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巨头们在进军全球主场攻城略地占领了很多国家的市场,科技行业的巨头们抢占了大量市场,引起西方媒体对这些科技巨头的抵制与不满。
垄断、侵犯隐私、阻碍创新、对民主制度产生威胁,是媒体对科技巨头抨击得最多的几大罪状。而欧盟反垄断监管者3个月前因为谷歌涉嫌Andriod系统阻碍竞争对手发展为由,而对其处以43.4亿欧元(约合50亿美元),近期谷歌对此发起上诉。
其实这并不是欧盟第一次给谷歌开罚单,去年也给开了一张24亿欧元的单子,交完罚款之后,在谷歌后来的搜索结果中,仍然是一边倒的偏袒自家的服务,仅仅只有6%的内容会出现竞争对手的信息。谷歌虽然交了罚单,但是却没有收敛有有利于自己垄断获取高回报利益的行为。
之前微软的反垄断案件,欧盟也判了罚款,微软不服上诉、再拉扯,就扯了三年,可见欧盟做事的效率不高,行动拖沓,执行力不高。欧盟一个案件就要拖几年,拉据战几年,而我们都知道,科技行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拉扯这么长的时间是不明智的。
《经济学人》之前提过谷歌的购物搜索结果垄断案,前后扯了7年。在漫长的案件处理过程中,科技巨头们依然我行我素,实施了垄断和各种不公平竞争,绝大多数的竞争对手都撑不住了,倒闭了不少。
《经济学人》给出的建议是,欧盟应该提高执行力。在处理竞争激烈、迅速迭代的科技行业时,不能只开罚单。罚款只是一个开头,欧盟应该针对巨头们的具体行为提出更强硬、更具体的执行方案。还应该寻求快速的方法,发现他们有不公平竞争时,应该即时出手解决问题,才能给那些小企业足够的成长空间,避免被巨头们打压,让整个行业保持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推动行业有序地向前发展。
欧盟在处理这种反垄断竞争案件的做法看来就是开罚单,不断地加大罚款金额,以为科技巨头们会因为巨额的罚单而乖乖放弃垄断行为,但事实上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对于科技巨头来说,巨额罚款不过只是他们做生意的成本,而决不会动摇他们的商业基础。当看到垄断巨头们被开天价罚款单,可能我们会拍手称好,谁让你们靠垄断赚那么多钱,活该被罚。而我们来看一下最终这个天价罚单的埋单者,我们消费者肯定高兴不起来了,除非我们打算不用这些科技巨头们的产品或服务。
我们知道,谷歌垄断了安卓智能手机、平板操作系统,手机、平板设备制造商要使用安卓系统,就得被谷歌强制安装各种应用app。谷歌称在安卓设备上预装的那些应用,是支撑安卓系统研发和免费的主要资金来源。而在今年7月谷歌又再次收到欧盟50亿美元的天价罚单。10月20日,谷歌称要向手机、平板制造商收取最多每台40美元授权费,其开始时间是从10月29日,针对的是所有在欧洲发布的运行安卓系统的手机和平板电脑。
报道中提到,安卓在欧洲的这个收费标准是弹性的,也就说最高是40美元(约合人民币277元),而最低的则是每台2.5美元,具体的标准要根据相应的国家和设备来划定,不过大家一般要缴纳费用基本都是每台20美元左右。
从10月29日开始,手机平板设备厂商在欧洲市场新发布安卓手机、平板产品,就可以不用预装谷歌的全家桶所有应用,对于欧洲一些提供类似服务的软件开发商来说,这是应该个不错的消息,但是对于欧洲的消费者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之前手机只要预装了Chrome浏览器和Google搜索等,就可以免费使用Google Play商店、Gmail和Google地图等在内的一系列应用,而在这样的新规下,那么这笔授权费就要转嫁给用户了。
简而言之,谷歌向手机平板厂商收取授权费,手机平板厂商只能将这笔费用是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了,手机平板就变相涨价了,相当于消费者是这笔罚单的最终埋单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