。真爱的行为不会去满足那些自私、负面的需求、欲望,而是能够让这些东西暴露、消除。
真爱不问起因,也不求结果。当遇到一个口渴的人,给予他一杯水,然后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彼此友善地告别了,继续着该继续的一切。真爱的行为是单纯的那个行为本身。
真爱是自然的,不是回报别人,也不希冀别人的回报。与过去无关,与将来也无关,没有刻意和计划。就像那些淳朴善良而自然的父亲、母亲们,他们对孩子有着真爱,他们养育孩子就是养育孩子;孩子长大了,就展翅高飞了。一切都很自然。
现实中对真爱有着颇多的误解。有人说,我十分爱我的爸爸妈妈,所以我经常思念他们。但思念并不是爱的方式,你的思念对他们没有任何实质的益处,反而无端地消耗了你自己。真爱能带给人真正的滋养和成长。
真爱与欲望、需求无关,也与性无关。人们说的爱情,通常是指异性间一时的美好投射和相互吸引。当我们不明白真爱,而彼此对对方有了希望和要求,爱情就变成了失望和痛苦。当一个人有欲望、有需求时,他只是去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希望别人满足他而已,怎可能去爱别人呢?恰恰是自己没有欲望,没有需求时才可以给予别人无条件的爱——真爱。
所谓真爱无敌,真爱的行动中没有恐惧、疑虑,毫不执著,完全是自发率真、利人利己的,而且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超越了分别之心。
14 创造力的秘密
创造可以说是“无中生有”,使不存在变成存在的过程。时下人们常说的创新,不是创造,它只是针对已经存在的东西进行更新、重组,变换新形式等。
新创造出来的东西具有某种崭新的特点,而且通常带有创造者本人的某些特质、特征。比如,那些优秀的音乐、美术、文学作品,都会具有创作者自己的意识、人格烙印,作品中含有崭新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个性化痕迹。创造分完全创造和不完全创造。
完全创造也叫发明。
创造能力如何来的呢?你需要突破所有旧有的模式、人为的规条限制,同时也不自我限制,之后你会来到一种深沉的宁静之中,在这种沉静之中,你可以接上灵感之源,这灵感之源既在你之内,也在你之外。在内在,我们会抵达一个“无”的境界,这“无”既是空无的“无”,也是无限的“无”。而真正的创造是在空无的无限中,在一种无限的自由感之中,某种有限的恰当平衡的形式生成了,创造很像是在无穷的本质中流淌出一点可见的现象。在外在来看,也可说你得到了上天的启示,或者说,你成为上天的管道,崭新的东西通过你来到了这个世界。目前,科技比较发达了,但是科技依然无法找出和证实人们得到的新知识、新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创造者们都知道灵感来了就创作,自己只是个接收者而已。
因而,创造力在宁静的无我状态下才得以启蒙和发挥出来。任何想创造出什么结果的念头都会使你离开创造的状态,可见一个创造者关键是要令自己的头脑“空无”,让自己成为一个干净、通畅的管道。
15 成就美事的秘密
一个家庭主妇成就了一顿晚餐,一个作家成就了一本书,一个行者成就了一段旅程。每个人每天都在行动,都可以成就许多事情。但是,不同的人成就同样的事情,品质却是很不相同的。一个家庭主妇十分热爱她的家人,准备一日三餐时,总是为他们着想而充满爱心和美好感,那么从她手中出来的餐餐都将是美味。另一个家庭主妇郁郁寡欢、抱怨不断,那么,她做出的饭菜也会索然无味,甚至难以下咽。一同外出旅行的人,有的从旅途过程中得到惊喜,发现许多不同的美好、温馨和享受,而也有的人,却觉得这里不如意,那里不顺心,外出受了罪。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是完全的不同。这其中的差别何在呢?
每一件事情本身都是死的,只有做它的人带着生命的活力,带着心灵的力量去做时,它才变成有趣美妙、活生生的。你用鲜活的生命能量与那件事情共舞合一,你用你的喜爱之情,用你的真心实意去成就它,事情变成了你生命的一个部分,其中那些深藏于内的幽隐的美、爱意、趣味都能够被捕捉到,事情的品质有了巨大的差异。任何一件普通的小事都可因做它的人而变得富有生机,引人入胜。
一个灵魂已死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是死的;一个灵性觉醒的人,只会去做内心所愿望的事情,因为是从愿望出发,带着满心的爱、愉悦和享受,所以,这美好的状态造就了美好的事情。我们不要再寻觅什么事情让我们感觉好,而是要寻觅自己内在的生机与活力,去让这生机与活力展露出来,去做那些把我们内在的力量与美好展现于外的正确的事情。
世界上没有事情在发生,只有我们这些人在世界上如何活。因而,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问问自己的心,我们要如何活?我们要如何活才能把世界上的事情都变成美好的事情?
16 谦虚的秘密
我们通常认为的谦虚,是知道自己无知、不足而虚心面对有知识的人、比自己强的人。这是一个层面的谦虚。这个层面的谦虚还不牢固,因为如果我们不断学习和提高,以为自己更好了、更强了之后,谦虚的心态就可能降低或不在了。所以这个层面的谦虚是出于比较而来,是相对的。因而,还有一个更深层面的谦虚,那就是绝对的谦虚。当你超越了知道与不知道的分别,超越了自己与他人的比较,超越了谦虚与不谦虚的概念时,才能够达到绝对的谦虚。
相对的谦虚只发生在面对你认为比自己强的人的时候,这种有条件的谦虚不是真谦虚。任何情况下面对任何人你都有谦虚的状态,那你就是真谦虚了。而在绝对的谦虚中你是同时拥有自信的。在谦虚中有自信,在自信中有谦虚。你会带着一种谦和,平等地与周边的人共处。汉字的“虚”就是“空”的意思,在谦虚的状态中你的头脑是空的,你的胸襟是开敞的,你可以提供空间容纳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因你的谦虚他们都可以进入你,而奇妙的是,你却并不知道自己在容纳他们,你只是很自然地看着这一切,让一切自然地发生,自然地流转而已。
一个真正谦虚的人会处于最低处;就因为在最低处,他才成为最高的。就像大海,在海拔的最低起点,因而所有河流都流向它,它成为所有河流的最终归属。
自以为是、自负的人,怎么可以到达谦虚呢?自以为是、自负会将人最终带到失败、失望的境地,会给人带来教训。自大的人只是被无知、虚幻、虚假所蒙蔽,被自己的大脑蒙蔽,所以需要在失败和错误中醒悟而变得谦虚。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失败、错误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从中得到它们带给你的关于你自己的启示。
我们知道的是有限的,不知道的是无穷的。从蒙昧无知到所谓的有知,从放下所谓的有知又到谦虚的无知,这正是我们人生长、进化的一个上升旋律。
17 谦卑的秘密
我们能否知道为什么心脏会自动跳动?肠胃为什么会自动消化吸收?能否知道为什么花儿自己开放,鸟儿自然飞翔,星球那样运转,四季如此更替?这一切都自动发生,一切的发生都有缘由,而我们的存在亦是那个缘由所决定的,那个缘由使得我们存在。我们都不能明白自己,又怎么可能明白那个缘由?那个缘由或被叫做“天”、“上帝”、“道”,不管是什么名称,高于人的那个力量在运转作用着,我们要臣服和敬畏。
在社会中我们面对不同的人需要谦虚的态度,但当我们面对大自然,面对浩瀚的宇宙苍穹,面对上天,我们渺小如尘埃,一种卑微感自然而生。在更高的力量面前,谦卑地臣服,与之合一,才是我们的归途。
我们生活在人工化了的社会里。所谓人工化,是说它不自然了。一定程度的人工化是需要的,一定程度的商业是需要的,但过度了就会导致问题。现在很多商业行为都是在对抗大自然,消耗大自然,甚至破坏大自然,不让你活得简单自然,而让你无奈和软弱。社会、商业希望你依赖它,成为它的俘虏。但我们是谁?我们是自然之子。若我们有超越这个人工化社会的眼界,把眼光放出去,放到大自然和我们的内心深处,便能感应到上苍的存在,以及它力量的显现。
在谦卑的状态下,我们知道自己的卑微,同时也知道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因为我们是整体的一个部分,我们融入了整体,就在整体之中。如果说整体大有是一个美妙的大交响乐章,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就是这个交响乐章中的一个跳动的音符。在谦卑中,我们顺应自然,顺应天意、天道;我们会遵从整体的意志、上天的意志而放弃自我的意志。
目光短浅,就会自大;我们变得开阔深远,感受到苍穹伟力,谦卑才会到来。当我们的目光超越社会,融入自然,融入整体大有,并以诚挚的心去认识自己,我们才能从无知愚昧、盲目自大中解放出来。
18 洞察力的秘密
洞察超越了肤浅,超越了表面。洞察力是指通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外在看到内在实质的能力。就像一棵大树,其地上可见的部分都是由地下不可见的树根来支撑的,所有人、事、物的背后都有一个无形的根源。通过洞察能力可以知道那根源是什么。霎哈嘉瑜伽告诉我们,所有人的问题都是其能量系统的问题,人的能量系统便是一切人的表象的根源。
要具有洞察力,一个人首先要有宁静的心,清澈的心。意思是说,他首先能够穿透自己、洞悉自己,然后才有可能穿透其他、洞察其他。洞察自己的程度就是你洞察其他人、其他事情的程度。洞察不是用头脑,用头脑思维永远都在迷障里;因此,洞察不是眼睛的功能,而是心灵的功能。内心越清静、越简单就越有洞察力。
对自己的洞察表现在你首先能够由外而内地穿透自己的内心,你做了什么或者没有做什么,你都知道你内心的动机和愿望,你知道自己能量系统的状况,出了问题你亦懂得如何纠正。对外界的洞察表现在你清楚别人的状况,了解你的周边、你的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以及所有这些的根由。
比如,商业货币的发明方便了物物交换与流通,可是人们却让它发展到了不该进入的人的领域,连人的尊严、生命价值、情感等居然也用金钱去衡量和交换,最后人用自己发明的商业和金钱来买卖自己、亵渎自己。再看看科技,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舒适,但我们必须认清,科技应该服务于人的发展、进化,对科技的过度依赖以及将其应用于人类间的彼此伤害和战争是极端错误的,这等同于人类发明了科技来毁灭自己。
有了洞察力会同时发展出前瞻性。许多事情表面上没有问题,但到最后其不可挽回的危害性才显示出来,当人们醒悟时,已经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洞察力让我们一开始就明白一件事情从根本上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让我们懂得每一件事情的“尺度”,一件好事做过度了就是坏事,一件表面看起来的坏事也有可能是好事。所以,洞察能力造就一个人的深度。
19 言辞力量的秘密
言辞本身没有任何力量,它通过我们对它的理解、接受、反对等不同的态度而起作用、产生力量。要使语言有力量,要了解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言辞要由衷发出。由衷地说话,你的态度将自动与你所说的内容相一致。由于你的话是发自内心的,它便具有了穿透力,因此很容易打动别人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