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一个郑国人,不管做什么事,总是一板一眼的。
一天,他发现自己的鞋坏了,就准备到集市上去买双新鞋。
第二天一早,他用一根绳子量好了自己脚的长度,便朝集市走去。来到集市后,他发现这里很热闹,人山人海,到处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他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鞋店,认真地选起了鞋子。他选了好半天,才选到一双比较满意的鞋子。“喜欢的话你就试试吧,这可是我们这儿最好卖的鞋子呢!”鞋店老板笑容可掬地说。他就找那根量好自己脚的长度的绳子,但是他把衣兜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他这才想起来,绳子忘在家里了,于是急忙说:“老板,我先不买,我不知道自己脚的尺码!我马上回去拿绳子。”那人说完,放下鞋子就往家里跑。“拿绳子?拿绳子干什么呀?”鞋店老板一头雾水,感到莫名其妙。
那人虽然跑得很快,但等他气喘吁吁地赶回来时,太阳都要落山了,鞋店也关门了。没买成鞋子,怎么办呢?想着想着,他忽然感到脚底很疼,低头一看,脚流血了。原来,因为他跑得太快,鞋底的窟窿被磨得更大了,脚受伤了。他非常沮丧,站在路边不知所措。
这时,几个好心人围了过来,问他到底怎么回事。当他说了事情的原委后,人们便提出了质疑:“既然没带绳子,那你怎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呢?”
那人惊讶地说:“这怎么可以呢?我用绳子量的尺码才可靠啊!如果用脚试,万一不合适怎么办呢?我宁可相信绳子,也不相信自己的脚。”众人先是一愣,接着就哄堂大笑起来。
郑国人宁愿相信绳子,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脚,这说明他处理问题太死板。因此,我们在学习中要多动脑,学会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