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皇太极的担忧,锦天也不置可否。可是看皇太极的态度,对于这件事是相当在意的。此时的明军士兵们已毫无斗志,大部分归降至清军大营。
洪承畴看着向清军大营蜂涌的士兵们,并未加以阻拦。他也清楚拦不住了。这场战役自己彻底地输掉了。身旁的亲兵劝他“大帅,大势已去。我们保护您赶紧突围吧?”
他不想撤走,这次崇祯皇帝把大明朝的家底儿全押给了他。他即便能够突围回到北京城,有何颜面去面对皇帝呢?
他决心要与阵地共存亡!现在对他来说,死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解脱方式。至少战死还能搏得一个为国捐躯的美名。他决心要做大明朝的忠臣!
夕阳照在对面不远的一处小山包儿上。小山包儿的上面只有几株稀稀啦啦的树木。在夕阳的映射之下,小山如血一样地红!显得既阴森又萧索。
山的四周是黑压压的满清士兵,将这座不起眼的小山围得是水泄不通。
洪承畴带着仅仅三千人就守在这座小山上。他还在指挥这三千不到的士兵们修筑战壕,准备与皇太极做最后的搏斗。
这最后的三千士兵都是与他出生入死多年的‘家兵’,后人称其为‘洪军’。是洪承畴自南方调任时带来的家底儿。
他看着眼前这些可爱的士兵们,忍受着饥饿却仍在坚持着修战壕,眼眶中热泪滚滚。身为主帅,没有让他们得到胜利的喜悦!甚至连顿饱饭都没有能力让他们吃上。可是这些可爱的士兵们没有一句怨言,仍然一锹一锹费力地挖着战壕。
他心想,这三千人面对着十几万的清兵包围,无疑是飞蛾扑火!战壕修与不修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他不忍再让他们耗费本已因饥饿而虚乏的体力。大声说道“弟兄们,不要再修了,今晚保存体力。待明日我们与清狗做最后一搏,同归于尽”。
洪承畴此时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可是他却不知,皇太极却不想让他死。此时皇太极正在军账之中同锦天商量着活捉洪承畴的计划。
锦天对皇太极言道“陛下,山上的明军已不足三千且已是相当地疲惫不堪。臣愿在夜里上山一趟,偷偷将洪承畴抓下山来”。
皇太极摇头表示反对“今夜不行,他们刚刚被包围,肯定有所防备。你若上山,太过冒险。再围他们二日,等他们精力与士气耗尽时,你再去活捉洪承畴。只要洪承畴一活捉,朕就下令攻山。”
锦天一抱拳“陛下英明,臣谨遵圣命”。说罢扭身向营外走去。
皇太极看着锦天的背影心道“我这位锦天附马将来必是我大清国的基石。此次大战,前前后后皆因他的计谋,才使战局如此地顺利!”
此时的吴三桂在哪里?他是不是被乱军砍死了?没有,当他看到自己所部人马管都管不住时,知道大势已去。立即带着屈屈百十人的骑兵迅速向锦天的大营逃来。
百十人的队伍,面对锦天数万精兵根本不用打。吴三桂不愧是个油滑而精明的将军,到了锦天大营主动下马,对守门的士兵说道“速找你们锦天将军来见我,就说他的表哥山海关副总兵吴三桂来降”。
锦天此时已回到账中,正准备洗洗安寝。连日来,皇太极每遇大事即传唤于他,自己又指挥着数万精兵。真可谓百事缠身,从白天忙到晚,回到账中已是相当地疲乏。
刚刚躺在床上,忽报吴三桂来降,锦天大喜。一轱辘爬起身,忙命士兵将吴三桂带入账中。
吴三桂入得账来,一屁股坐在帅案前的木椅上对锦天道“兄弟,给哥哥弄点吃的,快饿得走不动了。另外再给哥备点路上的干粮,我得逃回宁远去。身为大明的将军,我是不会降的”。
锦天白高兴一场。闻听吴三桂的表白有些遗憾,劝道“表哥,别回去了。还是降了吧,明朝有什么好?气数将尽,你何苦还要死死地尽忠呢?”
吴山桂狂饮两杯递上来的水,一抹嘴儿道“兄弟,我和你不能比。我爹、我媳妇儿可都在崇祯手里呢。我要是降了,他们的小命还保得住?你要是不肯放我归去,索性现在就杀了我。那样我还可保全一家人的性命”。
锦天闻罢,觉得吴三桂之言皆出自肺腑。不想再难为表哥,他马上传来一名心腹干将道“今夜由你亲自护送吴将军回宁远。如遇豪格阻拦,就说是我派你们去宁远城偷偷将母亲接回”。
锦天亲自送吴三桂走出大账。吴三桂正欲上马,锦天一把将他拉住。眼含热泪道“表哥,你此番到了宁远代我向母亲他老人家带个话儿,就说儿时刻惦念她老人家。令外此番我助表哥逃脱,也希望有朝一日表哥能将母亲送于我手”。
吴三桂此时只顾着尽快逃命,对于锦天的嘱托含糊其辞地应承道“弟放心,兄回到宁远,一有时机,定将你母送回”。说罢翻身上马,头也不回地向宁远方向逃去。
在锦天的帮助下,吴三桂顺利逃回了宁远城。至此才引出一段‘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千古佳话!
皇太极早就得知八皇子殡天的消息。他的子嗣众多,死了一个儿子虽然痛心,但不至于像海兰珠那样受到强烈的打击。
他担心海兰珠经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作为孩子的母亲,这样的打击对她来说无疑太残酷。他深爱海兰珠,海兰珠要是有个好歹,才会真正触动他的痛处。
一个铁血君王,拥有那么大的江山,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呢?但他心里知道,这世上真正能让他有家的感觉的女人只有她,海兰珠!
失去江山无所谓,江山虽重但没有海兰珠重!一旦失去海兰珠他的身体将会全部被掏空。没有家要这么大的江山有什么意义呢?家国天下,对他来说,有家才有国。
英雄人物在感情上往往比普通的男人更加地专一。他皇太极是这样、他的兄弟多尔衮亦是如此。甚至大明朝那边的吴三桂也对感情相当地专一。
怕什么来什么。沈阳那边传来不好的消息,说海兰珠自打儿子逝去以后,情绪一直都不稳定。近段时间,海兰珠因不思饮食,终于卧床不起了。
皇太极闻听此消息,急得再也无心关注战局之事。他又要起身回沈阳去探望他此生唯一珍爱的女人!
此次众大臣一齐反对。原因很简单,辽西大战还没有完全结束呢。正当此关键的时候,为了一个女人,堂堂大清的皇帝跑来跑去,成何体统?
皇太极怒了、火了!在他看来,眼前的这些男人们都是极端自私无情。他们只知道让他皇太极拼着命地去打江山。因为江山越大,他们得到的利益也会越多。
天天国家、国家地在他耳边喊着。喊得多了,皇太极觉得自己眼前的人都像是戴着面具的伪君子!这些人不把他皇太极的精血吸尽是不会罢休的。
他猛地抽出宝剑掷于龙案之上。“朕必须回去探望海兰珠,再有劝阻者,斩”。
满洲内大臣多尼强硬地跪倒于地道“陛下在此关键之机,弃十万大军于不顾,而去看望一个女人,臣不敢苟同于陛下如此作为。自古昏君多因迷恋女色而亡国。海兰珠迷惑帝心,不但不应圣宠还应立即逐其出后宫”。
皇太极闻听一阵冷笑,拿起案上的宝剑于手中把玩。多尼说完等着皇太极表态,可是等了半天也不见皇太极说话。
多尼刚想再往下说,皇太极却先于他开了口“阿济格何在?”阿济格大声回道“末将在!”
皇太极将宝剑扔到了案前的地上,只轻轻地说了一个字“斩”!阿济格拾起地上的宝剑毫不犹豫地削向多尼的脖子。
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滚落于地上。带着惯性在众大臣脚下滚过,停在了多尔衮的脚下。众大臣皆惊惧异常,不敢再多言。
机警的多尔衮伸手提起多尼的头出班跪倒“陛下一生重情重义,对宸妃之爱更是荡气回肠。皇兄尽可放心回京,战场之事臣弟愿效犬马之劳”。
皇太极大悦“多尔衮,朕离开后,军中之事皆由你来做主。”多尔衮放下手中的人头,立起身来大胆地说道“定辽西臣弟有信心,但臣弟要请皇上赐我尚方宝剑”。
皇太极明白多尔衮的意思,是担心他离开后军中一些贝勒、亲王们不听他的指挥调度。皇太极复对阿济格道“将你手中宝剑交给多尔衮。那是朕最心爱的随身佩剑。”
多尔衮跪地谢恩。皇太极复对多尔衮道“弟之才不逊于我。兄走后,朕赋你临机专断之权,不必事事奏报”。
说罢起身离了帅案匆匆赶回沈阳去了。从这一刻开始,多尔衮大权在握。他将会一步步地登上大清国权力的颠峰!
一曲悲歌痛杀君王心,一缕香魂直上九层天!海兰珠,在儿子逝去数月后。因悲伤过度,终于香消玉殒!皇太极得知这一消息时,刚刚赶到沈阳的郊外。就差这么一会儿,他连海兰珠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
闻到奏报那一刻,皇太极狂吐一口鲜血从马背上翻了下来,昏迷不醒。从此后,一代君王圣主再也没有走出过小故宫,再也没有了血战沙场的雄心壮志。
他天天就寝在关雎宫内睹物思人,伤心欲绝中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他知道自己的豪情壮志已经随着海兰珠的逝去而被消磨殆尽了。此时的他才知晓海兰珠在他心中的份量远比江山重得多。
他无力、无心再理朝政的大事,索性下旨“朝中一切军政大事皆由多尔衮主理,范文程、豪格辅之”。
自此君王不早朝,自此多尔衮权倾朝野。多尔衮闻之仰天长啸。多年的努力、多年的忍耐,他终于得到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