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好比创业期,创业时,没那么多规矩,用人就是两句话:一是求才不求德,二是不能用之则杀之。前者是说,只要有本事就可以用,而不必管这人出身好不好、品德好不好、有多少缺点,所以杀猪的、放牛养马的、六亲不认的,都可以用;后者是说,人才的杀伤力太大,如果自己不能用,就别留给别人。后世的曹操、刘邦等创业家,都是这么做的。
11、 商鞅立木
商鞅在秦孝公这里应聘了两次,要不谈帝术,要不谈王道,听得秦孝公直打盹。好不容易争取到了第三次机会,秦孝公也不客气,开门见山地说:劳驾,您还是给我说一说霸王之术吧,如果您对这个没什么研究,就只好请您再到别处看看了。
商鞅说,霸王之术?这个我有研究啊。于是他侃侃而谈,听得孝公连连点头称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商鞅请求告退。秦孝公急了,说,为什么呀?商鞅说,等大王打定主意了,小人再来为大王出谋划策,三天以后再见。
秦孝公想了想,心说,嗯,我也正要权衡权衡,便让他告退了。第二天,孝公忽然觉得已经打定主意了,就派人请商鞅过去交换意见。
商鞅说,这可不行,说三天以后就三天以后,您想想啊,咱第一次和大王您有约定就失信了,以后咱还怎么取信于大王呢?总之,这事没商量,任介绍人景监如何告诫,他就是不听。
到了第四天,孝公派人用车子来接商鞅入朝。孝公向商鞅赐座,第一句话就说:寡人已经想明白了,干吧!言语举止非常恳切。商鞅大喜过望,便一股脑儿将肚子里的心得,像倒豆子似的全倒了出来。
两个人一连谈了三天三夜,秦孝公听得是如醉如痴,毫无倦意。事后,孝公下令,封商鞅为左庶长,赐给他一座府第,并通知大家伙儿说:眼下,招聘有了阶段性的成绩。今后,咱们国家的政令,全部由左庶长商鞅先生负责颁布实施。如果有谁胆敢违抗,一律按抗旨犯上论处。大家伙儿听了,心里不服,但嘴上没有谁敢叽叽歪歪的。
转天,商鞅的新法便出炉了。孝公一看,连说好好,说完了,又面露难色,说:爱卿啊,我恐怕推行起来会不太顺手啊。商鞅说:大王放心,小臣自有主张。
第二天,商鞅便派人将一根三丈长的木杆立在咸阳城南门,下令说:有谁能将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可领赏钱十金。
十金呐,都够买一套大宅子了。小老百姓一听,都吓了一跳,心说,有病吧,这是?于是都到南门围观,看官府又在搞什么鬼名堂。大家伙都心怀疑惑,所以谁也不敢动那根木杆。
眼看过了正午,公务员们废话没有,再次下令:有谁能将这根木杆移到北门,可领赏钱五十金。五十金呐,都够过上资产阶级生活了。小百姓一听,吓得心脏都快跳出来了,怕惹祸,还是不敢去动那根木杆。
就在这时候,人群中挤出个年轻人,嬉笑着说:大白天看热闹,闲着也是闲着,我来搬吧。说不定真遇到个有病的主儿,咱不就白得这五十金了吗?就当买彩票了,小赌一把玩玩也没啥。于是,他扛起木杆就走。沿途百姓都一路跟过来,也想看看,今天究竟会有什么猴把戏。
没多大工夫,大家伙儿就吆吆喝喝到了北门,转眼间,年轻人将木杆立在指定的石槽里。
守在一旁的公务员急忙报告商鞅。商鞅将这个年轻人叫到跟前,夸奖他说,你肯听从我的命令,好样的,继续努力。于是,商鞅亲手将五十金交给他。
这一下,看热闹的人全都傻眼了,一个劲儿地骂自己笨蛋,这么个一夜暴富的机会没抓住,悔不当初啊。
等大家的心疼病都好一些了,商鞅便开始发表即席演说:不瞒大家说,我就是新任的左庶长啊,日后有许多的事情,还需要大家多多关照。明天就要颁布新法啦,照章执行的,有赏;恶意抗法的,不饶。总而言之,就跟兑现刚才的赏金一样,说到做到,绝不含糊。
一席话,让大家伙儿受教育不浅呀,散场后,城中百姓直夸新左庶长说话算数,够意思。第二天,商鞅新法公布出来,大家奔走相告,甭管喜欢不喜欢,都不敢怠慢,一律照办,深怕再次失去一夜暴富的机会,或者,不小心撞到万劫不复的厄运。
一段时间下来,新法执行得非常好。秦孝公笑眯眯地问商鞅:爱卿啊,这就是一根木杆的功劳吗?商鞅严肃地说:不。移动一根木杆并非难事,一个“信”字,才是千金难买的呀。
【阿龙看热闹】
一起成功的炒作事件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比如你想对一个人好,只做不说并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比较有效的方法是:不仅要说,而且应该大声地说,说得全世界都知道才好。商鞅推行新法,要怎么取信于民呢?派一千人挨村挨户发广告传单,老百姓都未必相信,但商鞅耍了个花招,演出搬木杆这出好戏。我们大可以猜测:围观人群中肯定有不少“托”和“推手”,为的就是要把这出戏推向高潮,保证达到预定效果。先让一部分人相信了,人人都是新闻媒体,经他们口耳相传、奔走相告,没一会,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12、 商鞅之死
秦孝公重用商鞅十八年,商鞅为秦孝公办成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新法畅行无阻,秦国国富民强;第二件,打败强邻魏国,将魏国河西七百里疆域收入囊中。
为了表彰精英分子商鞅的功绩,秦孝公将魏国敬献的商於等十五城,赐给他作封地,从此,人们都称他为商君,这就是“商鞅”名字的由来。
商鞅谢恩回府后,大摆宴席,庆贺一番。席间,他笑眯眯地对左右说:你们大家给说说,像我这样,人生的荣华富贵,是不是就算到了顶点啊?
左右都齐声说:那是那是。这时候,就听一个人叹了一口气,说:你们这些人哪,吃人家穿人家,却不为人家分忧,不地道啊。
大家伙儿一看,说话的是府上的贵客——知识分子赵良。商鞅就问了,依照先生的说法,大家伙儿都是在谄媚逢迎我呀。那请您给说说,我这点事,与五大夫百里奚相比如何啊?
赵良说:五大夫治国,讲究一个“仁”字,他去世时,百姓沿途哭送,如丧考妣。现在您治国十八年,强调一个“酷”字。百姓只畏惧您的威严,而不感激您的恩德,只知道追逐功利而不明晓大义所在。所以啊,我担心,一旦大王归西,您不定会遇到什么样的待遇呢?
商鞅没好气地说,依照先生的见解,我该怎么样才能善始善终啊?
赵良回答说:依我看,您最好明天就向大王举荐贤能之士代替您,您辞去官爵俸禄,归耕陇亩,这样或许还能保全自己。
商鞅不乐意听了,心想,举荐贤能之士?贤能?谁呀?我怎么没发现?不用说,宴席不欢而散,这个事也就不了了之。
没想到,说这话还没过五个月呢,秦孝公就撒手归西了,太子驷继位为君,这就是秦惠文公。不夸张地猜测,秦惠文公登基的当天晚上,新仇旧恨肯定涌上了心头,心想,姥姥的,报仇的时候终于到了。
那么,惠文公和商鞅大人究竟有什么刻骨仇恨啊?原来呀,这家伙做小太子的时候,商鞅大人立的新规矩,让他和一帮子老臣非常难受,于是这帮子人就结起伙来,与商鞅唱反调。
这事要搁在宋朝王安石立新规矩的时候,这帮子人最多就是被发配到偏远地方吃点苦头就算了事,但是,这事搁在商鞅大人这儿就严重了。人家商鞅大人也不憷您,有严厉的刑罚伺候您,比如大辟、凿顶、抽肋、镬烹等。太子又怎么样?与庶民同罪。于是,追究下来,太子的两个老师做了替死鬼:一个割鼻子,一个脸上刺字。
您想想,打狗还得看主人,这仇不报行吗?可是,商鞅大人倒好,新君继位,他一点儿危险的气氛也没嗅到,照样享受前呼后拥,爱理不理的。
受害者们再也沉不住气了,联名上书,让秦大王为大家报仇,罪名就是:蓄意谋反。大王说,这个罪名一时半会儿找不到证据,我爱惜名声,怕天下人不服,大家伙儿甭着急,我自有办法,慢慢地收拾他。
转天,大王亲切地接见了商鞅大人,说:最近听了一些闲言碎语,说大人有谋反之心,我哪里会信啊。大人别往心里去,该干嘛干嘛。不用说,商鞅大人是暗吃一惊啊,第二天,就乖乖地交出了相印,说,年老多病,不堪重任,请大王恩准退休。
大王接着问:那封地商於十五城是不是也——?商鞅大人笑眯眯地说,这不好吧,这是先王留给咱养老的。大王一看,心想,算了,回头再收拾您,便吩咐放行。
商鞅大人辞行这天,那真是前呼后拥,人山人海呀,声势比起列国大王出行有过之而无不及,文武百官饯行相送,秦国朝堂为之一空。
老臣甘龙、杜挚一看,这还得了,便来跟大王告状说,商鞅聚众谋反,就在眼前呀。惠文公大怒,当即命令公孙贾领士兵三千,前去追讨逆贼。都城小百姓怨恨商鞅已久,这时候,听说公孙贾要领兵追杀他,也自告奋勇,愿意效力。
这边,商鞅乘车出城,没走上百十里,就听到后面喊声大作,派人一打听,才知道是大王派兵来追杀他了,不由得心下大惊,急忙脱去华服,扮作一个小兵,丢下队伍,转眼间,溜之大吉了。
商鞅一口气逃到函谷关,见天色已晚,商鞅大人便到一家旅店投宿。店主说:您身份证明呢?商鞅说,没有。店主说,商君规定,不许没有身份证明的人住宿,违者斩首。不好意思,再见。
商鞅蔫不唧唧踱出来,暗暗叹气说,我这是自作自受啊,于是连夜混出函谷关,逃到魏国。
魏惠王心花怒放。
几年前,商鞅领着秦军推进到魏国边境,魏军统帅公子出兵与其对峙。商鞅当初在魏国时和公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就写信给公子说,当初我与公子相处很欢乐,如今你我在战场上相遇,朋友兵戈相见,我不喜欢。我希望咱们和平解决,你来跟我谈谈吧。
公子以为友谊之花绽放了,欢喜地冲进了商鞅的军营。结果是,他被软禁了。魏军因为没有了主帅,土崩瓦解。魏惠王只好割了黄河以西七百里土地作为求和条件。
魏惠王回想起这段往事,又想起当年公叔痤劝他杀掉商鞅的建议,不胜愤怒,便下令,全国搜捕,回头好献给他的仇家——秦大王。
商鞅一听,坏了,牙一咬,又逃回封地商於,想起兵反秦,结果被公孙贾抓获。
转天,秦大王宣布了商鞅的罪状,命人将他押到闹市,五马分尸。据说,小老百姓纷纷争抢着割他的肉吃呢。紧接着,秦大王又下令:灭族。于是,商鞅的时代就结束了。
【阿龙看热闹】
干得好不如人缘好
史书上说,商鞅为相十年,国人都怨恨他。一个功劳这么大的人,怎么会如此身犯众怒呢?原因可能在于,当官的恨他、忌他,为的是争权夺利,老百姓也怨他、恨他,为的是法律严酷,老百姓被管得死死的,动辄得咎。所以商鞅的悲剧下场,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人缘太差。可见,干得好,不如和同事人缘好,更不如和领导沟通得好。这个道理,上班的人一定要懂的。
同乡、同窗、同事,据说是人脉术中最坚硬的三大拳头兵。下面的故事就以校友俱乐部中的两对冤家师兄弟为主角。
前有庞涓、孙膑,越是师兄弟,越是斗得急。这是恶性竞争导致两败俱伤的典型。
后有苏秦、张仪,师兄弟、哥俩好,排排坐、吃果果。看官们可要知道,像这样的一起发财、一起做大事,才是校友俱乐部的初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