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席立功将买办一职传给长子席鹿笙,是为汇丰银行上海分行的第四任买办。当席鹿笙接任汇丰买办一职时,席家已经积攒了巨额财富。席鹿笙在上海滩作为花花公子的名声远胜于他的买办职业。喜好声色犬马的席鹿笙生活奢侈,并与人合伙开过跑马厅。在担任汇丰买办7年后,因争风吃醋而被仇家暗杀,从而结束了席家出任汇丰买办的历史。年逾古稀的龚子渔就任汇丰上海分行第五任买办。几年后,龚子渔病故,其子龚星五继任第六任买办。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汇丰被日本横滨正金银行接管,英籍职员大多被扣、华籍职员转为正金银行所用,龚星五遂成为正金银行上海分行买办。抗战胜利后,他恢复汇丰买办职务。1949年年初,龚星五远去南美洲,买办一职由其侄龚振方代理,这便是汇丰上海分行的最后一任买办。随着汇丰撤离大陆【内地】,龚振方也来到了香港。
施其乐著,宋鸿耀译:历史的觉醒:香港社会史论,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9年,第79~104页。
席氏家族不仅编织了一张外资银行买办网络,在钱庄和中国现代银行中也同样不乏其人,从而打通了外资银行、钱庄和中资银行三种金融机构的经脉,展现了上海金融界的新图谱。
树棻:权倾朝野的银行买办,信报财经月刊,总229期,1996年4月;郭太风:汇丰银行在上海,淘金旧梦:在华洋商纪实,中国文史出版社,北京,2001,148~160页;马学强:江南席家,商务印书馆,北京,2007。
7 香港根基:与大财团的关系网
随着香港由转口港转型为工业化城市,靠转口贸易而繁荣发展的洋行,也开始了优胜劣汰与整合。在激烈的收购兼并战中,数家实力雄厚的英资洋行崛起,逐渐发展成垄断香港经济命脉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其中最知名者,便是号称“英资四大行”的怡和洋行、和记黄埔、太古洋行和会德丰。
汇丰银行不仅跟上了香港经济转型和发展的步伐,而且作为这批英资财团的金融后盾,与之密切结合,形成了垄断香港经济的强大势力。
汇丰与怡和的关系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它们在竞争中继续保持着合作。此时,怡和洋行在香港达到它的鼎盛时期。
香港股市从1968年由弱转强并持续攀升至1973年年初,经历了一个长达5年的“牛市”期。1968年年初恒生指数仅为66.92点,到1973年3月9日【星期五】升至1774.96点历史高位。然而,在接下来的一个交易日,即3月12日【星期一】股市滑落,长长的“牛市”宣告结束。至圣诞节前一天【12月24日】,恒生指数跌至400点。股市崩溃,满目疮痍。
怡和很好地顺应了这轮股市涨跌潮。在1972年的股市升浪中,怡和旗下的置地公司吞并牛奶公司一战,成为当年最著名的并购案。1973年股灾过后市场一片沉寂之时,实力雄厚而谙熟股市运作的怡和大班,已经在乘市道低迷而不动声色地趁低吸纳,为收购合并铺路。在随后的几年里,怡和在香港展开了???系列的收购活动:1974年通过九仓收购天星小轮公司、香港电车公司,1975年由怡和收购香港实力雄厚的建筑及土木工程公司--金门【香港】有限公司,同年再以换股方式及现金收购经营汽车销售的仁孚行。置地公司甚至在筹划收购另一英资大行会德丰,只是最后双方未达成协议而作罢。
在地产业方面,最繁盛的维多利亚港两岸--港岛中环和九龙尖沙咀最引人注目的地盘,分属怡和的两家联营公司--置地和九仓。1970年,置地以2.58亿港元创历史纪录的高价投得中区一幅新填海地段,3年后建成当时香港及亚洲最高的建筑--50层的康乐大厦。1974年,置地又宣布斥资6亿港元,展开为期十年的雄心勃勃的中区重建计划。这时的置地,俨然就是香港地产“皇冠上的明珠”。与此同时,怡和另一家联营公司九仓则在维多利亚海港对岸的尖沙咀地区进行同样的地产扩张。其中,被誉为“亚洲最庞大及成功的综合商业中心”海港城,拥有海洋中心商场、海运大厦商场和海港城商场3个相连的商场,内设香港酒店、马可孛罗酒店和太子酒店等3家一流酒店,以及酒楼舞厅和一批高级写字楼及住宅物业。九仓成为尖沙咀地区赫赫有名的“地王”,与港岛中区的置地并驾齐驱,分列维多利亚海港两岸,遥相辉映。
在金融业方面,怡和的实力和影响也在不断增强。20世纪60年代末以前,香港的金融业差不多全由经营零售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组成。进入70年代,随着地产、股市的兴旺,香港金融业趋向多元化发展,各种金融机构,包括商人银行、财务公司、证券经纪行纷纷成立,香港逐渐演进为亚太金融中心。因应经济形势的转变,怡和加强了其在金融业方面的发展。1970年,怡和与其关系密切的伦敦著名商人银行富林明公司合资兴办怡富有限公司,开创了怡和在香港及东南亚地区的投资银行业务。1972年以换股方式将它在远东投资公司所占的股份增加到42%,并改名为怡和证券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证券买卖及投资。同时组建怡和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加强在香港的保险业务。
20世纪70年代以后,怡和集团旗下拥有附属及联营公司近400家,经营业务遍及进出口贸易、金融保险、零售业、房地产、码头仓储、航运、航空、旅游、酒店及公用事业,被称为“规模宏大,无远弗届”。
面对如此呼风唤雨的怡和,汇丰与之进行了多项合作。1974年,怡和与汇丰换股,汇丰持有怡和5%的股权,怡和则持有汇丰3%的股权。与此同时,汇丰与“英资四大行”中的其他三大洋行也都关系密切。如1969年,汇丰与会德丰、和记合作,共同投资兴建贯通港岛至九龙的海底隧道。1971年,汇丰收购太古旗下国泰航空25%的股权,与太古一道成为国泰航空的两大股东。
在与华商关系方面,20世纪60年代以后,汇丰根据香港华商势力崛起的形势调整了策略。在继续加强与英资大财团密切联系的同时,积极扶助精明进取的华商在纺织、航运和地产等行业的发展,希望形成一批扎根香港的华资大企业,维持香港的稳定发展,并建立汇丰在华商中的基础及巩固汇丰在香港经济中的地位。著名船王包玉刚的崛起,便与汇丰银行建立的密切关系相关。
在中国内地有着10年银行经历、并担任过上海银行副总经理的包玉刚,1949年移居香港。6年后的1955年,包玉刚看好当时世界航运业前景,创办环球航运有限公司,并斥巨资购入一艘28年船龄的燃煤旧货轮,改名“金安号”,迈出了创办环球航运集团的第一步。
在对“金安号”经过一番整修后,包玉刚将其租予日本山光汽船公司。当时航运业的传统做法是“计程租”,即根据货主需要将货物运到某地,然后根据这一航次结算运费,但包玉刚第一次租船便是“长租”,即把船在一定时间内租予某一固定客户。当时,一些同行对其将船以较当时计程租低的租价长期租出颇不以为然,但包玉刚自有其算盘:把船租给信誉卓著、财政可靠的租户,凭借长租以获得稳定的租金,继而由租户银行开出信用证,从而取得银行贷款,再增购船只、扩充船队。投资巨大的航运业,如果没有银行做靠山,仅凭自己赚来的钱发展谈何容易,但在当时要找银行贷款买船又谈何容易。选择长租办法,并注意租约保障,正是为取得银行贷款增购船只而开创的“一个租船的新趋势”【包玉刚语】。
早期,环球航运公司的船只大部分以“长租”的方式租予日本的航运公司,日本经济的勃兴使包玉刚的船队迅速扩大。包玉刚用所谓“三张合约”的策略,即用租船合约去取得银行贷款合约,再以银行贷款合约去签订造船合约,迅速扩大航运业务。在贷款方面,包玉刚成功说服当时担任汇丰银行会计部主任的桑特斯,打破了汇丰当时因风险过大“不可借贷给轮船公司”的戒条而取得贷款。多年以后,包玉刚回忆道:“那时香港这位银行家朋友【桑特斯】,对我的成功深为佩服,他的银行不但根据船价加上租赁价值贷款给我,而且开始跟我建立合作关系,后来更扩大到若干成功的合作事业,我也成了该银行的第一位华董。”
20世纪60年代初,桑特斯出任汇丰银行主席后,双方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到共同投资。从1964年起,汇丰开始大规模投资于包玉刚的环球航运集团,先后与环球航运组成环球巴哈马航运有限公司【初期占33.3%的股权,后增加到50%】、环球航运投资有限公司【占45%的股权】及环球国际财务有限公司【占37.5%的股权】,汇丰成为环球航运集团的主要股东。在汇丰的支持下,环球航运集团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级的航运集团。1971年,包玉刚应邀加入汇丰董事局,成为首位华人董事。
据估算,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汇丰在环球航运集团的投资约占近半数股权,由此可见双方关系之密切程度。而此时,包玉刚也已成为香港华商首富。1976年,美国《新闻周刊》以包玉刚为封面人物,称其为“海上之王”。
除了来自上海的包玉刚之外,汇丰还在鉴别新的华人英雄。汇丰已经注意到,迅速成长的房地产市场正在成为香港商界的主战场。这时,来自广东的李嘉诚跃入了它的眼帘。
1928年出生在广东潮安的李嘉诚,11岁时因日军侵华而随父母南迁香港。14岁父亲病逝后,他辍学外出谋生,从塑胶产品推销员到自己创办塑胶厂,再到成为远近闻名的“塑胶花大王”,靠着不懈的努力和打拼,李嘉诚在香港商界崭露头角。
三十而立之年【1958年】,李嘉诚看好香港地产业前景,开始涉足其间。不过,李嘉诚大力出击房地产市场,则是在10年之后的1967年。当时,香港受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发生暴动,港英政府实施戒严,一时之间,风声鹤唳。一些财团因不看好香港经济的前景而纷纷将资金移出,贱卖手中的物业和地皮,致使地价、楼价和股市纷纷掉头向下。
成功正是来自于对大势的准确判断。李嘉诚认为,混乱的政局并不会长久,香港的将来依旧光明。于是李趁香港地产陷入低潮,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人弃我取,大量收购价格低廉的地皮物业,从而奠下日后在地产界大展宏图的基础。1971年6月,李嘉诚创办长江地产有限公司,全力发展香港的房地产业。1972年8月,公司改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在香港上市。趁着地价低迷之时,长江实业集团在1973年先后五次发行股票,集资三千多万港元,购入多处优质地皮。
1977年,长江实业与当时的地产“巨无霸”--置地公司争夺地铁中环及金钟站上盖物业发展权,并一举击败包括置地在内的三十多家地产发展商,更使李嘉诚名声大噪。事实上,这一结果已经显示出香港的华资财团不断抬头,英资势力日渐式微。当日后新兴华资财团与老牌英资大行之间展开激烈的角力时,汇丰银行的立场开始出现微妙变化,根据利益的分化组合,汇丰的天平有时向华人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