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著名哲学叔本华的名言: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我想很多女生都曾经有这样类似的经历:在商店的橱窗里邂逅一件非常美丽的衣服或包包,想像着自己拥有它的样子,就会产生要带走它的欲望,但奈何囊中羞涩,还暂时带不走。于是,开始过着省吃俭用、节衣缩食的日子,只为了存钱买这件衣服或包包。再不行,就向别人借,或者用信用卡分期付,现在不是还有花呗可以用,完全可以让自己尽快去享有这样的物品。而当自己费尽心思得到这珍贵的心爱之物以后,它以前在自己眼中的光芒在慢慢地减退,自己竟然会慢慢地不再那么喜欢它,甚至到后来弃之不穿不用,成为压箱货了。
朋友的表哥在高中时一直暗恋着班花,直到大学毕业成家立业之时,也是没有完全忘记。过了多年之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上,校花依旧保持着昔日那样的迷人风采,出现在了他的视线里。现在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已经让他学会了如何去接近一个女人的一些惯常套路。于是迅速与她打得火热起来。这时的她与高中时代在他心中的高冷形象相对比,感觉不是同一个人,也许是社会让她改变了吧,他表哥心里是这么想的。与现在的班花交往一段时间之后,高中时代的暗恋情愫就慢慢消退了,以前心中的女神形象像是一朵盛开的白玫瑰,在靠近了这朵玫瑰之后,发现了许多以前在远处观望而看不到的缺点,原来怀着许多美好的遐想,就已不复存在了。以前还经常幻想着能站在班花身边和她一起并排着、肩并肩地散着步、聊着天而不得,让他郁闷不已,而如今有了时间和机会去实现了这一切之后,怎么没就没有以前高中时代在幻想了无数得到之后那么浓烈的欣喜感呢?
大学同学买了一套心仪忆久的公寓,是在千挑万选的对比之中选到的,当然到手后是满意得不得了。但是,在新公寓住了一年之后,那种激动感已经慢慢退却。反而是听到她的一些小抱怨,说虽然环境好、安静,但交通不是很便利、购物也有点儿远。她再也没在大家面前夸赞自己当初是做了多么正确的选择才得到这套公寓,以前她认为最为看重的那些优势,到现在反倒成为了一种缺陷。
由此可见,人们对于某人或某物喜爱的感觉会时间流逝而慢慢地转变,原因大致有三种:
一、我们以为我们对某人某物的喜欢不会随着时间发生转变。世易时移,随着外在自然、社会条环境的变化,一个鲜活的人不可能不产生变化,10年前喜欢的东西现在不一定还会喜欢,喜好发生了变化,自己不自知而已。以为自己是保持着一颗初心,只不过是我们的一种不可实现的梦。
二、我们对事物的喜爱,往往是从某人某物的某个非常鲜明突出特征出发,泛化到喜爱一切与之有关的事物。而随着我们与之慢慢、渐渐地接近,深入了解之后,事物的缺点缺陷会慢慢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对于有缺陷的事物也就渐渐地不会那么迷恋了。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审美疲劳,以前眼中娇艳欲滴的红玫瑰变成了和蚊子血差不多的东西。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故事,陆小曼的美貌与才华深深吸引了徐志摩,本是才子佳人配的美好姻缘。却想不到婚后生活,陆小曼过度挥霍的生活和肆意妄为的任性,让徐志摩消受不得。为了生计徐志摩只能在北京和上海的多个学校内任职教书,并拼命的写诗文赚稿费。为了省钱,徐志摩经常托朋友关系搭乘邮政飞机。1931年11月19日,和往常一样,徐志摩乘机赶往北京,不幸的是飞机触山,徐志摩遇难。奈何最终却以悲剧收场,陆小曼为此背负了一生的骂名。
三、人生原本就由各种不同的欲望所构建,人的欲望满足了之后,便会感觉到无聊。为了满足某种欲望,我们总是非常努力,竭心尽力,但是得到之后,又在怀疑这个东西的价值是否值得自己付出的努力。虽然得到了,但是记起为得到的东西所付出的代价,让自己丧失了渴望得到之时的热情,产生了无聊感。毕竟人们都愿意停留在花未开全月未圆的最佳状态,一旦达到了花好月圆的状态,就意味着开始走向衰退。
当我们喜欢的白玫瑰变成了饭粒,红玫瑰成了蚊子血,其实也无须去纠结自己为何如此愚钝。可能该想想如何把饭粒变成白玫瑰,把蚊子血变成红玫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