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预言
“谢陛下信任!”戚征感动不已,当即跪下谢恩。
“母亲!”只见,雨澜淘气地摆弄着衣裳,打着哈欠说道:“我们要去哪里呢?”
“我们要去遥远的边关!你高兴吗?”雪雁一边抱着熟睡的华韵,一边奶声奶气地回答着。
“那里好玩儿吗?有好吃的吗?”小家伙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认真了起来。
“有没有呢,到了那里,自然便知!”她摇头晃脑地逗弄着女儿。
不一会儿,奶娘带着她和妹妹离开了。
雪雁独自坐在床上,出神且忧虑地想象着,回宫之后的日子。
第二天清晨,太子从东屋走了出来。
用过早膳,太子与雪雁,带着对宫外生活的憧憬,离开了东宫。
临走之前,他勉强地安慰着洛华,要她多多保重身体。雪雁则嘱咐着侍从们,命其精心伺候。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洛华的心,仿佛被抽空了。由于玉体欠佳,需要卧床歇息,她无法与后宫众生一道,去光武门送行。
于是,她只好回到东屋,默默地流泪。
“臣等(妾)恭送陛下,贵妃娘娘!恭送太子殿下、良娣娘娘!”
光武门前的广场,众臣及后妃前来送行。
紧接着,皇子、公主们行跪拜之礼:“儿臣恭送父皇、贵妃娘娘!”起身之后,行躬身礼:“恭送太子及章良娣!”
霎那间,由于气氛的庄重,雪雁感到了些许不适。说实话,她并不喜欢如此阵势。
终于,皇家车队,承载着帝王父子及其随行,浩浩荡荡地走近了皇宫大门。当马车徐徐前进之时,雪雁突然觉得,自己早已死去的心,正在蠢蠢欲动,即将复活。一时间,她感到无法呼吸,似乎心中的一股憋闷,眼看就要释放出来!
马车行至宫门前,雪雁回过头去,望着身后的琼楼玉宇、宫殿重重,内心无限感慨。整整十一年了,自从被接入这金丝笼,她未曾踏出宫廷半步。遥想十一年前,身后的一切,包括跪地送行、山呼万岁的芸芸众生,仿佛一张大网,将其年幼的身躯,连同伤痕累累的心,一并套牢。从那时起,她被周围的尔虞我诈套得越来越牢,心早已死了。倘若没有父皇、母后的眷顾,没有太子的宠爱,或许今日,她早就憋死了,化作一缕青烟,找寻父母去了。
正因为心死,她才会为求自保,甚至为了绿珠,违背了自己的心。除了为子报仇,每每快刀斩乱麻之后,她都好似不认识自己一般。
幸运的是,从今日起,她终于可以走出金丝笼,暂时找回自己的心。哪怕只是短暂的快乐,她也同样喜出望外!
此时此刻,她犹如一只出笼的小鸟,心中盼望着,马车能瞬间飞出宫闱!为此,她心中祈祷着:马儿!快出去吧,快快带我出去!快一点,再快一点!
就这样,在众人的恭送声中,车队缓缓地走出宫门。
宫门关上的一霎那,雪雁本能地回过头去,露出一丝浅笑。
此时的雪雁,撩开帘布,欣喜地望着外面。不一会儿,一只鸟儿从眼前飞过,她笑了。随后,她闻到了宫外的气息。这股气息,着实清新,沁人心脾!比起宫闱的气息,实在令人心旷神怡!
“雪雁!”只听,一个柔和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雪雁还未来得及回头,整个人便被拦腰抱住。望着宫外的景致,呼吸着新鲜的气息,享受着爱人的温情。她的心,彻底地复活了!
虽然心中大喜,但仍要撒娇地笑道:“大白天的,你意欲如何?快放下我呀!”
“不放!”太子噘着嘴,调皮地摇了摇头。
说罢,他不由得好奇起来,在爱人耳边轻语道:“外面的景致如何?想必好看极了吧?”说着,便要探头,却被雪雁调皮地捶了一下:“好不容易出一趟宫,等我看完再说嘛!”
“有什么好看的?”太子无法理解,扫兴地松开了她,一旁嘟囔着:“外面有牡丹玫瑰园吗?宫里的美景,难道没看够?”
听罢,雪雁放下帘布,坐回到爱人身边,紧贴着他,柔声细语道:“你呀!真乃长于深宫之中,未曾见民间之景!宫中景色虽美,但看久了也就不足为罕;而宫外则不同,倘若从未见过,或久而未见,即使素雅简约,亦甚为稀罕!”
“听你如此一说,顿感果然如此!”太子沉思片刻,发自肺腑而言:“宫外即民间!离开大内的一刻,我就感觉到,似乎突然透气了!你呢?”
雪雁微笑着点了点头:“我亦如此!毕竟,我自小生长于民间。不仅如此,还有股久违之感呢!”
于是,两个年轻人,开始尽情汲取着别样的感觉。
出了内城,便行进至大街小巷。此时的雪雁,不敢再抛头露面,只好安静地坐在车中。听着外面的山呼万岁,她没有任何荣耀感。相反地,她的心空落落的。
大街上,御林军将百姓赶至路边,容许他们驻足观看。然而,只要是车队途径之处,百姓就要下跪送行,山呼万岁。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喊声震天,犹如响雷一般。
听着这样的声音,她觉得不舒服,甚至刺耳。回想九岁那年,父皇率众皇子祭天的时候,也是途径街市,场面隆重异常。那时的她,带发修行,与师傅及同伴们一起,跪伏于地,恭送圣驾。尽管不是同一条街道,但当时的心境,自与如今不同。
想着想着,太子一把将其拥入怀中,坏笑道:“现在尚未出京,待抵达边关,可别叫苦哦!”
“哼!”雪雁立刻回过神来,眨了一下双眼笑道:“待稍后路过清静庵,父皇会率我等用斋饭。到时候,你可别叫苦!”
说罢,二人都笑了。
晌午,清静庵的尼姑们,在慧清师傅的带领下,肃立两旁,恭迎圣驾。
当然,即使女大十八变,大家也都认出了雪雁。不过,物是人非。无人再敢像从前那样随意了。
用过午膳,慧清引领一行人等,四处游逛。对于雪雁而言,实属故地重游。
看着眼前的一切,似乎儿时的清苦时光,又一次重现。在这里,师傅教她读书论道,教她辨认各类草药,让她熟记药理。往事的一幕幕,令其潸然泪下,感慨万千。
慧清一边讲解着庵中的故事,一边观察着雪雁的表情。
眨眼的功夫,圣驾即将启程。雪雁得到了父皇的准许,便与师傅私谈了片刻。
“良娣娘娘!”慧清欣慰地看着她,苦口婆心地叮嘱着:“贫尼方才察觉了好半天,只是没敢吐口。这会儿,贫尼与您私下叙话,自然愿意吐出心里话。不知,娘娘可否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