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四节结构整饬,每节首末两行押韵,除第二节外,其余每节中间两行押韵,韵致齐整。这是一首睹物思人的情诗。天上有半轮月,诗人却想往明月多处走。有她相伴,圆缺便都是一样的清光。玉兰只余残花,只要有她就是一样的芬芳。过时的夜莺已失嘹亮的歌喉,奄奄一息,她却痴情不悔。诗人以“半轮、开剩、过时”刻画出并不圆满的景致。又幻想着有她的相伴,一切都能化悲为喜。前三节以虚实结合的描写,表现出“我”对“她”的爱恋。写实景,也道出了前三节中因她的存在而圆满、芬芳、不悔痴情的温情慰藉终是梦幻泡影。此诗的独到之处在于,诗人并没有造一个良辰美景虚设,无人共赏的情境,而是刻画了客中所见的处处残景,进而推想若有“她”相伴,残缺凋零都是风情。但事实上“我”却只能对影独自沉吟。这样层层铺陈,又曲折回环,将深深的思恋想念与恋人不在的怅然若失表达得既独特,又自然动人。
私语
阅读指导
这首诗创作于1922年7月21日,发表于1923年4月30日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之后并未收入徐志摩生前所出版的诗集。此诗创作于徐志摩在剑桥大学求学时期,是其较早的诗歌创作。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边,
一棵憔悴的秋柳里,
一条怯懦的秋枝上,
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
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
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
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私晕里,
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这秋雨的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
情诗情节,
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美文解读
全诗除了第五行之外,句句有“秋”字。“秋”在传统文学中就是一个恒远独特的意象。秋的寂寥,秋的情思,秋的深沉,都是古典诗词中书写不尽的情致。在众多感时悲秋的诗作中,这首《私语》可谓是另辟蹊径,匠心独运。徐志摩这样灵心善感的诗人,似乎听得懂大自然幽微的意旨。秋雨弥散在秋水、秋柳、秋叶各处秋色中,“亲亲切切喁喁唼唼”,这几个词既拟声又摹情,“雨”与“语”同音,秋雨仿佛私密的低语。“情思情事,情诗情节”——秋雨的私语,处处总关情,私语即情语。而这含情之语(雨),留恋盘旋,却也只能付与清冷秋水而去。秋雨的私语是难以言明又无疾而终的深情。
云 游
阅读指导
此诗作于1931年7月,刊载于这一年10月5日《诗刊》第3期。这首诗最初收入诗信集《猛虎集》,曾以《献词》为题,并分为了四个诗节,后收入诗集《云游》时,分为两个诗节。这首诗在形式上明显带有欧洲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十四行诗的特色。徐志摩深受英国浪漫主义诗派的影响,从此诗的抒情方式中也能看出雪莱、济慈等人诗作的痕迹。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
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
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
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他抱紧的是绵密的忧愁,
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
他要,你已飞度万重的山头,
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
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美文解读
此诗第一节共8行,句句押韵,每两行一换韵。第二节共6行,前4行中奇数行和偶数行各自押韵,最末两行押韵,形成efefdd这样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韵脚相同的形式。这首《云游》带有徐志摩后期创作的典型特征:娴熟的技巧,圆融的形式,淡淡的内容。
徐氏的情诗,或浓艳凛烈,或清婉绵长。这首明显属于后者。凡对徐氏情史稍有了解的人,或许都免不了将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情感纠葛带入此诗中对号入座了。这首披着恋爱外衣的诗歌也同样带有普遍而永恒的象征意义。诗人以优美的想象,空灵的意境传达出对人生的感悟。
“你”是云游的逍遥曼妙,“他”是卑微空灵的涧水,被你不经意地开启混沌,启发性灵。自在、轻盈、愉快、逍遥——“你”寄托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多少念想。而“你”纵然美好,却只是“影”。诗人用“空际”与“地面”之间的空间差异,开始就暗示了“你”与“他”之间遥远的距离。一次不经意的点染看似弥合了天地的阻隔,却更埋下悲剧的种子。“惊醒”与“抱紧”表现出“他”对拥有“你”的深切渴望。而“影”却是无法抱紧的,留下的只是忧愁。忧愁无形,诗人用“绵密”一词细腻地写出了“他”无尽无形的愁绪。没有“你”不经意投影,“他”仍是毫无知觉。“你”自然而然地转投“他”无法企及的广阔,“他”只能在憔悴中绝望。“你”是蜻蜓点水似的旋点旋飞,“他”却是春蚕作茧似的越缚越紧。领略过至美的梦幻泡影,而又瞬间失去,落入再也求不得的绝望:世间最深的苦楚大抵如此。
黄 鹂
阅读指导
这首诗写作时间不详,初载1930年2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第12号,后被收入《猛虎集》。此诗以独特的意趣和绮丽的想象描绘了黄鹂的逼人的艳异,书写了一种突如其来又突然消失的夺目光彩。在胡适的《追悼徐志摩》一文中就提到了这首诗,说重读《黄鹂》后感觉此诗像是徐志摩“在那里描写他自己的死,和我们对他死的悲哀”。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做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美文解读
黄鹂以“一掠颜色”出场,照亮了浓密,冲破浓密化为彩云。诗中对黄鹂形象的种种描绘略带有一些奇幻的色彩。黄鹂以婉转动听的歌声闻名,但这只黄鹂起初“不做声”,“我们”静候“佳音”的愿望最终落空,却领略到了比歌喉更惊艳的光彩。然而未闻其声,其色也是忽而就“飞了,不见了,没了”,诗人连用了这三个词来写黄鹂的消失不见,其中蕴含了多少复杂的情感——是讶异,是惊奇,是惋惜。“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是黄鹂给人最初的映像,同时也是最后的映像。黄鹂是想得而得不到的美,是想留却留不住的艳。转瞬即逝却又光艳异常的黄鹂,是诗人自己的写照,也是世间许多极美之物的隐喻。
花牛歌
阅读指导
这首诗大约写于1923年以前,原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王统照先生收藏。徐志摩遇难后,由王统照先生代为发表在1937年1月1日《文学》的第8卷第1号,之前并未收入徐志摩的诗集中。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箩。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美文解读
四节诗都以“花牛在草地里”起头,回环往复。第一节写动,花牛坐扁了剪秋箩。第二节写静,花牛在漫天的白云下睡着了。第三节再次写动,花牛在草地里溜达,自得地甩着小尾巴。第四节再次写静,花牛在夕阳西下中入梦了。四小节结构整饬,动静相宜。全诗充满了悠然、惬意、天真烂漫的味道,是一首如童谣般可爱的小诗。无忧无虑的花牛在自然中诗意地栖居,寄托着诗人对纯真、自然的眷恋与追求。读起来朗朗上口,颇有童趣。
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作歌
阅读指导
1925年3月,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外热恋闹得满城风雨,于是决定到欧洲旅行,并从我国东北出境。三月中旬在西伯利亚时,他写了两首诗,《西伯利亚》和这首《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作歌》。此诗最初刊载于1925年9月7日的《晨报副刊》,后收入《翡冷翠的一夜》。秋雪庵位于西湖附近的西溪湿地的孤岛上,此庵原名大圣庵,初建于宋淳熙初年。后因此地溪水环绕,深秋时四面芦苇花开,弥望如雪,故得名秋雪庵。
我捡起一枝肥圆的芦梗,
在这秋月下的芦田;
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
在月下的秋雪庵前。
这秋月是纷飞的碎玉,
芦田是神仙的别殿;
我弄一弄芦管的幽乐——
我映影在秋雪庵前。
我先吹我心中的欢喜——
清风吹露芦雪的酥胸;
我再弄我欢喜的心机——
芦田中见万点的飞萤。
我记起了我生平的惆怅,
中怀不禁一阵的凄迷,
笛韵中也听出了新来凄凉——
近水间有断续的蛙啼。
这时候芦雪在明月下翻舞,
我暗地思量人生的奥妙,
我正想谱一折人生的新歌,
啊,那芦笛(碎了)再不成音调!
这秋月是缤纷的碎玉,
芦田是仙家的别殿;
我弄一弄芦管的幽乐——
我映影在秋雪庵前。
我捡起一枝肥圆的芦梗,
在这秋月下的芦田;
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
在月下的秋雪庵前。
美文解读
自古文人雅士笔下不乏对秋雪庵的描绘,而徐志摩在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遥想江南的蒹葭苍苍,实在是别有一番情致。诗人自己曾在《西湖记》中谈到:“芦雪尤其代表气运的转变,一年中最显著最动人深感的转变,象征中秋与三秋间万物由荣入谢的微指:所以芦荻是个天生的诗题。”此诗以芦色为题,也算是印证了诗人先前所言。
全诗最开始两节和最末两节完全相同,回环呼应。将“秋月”比作缤纷的碎玉,将芦田比作神仙的别殿,比喻新奇优美。“我”的芦笛声又如仙乐,能让自然界的清风、飞萤等生灵都随着笛声的喜悲而动。声与景,情与景都如此圆融地应和,全诗恬淡得如同一曲悠远的田园牧歌。
山中
阅读指导
此诗作于1931年4月1日,最初刊载于当月20日《诗刊》第2期,后收入《猛虎集》。这一年,徐志摩受胡适之邀离开上海到北京大学任英文系教授,又由温宁源介绍兼任北京女子大学教授。同时,他还兼任上海中华书局、大东书局编辑。此时,陆小曼仍在上海,徐志摩多次去信希望她来北京团聚未果。徐志摩只得奔波京沪两地,拼命赚钱供陆小曼挥霍。昔日的恋人林徽因肺病恶化危急,所以停止一切活动,隔绝所有亲友到京郊的香山上静养。在山中的林徽因,音信隔绝,每日只有两小时可见客。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为林徽因所作。
庭院是一片静,
听市谣围抱;
织成一地松影——
看当头月好!
不知今夜山中,
是何等光景;
想也有月,有松,
有更深的静。
我想攀附月色,
化一阵清风,
吹醒群松春醉,
去山中浮动;
吹下一针新碧,
掉在你窗前;
轻柔如同叹息——
不惊你安眠!
美文解读
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都以《山中》为题写下诗篇。无论是王维的“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还是王安石的“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过去以“山中”为题的诗篇大多是在山言山。但是,徐志摩的这首《山中》却是在市谣围抱、闹中取静的庭院中,置身山外而遥想山中。诗人先是俯视一地松影,既而仰视发现当头月好,俯仰间不由观想山中光景。
徐志摩在给陆小曼的信中提到林徽因的病情时就视之为“晴天霹雳”,但抵京之后“半亦因为外有浮言,格外谨慎,相见过三次,绝愉快可言”。林徽因在山中后,他也“至多等天好时与老金、奚若等去看她一次”。个中思念与牵挂可想而知。
想见又不能见,“我”只得寄情于自然,想象着能攀月色、化清风去山中浮动。山中有诗人挚爱的大自然,更有诗人心尖上思念的人。即便到了山中,“我”也不忍打扰了“你”。全诗的最后一节看似风轻云淡,却着实充盈着无微不至的温柔。那轻柔,那叹息,那不惊,包含着多少深情与挂念。诗人郁结的心绪也在自然中纾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