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壮严的人民大会堂作证,请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见证,为了顺应中国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变革潮流,为了实践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为了响应“科教兴国”的号召,北京邮电大学和宏福集团今天在这里签订协议,下定决心,通力合作,要在昌平建设一个成功的大学科技园,建设一所示范性的软件工程学院。
谢谢大家!
注释:
【0】这篇演讲后来征得林金桐同意刊登在《中关村园区报》上。
北邮的风水
─在信息工程学院迎新晚会上的讲话
(2002年9月)
记得自己当学生的时候,不喜欢有人在演出前讲什么话,为了不让大家讨厌,我也不讲话,只讲个故事,题目叫“北邮的风水”。(掌声)
米卢迪诺维奇,大家都知道这个名字,是他率领中国足球队冲出亚洲,人称神奇教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出征世界杯预选赛以前,访问过一所大学,那也是他迄今到过的唯一的中国大学。这个学校是北京邮电大学。(笑声、掌声)
几年前,韩国创办了一所信息通信大学,第一任校长叫梁承泽,上任以后的1999年就来北邮访问,回去以后怎么着?没多久,当上了信息通信部部长,升官了。(笑声)去年他作为部长访华来到北京,紧张日程中还挤出半个小时到北邮来看望老朋友。
十几年前,日本邮政省有位大臣,访问过北京邮电大学,后来呢?他就当上了日本首相,从邮政大臣能升任首相,非同一般,他的名字叫小泉纯一郎。(掌声)
二十年前,北邮接待过一位前苏联光学教授,访问学者,给我们研究生作学术报告,到了1990年,苏联解体,他回到独立的吉尔吉斯斯坦当上了国家科学院院长,(掌声)这还没完,到了1991年,他竞选总统,一举成功,再到1995年又来个连选连任。至今这位总统对北邮仍然怀着友好感情,前年(2000年)北邮代表团访问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特意安排了一次总统府接见,并且向我和徐大雄教授赠送他本人的光学着作一册。你们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吗?(无人回答)没有人知道,我告诉你们,他叫阿卡耶夫。(掌声)
我有时候想,大学和名人的关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学经常邀请名人到学校来,你不能说校长这样做是势利,应该说是精明。另一种呢,是成名以前的“名人”喜欢到一个大学来访问,后来就成了名人。如果不止一个两个,那末,你就不能说这是偶然,应该说这个大学风水好。(笑声)
这风水其实不是别的,就是一群充满智慧的学生。
谢谢(热烈掌声)
研究型大学:它的教授和它的研究生
──在2002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02年9月6日)
下午好!各位研究生新同学:
今年暑假,也就是你们等待入学的七月,北京举办了一个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应邀出席并作讲演的17位外国校长都是来自赫赫有名的大学:牛津、剑桥、哈佛、斯坦福、德国亚琛、日本东京、巴黎高师等等。中国的校长们来自76所大学,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有不少的收获。
这17所外国大学,堪称世界一流。当然,怎样定义“一流”?世界大学可不可以排名?排在前多少名,算是一流?我不敢妄加评议。但有一点比较有把握,别看他们各有各的悠久历史、各有各的办学特点、各有各的杰出校友、各有各的学术成就。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研究型”大学。
“研究型”大学是美国卡耐基教育基金会1994年提出的概念,在3500所美国大学中,基金会当年定义了一、二类研究型大学共125所。划分的最主要参数有两个:每年培养博士的数量和承担国家课题经费的多少。
高质量的和一定规模的研究生群体是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基础,一支高水平的教授队伍是创建研究型大学的保证,出色的研究成果是优秀研究型大学的标志。
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期,我和清华、科大等15所中国大学校长一起重点探讨一个专题《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保证体系》,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十天会期,我们没有能够形成结论性文件,但毕竟有了不少的思考和交流。
在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过程中,教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授有一个研究领域,有一个或几个研究方向,一个好教授应该始终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在科技发展的前沿进行探索。而研究生呢?一个具备创新精神的研究生,不会把服从误解为尊重,不会把依赖当成是承传,他一定会站在教授的肩膀上在科学的原野里,看得更远一些。
一个有组织才干的教授,甚至在招收研究生时已经设计了自己的研究梯队,让不同的本科专业背景的研究生之间具备知识和技能的互补性、让研究组各类成员之间人力资源具备结构合理性。而一个积极向上的研究生会尽快体现自己在研究组的价值,成为一个研究方向上不可或缺的一员。请记住,在研究组里,只有主力、没有替补。
在今年的校长恳谈会上,一个学生问我,现在有的教授十个、八个地招研究生,是不是太多了?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实质是关心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学校一定会十分重视这样的问题,但另一方面,我也想告诉各位,研究生的培养,与其说是教授在一对一地教学、辅导,不如说教授领导着一个团队,团队里有副教授、讲师、博士后和其他专职研究人员,是这样一个团队或者说学术群体在培养研究生。
再者,研究生之间的研讨,其实是更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对于这一点,一百多年前都柏林大学校长约翰?亨利甚至说,假如有两种大学,一种是不上课不考试只有青年人在讨论,另一种是不讨论不交流只上课只考试然后授学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我相信,一个学校,一个研究组,如果研究生太少,讨论太少,是难成大事的。
一个视野宽广的教授,应该了解学校研究生课程的全貌,为研究生提出选修课程的参考目录,既有主修课程的深度,又有基础知识的广度。而一个有着自知之明的研究生应该把握自身的强势与弱点,拟定自己选修课程。对自己的未来塑造理想的知识结构。
一个循循善诱的教授,会尽早将科研领域中最重要国际国内期刊和学术会议的名单告诉研究生,把最新的参考书目和论文目录交给研究生。而一个自觉的研究生每星期都会去阅读与课题相关的最新学术论文,因为,延迟三个月,你恐怕已经不在前沿。
一个会当领导的教授,应该能组织足够的经费,为课题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和网络环境。而一个勤奋的研究生,会主动根据条件设计自己的研究方法,或实验、或仿真,对每一个细节,每一项准备都悉心关注,一丝不苟,因为他知道,眼高手低绝不是志向远大。
一个充满爱心的教授,会千方百计为研究生寻找奖学金的来源。研究生都是二十多岁的成年人,他们不可能再依靠别人,今年入学的1563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大约只有23%可以获得国家奖学金,另有一部分可以申请到企业奖学金,还有一部分要申请助研、助教和助管岗位。一个自立自强的研究生,既然有志献身信息科技,即使暂时没有奖学金,也会用勤工助学来支持自己的学业。
“教育是公益事业”,当然是对的。然而,受教育者,特别是接受高学历教育者,也从教育中得到了收益,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不信,你看一看学历与年薪的关系统计曲线。因此,你们当中即使有一些人,需要用假期、周末和课余时间工作来支持学业,或者要借用明天的收入来支付今天的学习,希望你们乐观地接受现实,我曾经有一个博士生,他现在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毕业时告诉我,他用一个寒假,在中关村写软件,收入一万元。我认识一个在读硕士生,现在海淀走读大学讲计算机课程,收入足够支付读书。所以,我敢说当你们将来事业有成,回首这段经历,绝不会有丝毫遗憾,只会有美好的回忆而引以为自豪。
一个负责任的教授,应该随时掌握研究生的课题进展,指点研究生深入研究的突破点,选择成果发表的形式、时机和场合。而一个聪明的研究生,应该能够把握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既主动地将研究推向深入,又善于向教授和研究组报告以便听取各式各样的意见。
一个重视学术交流的教授,应该知道什么时候派研究生参加什么样的学术会议去宣读论文、也要为论文的质量把关,还应该帮助研究生取得经费参会参展。而一个把自己的未来计划得很好的研究生一定会让自己在攻读学位期间有机会在学术会议上露面,结识同行,交流学术,也看看外面世界的精彩。
一个爱护学生的教授,应该最关心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完成和答辩,认真负责地阅读全文并提出修改意见。而一个成熟的研究生应该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着手撰写学位论文,也能够掂量答辩通过的概率是不是100%。
一个仔细的教授,应该能够比较准确,比较客观地了解研究生的才干、特征和风格,能对研究生的求职就业提出中肯的建议和提供实事求是的推荐。而一个讲究实际的研究生应该正确评价自己,根据社会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踏踏实实。
同学们,一所大学教授群体的课程讲授总体水平、教授导师的学术水准、教授所领导的研究组的实验室条件和氛围,教授在校内外、国内外所建立起来的学术交流网络,都是决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能在一个优秀的研究组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遇上一个优秀的教授,那可真是三生有幸。
北京邮电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是个年轻的大学,北邮正式在全国招收研究生是1978年,当时的招生人数才十几人,北邮提出自己的“研究型”目标口号才不到两年。但同时,北邮又是一所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大学,在中国她已经算得上是一所很不错的大学,一所国际知名度不断上升的大学,按现时流行的说法是五星级大学,哪五星?211工程一颗星、研究生院一颗星,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共五颗星。正因为有这样的条件,北邮才把“研究型”作为我们的建设目标,这是时代赋予北邮的责任,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赋予我们的责任。当然,我们也懂得把北邮办成一所优秀的研究型大学,需要几百个好教授,需要几千个优秀的研究生,需要一年又一年,一届又一届的教授、研究生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努力,我们的路还很长很远。而你们,成绩优异的新一级博士生、硕士生,既然选择了北邮,就注定属于创业的一代。
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谢谢大家!
谈“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
——在校学术委员会会议上讲话(节选)
(2002年1月6日)
各位委员,
学校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北邮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信息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着名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全国重点大学”。对这三个修饰词,我谈一点自己的理解,与大家讨论。
首先,“多科性”既区别于“单科性”,也区别于“综合性”。北邮的历史是以单科性起步,原是培养邮政和电信技术专门性人才的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最近五年的“211工程”建设,北邮已经完成了从通信领域向信息领域的拓展。在学科专业设置上也已经不仅局限于工学门类。另一方面,北邮又不是综合性大学,起码在最近五年,北邮不会把办学的领域拓展到农、林、医和艺术类。北邮的学科结构,用三句话来概括,叫作“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相结合”。这样的表述是从最近十几年的办学实践总结提炼出来的,是学术委员会和师生员工认同的,也是我们在今后一个时期“拓展学科领域、优化学科结构”的指导思想。
关于拓展学科领域,除信息科技以外还应关注生物科学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北邮应该根据它已有的基础和专业之间的亲缘关系,逐步把自己的学科拓展到生物工程,象生物芯片,人脑电脑互联等研究方向上;在新材料领域,应该考虑在信息的存储材料、信息的显示材料、信息处理的功能性材料等方向上建立起自己的队伍。学校过去在材料方面有过很出色的研究成果,例如彭道儒教授的导电润滑材料,章继高教授的电接触研究成果等。再比如能源,北邮当然不会在近期拓展自己的学科到核能、水电领域。但是,在信息技术中采用的、具有巨大潜在用途的新型电源方面,北邮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学校新近兴办的软件学院是一个里程碑,它标志北邮完成从通信向信息领域的拓展以后走向成熟,要在软件工程方面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第二个修饰词“研究型”。“研究型大学”是美国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1994年提出的概念,并且选定88所大学为“第一类研究型大学”,选定37所为“第二类研究型大学”;一、二类的区别主要是联邦政府的科研经费资助,第一类在4000万美元以上,第二类定为1550万美元以上。它们共同的一点是每年至少授予50名博士学位。当年美国有3500所大学,选定125所为“研究型”,可见比例是很小的。卡耐基基金会的文件是这样说的,“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起着领导作用”,“最根本的是,为国家培养文化、知识、经济和政治等领域的领袖。”
中国现有普通高等学校1000多所,清醒认识学校的现状和自己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大学的综合排名从来就没有统一的标准,即使将大学分为综合性和科技类大学来排名也不见得就非常科学,但是要了解北邮在全国大学中的地位,以下几个数据也许是有参考价值的:
国家选定的“211工程”大学61所北邮列其中
获准建立研究生院的大学52所北邮列其中
招收MBA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大学53所北邮列其中
获准创办网络教育的大学开始是4所,现在是45所北邮列其中
获准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大学35所北邮列其中
反映学校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的一项统计是检索论文的数量,也有的组织或传媒以此为大学排名,最近五年,北邮在国内大学中的最好排名为SCI第84名,EI第30名,ISTP第16名。当然,这个指标没有反映效率,它没有一个分母,比如教师数,或学生数,它只计一个总量,没有人均的概念。考虑到北邮是个相对小规模的大学,这个名次说明北邮教师有相当强的科研实力。
最近教育部重新评定重点学科,初评的成绩已经公布,北邮的4个核心学科都被评为全国前五名,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列第一,“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列第二。
正是基于对北邮现状的认识,对培养信息科技和管理人才的社会责任感,我们才认定北邮应该提“研究型”这样的目标,以这个目标来确定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如果一定要理解“研究型”的定义,我认为有这样几点:
●要强调科学研究的地位;
●要有相当规模的博士生和硕士生;
●要有相当规模的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
●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