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不仅汇丰集团,其他一些外国金融机构也已纷纷来到中国,上演着一个个追逐财富的故事。外资金融巨头掀起的投资中国银行业的热潮,便是这些财富故事中最引人注目者:美国银行出资25亿美元入股中国建设银行【2005年6月17日达成协议】;苏格兰皇家银行投资团出资31亿美元购入中国银行10%的股权【中国银行于2005年8月18日正式对外宣布】;高盛投资团斥资38亿美元购得中国工商银行8.89%的股权【2006年1月27日签署协议,4月28日完成资金交割】;渣打则选择了新成立的第一家在发起设立阶段即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渤海银行【2006年2月16日在天津开业,渣打拥有19.99%的股权】;花旗除了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有所斩获【花旗首期获浦发银行5%的股份,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2008年前花旗将增持至14.9%,最终不超过24.9%】外,更全力鏖战广东发展银行【当初花旗曾提出独占60%甚至更高的比例,2006年11月16日尘埃落定,花旗持股20%】……总之,外资金融机构已经在中国的各类银行“招引”下全面出击。截至2005年10月,已有19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入股16家中资银行,外资投资金额已超过165亿美元,占国内银行总资本的15%。
中国的金融业改革向纵深迈进,外资金融巨头参股中国国有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如火如荼,一场关于“是否贱卖国有银行”以及“外资入股是否危及国家金融安全”的争论由此展开。
“贱卖”争论初始于交通银行引资上市。2005年6月,交通银行在香港上市,其战略投资者汇丰所持股份大幅增值,“贱卖”论的声音隐隐出现。此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中小银行也纷纷引入外资。10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上市,争论浮出水面。人们发现建行公开交易的股价为账面价值的2倍,远远高于出售给美国银行和淡马锡的价格【1.2倍】。因而指责建行被“贱卖”的言论迅速涌现,继而争论被进一步引向纵深:外资入股是否会危及国家金融安全?
郑海泉于2005年11月在上海出席“2005年香港-上海CEO论坛”后接受媒体采访,讲述汇丰在中国内地的发展战略,正是这场争论在内地广泛引起注意之时。
“汇丰银行一位高管仰望浦东的交通银行大厦说,交银大厦不久将要更名为汇丰银行大厦。”德邦证券总裁余云辉说,悄悄地控股平安保险,平稳地笑纳交通银行的控股权,再择机控股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最后完成在中国设立金融控股集团的布局,这就是汇丰等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战略。
国外资本【外资】入股中国金融企业,除了追逐利润这一资本的本质特性外,其更长远的目标是控制中国的金融企业和金融产业,最终达到控制中国经济的目的,从而瓜分中国的经济资源及其所创造的财富。
余云辉同时勾画了一个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攻城略地的路线图:第一步,小比例参股,进入董事会,了解被投资企业的情况,同时了解和掌握所在行业趋势和市场状况;第二步,通过增资或收购等途径把持股比例提高到离控股国内金融企业仅有一步之遥的某个临界点【或直接控股】;第三步,通过外资所在国的政府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借助中国经济的上升周期,迫使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使外资机构所持有的人民币资产【中国金融企业股权】升值;第四步,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出口逐步下降,而国内需求因财富外流却难以提高,最后导致宏观经济环境逐步恶化;第五步,在中国宏观经济环境逐步走向恶化的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已经处于高位。此时,外资机构通过政府组织和其他手段要求中国开放资本账户,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第六步,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伴随中国经济增长周期一路持有的股权不仅分红丰厚、而且得到股份增值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双重收益,他们通过金融企业上市减持股份,并把投资和利润兑换成为外汇撤离中国;第七步,当这种撤离行动变成一种一致行动时,人民币不得不大幅度贬值,国内金融危机爆发;第八步,利用金融危机和人民币贬值之际,境外机构把外汇回流回来再兑换成人民币,并进一步增持或收购中国金融机构股份,达到控股目的,完成对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控制。经过一系列的有序进攻,大部分中资金融企业变成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的分支机构。
这样一来,中国经济的最后图景将会是:外资金融机构像血管一样深入到中国各个产业的肌体之中,利用金融资本统治国内产业资本,并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和转移,同时,将其全球金融市场上的金融风险通过关联交易和衍生工具转移到其控股的中国金融企业之中,从而达到国际金融资本在中国开疆拓土的最终目的:转移风险,收获利润,掌控经济命脉,影响政治。
面对外界的质疑和议论,走在改革前列的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纷纷高调回应,央行和银监会高层也公开澄清。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银监会充分认识到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重要性,外资金融机构不仅为金融业带来了良性的竞争,促进了产品多元化和服务效益的提高改进,也促进了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重组。银监会积极鼓励吸引合格的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参加中国银行业改革,并通过发布《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的管理办法》,为外资参股创造有力的监管环境。
刘明康认为,中外资银行合作影响巨大,外资参股使得年年动用国内资源去帮助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财务重组真正成了最后的晚餐。外资参股尤其有助于促进中国良好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能力的建立。
与此同时,中国也订立了商业银行改革的基本原则。2006年3月1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华尔街日报》的记者提问时指出,在把握商业银行改革的过程中,将坚持两条原则:第一,国家绝对控股,从而保持对经济命脉的控制权,防范金融风险。第二,加强对改革全过程的管理,完善内控机制和监管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外资银行对当下中国金融业最主要的影响,是激活了缺乏活力的中国银行界,开阔了中国银行家们的视野。而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推进,则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提供了机会。
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对外开放相连。1980年以来,它经历了从局部地区到全国范围、从外币业务到本币业务、从外国居民到本国居民的发展历程。根据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中国自2006年12月11日起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范围和服务对象范围的限制,取消对外资银行的所有非审慎性限制。
对此,汇丰表示,2006年12月11日是中国入世五周年并全面履行承诺开放金融市场的日子,也是汇丰在中国的新起点。
2007年4月2日,在上海注册成立的汇丰银行【中国】正式开业。汇丰集团开始了在中国的又一个新的时代。
张昌辉:汇丰银行主席:寻找内地一切可能的机会投资,《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11月3日。此外,郑海泉于2005年5月30日与上海媒体茶叙时表示,在中国内地,汇丰的投资策略是在政策允许下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就亚太地区而言,中国是最重要的市场,香港则是重中之重。2005年上半年香港税前利润为24.19亿美元,占比22.7%,香港之外的亚太其他地区税前利润为12.80亿美元,占比12%。
截至2006年12月底,有29家境外机构投资入股21家中资银行,入股金额达190亿美元。见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报告【2007年3月】。
德邦证??总裁余云辉所说下面一段话最有代表性:我们无法回避这样的“谈判曲线”,即国有银行卖给所谓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资产溢价越来越低。资料显示,交通银行引进汇丰银行时获得了86%的资产溢价;建行股权转让仅获得17%的净资产溢价;中行获得的溢价更低,只有10%。而对工行的股权转让也只有15%的溢价预期。与交通银行相比,其他银行出卖股权的价格可谓“一年不如一年”。
尚晓阳:外资金融攻略暗藏玄机,《中国证券报》,2005年9月23日。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有:余云辉、骆德明:谁将掌控中国的金融?《上海证券报》,2005年10月25日;丛亚平:中国金融版图告急!《董事会》,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