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大将军叹了一口气说:时不再来呀,眼下,这来来回回一折腾,已经一年多了,邯郸人民已经缓过气儿来啦,同仇敌忾啦,这仗没法打啦。
秦大王一听,鬼火直冒,喝道,你说不去就不去啊,还想不想混了?白起大将军一看,不好,行行,让咱再考虑考虑。第二天,白起躲在将军府不露面,派人向秦大王请假,又病了。
秦大王一看,是我态度不好,就让范睢去请白大将军报效祖国。白大将军一看,去死吧,你这个阴谋家,白眼狼,别假惺惺的啦,面也不见,得传染病啦,危险。
巨擘范睢大人就空手回来向秦大王汇报。秦大王说,依您看,他是真病了吗?范睢大人笑一笑,说,大将军是不是真病了,咱不清楚,但他撂挑子的态度,咱是看出来了。
秦大王一听,又是鬼火直冒,骂道:娘希匹,没有他白起,地球还不转了?没有芝麻酱,就不吃炸酱面了?于是,下令增兵十万,命王去替代王陵,下令一举拿下廉颇那厮。
没想到,王大将军也不顶事,五个月下来,邯郸城岿然不动。白大将军听说后,冷笑,直撇嘴,我说什么来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现在谁去也不顶事。
麻烦来了,没想到,自己家的门客也有和老范家的门客有交情的,就把这番话向大家伙一学舌。范睢一听,心说,白大将军,您这是自取其辱啊,就别怨咱不仗义了,回头将这话向秦大王做了汇报。
连吃败仗,秦大王本来心里就不痛快,一听这话,大怒。秦大王一发怒,后果很严重,白大将军被削封号,贬为平民,到阴密养老去,立刻滚出咸阳城,一分钟也不许磨蹭。
白起叹道:狡兔死,走狗烹,走吧。于是出咸阳西门,来到杜邮暂歇,等待行李。这时候,范睢一想,斩草除根,一揽子解决得了,于是又在秦大王面前一给力:他会不会投奔别的友邦去啊?
秦大王一听,吓一大跳,紧忙让人给白大将军捎去一把宝剑。白大将军一看,全明白了,持剑在手,叹一口气说:唉,咱死有余辜啊,谁叫咱一夜之间杀掉四十万降卒呀!于是咔嚓一下,把自己玩完了。
阿龙辞典 武安君是不祥之号
武安君,顾名思义,就是“以武安国”的能人,往往是封给武将的,但也有例外,曾经炙手可热的国际大名人苏秦,就受封过武安君。但包括苏秦在内,受封武安君的人常常不得好死:秦国将军白起,被秦王逼得自杀了;苏秦,在齐国被刺杀,死后又被五马分尸;赵国将军李牧,被自己人杀死。看来以武安国,不如以德服人呀。
【阿龙看热闹】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很多人觉得,白起之死是咎由自取,谁让他杀人太多!粗略统计一下,白起在战场上杀死的人,竟然达到一百万之多。但白起的死,并不是因为这种“因果报应”,而是死于政治权力斗争。所谓高处不胜寒,一个人地位越高,他在享受好处的同时,也就会越危险,因为越高的地位盯着的人就越多。他一是遇上范睢这样心胸狭隘的人,二是遇上秦昭襄王,这也是个好杀的主,所以白起只有死路一条。
4、 窃符救赵
白起大将军自杀了,邯郸打了两三年没打下来,秦大王能不暴跳如雷吗?一咬牙,他又派精兵五万去帮大将军王,不打下邯郸,誓不为人。
赵大王一看这架势,心惊肉跳,慌慌张张派遣使者分头向国际社会求援。忙了一圈,合纵连横的利害谁都懂,就不帮忙,不敢摸老虎屁股啊。楚国出点兵吧,屯在边境线上,不敢拢身,观望中。
实在没辙了,赵大王找亲戚魏大王哭诉,魏大王心一软,就派遣大将晋鄙率十万人马来救赵国。秦大王一看,哟嗬,有种,一瞪眼,谁上来打谁。魏大王害怕了,找人给晋鄙带话,别鲁莽,沉住气!于是,晋鄙将大部队驻扎在邺下,观望中。
平原君一看,头都气晕了,派人给信陵君捎一封信,说,太不够朋友了,您不打算交咱这个朋友就算了,您就不能为您的姐姐考虑考虑吗?原来,信陵君的姐姐是赵大王的夫人,平原君管她叫表嫂嫂的。
信陵君一看,急了,来求魏大王,一次二次三次,魏大王死活不答应。信陵君心想,好吧,事已至此,那咱就舍命陪君子吧,一咬牙,准备了一百多辆马车,四处邀约宾客,准备开赴邯郸前线,以身赴难。
队伍经过夷门,信陵君与老朋友侯生辞别。侯生说,哦好,您保重,我已经老啦,不能一同出力,请不要见怪。信陵君一听,心说,哟嗬,真够朋友,还有什么好说的咧,走吧,继续赶路。
走了十多里路,信陵君一想,不对,这个侯大爷不应该是这样的人,是不是有什么话不方便说呀?于是让宾客们都停下,等他一等,他独自驾着一辆车回去,准备向侯大爷讨个说法。宾客都说:算了,都半死的人了,带着他也是个累赘。信陵君不听,很坚决。
回到夷门,果然就见侯大爷笑眯眯地候着,在等他的样子。见了面,侯大爷开口就说,公子养门客几十年,没有听说过门客给您献出一条妙计,眼下,只会一味跟着公子去赴死,实在是匹夫之勇啊。
信陵君一听,苦着脸说,咱是实在没辙了呀。侯大爷说,不急,先坐下,容我慢慢为您谋划。说完,两个人见礼坐下,侯大爷就说了,您看噢,咱听说,如姬非常受大王的宠爱,而您对如姬又有大恩,她早就愿意以死报答您了。咱又听说,大王的兵符,就放在他卧房里面,只有如姬才能够……这么这么一番推理。
信陵君恍然大悟,再拜称谢,回头让众宾客留在郊外屯扎,独自驾车回到家里,找到一个与自己交情很深的内侍颜恩,这么这么一请托,让他暗地里转告如姬。
好,愿意帮帮忙。如姬听说后,泪流满面,心想,公子好不容易求咱办点事,就算赴汤蹈火,也不敢推辞啊。当天夜里,如姬将魏大王灌得大醉,兵符到手,用手帕包好,交给颜恩,颜恩又转交给了信陵君。
信陵君得到兵符,就去与侯大爷辞行。侯大爷生皱着眉头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啊。您到了那里,即使有这个兵符,咱恐怕晋鄙大将军也会怀疑呀。没关系,有办法,于是将自己的朋友、猛人朱亥介绍给信陵君,让他为这事保驾护航,又这么这么交代一番。
信陵君一听,不觉落泪。侯大爷说,您害怕了?信陵君说,不是,晋鄙老将军本来无罪,倘若他一时糊涂……我是为这个不好受。一席话,几个人都叹气。
没多大工夫,朱亥的家里都安排好了,两个人出城和门客会合,开拔,继续前进。一彪人马来到邺下,见到晋鄙。信陵君取出兵符,说:大王心疼老将军啦,特派遣我来代劳。
晋鄙接兵符在手里,心想,大王将十万人马交付给咱,咱虽然才疏学浅,但也没什么罪过,眼下,大王没有只言片语给咱,却冒出个信陵君来接替咱,这兵荒马乱的,有点儿可疑呀。准备回头派个心腹人回去,找魏大王核实这事再说。
信陵君一看,晋鄙找托词了,当时头就大了,不禁悲从中来呀……眼角一瞥朱亥,朱亥厉声喝斥道:反了你了!晋鄙刚问一句:你是什么人?只见朱亥从袖中抽出一只四十斤重的铁锤,朝着晋鄙当头就是一下,晋大将军顿时脑浆四溅,气绝身亡。
信陵君抹一抹眼泪,手握兵符,对众将喝道:大王有命,让咱来接替晋将军,发兵救赵,晋将军不服军法,现已处死。三军将士不得轻举妄动!顿时,军营中一片肃静。
再说,三天以后,魏大王发现兵符丢了,顿时大怒,逮着如姬、颜恩和大家伙儿一顿拷打,可谁都不承认。魏大王一想,肯定是信陵君捣的鬼,他家里鸡鸣狗盗的人多,偷兵符,这是诛灭九族的罪行。回头找信陵君,哪里有个人影,当下派卫庆去追。
等到卫庆追到邺下,信陵君已经杀了晋鄙,统率军队开拔了。信陵君说,你既然已到了这里,就等咱攻破了秦军以后,再回去向大王禀告吧。卫庆只得悄悄派人先回去向魏王汇报,自己就留在了军中,以观动静。
信陵君先犒劳了三军,接着下令:“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去;兄弟都在军中的,哥哥回去;独子无兄弟的,都回去奉养父母;有疾病的,留在军中医治。”就这样,得到精兵约八万人,编制整齐,申明军法,开拔,目标:秦军大营。
没一天工夫,大部队望见了秦军大营的影子。信陵君热血翻腾,下令出击,他身先士卒,率领众宾客直冲过去。王做梦也没有料到,魏兵有这么大胆子,只好仓促应战。平原君也开城接应,三支人马大战了一场,王损兵一半,逃回汾水大营。
就这样,邯郸之围解除。信陵君心里门儿清,自己得罪了魏大王,是不敢回国了,就将兵符交给卫庆,让他率军回国,自己则留在了赵国,过起了流亡生活。
阿龙辞典 信陵君不懂藏拙
魏国信陵君魏无忌,也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信陵君耳目众多、消息灵通,有一回,他和魏王在下棋,有人来报告魏王,说赵国兵马耸动,看样子是要来攻打魏国了。魏王吓了一跳,棋也不下了。信陵君轻描淡写地说了句,这是赵王出来打猎呢。不久又有人回报,果然是赵王在打猎。魏王大惊,这信陵君怎么消息这么灵通,比我当国君的还厉害?从此,魏王开始提防信陵君。“窃符救赵”之后,信陵君流亡赵国,当再次回到魏国后,被魏王毒死。
【阿龙看热闹】
如果信陵君不回头
古时候的人,有时候心思很怪的,侯生明明有好想法,却不主动跟信陵君说,非得信陵君走到半路了,又亲自回去请教,侯生才肯开金口。如果信陵君不回头,那一群门客岂不就是白死了吗!其实,侯生要的是一种被尊重的感觉,既然这么看重我,那么这样大的事情,你就得主动问问我的意见;如果不问,那就是你自己的过错。因此在社交中,不要忽略任何人,让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你在关注他,这是最高境界,往往会收效奇大。
5、 李牧之死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里单说李牧。李牧的生平是这样的,祖籍赵国,嬴姓,李氏,大约出生于武将世家,很早就带兵打仗。
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这话搁李牧身上不管用,人家带兵打仗,大大小小历经数十战,压根儿就没吃过一次败仗,要么是坚城拒守,只要打定主意出战,准赢。
李牧军事生涯的前半段,主要是和匈奴干仗。匈奴人多不可一世啊,人长得生猛,架猎鹰,挽雕弓,高头大马,鬼头弯刀,见人就杀,见物就抢,有肉吃肉,无肉吃人。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北边的诸侯国,谁不怕他们呀?但是人家李牧就不怕。
对付匈奴,李牧有他的一套方法。为了一揽子解决赵国的边患——匈奴,人家韬光养晦十多年,先示弱,背地里蔫不唧唧地操练人马,完善预警机制,匈奴一来,咱坚壁清野,最后时机成熟,诱敌围歼,一天工夫,将匈奴主力——十万骑兵解决掉了,结果是,在随后的十多年间,匈奴都不敢来赵国边境旅游观光了。
不用说,有了这样的功劳,李牧在国际军事界脱颖而出,于是迎来了他军事生涯的后半段,和燕国干,和秦国干,战果如何?一句话,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赵王迁继位后,赵国已经是明日黄花啦。眼下,距离毁灭性战役——长平之战,已经都过去二十多年啦,几位秦大王前赴后继,要将赵国的首脑机关——邯郸一举拿下,都没如愿。这二十多年,赵国又经历了多少次恶战啊?不夸张地说,要不是蔺相如、平原君、廉颇、李牧这几个人硬撑着,赵大王早就玩完了。
眼下,蔺相如、平原君死了,廉颇遭诬陷,逃跑了,就剩一个李牧在硬撑着。前不久,人家秦大王听说廉颇大将军逃跑了,再次兴兵伐赵,李牧在如此艰难险恶的国内外局势下,又和来犯的秦军干了一仗,打得秦将樊於期大败而逃。
赵大王一高兴,说了一句话,封了一个爵,赏了一块地。一句话是:您真是咱们赵国的白起呀;一个爵是:武安君,也就是白起自杀前的爵位;一块地是:一万户领地。
尽管这样,按照春秋战国的一般规律,出了个赵王迁,赵国必须亡;出了个赵王迁,李牧必须死。为什么他必须死哩?因为太优秀了嘛。而给他的武安君的封爵,也恰好是他悲情结局的一句谶语:必须死在自己人手里。下面,就是李牧之死的细节回忆——
赵王迁七年,赵国代郡中部地震,房屋倒塌大半,平地裂开大缝竟有一百三十步。祸不单行,邯郸一带又遇到大旱,不用说,年底,人相食。秦大王一看,非常高兴,是时候了,出发。
这回秦军带队的是大将军王翦。王翦从太原一路进兵,杨端和从常山一路进兵,秦大王又派内史腾带兵十万驻扎在上党,作为声援。武安君李牧一看,也不含糊,迎敌,将人马驻扎在灰泉山,营寨相连几十里路。
大将军王翦到了灰泉山一看,头都大了,不敢轻易向前推进。秦大王听到报告后,心想,咱家人都被李牧这厮打怕了,这次和他硬干,恐怕又要吃亏,这该怎么办哩?这时候,高参王敖给秦大王出了一主意,秦大王一听,非常高兴,就派王敖到王翦军中,协助王翦依计行事。
见了面,王敖这么这么和王翦一合计,王翦一听,眉开眼笑。第二天,王翦派人去赵营讲和。李牧一听,不打了,要给咱们赵国过几天安生日子,好,欢迎。记住,想要咱签卖国条约,甭想,于是也派人去秦营商议。
背地里,王敖这小子蔫不唧唧来到赵国,找到相国郭开说:哎呀,相国,识时务者为俊杰呀,赵大王就一妓女的小子,从小斗鸡玩马,也不好好学习,能成什么大事啊?咱跟着他命都算好啦?这小子就一亡国之君啊。总而言之,一句话,跟咱们秦大王干吧,亏不了您。
郭开一听,笑眯眯地直点头,于是,二人一合计,嗯,就这么办。转天,郭开来向赵大王汇报小道消息:不好啦,武安君李牧私下里和秦国人讲和啦,事成之后,想独霸代郡,作草头天子啦。
赵大王一听,吓了一大跳,这还得了,于是悄悄地派左右人前去灰泉山查看,果然,李牧和王翦的信使往来频繁。不用说,赵王又怕又怒,紧忙向相国郭开问计。郭开笑眯眯地说,唉呀,这不难啊,让大将军赵葱接替李牧大人,让他回京城养老,不就结了吗?
赵大王一听,眉开眼笑,就这么办,于是派司马尚持兵符到军中宣布命令。李牧一听,吓了一大跳,说:眼下,两军对垒,国家安危都担负在一将的身上,您虽有君命,我也不敢答应。司马尚一看,不好交差,就私下里告诉李牧,不瞒你说,这都是相国的鬼主意啊。
李牧一听,大怒,就要带大部队回去,找小人郭开算账。司马尚一看,急了,这不就是谋反吗?人家可有把柄了。李牧长叹一口气,说,印信不能交,人也不能杀,您说怎么办吧。唉,我可知道廉颇大将军的难处了。老实说,这时候,他已经有了流亡之心。
等到半夜,李牧把将印悬挂在营帐中,换上平常人的衣服,悄悄走出营寨,投奔魏国去了。等到天一大亮,赵葱见李牧还没把印信交给咱,就来主将帐中窥探情况,一看,没人,官府印信都在,哎呀,不好啦,逃跑了,就派人去追。
果然,在一家旅店里找到了李牧。这时候,李牧正大醉未醒,赵葱大手一挥,让人斩下李牧的首级,回头把首级献给赵大王。李牧一死,赵国就日薄西山了。
【阿龙看热闹】
为什么反间计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