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风声骤起(一)
“娘娘!”凝香失声大叫道:“沥沥草乃通便之物,有孕在身之人不能服用。否则,容易导致腹泻,甚至流产!”说着,她哭了出来,叩头如捣蒜:“求娘娘不要为难奴婢,奴婢还想多活几年呢!”
看到此景,她平静地说道:“如此说来,你还想活,是不是?”
凝香顿时愣住了,小心翼翼地问:“奴婢愚昧,不知娘娘何意?请您明示!”
眼前这费解的表情,在雪雁看来,根本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于是,她慢悠悠地走到药罐前,怒气冲冲地盯了好一阵子。突然,一声巨响,她一脚踢翻了药罐。
凝香吓得不敢抬头。她猜想到,雪雁一定已经知道,他们父女俩都是太后的心腹。想到这里,她跪在地上,不敢多话,瑟瑟发抖。
此时,翠玉带着几个太监,闻声而来,立即将凝香围住。
不一会儿,坠儿回到东宫,进屋行礼:“启禀娘娘,事情已了!”话一出口,雪雁明白了,王太医已经就范。她满意地笑了笑。
事实上,太后授命王太医,要他借进出东宫之便,监视一下雪雁的言行。当她得知,凝香被召入东宫,专门为雪雁熬药炖汤时,更是喜不自胜,密令其好好伺候,充当眼线。
自从喜脉得到证实,雪雁便很快想到,太后没有胆量毒害自己,但势必派人监视自己的生活。于是,才联络了郭覆,一经查实,果然不出所料。因此,坠儿才会出现在御药房,令王太医措手不及。
“明示?没错,沥沥草可致腹泻。”她意识到,不能再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熟悉药理。说罢,眼珠一转,她说了谎:“先前,我请教过一位太医,所以才对有些草药,略知一二。日后,还请你多多指教哦!不过,如果你在我面前偷偷摸摸地,恐怕就不用劳烦你了!”
凝香见大势已去,索性赌上一把,立刻痛哭流涕,叩头请罪:“良娣娘娘饶命!奴婢和父亲,确实奉了太后之命,一边伺候您,一边盯着您!奴婢知罪,请娘娘饶了我们父女!奴婢定会报答娘娘的!”
坠儿见状,决定吓唬吓唬她,开口就说:“娘娘,请恕奴婢斗胆!以奴婢愚见,应该将她带到中宫,听候皇后娘娘发落!”
翠玉也帮腔道:“可不是嘛!娘娘有孕在身,她居然往药里下沥沥草!此乃谋害主子的大罪!皇后娘娘如若得知,势必下令杖毙!”正是最后这句话,吓倒了凝香。
想到一个多月前,谢恭妃的惨死,她顿时不寒而栗。
正在此时,她跪行到雪雁跟前,抓住她的裙摆,拼命求饶:“奴婢知罪了!奴婢发誓,从今以后,唯娘娘之命是从!而且,奴婢还会说服父亲为您效力!求娘娘饶了奴婢吧!”她刚要叩头时,雪雁托起了她的下巴,若有所思地抛出一句:“你父亲已经归顺了我,何须你再费口舌呢?”
她愣住了,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低着头,小声谢恩:“奴婢凝香,多谢娘娘恩典!”
既然事情尘埃落定,她和蔼地扶起她:“这就对了!记住,在宫里,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大祸临头!说不定,树上落下一块大石头,都能砸死人呢!”说罢,她给众侍从使了个眼色,她们便退下了。
不一会儿,翠玉带着两个小宫女进屋,打扫地上的一片狼藉。遵照雪雁之命,她细心地收集了药渣,尤其是沥沥草。
突然,门外传来喊声:“皇后娘娘驾到!”
别人都平静自如,只有凝香,本能地哆嗦了一下。
皇后带着补品,兴冲冲地走进西屋。然而,当她看到地上,到处都洒着药汁的时候,不禁心中不悦。
雪雁热情地迎接她,并拉着她的手说:“母后,您每天忙于后宫事务,还能抽出时间来看望儿臣。儿臣着实感动不已!母后请坐!”说着,就拉着她坐下。
但这一举动,并不能将皇后的注意力转移开来。坐下之后,她瞟了一眼周围,问道:“雪雁,地上为何一片狼藉?是哪个侍从如此笨手笨脚的?难道是熬药的凝香?”
话音刚落,雪雁故意看了一眼凝香。
只见凝香“扑通”一声跪下,浑身上下,好似抽筋一般,话都说不出来了。
皇后大为惊讶:“你就是凝香吧?药是你弄洒的?”
她点了点头,但一言不发,只会瑟瑟发抖。
于是,皇后被她搞得“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奇怪地问:“本宫又没说要惩处你,你为何吓成这样?”
雪雁心中暗喜,但表面上还要不失身份。于是,便和蔼地上前,笑容可掬地将她扶起:“好了!母后又没怪你,何必这副模样?”说着,用手绢为她擦了擦汗珠:“以后,只要多加小心,不就行了吗?谁能没有大意的时候呢?”这笑里藏刀的眼神,只有凝香能体会出其中滋味。
转身,她笑得像朵花似的,说道:“母后,凝香初入宫廷,许多规矩尚不熟悉。请您不要责怪她一时大意!”
皇后见状,连连挥了挥手,凝香便退下了。
“本宫觉得,这丫头慌里慌张,毛手毛脚的。要不,为你另觅一个,如何?”
“母后!”说着,她便好言相劝:“您放心吧!这些天来,儿臣倒觉得,凝香医术不错,熬药时也十分认真,不愧是王太医的女儿!这点小错,何足挂齿呢?”她怎能让筹码离开自己呢?
皇后仍旧不放心:“不过,本宫常听陛下说起,太医院里都是些酒囊饭袋,也没有什么高人!王太医的医术,并无过人之处。否则,雨澜出生的时候,他为何会匆忙提出舍母保子呢?”
“请母后放心!即使她医术不行,此时此刻,也不宜轻易换人。否则,儿臣担心,太后那边,又要传出闲话了!”说罢,她故作害怕地抓住母后的手,委屈地低下了头。
皇后叹气道:“好吧,就依你!”随后,话锋一转:“哦,对了!本宫听说,太后明日要召中书令寇冲,及其次女洛华入宫。唉!但愿不要平地又起风波啊!”她无奈地摇了摇头,太后实在令她头疼不已。
听到这里,雪雁感到一丝不祥,本能地猜想到:难道太后要逼迫太子提前大婚?
果然,第二天清早,寇冲便携妻女入宫。
太后寝宫里,一片欢声笑语。
只见太后,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笑道:“洛华的妹妹洛琳为什么没与你们同来呢?本宫可十分想念她哦!”
寇冲之妻魏氏,口齿伶俐地回应道:“回太后!洛琳还小,一个十三岁的小丫头,不懂规矩,不通礼节。万一言行有失体统,丢的岂不是太后的颜面?”此话正中老太太的下怀。听罢,她笑得更灿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