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先生,”尼摩船长指着挂在房间墙壁上的仪表对我说,“这些就是‘鹦鹉螺号’航行时需要的仪表。在这里就像在客厅一样,我总是盯着仪表,它们会指出我在大海中的确切位置和方向。其中有些仪表是您知道的,比如温度计,显示‘鹦鹉螺号’的船内温度;晴雨表,测大气压力,还能预告天气;湿度计,显示空气的干湿程度;风暴预测计,里面的混合物一旦分解,就意味着暴风雨即将来临;罗盘仪,用来指示航道;六分仪,通过测量太阳的高度来确定潜水艇所处的纬度;经线仪,可测定潜水艇的经度;还有日间和夜间所使用的望远镜,‘鹦鹉螺号’浮出海面的时候,可以用来观察四周的海域。”
“这些都是航海时常用的仪器,”我说,“我知道它们的用途。可还有一些别的仪器,应该是用来满足‘鹦鹉螺号’的特殊需要的。这个刻度盘上有一根能活动的针,是流体压力计吗?”
“对,的确是流体压力计。通过与海水接触,它可以测出外部海水的压力,我由此可知潜水艇所处的深度。”
“这些新型探测仪呢?”
“这些是温度探测仪,用来测定不同水层的温度。”
“还有那些我猜测不出用途的仪器呢?”
“教授先生,我来向您讲解一下。”尼摩船长回答,“请听我说。”
他沉默了一会儿,道:
“这里有一种原动力,它强大、驯服、快捷、方便,有非常广泛的用途,是这艘船上的主宰。我们的一切全都靠它。这个原动力带给我光和热,是潜水艇上所有机械的灵魂。它就是电。”
“电?!”我惊叫。
“是的,先生。”
“可船长,这艘船的速度非常惊人,和电可以提供的能量不太相符。目前为止,电能产生的动能仍十分有限,只能产生小小的动力。”
“教授先生,”尼摩船长说,“我用的电不是普通的电,我能告诉您的就是这些。”
“我并不是想刨根问底,只是对这种效果感到非常震惊。我还有一个问题想问。要是您觉得为难,可以不回答。用来制造这种不可思议的原动力的材料一定会很快就用完的吧?比如锌。您跟陆地完全没有联系,是如何补充这种元素的呢?”
“我会回答这个问题的。”尼摩船长答道,“我要告诉您,海底有锌、铁、银、金等矿藏可以开发,我根本不需要从陆地上获取这类金属,只要向大海索取发电的原材料就行了。”
“向大海索取?”
“对,教授先生。有很多办法可以发电,比如,我把泡在不同水层的金属线连成电路,利用金属线感受到的不同热度获得电能。但我比较喜欢采用一个更方便的方法。”
“是什么方法?”
“您知道海水的成分吧?1000克海水里含965%的水,266%左右的氯化钠,还有少量的氯化镁、氯化钾、溴化镁、硫酸镁、硫酸和石灰酸。不难看出,海水中的氯化钠的比例是可观的。我就从海水中提取钠,然后用钠来制作我需要的东西。”
“用钠吗?”
“是的,先生。钠与汞混合,能形成一种可以替代本生(德国化学家,本生灯的创制人)蓄电池中的锌元素的汞合金。汞是消耗不尽的,只有钠在消耗,而大海给我供应我所需的钠。此外,我还要和您说,钠电池可以说是当今能量最强的电池,其产生的电动力是锌电池的两倍。”
“船长,我明白您处在获取钠元素的得天独厚的环境中。大海中有丰富的钠,这没错,但必须把它提取出来,您是怎么做到的呢?当然,您可以用电池来做这项工作。但如果我没弄错的话,电动机械消耗的钠的总量恐怕是超出提取出来的钠的总量的。那么,为生产钠而耗费的钠就超过了生产出来的钠的总量了!”
“所以,教授先生,我不是用电池来提取钠的,是利用煤炭发出的热能。”
“煤炭?”我重复道。
“也就是海底的煤炭。”尼摩船长说。
“那就是说,您可以开采海底煤矿?”
“阿罗纳克斯先生,您会有机会目睹我开采的。我只想请您耐心一点,因为您有的是时间把这些弄清楚。请记住这一点:我的一切都取自海洋--利用海洋发电,电给‘鹦鹉螺号’提供热、光和动力,一句话,电给了这艘潜水艇生命。”
“但电不能给您提供空气吧?”
“我可以制造出我需要的空气。不过没这个必要,只要我高兴,潜水艇随时可以浮出海面。虽然电不能提供空气,但至少能使功率强大的抽气机运转起来,把空气储存到特制的储气舱里,这就可以根据我的需要,延长潜水艇潜入海底的时间,想待多久就待多久。”
“船长,”我说,“我对您表示钦佩。很明显,您已经发现了人类有朝一日可能会发现的东西,就是电真正能产生的动力。”
“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发现。”尼摩船长冷淡地说,“无论如何,您已经了解了我是如何应用这种宝贵的原动力的。电给我带来光明,它有太阳光没有的均衡性和连续性。请看这座电动时钟,走得十分准确,能够跟世界上最精确的计时钟表媲美。我将它划分为24小时,就和意大利时钟一样,因为对我来说,没有白天与黑夜,只有这种我能带到海洋深处的人造光!看,现在是上午10点。”
“完全正确。”
“其实,电还有另外一种用途。这个挂在我们面前的刻度盘,是用来显示‘鹦鹉螺号’的行驶速度的。用一根电线把刻度盘和计时器的螺旋叶片连在一起,上面的那根针就会指出船的实际速度。您看,现在我们正在以每小时15海里的时速前进。”
“太了不起了!”我说,“尼摩船长,我明白了您使用这种原动力的理由,因为它完全可以替代风力、水力和蒸汽。”
“我的介绍还没有结束,阿罗纳克斯先生。”尼摩船长站起来说,“如果您愿意,请随我来,我们去参观‘鹦鹉螺号’的尾部吧。”
确实,我已经对这艘潜水艇的前部有了全面的了解,接下来我介绍一下从船中心至船首冲角的准确布局:5米长的餐厅,与图书室之间用一块密封且不透水的隔板相隔;图书室长5米;10米长的大客厅,用另一块隔板和船长的房间隔开;船长的房间长5米;我的房间长25米;最后是一个长75米的储气舱,紧挨着艏柱。潜水艇的前部总长35米。隔板上都开有门,缝隙处用橡胶塞塞得紧紧的,即使出现几个漏水的小洞,也能确保“鹦鹉螺号”的安全。
我跟着尼摩船长,穿过船翼的纵向通道,来到潜水艇的中部。在那里,两块隔板之间有一个井口大小的开口,一架铁梯沿着内壁一直通往井口上方,我询问船长梯子通往何处。
“通往小艇。”他答。
“什么?您还有小艇?”我很诧异。
“当然有。一艘很棒的小艇,轻便,又不会沉没,用来游览和钓鱼。”
“如果您要登上小艇,是不是就必须让潜水艇浮到海面上去?”
“完全不用。这艘小艇系在‘鹦鹉螺号’的上部,藏在专门的凹洞里。小艇全身都装了甲板,用最结实的螺钉铆紧,绝对密封。这架梯子的尽头是‘鹦鹉螺号’上的一个供人进出的舱口,这个舱口紧挨着小艇侧身的一个大小相同的舱口。我经过这两个舱口到小艇上去。潜水艇上的人关上‘鹦鹉螺号’的舱口,我则关上小艇的舱口,这一切都用压力螺钉来完成。我一松开螺钉,小艇就会飞快地浮上海面。然后,我就可以打开一直紧闭的盖板,竖起桅杆,扬起风帆,荡起双桨,在海面上漫游了。”
“您怎么回到潜水艇上呢?”
“用不着我回去,阿罗纳克斯先生,是‘鹦鹉螺号’到我身边来。”
“遵照您的命令吗?”
“是的。一根电线使我和它保持联系。我发个电报就可以了。”
“确实!”这些奇迹使我陶醉了,“这是最简单不过的方法了!”
经过通往平台的梯子后,我看见一间2米长的房舱,康塞尔和尼德·兰正在里面狼吞虎咽地吃饭,看样子还蛮开心的。再往下走是一扇通向厨房的门,厨房长3米,位于两个宽敞的食品储藏室之间。
厨房里煮菜做饭全部用电,比用煤气更方便。电线接到炉子下面,将热量传递到炉子下的白金片上,热量分布均匀热度保持不变。电还能给蒸馏器加热,经过蒸发汽化,产生优质饮用水。厨房旁边有浴室,布置得很舒适,浴室里的水龙头提供冷水和热水。
船员的舱房挨着厨房,房舱长为5米。但门关着,看不到里面,不然我也许可以算出操纵“鹦鹉螺号”所需要的人数。
潜水艇的尾部也竖着一块隔板,把这间房舱和机房隔开。门打开了,我走进机房,尼摩船长无疑是一流的机械师,他在机房里放置了很多驾驶器械。
机房至少有20米长,灯火通明,里面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发电设备,另一部分是使螺旋推进器运转的装置。
刚进机房的时候,我就被一种难闻的气味弄得很不舒服。尼摩船长注意到了我的反应。
“这是在使用钠的时候分解出来的气体。”他解释道,“这是一个小小的缺点。不过,每天早上,我们都会给机房通风换气,清除这种气味。”
虽然有点难受,我还是带着极大的兴趣观察着那些机器设备。
“看,”尼摩船长说,“我用的是本生电池装置,而不是伦可夫(德国物理学家)电池装置。后一种装置功率不强。本生电池装置虽然简单,但功率强大,效果更好,这是经实践证明了的。电池产生的电输送到船的尾部,经过大面积的电磁铁作用于杠杆和齿轮组成的特殊传动装置上,再由这个装置使推进器的轮轴转起来。推进器的直径是6米,螺距是75米,每秒转速可达120转。”
“那最高可达到怎样的速度呢?”
“每小时50海里。”
其实我还有一个疑问,但没有问出来。那就是,电怎么能有如此强大的功率呢?这种似乎无限大的力量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一种新型线圈产生的强电压,还是通过一种尚不为人知的杠杆系统(确切地说,时下还真有人谈起过这类发明,一种新型杠杆装置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那位发明家难道与尼摩船长见过面吗)呢?这一点正是我想不明白的。
“船长,”我说,“我知道了结果,但并不想知道原因。我目睹了‘鹦鹉螺号’在‘亚伯拉罕·林肯号’周围航行,我对它的速度心中有数。但仅仅有速度是不够的,还得看往什么方向走,必须能让船向右、向左、向上、向下灵活地航行。在海底,阻力会不断增强,相当于成千上万个大气压,您怎么才能到达最深的海底呢?又是如何升到海面上来的?另外,您是怎样停留在您认为合适的深度的呢?我是不是问得太冒昧了?”
“一点也不,教授先生。”船长犹豫了一下,回答道,“既然您是无法离开这艘潜水艇的了,那就请跟我到客厅去吧。那里才是我真正的工作室,在客厅,您会知道您想知道的关于‘鹦鹉螺号’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