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立剧专的文化意义
(一)国立剧专是我国高等戏剧教育的典范
由于国立剧专是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和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35年共同拨款兴办,因而新中国建立后,在"左"倾思想的影响下,在称呼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时,前面一定要加上一个"伪"字,后来,原剧专校长余上沅受冤案影响而被捕,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分子,免予起诉",出狱后又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无人"为他的坎坷遭遇而站出来说几句公道话",在当时特殊的政治氛围中,原剧专毕业的不少学生"感到沉闷和压抑"。
新中国建立后,文化上最突出的特征是让马克思主义占领所有文化阵地,肃清前一时期的旧思想的影响。国立剧专是借鉴欧美的办学模式,然后结合中国国情而创办的一所高等戏剧院校,从校长到一般教师不少是从西方留学归来的专家,因而,它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不被肯定则是在当时政治背景下的必然遭遇。
1951年11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首先在北京文艺界展开了整风学习运动,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张庚在该院文艺整风学习动员会上作了题为"坚决纠正错误,实现毛主席的文艺方向"的动员报告。他说,"两年来我们学院的工作犯了严重的错误",错误的性质"是严重地脱离政治、脱离实际、脱离毛主席的文艺方向,让小资产阶级思想甚至资产阶级思想占了上风"。错误"首先表现在不重视政治的、思想的教育","不适当地强调了正规化、专业化",忽视了对于自己的思想改造的艰巨工作,特别是有些同志"受欧美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影响很深",学院里"文艺思想很大的混乱"。鉴于文艺界存在的各种问题,中央领导要求"充分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批判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使文学家、艺术家用工人阶级的思想去武装自己,成为像高尔基所说的"阶级的眼睛、耳朵和声音","阶级的感觉器官"。通过轰轰烈烈的文艺整风和思想改造运动,使知识分子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思想、旧观念发生决裂,与他们头脑中的亲美崇欧的文化教育思想彻底决裂。从此,西方文化在中国中断,国立剧专的教育思想也必然受到新的意识形态所抛弃。
自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传统,文化和教育战线进行了拨乱反正。上海市有关部门对原国立剧专校长做出了全面平反、恢复名誉的结论。
1983年,在第二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提出了高等教育办学要有中国特色。同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进一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指导思想,于是重新评价余上沅的功绩和审视国立剧专的历史地位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余上沅长期担任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校长,如何评价余上沅的地位必然涉及到如何评价国立剧专的问题。首先,编辑出版了《余上沅戏剧论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同时,还有大量回忆和研究余上沅的文章不断面世,为研究余上沅和国立剧专历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经过学者们的深入研究,一致认为,余上沅水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者之一,着名的戏剧教育家、理论家、剧作家和翻译家。仅在戏剧教育方面,学者们认为,余上沅是第一个采用引进真正西洋话剧学府培训人才的教学体制,把被人视为"小道"的戏剧引人最高艺术学府。
有人援引了洪深先生为《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撰写的"导言"中的观点称,由余上沅参与主持的北京艺专戏剧系是"我国社会视为卑鄙不堪之戏剧,与国家教育机关发生关系之第一朝"。按此思维推之,国立剧专的建立,开创了我国由国家创办高等戏剧院校的先河,仍然是"第一个"或"第一朝",都有"史无前例"、"开风气之先"和"开山祖"之意,即以国家名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现代的戏剧院校,为中国戏剧教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对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和现代文化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国立剧专的不少毕业生,除了活跃在影、视、剧三条战线外,还有一些人担任了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和其他艺术院校的教师,后来有的被任命为学院的院长、党委书记或者系主任,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传承了国立剧专独特的精神和教育思想,承载着培养艺术人才和创造艺术产品的神圣使命。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科南说:"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教师的质量。一所真正伟大的学校,应该犹如一个核心,能聚集来自各地的自由思想者。"国立剧专虽然从规模到设备都不能与今天的高等艺术院校相比,其校舍简陋程度甚至无法与今天的重点中学相比,但是,这里云集了当时国内最优秀的学者、戏剧家和艺术大师,如此强大的教师阵容是罕见的,他们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培养了凌子风、谢晋等为代表的千余名艺术家,取得了大面积的丰收,这也是令人称奇的。
因为国立剧专在我国是"第一个",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它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不少美好设想也来不及付诸实施。但是,它的典范性意义却是永远的,它的教育思想和宏伟目标在任何时候都是值得借鉴的。
(二)国立剧专与延安普艺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地域和战壕里,沉潜于艺术教育和文化创造,共同为民族复兴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88年7月,文艺界老前辈夏衍在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一书写的"总序"中,引用了茅盾在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的报告中对大后方文学的"实事求是地评价"后认为,大后方的抗战文学与解放区的抗战文学,是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战壕里,互相呼应,互相配合的两支兄弟部队,同是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两朵火红的花,他们以各自不同的色彩和成就,体现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一个新阶段。按此判断问题的思维方式,我们简要考察两所不同背景的艺术院校为培养戏剧人才的不同办学特色及成就。
1. 国立剧专的主要特色和贡献
国立剧专是参照美国戏剧院校办学模式且有中国特色的一所高等戏剧院校,不少教师有欧美留学背景及与之相似的思维方式和办学标准,严格按照"正规化、专业化"的原则培养现代戏剧艺术人才。
国立剧专在《校歌》中,提出了国立剧专的精神:"为着真善美","抛弃小我","铸成唤醒国魂的警钟","本着国立剧专的精神,勃勃蓬蓬,勇敢地冲锋,'!抗日战争爆发后,余上沉在艰苦的流亡办学历程中,将自己从事的戏剧教育事业与复兴民族深刻联系起来,于1938年7月提出了戏剧学校办学"为国储才"的思想。将以上两者综合起来,可以将国立剧专精神归纳为:"艰苦卓绝,为国储才,投人时代的洪流。"国立剧专在14年的办学历史中,始终以坚强的毅力实践着国立剧专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国立剧专师生在抗战时期以戏剧为武器,宣传民众,动员民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呐喊。在学校内迁途中,剧专师生走街串乡,以演戏为中心,兼有歌咏、演讲及展览抗敌宣传画。1938年2月,学校在重庆上清寺新址上课期间,由曹禺和贺孟斧发起开展"红五月抗战宣传演出月"活动,由学校安排,将全校第二、三届学生分成3个小型抗战宣传队,前往工厂、农村、机关、街头和公园演出自编抗战宣传短剧、歌曲及说唱节目。
1938年是重庆戏剧演出活动处于高峰期的一年,也是国立剧专首次向全国人民和文艺界展示自己实力、树立自己形象最难忘的一年。1938年,全国不少重要文艺团体和文化界人士纷纷奔向重庆,因而,重庆的戏剧舞台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特别是1938年10月10日第一届中国戏剧节在重庆举行,将重庆的戏剧演出活动推向了高潮。戏剧节的压轴戏是话剧界联合演出的《全民总动员》,参加这个戏的演职员多达200余人,白杨、赵丹、舒绣文等戏剧明星参加了演出。剧专师生余上沅、曹禺、阎折梧、李乃忱、何治安、刘厚生、沈蔚德、江村、余师龙、耿震、杨育英、蔡骧、寇嘉弼、张世骝(张石流)等都在剧中担任了重要角色或群众演员。该剧由张道藩、余上沅、曹禺、宋之的、应云卫组成导演团,应云卫担任执行导演。据称,该剧演出堪称为第一流的剧作家、导演、演员、舞台工作者通力合作的典范,也是一次愉快的剧专师生大协作的成功演出。据石曼撰写的《抗战时期重庆公演话剧剧目》统计,1938年重庆正规的话剧演出剧目共44个,而剧专在重庆10个月时间内,除了下厂、下乡和街头演出外,在正规剧场上演剧目15个,参演剧目1个,占了重庆全年演出的话剧剧目的三分之一强。
国立剧专在江安落脚后,更经常深入街头、山乡举行宣传抗战的演出,主办话剧演员训练班及宣传抗战的展览。
第二,国立剧专在流亡中办学,尤其是像在江安这样艰苦的川南小城里,克服一切困难,仍坚持按"正规化、专业化"的方针办学,建立了规范的教育体制,安排了系统的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为培养现代戏剧艺术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国立剧专不仅为大后方培养了不少戏剧人才,同时在客观上也为解放区输送大批戏剧骨干,为推动解放区戏剧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国立剧专先后有王大化、凌子风、牧虹、万川、骆文、丹敏、李累、燕霞、李煜生、伍黎、冯德华等30多位毕业生奔向延安及各解放区。其中,王大化于1939年11月到延安,他在《马门教授》一剧中扮演马门教授,非常成功,受到党中央领导的重视。1941年春,他被调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戏剧系教师,并与凌子风、牧虹等演出了苏联名剧《前线》。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延安掀起秧歌运动高潮,他与李波等编写了新秧歌剧《兄妹开荒》(安波作曲),同时,他还与李波扮演了剧中的兄妹角色。该剧短小精悍,载歌载舞,明朗欢快,深受老百姓欢迎,很快名震延安,传遍塞北,成为老解放区的艺术佳作和进步文艺的象征,后来,文艺界把类似这种表演形式的秧歌剧称为"兄妹开荒体"。1944年,王大化与水华等创作了大型歌剧《周子山》。1945年1月,由王大化、舒强、水华导演的大型新歌剧《白毛女》,在延安首次演出,作为对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献礼。正当他创作处于最旺盛时期,1946年不幸因车祸英年早逝。
凌子风是国立剧专第一届学生,投奔延安后,曾与崔嵬、陈强、胡朋等在根据地和火线上演戏。为了向中国共产党"七大"献礼,他奉命制作了精美的毛泽东像章,因而被誉为"世界第一枚毛泽东像章的制作者"。解放后,他成了中国的着名导演,执导了《中华儿女》、《红旗谱》、《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狂》等多部影片。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举办第一届电影节,凌子风获得对祖国电影事业作出显着成绩的着名导演荣誉奖。1992年,在上海、北京相继举办了"凌子风电影艺术研讨会",评论界对他导演的作品,"作了划时代的肯定"。
牧虹(赵鸿模),曾是边区重要的创作人才,后来成为中央戏剧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骆文,以后成为湖北省文联主席,湖北戏剧家协会主席,武汉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李累,后来成为四川戏剧家协会主席。
万川,后来成为解放军战士话剧团团长。
丹敏(吴国珍),后来任中共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总支副书记。
特别值得书写的是,剧专第二届(1936年),曾招收来自苏区的着名演员石莲馨(石联星,女),毕业后她回到解放区成为重要的文艺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