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奥匈帝国已经到了穷途末日,奄奄一息,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和种族仇恨更为激化了。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哈普斯堡皇室也寿终正寝了。哈普斯堡皇室统治末期,托马斯马撒里克组织成立了新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1899年,托马斯马撒里克曾挺身而出,为犹太鞋匠利奥波德黑尔斯纳洗清冤屈。犹太人利奥波德被指控在复活节前夜谋杀了一位信仰基督教的年轻姑娘艾格尼丝贺拉扎。原告称利奥波德强奸了艾格尼丝,然后按照宗教仪式将她杀死,把她的血搀在面里,做成了犹太人在逾越节吃的薄饼。当时诽谤犹太人的言论非常流行,这正是其中的一种。这次事件被称为"东欧的德莱弗斯案"?。托马斯本人的经历反映出捷克人的独立意识同种族仇恨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当时他为了给黑尔斯纳进行辩护,出版了一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招致了很多人的反对,他后来回忆说:"许多熟识的人看到我时都面露胆怯,对我避而远之"。卡夫卡在将近30岁时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犹太人身份,并对之产生了兴趣,他不赞成父亲无视犹太传统的做法,后来他还关注新兴的犹太人复国运动,尽管这些是极为有限的,但它们都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布拉格犹太人的生活状况中追溯到深刻的历史根源。
19世纪60年代,奥地利的犹太人终于获得了全面解放,自公元10世纪以来,犹太人首次获准在布拉格定居。今天,静静地坐在布拉格犹太旧新教堂里,仰头细看哥特式建筑风格的肋骨拱顶,对游客来说是一种不寻常的体验。这是欧洲迄今仍在使用的犹太教堂中最古老的一座。这座教堂始建于13世纪,由于当时的犹太人被禁止从事建筑行业,据推测这座教堂可能是由附近一座修道院中的圣芳济会修道士建造的。它坐落于布拉格犹太区中心,这是一个用墙围起来的、肮脏、污秽、拥挤的城区,曾在历史上声名狼藉。在布拉格犹太区的黄金时期,造出"有生命的假人"??的著名学者洛伊乌曾生活在这里。18世纪80年代,皇帝约瑟夫二世推行改革,改动了犹太区的大门。1848年革命后,犹太人获准在犹太区墙外居住,并和非犹太市民享有同等权利。一些较为富裕的犹太人搬到了郊区,原来的犹太区则住进了来自社会底层的各色各样的人物,渐渐变成堕落、淫荡和混乱的集中营。1890年,在犹太区居住的犹太人仅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三年以后,在卡夫卡的童年时代,奥地利开展了清理街道的运动,犹太区在这次运动中被清洗了。如今,这里已经变成了布拉格市中心一个极为整洁的地区,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1900年,犹太人在布拉格及其近郊的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百分之七,但他们拥有的权力、财富和影响力却相当可观。为了摆脱犹太区生活的种种束缚,很多犹太人选择融入和适应非犹太教文化。显然,商人、企业主和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的生活成了他们效仿的样板。19世纪后半期,大概一半以上的波希米亚犹太人都从事商业和金融业,占这些行业从业人数的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而令人惊讶的是,布拉格的犹太人群体中缺少一个明显的劳动者阶层。加里科恩说过:"绝大多数布拉格犹太人都融入了奥地利说德语的中产阶级的文化。波希米亚犹太人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大范围德国化始于约瑟夫二世执政时期,当时奥地利政府曾为犹太人开办学校,采用德语教学。"大约到了1860年,德语实际上已经代替了犹太人的方言,成为犹太人主要使用的语言。德语被广泛应用于商业贸易、公共管理和教育等领域。因此,布拉格的犹太人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德语,尽管他们仍然需要懂一点捷克语。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被另外的少数派--说德语的基督教徒同化了,但是,他们开始越来越多地迁入布拉格的德国文化区。随着19世纪后半叶捷克民族主义的逐渐高涨,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了。从19世纪40年代起,对社会和经济状况不满的捷克小商人、手工匠人和技术工人就三三两两地走上布拉格街头,举行抗议游行活动,这样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