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7日星期一
目送时光
这几天在看龙应台的《目送》。书是我在台北学习时买的,放了月余,这才拿出来看。
亲情的无言,是目送着渐行渐远。光怪陆离的世界,还有一颗心。消解寂寞,就养一条狗,却还有一种孤独,缠绕在心头。
我也要离开家,去远方了。
从上大学开始,家,和父母,就不再是每天清晨的闹钟,提醒一天的开始。提醒我们的,只是独自坐在床上,感受被窝的最后一点余温,还有肩颈上的丝丝寒凉。
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了一个人呢?放假回家,反而不知道该干什么,似乎这个家,开始成为一个寄居的地方。睡过的床,盖过的被,都是熟悉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隔阂。打开衣橱,里面没有自己最常穿的衣服,却全是曾经的回忆。
当我们目送父母离开的目光渐行渐远,何尝不是目送自己远远离开的身影。成长的刻痕,怎么也是拂不掉,越抹越深。
最近听到一首歌,《时间都去哪儿了》。时间都去哪儿啦?时间,不是就在心里藏着了吗。
似乎,回忆过去,显得时光匆匆,但未来,不是早就在脑子里上演了千万遍了吗。我们都知道结局,只是躲避,不想接受。为人子女,为人父母,情之所至,时间,不过是顺其自然了。回首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亲情,早已是生命中最习惯的部分了。
就要离开父母,心中不舍。我父亲曾对我说,人,总是要有自己的生活,走出家庭,追求自己的理想。突然才明白,我是个孩子,却又不仅仅是个孩子了。
驻足和留恋,目光的方向,永远都有回首的一瞥。相逢和离别,聚散苦匆匆,心里有便好。
回忆过往曾经,点滴心头,我又拿什么来诉说呢,每个家庭都是这样,每个你我都是这样。只不过恰恰在这个时间点,像是回转的河流,转过这个弯,才明白,前途,后路,一切,都不过如此。
读书,《目送》里,龙应台写到,在欧洲与儿子相见,因为自己用手指松鼠的行为被儿子说像个小孩子。后来我和我的母亲聊天,说到这一情节,母亲也只是说,每个人本来都是孩子啊。
是我忽视了,父母的年长,并不是他们没有年轻,只是习惯性的觉得,他们是大人,可是每个人都是孩子啊,但我却不能参与每个人的青春。孩子的心性,或深埋,或遗忘,却总是在心中的。
对于现在那些小朋友,他们眼里,我是不是一个大人呢,如果我傻傻的做出一些小孩子的幼稚事,会不会被他们义正言辞的说,阿姨,你这个样子好像个小孩子哦。
是啊,已经有小孩子叫我阿姨了呢。我才双十而已,有那么老吗。
总是赶不上那一班车,可以让我往回走,后来我明白,不是赶不上,而是走在一条单行道上,任你怎么等待,开来的也只是加速前进的那一个方向。
目送时光的流逝和到来,不变的,只有那一份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