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座右铭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1895年7月19日,对于其他人来说,也许是平凡的一天,然而对于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的徐达章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天。
这个江南小镇,镇上住着五六十户人家,一条小河横于小镇中间,河两岸由一条石拱桥连接着,因此取名屺亭桥镇。距离美丽的太湖30多里,风光宜人,民风淳朴。这条宽阔的塘河蜿蜒流过江苏南部肥沃的平原,永无休止地载着江南农民血汗劳动的成果——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运往南京和上海等城市。
巨大而沉重的木船扬起鼓鼓的白帆,小火轮尖锐地呼叫着,疾驶而去,河水掀起层层白色的浪花,拍打着河岸。
夜晚,河流已经沉浸在浓重的夜色中。在邻近的一座峰峦后面,弯弯的月牙正从那儿升起,它在暗蓝色的天空中缓缓移动,冉冉升到了中天,繁星在静静地闪烁。
忽然,河岸上一所小屋里飘出婴儿呱呱坠地时的清脆哭声,接着是一串噼噼啪啪的爆竹声,这儿那儿传来一阵狗吠。
在这样一个夜晚,徐悲鸿诞生在屺亭桥镇。
此刻,年轻产妇苍白的脸上,漾起一丝疲乏的微笑,她用温顺而欢喜的眼光默默地望着襁褓中的婴儿:“我的儿子,看你长得多么像你的父亲。”她幸福地想:“愿他将来也像他的父亲一样,成为一个画家。”
小悲鸿的祖父名砚耕,早年追随洪秀全参加太平天国革命,征战千里,勇猛顽强。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以后,他便率领全家来到屺亭桥镇,以打工为生,吃尽了人间辛苦。
经过10个寒冬的奋斗,他们终于在河边上盖起了一间小房子,小悲鸿便是在这间小房子里诞生的。故乡的山水养育了他,故乡的亲情陪伴着他。他曾满怀深情地回忆道:
我们的小屋虽然很简陋,但我的祖先引以为豪的是有南山作屏风可抵风寒。塘河像条银色的缎带,太阳和月亮,霜和雪,都点缀了家乡的山山水水。我们和渔夫、柴农结成了朋友……大自然给予了我们多么美好的一切啊!
徐悲鸿的父亲名达章,号成三,出生在寒苦家庭,上不起学堂。但他自幼喜欢画画,无论是鸡、狗、鸟、羊、猫,还是树木、花草、山水,他都喜爱描画。
特别是对人物,徐达章更是特别爱钻研。每有闲暇,就拿起笔来,画父母、姐妹,画乡邻、乞丐,笔法细腻,惟妙惟肖,成为当地有名的画师。
他现存的印章有“半耕半读半渔樵”“读书声里是吾家”“儿女心肠,英雄肝胆”“闲来写幅丹青卖,不用人间造孽钱”等,将自己的感触和抱负表现在印章里。他的书法浑厚苍劲,字幅流传遍及远近的寺庙。
徐达章画的人物肖像工整而传神,现今留下的一幅《松荫课子图》,是他30多岁所作。画中徐悲鸿坐在课桌前琅琅读书,徐达章持扇坐在徐悲鸿身后凝神谛听。
当时能将人物画画得这样形似而又传神的人是不多的。他的写意花卉很受徐渭和比他略早一些时候的任伯年的影响,清新淡雅。
徐达章的山水画也是写实的,宜兴的私人收藏家至今仍收藏着徐达章画的《荆溪十景图》,描绘了宜兴的风光景色,如张公洞、善卷洞等。
现今,宜兴的图书馆里还收藏着一部县志,记录了当年宜兴县令很“器重”徐达章的才华,邀他做官之事。
但徐达章一生喜欢清静的生活,不求功名利禄,蔑视荣华富贵,在《松荫课子图》上,他曾作诗一首,以表达自己的心情:
无才济世坏惭甚,书画德将砚作田;
落落襟怀难写出,光风霁月学糊涂。
有一次,他听说那位县令以访贤为名,要来看望他,他立即躲到一所寺庙里去了。他以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来蔑视富贵荣华。
徐达章的绘画清新淡雅,书法浑厚苍劲,为人淳朴正直,这些都对徐悲鸿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徐达章的作品传世不多,现今能看到的只有《松荫课子图》、《荆溪十景图》等极少几件。
徐悲鸿是看着父亲画画长大的。幼年时,许多小孩都跟父亲学习绘画和写生,但他却不能。因为父亲让他读书,不允许学画。
幼小的徐悲鸿不懂父亲的用意,有时哭闹不止。他在自述中这样写道:
扬州有一位姓蔡的医生,他会画画,有段时间他带着孩子住在我的家。他的儿子叫邦庆,比我大一岁,每天我们都在一起玩耍,是我的好伙伴。他也爱画画,总是涂啊抹的。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可我却不能,父亲总是严格地教我读书。那时,我真羡慕邦庆自由自在地画画呀!
徐悲鸿6岁开始跟父亲读书。那时,镇上的许多小孩都到学堂上学了,可是因为家境贫寒,生活窘迫,父亲无法拿出多余的钱供他上学,徐悲鸿便一边劳动一边在家学习。
徐达章在镇上卖字卖画,还要起早贪黑耕种瓜田。幼年的徐悲鸿不仅要跟着父亲参加劳动,还要替别人放牛,到了晚上,父子俩便在煤油灯下读书,《诗》、《书》、《易》、《礼》、《四书》、《左传》,都被徐悲鸿烂熟于心。
父亲不仅教他读书,还教他读历史,读人生,读人间的善与恶,读世间的美与丑,这使徐悲鸿从小就学会了自强自立。
闲余之时,徐悲鸿也想学画,但父亲就是不允许。
有一天,父亲教他读《论语》,当学到卞庄子之勇时,徐悲鸿问父亲:“卞庄子有什么勇?”
父亲告诉他:“卞庄子能刺虎,虎是百兽之王,勇猛无比。”
接着,父亲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春秋时候,鲁国有一位非常勇敢的年轻人,名字叫卞庄子。有一次,他独自一人到山林中,正遇两只凶猛的老虎向他走来,卞庄子镇定自若,与老虎搏斗,终于逮住了这两只老虎。
这件事很快被人们传出去,并传到了齐国。当时齐国正想攻打鲁国,一听到这个消息,便不敢出兵侵略鲁国了。
这个小小的故事使年幼的徐悲鸿沉浸在幻想中:老虎是什么形状呢?他一面读着那册发黄的木版刊印的《论语》,一面不平静地想着。然而,在穷乡僻壤的村镇,既无动物园,又无动物画片,而小悲鸿多么想知道“百兽之王”的老虎的形状啊!
有一天,他找到一个人,替他画了一只老虎,他便悄悄地依样描绘下来,心里暗暗欢喜。
不久,父亲发现了他的画,便问他:“这是什么?”
徐悲鸿高兴地说:“这是我画的老虎,也就是卞庄子抓到的老虎。”
父亲却很冷淡地说:“这哪里是老虎,像只狗呀!”
徐悲鸿睁着失望而疑惧的眼睛望着父亲,泪水涌到眼眶里了。
看到徐悲鸿悲伤的样子,父亲疼爱地说:“你应当好好用功读书,因为要想成为一个画家,首先要有渊博的学识,所以必须养成勤奋读书的习惯。”
徐悲鸿伤心地哭起来,抽泣着对父亲说:“可是,我想学画画!”
父亲看到他伤心的样子,又安慰说:“这样吧,等你读完了《左传》,爸爸亲自教你画画,好不好?”
“您说的是真的吗?”徐悲鸿不敢相信地望着父亲。
“嗯!”父亲郑重地点点头。
徐悲鸿终于破涕为笑。
接着,父亲极其严肃地告诉他:“画画是一门艺术,首先要学会用眼睛来观察实物,观察世界。你没有看见过老虎,怎么就能画出老虎呢?”
听了父亲的话,徐悲鸿低下了头。他默默地把父亲的话记在心里,决定以后要在书中领略历史知识、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