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起责任需要有明确的行动能力。如何能有恰当的行动呢?这需要清晰地辨识你自己是什么程度、什么角色,对任何人、任何事情的责任范畴与界限,即哪些是你对你自己的责任,哪些是别人对他自己的责任。责任范畴与界限不清晰,就会导致责任感过度和责任感不足。
比如,一个正在学游泳的人,他的责任是自己熟悉水性,学好游泳。教别人游泳是教练的责任,不是他这个学员的责任。如果他因自大、责任感过度而要去教别人,很可能导致双双被水淹溺。若他对自己的责任感不足而过度依赖教练,没有耐心单独进行练习,那么同样也学不会游泳。
又如,孩子成长到大学毕业,已经是成年人了,家长应该尊重孩子,懂得自己的这份责任已经尽完,孩子对他自己是完全有责任的了,要给成年的孩子完全的自由去决定自己的未来。如果还替他作决定、解决问题,那就是责任过度了。责任过度也会导致孩子的责任感缺失,这样孩子会十分依赖,变得缺乏责任感和能力低下。反过来亦然,假如父母的责任感不足,孩子弱小时就让他担负起大人的很多责任,这对幼小的孩子造成身心的压迫,也使之不能健康成长。
当我们自身还在灵性成长的过程之中,也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责任都没有尽好尽完全,那么我们对于别人的改变和成长是没有责任的,别人该对他自己负责。这是责任的界限。有这个界限不等于不去和别人互动,而是懂得恰当得体地互动。比如,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对别人有益的资讯,但是我们不该去驱使别人改变,纠正别人的内在问题,因为此时我们的责任是提升、完善自身。当成长到有绝对足够的能力从根本上帮助别人时,那就成为一名导师了。导师这个角色又有属于他的另外的责任和界限了。
内外一致性
具有完全责任感的人有着极高的内外一致性,简单、真诚、表里如一。因此,我们需要去省察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我们所说的、所做的,是发自我们的真心,还是礼节性的、带有其他目的或者隐情的虚伪表现。
内外一致性具体是指行为和动机是一致的。内在的动机是实质内容,外在的言行是形式,它们是一致的,行为表现完全是内在状态的自然呈现和流露。所谓内外不一致,是指其外在言行是一回事,而内在的动机意图却是另一回事。
比如,有的家长管教孩子,不是为了孩子自身的成长和快乐,而是为了让孩子完成自己的人生心愿。这样的家长表面上都声称是为了孩子好,而实质是为了自己,是将孩子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的的一个工具。这是一些不具备省察能力的家长所做的糊涂事。
还有一种人为故意的内外不一致行为,那就是欺骗。在外表上,营造了一种美妙的说法和善良的好意,而实际上却是另一番自私的目的。目前很多商业销售的手段就是堂而皇之的欺骗。
这种内外不一致实际上是用虚假的言行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对内在自私的意图进行了隐藏,二是凭借这些虚假的言行达成自私的企图。
现在,我们需要停下来梳理一下自己,有没有什么是自己需要隐藏起来的,不愿意公开的,或者是害怕人家知道的?而这些不能见阳光的恰是我们的污点、弱点。让我们内省,通过勇敢面对和正视自己,把光明引入内心世界,这样所有的污点、弱点都会消失。
记忆中,我们国家北方的老百姓中,有一些虚假的游戏,大家玩得心照不宣。比如,礼节性的客套,这已经平常得不是什么问题了,但是,对于一个欲提高内在修为的人来说,言不由衷就是必须要去省察和纠正的。
有一次,一个练习瑜伽入静的新朋友对我说,非常感谢你,我到时请你吃饭。我眼睛望着她,问道,具体什么时候?她一下子愣在那里,半天才回过神来尴尬地说,我要和老公商量一下,再看什么时间合适。第二天,她打来电话,他们夫妻俩约我当晚一起愉快地吃了晚餐。当我将别人的礼貌性客套话当成她自己的真心话时,她明白了,她要为她的话负起责任。
我们需要先弄明白自己真实的所想所愿,让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情都是出自这真实的所想所愿,这样便做到表里如一了。虽然一个人做到有自知之明绝非易事,但我们可以通过内省,越来越有能力知道自己的真实心愿。
言行一致性
所说和所做是否一致,也是省察的重要内容。言行一致,通常指说得到做得到,但这里强调的是,我们要审慎说话,只说能够做到的。因此,要监视自己是否有轻言妄语,不要信口开河。遵守承诺是负责任的表现,但作出承诺要十分慎重,否则,要么被自己的承诺束缚住,要么自己丧失信用。
有一个小伙子,在上大学期间就对热恋的女友许下诺言,要和她白头偕老,共度一生。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成熟了许多,可女友一如以前的柔弱,没有什么成长,大小事情都还要依赖着他,给他带来无比的压力,他们应该已经不再合适在一起了。可是,一想到当初对他们共同未来的承诺,他就感到十分痛苦和矛盾,不知如何是好。
当我们足够成熟和理性,具有了内在的稳定性和随顺自然的灵活性,我们就可以作出让参与者都共同受益的可行的承诺。在不成熟和不稳定的状态之下,不作出承诺,是明智的。承诺不是要给自己的未来套上枷锁,而是要能够促进好的状态继续扬升。
双重标准
还有一种一致性,对别人和对自己的标准要一致。一旦混淆起来,便对人对己采用不同的标准。我们也要看看自己是否有这样的情况。
一个有双重标准的人,一直在逃避内省,常发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辩护、指出他人的问题这两种行为。比如,一位女士说了谎话,却用了原谅自己、宽容自己的这个标准。当她发现自己的孩子说了谎话,便立即指正、告诉孩子,说谎是极端错误的,要诚实。她对自己和对孩子完全是两个标准。
内省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对自己诚实。不需要做什么,就是看看自己到底在干什么、说什么。通常有双重标准的人很狡猾。有一个在培训业已出名的导师,当打过交道之后,便会发现,他课程中所讲的,居然他自己都没有做到!主讲沟通的课程时,大谈倾听的重要性,可是课后发现他从不聆听别人。讲给别人、要求别人的是一套,自己做的是另一套,这就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中国有句话,“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也是双重标准。这个双重标准要好得多。但内省完全不是找什么新的标准衡量自己。这里说的重点是,我们应该警觉地、深入地留意自己的言行和思想活动,看看我们是否对人、对己不一致。如果有,我们应该诚实地纠正自己。
内省的发生与任何标准无关,内省只是有能力知道自己的实际意图和情况,只是知道自己的内在真正发生了什么。当内在的那些负面的、不诚实的思想被你清晰地省察到之后,它们就会离去。除非是邪恶的人,明知道错误还去做,一般人在良知的自然作用之下,经过诚实地内省都会变得越来越好。
受害者角色
当一个人在某种制约之下,依照条件制约作决定,那么便容易成为受害者。比如,有人成为别人错误的受害者,那个人对我做了什么,造成我的痛苦,等等。也有人会认为自己成为家庭背景、偶然事件的受害者,他们把自己的好与不好都交给了外在。
我们自己可能无意之中设定很多的条件,在这条件之下,自己才感觉好,换了另一些条件就感觉不好。比如,别人对我好,我就开心,别人对我不好,我就痛苦;天气好,心情才好,天气不好,心情就不好。要看清这些隐蔽的想法,这些想法都不是真理,甚至是很可笑的。看清并清除这些思想制约后,你的心情便完全可以由你自己决定,外人、外界怎么样,也就完全影响不到你了,你达到了一个超越、超然的状态。
我曾有一个亲身的受害经历,但自己从中收获了成长。有一个灵性导师,她在海外学习,拿到营业执照后回来开办课程,我当时担任她课程的助教。那课程对场地的要求十分高,我们历时好久才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但却被要求,当场就要预先付费,否则很难保留。当时,她身上没带什么钱,而我则带着银行卡。那情形似乎别无选择,要由我来先垫付这笔费用。她对我说,课程结束后就将费用还给我。我对于她能够还钱是确信无疑的。她是一名心灵导师,而且我们一起开的那个体验式课程的名称恰是“变得真诚”。半个月后,课程结束了,但她并没有还钱给我。
她跟我讲了一些她家中发生的事情,以此作为理由。我心里感到极不舒服,万万想不到她居然会不守承诺。无疑,我产生了受害的情绪。当慢慢平静下来,内省此事,我领悟到,当初作出垫付费用的决定是基于她会归还、她也应该归还的条件,在这条件下,我才决定垫付的。只有垫付的决定是我内心自己愿意作出、自由作出时,我才会愿意承担不同的后果而不会感到受害。回想这事情很有趣,她在课外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而且还收了学费。这件事教会了我,在每一个决定上,要用自己的心愿作出,而不是依据任何外在的条件。受害的实质是受自己的条件制约所害。
基于任何外界不可控因素——诸如别人的思想行为、自然界的变化等作出决定,我们很容易成为受害者。因此作决定要依据我们的真实心愿。作决定是有风险的,当然,不作决定的风险更大。而承受风险和未知正是作决定的力量和乐趣所在。
当达到完全觉醒、完全自我负责的程度,我们会用心地自然地作每一个决定,做每一件事情,那时我们就会成为生命的享受者。
对他人与环境的责任
一个人除了对自己负有责任,还对其他人和参与其中的组织、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负有责任。比如,一个人创办了某一团体,他对于这个团体的存在、发展是负有责任的;又如,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被破坏,那么在这环境之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责任。
在懂得了对自己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任的基础上,我们会懂得进一步在人际关系之中为其他的人和事情负起责任。比如,当一个女人对自己负责任的程度很高时,那么,她更加容易成为一名好妻子、好母亲。
如果我们所在的团体有问题,我们作为其中一分子是有责任的,我们该尽自己所能去从根本层面上改善它。比如,现在很多人独善其身,试想一下,一个人得到平安快乐了,但他离不开社会群体,如果社会群体之中有各种恶性事件发生,人与人只有冷漠和隔阂,生活在这样的群体之中,他的平安快乐,能否不受影响呢?他如何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之中持久地保持自己的平安和快乐呢?再比如,作为一名霎哈嘉瑜伽修习者,自身获得了内在的平静、喜悦,那么也很希望让更多的人得到这些改变和好处。当越来越多的人发生这样美好的转变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就会慢慢从整体上变好。因此,要理解一个人的解脱是有限的,我们是整体的一个微小部分,让更多的部分变好,整体才会变好。而每一个部分会因整体的变好而终极受益。理解到这个层面的时候,我们自然会肩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