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也没有一个组织是完美的,但追求完善的个人与组织总是值得欣赏的;没有人的建议是完美的,但只要人有诚心乐意为我们提供建设性的意见,这也是值得欣赏的,事实上,建设性的信息本身也总能激励人们前进,感受建议者的善意。人们要想提出意见不难,难的是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一个建设性的意见,首先要能对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提供尽量客观的事实描述,说得明白;然后是在诸多的问题中找到一些关键与核心的问题来对待;再在这样的基础上汇集信息、思想、知识、经验,从而提出相应的可供参考的一些解决思路。实际上,提出建议是一种技能,在开始的时候提不出来,或者只能勉强提点儿,或者只能原则上提点儿,但经过经常操练,或者得到别人的指点,经常与有建设性提议能力的人交往,就能逐渐培养出提出准确、实际可行的意见的能力。提出建议也是一种品质,只有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提案的时候,我们才能设身处地,更多地考虑我们所受的资源条件,也才能更多与处在问题关键点上的人们有对话的对称性,而在建议思考的过程中,我们的思路才能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减少极端性与情绪化。有建议能力与品质的人,他们的发言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尊敬,也更容易成为人们中的建设性的力量。
怎样讲道理?
在美国大学的课堂上,教授们非常讲究互动。中国学生的特点是,老师要求事前阅读几百页没问题,做几张纸的作业也没问题,但是一发言就有问题:一是因为阅读完那么多,发现该说的人家都说了,实在没啥可说的,因此没有发言的原始热情;二是以前听过其他老外同学的发言,高明的很少,感觉乱说不如不说,等自己有一鸣惊人的想法的时候再说,等啊等的就把自己等黄了;三是对自己的语言有点担心,对自己说得好不好担心,对老师是不是喜欢自己的发言有点担心,所以几个担心之下就歇了。总体来说,中国同学索性就很少选需要很多讨论发言的课,我以前在哈佛选的谈判课上就几乎没有中国同学。
其实,发言与其他沟通形式一样,就是一种技能,所谓技能,就是形成习惯性行动的那种状态。发言本身不一定非要在很有内容的时候进行,尤其从训练的角度来说,要能形成随时可以发言的能力--发言的表情、手势、重点选择、表现风格与流畅的语言使用技巧。如果老是不发言,时间久了,就会要么不好意思发言,要么不知道怎么发言,发起言来也会紧张与枯燥,结果就更不愿意发言了。
总体来说,我属于爱发言的人,而且是遇到话题总能找个两三条理由来说,不说就觉得浪费了的那种人。所以对我来说,发言不是一件难事。在国外上学稍微有点犹豫,主要是对语言的信心还不是那么充分,但毕竟要鼓起勇气发几次言的,实际上发了几次言之后就很快适应了。我在大学教???课,无论是营销工具、实用研究方法、谈判技巧、利益集团分析,还是演讲技巧、政策辩论技巧,基本上都是要动嘴的技能课,所以,上这些课的同学非起来发言不可,而且课堂表现本身放在计分范畴内,这就给了同学尽量发言的压力;同时注意给发言的同学以肯定与鼓励,也可以适时与他们对话辩论;对提问、评论的同学予以一定的奖励。比如,送一本书或者其他小礼物。
在《头脑风暴》节目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有的嘉宾很能说,有些就比较拘谨;有的能主动说,有的等着发言。其实做这个节目最大的挑战,就是要能让大家热烈地互动起来。我发现,即使对很多鼎鼎有名的人来说,让他们主动发言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我重点使用的是追问策略,让他们觉得有道义上的责任来辩白自己曾经说过的东西。有一些嘉宾开始不太善于发言,尤其不太适应我们这种不是给他捧场的追问与对辩,但是多上几次就找到感觉了,才知道一向自己习惯的那些沟通方式并不完全正常健康。这是我用的方法,但是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发言好不好不重要,有机会,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定要争取发言,正如鲁迅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就有了路”,世上也本没有天生能说会道的人,说道多了,就有道理了,理是被说道出来的!
怎样沟通?
现在的会议与论坛很多,但有营养的很少,能不睡觉的非常少。最近在崇明岛主持了上海温州青年联合会一帮温州企业家的论坛,现场互动与表现效果很好。我在现场鼓励大家说,这样就不容易睡觉,也才像个论坛。
我在电视节目中看到,CCTV百家讲坛的纪连海老师讲述他给中学生讲课的经验,讲到他学相声的感受,最后把自己讲课总结为就是说单口相声。其实,我们很多老师是很用心的,备课也是很认真的,但是出发点是考试或者把课一五一十地讲出来,并没有想到同学们怎么注意、怎么吸收、怎么消化,所以,虽然下了工夫,但是一般同学听不下去,也不爱听,听了也记不住,记住了也很快就忘了。我想,如果大家都有纪老师说单口相声的悟性,那么,在同样的情况下,大家就会更有兴趣,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记住。在我的记忆里面,还是有那么几位老师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比如谢广安、周建国、束啸虎、周元伯、王德宝等老师,他们有的在教初中,有的在教高中,有的在教大学,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会讲故事,而且像说单口相声一样。但是,他们只占了我所有老师的五分之一不到。
前几天,我和著名电影导演黄以功老师聊天,说到了表现能力在传达影响力方面的重要性,我们都认为,不只在演员中,就是在一位领导、一位服务员、一位销售人员身上,表现能力都是很重要的。在聊天时我们正好说到一个著名法国厨师的电视节目,我说这位哥们儿的表演工夫超过了厨艺,黄导说我看到了关键。我想到基督教会的牧师,他们在讲道的时候,引经据典、声情并茂、手舞足蹈、讲演并用,再辅助以仪式与其他表现形式,可以让现场有更好的影响效果。这也让我想到孔老夫子为何要强调诗书礼乐,如果能让我们的五官、七窍、四肢一起参与表现,一起接受影响,那么发出的效果与受影响的效果就会非同小可。
怎样演讲?
多数中国人演讲时动嘴不动手,动唇不动脸,动喉不动眼,动脖不动脚。实际上,我们普通人演讲时,纯粹的语言传递的信息只占7%~8%,语调、语音、语气传达38%左右的信息,而身体语言传递大约54%~55%的信息,所以,我们平时要多运用肢体语言,形成动力定型,以有意识地增加自己的讲演魅力。
【1】尽量站立讲演而不是坐着说话。
【2】使用移动麦克风走动讲演,而不只是静止站立讲演。
【3】使用眼光注视受众,经常在台下受众的脸上移动目光,在某些核心受众脸上不刻意停留3~6秒。
【4】保持脸部微笑。
【5】保持嘴部动作的丰富性,如努嘴、张嘴、翘嘴、咧嘴等。
【6】非常重要的是练习使用手部动作:单手舞动、劈切;双手外摊、错开;单手挥拳或者点指等,这些动作分别表达不同的意思。
【7】可交错使用抱臂、交错双手前垂或单手扶讲台等动作。
【8】可适当地使用道具【如书、资料、PPT或其他展示产品】以辅助肢体动作。
总之,身体语言使得演讲之“演”的部分能得以充分体现。记住,没有人真正能记得你的信息,即使是非常好的信息,人们真正记住的东西是可以被感染或者非常有趣的信息,因此,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工具,身体语言所传达的味道与信息决定了一次讲述的关键成效。
怎样流畅表达?
我去一个大学演讲,当我把一些同学从台下请到台上发言的时候,他们的脸很红,声音很颤,手甚至在抖动。这也很自然,因为被请上来一定是出乎意料的,而且还要即兴发言。在大家的学习生活中,即使他们的老师也不作即兴演讲,他们的校长与主任也大多是照本宣科,现在面对那么多陌生的同学,要他们现场即兴演讲,挑战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只要几分钟,他们脸上的红潮就退去了,声音稳定了,手也不抖了,因为他们已经由高度不确定转移到相对熟悉的状态里,而且已经思考他们目前的任务,而不是被开始的紧张情绪所左右了。在我们请客、聚会、活动的时候,这样的情景不是很多吗?我们请一位同事或者朋友在大家面前说话、演出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习惯了不在大家面前展示与表现。
在紧张的时候,很多人会抿嘴、咽口水、抱臂、脸部紧锁、四处张望,甚至发挥失常;而自在的时候,我们又会身体舒展,眉眼带动嘴巴微笑,脸部与身体的其他部分放松,更能把自己正常地面向他人展开。如果你对一位陌生的同学说:“你可以做一个演讲家。”他通常会说:“不行,不行,我不行。”实际上他从来没有尝试过,又怎么知道不行呢?从我们的家庭到学校,都没有鼓励过或者要求过他进行这样的尝试,因为他们的家长与老师也没有进行过类似的尝试,那么简单的尝试对于他们来说,却是巨大的不确定与不可知,这让他们倾向说自己不行。真的不行吗?五分钟的实践就说明这些同学实际上还是行的;即使这一次说出话来了,但是不会做手势,指导一下,他们很快就能证明自己是可以有手势的;下次会做手势了,还会更加轻松地用讲故事的方式与大家分享,只要辅导者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并且他真的这么去实践,就算第一次不怎么行,试个二十回看看,绝大多数人是行的,关键是要去锻炼,而且要不断知道怎么样可以提高。就是在这样反复的行为实践中,他们成为了很老练、很有魅力的沟通者,他们的身体从紧张到绽放,他们的肌肉从僵硬到舒张。
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有流利讲话的能力,有自由表达思想的潜力,有与别人自然沟通的可能,关键在于我们要把培养这样的能力当做一件事情,尤其是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把这作为一件很普通的事情让孩子去尝试。如果更多的人不是自己禁锢自己,而是变成自己挖掘自己、自己开放自己,那么我们将会看到非同寻常的自我。我们怎么能错失这样的机会呢?
中道
Between是说我们最终接受的社会规则与行为原则最好在自己的意思和别人意见中间的某一处。在尼斯等人所著的《我们为什么生病》一书告诉我们,测量风暴中受伤害致死和幸存的鸟类的翅膀便会发现,被伤害致死的是那些翅膀特别长和特别短的鸟,能幸存下来的鸟的翅膀长度往往离中值不远。我们要避免过于懒惰、过于消极、过于严谨,同时我们也要避免过于完美、过于躁动、过于激进。我想这就是人类生活与生产的方式,这也是为何从孔孟之道到圣经都去推崇“中道”的缘故吧。我所创办的零点,想体现的就是不代表正,也不代表负,是中立的意思。世间万事,人文的道理本无所谓对和错,而关键在于使相关的人有权利表达出来,使个人的意见多少都能得以表达。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普通人多半能委屈自己一些,听一些别人意见,贡献一点自己的想法,倒是所谓的“精英”与“人才”往往感到自己比较高明,就多一点“以自己的意见为高明”的自信。如果自以为“精英”者当了道,其他人的言论与表达空间就会大幅缩减。如果两个“精英”对上了,不好的结果就是死掐或者乱整,而最好的结果就是各自有所接触,寻求折中妥协的Between之见。
Between少了一些极端或者所谓怪异的色彩,Between也可能增加了沟通的时间与精力成本,Between可能不能使每一个在局内的“精英”与“人才”感到充分满意,但Between多了一些民主言论的空间。
Between对我们个人提出了什么要求?其一,清晰明确的论点,有力多元的依据;其二,细致可行的说服,通情达理的表达;其三,耐心的倾听,设身处地的思考;其四,系统的谈判,有取有舍的心理准备。这里面要有一种有胸怀、有层??的态度,也要有更多、更好的沟通,尤其是公共沟通技能。Between不怕你说得极端,但不欣赏自以为是,只能自己表达,只以为自己的意见可取;Between不怕批评和争论,但始终要有退让和交换的心理准备。
今天,有那么多的利益集团在政策制定到执行的每一环节博弈,如果只有某一个或者少数利益集团的意志能够最大化,那么长此以往,社会就会失衡;在一群朋友或者一个家庭中,如果只让某个人的意见成为主导,那么也很难得到和谐的关系。以我在过去从事法律事务时处理合同谈判和调解纠纷的经验来看,如果简单地偏从一方形成“霸王合同”或者形成只有利于某个人的处理方案,要么难以被双方接受,要么很容易再度被违背。因此,不仅Between本身很为重要,有Between意识的个体和领导者也非常重要。在一个场所、一个单位、一个领域,如果我们幸而有了具有Between意识与能力的协调者,那么我们在表述空间和争取合理待遇方面就有了更好的条件。从社会整体来说,很多人习惯了以自己为主的文化模式,因此,Between作为一种文化模式和社会交往技能,需要我们在形成认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去实践和反复演练,最后才会成为我们行为素养和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Between的人有福了,而与Between的人同行也相当有福。
虽然我们从不同的地方开始,但我们希望在中道处相遇。也许大家的开端有歧义,但可以在Between处达成共识。我自己的心性有强悍的一面,所以定下Between标杆,也有自我惕厉的意思在其中。
换位
我们即将展开一个在印度的大型咨询项目,我很兴奋,正如2007年开展的对于非洲的研究项目一样。你知道吗,在这类研究中,最有意思的是体会中心感的改变--你去到另一个社会,人们讲究与作为标准的东西和我们中国社会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而你需要去明白、了解甚至接受。我们当初说那些美国或者日本公司不尊重我们中国人,如果我们现在还坚持中国中心感,你同样会被当地社会的人民批评。
这其实不难理解,我们习惯了将中国放在世界地图中间,但是如果到了其他国家,他们的世界地图我们就可能看不习惯,因为在那张地图上。他们的国家多数也是在中间的,不管他们的国家是多么小。而世界的其他地方则完全不在我们熟悉的位置上,甚至根本找不到,那个时候中国人似乎觉得这就是一张变态的地图--地图没有变态,而是我们很多人太静态,对于世界的其他地方了解得太少,而只有单一的出于中国角度的感受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