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总是听到上了某些上了年纪的人总在批评年轻人,说他们吃不来苦,好逸恶劳,做事没章法乱来。而年轻一代人总是觉得老年人还一直坚持几十年以前的那些思想观念来做事解决,明明有比较先进的工具和方法却不愿学习使用,做起事来就显得比较笨拙,觉得他们很傻。
基于这样的状况如此普遍,大家不禁要问:从智商水平上来说,下一代一定是比上一代更聪明吗?研究智商问题的学术圈里,詹姆斯·弗林是最富胜名的人物。他从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发现,从1930年起,在世界各地,人们的智商测试分数都在呈上升趋势。在美国,增长幅度约为每年0.3分,已持续50年,英国、德国及北欧各国也毫不例外。从1989到2002年,韩国成年人的智商水平增长幅度甚至是美国人的两倍。根据这一趋势推算,一个生活在1982年的智力平平的荷兰人如果可以乘坐时间机器回到1952年,则他将毫不费力地跃身为“最聪明的十分之一”之列。1994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赫恩斯坦因此将这一现象命名为“弗林效应”。而人类智商在不同的国家大幅度提升的脚步还没停下来。
然而,打开詹姆斯·弗林2012年出版的新书《我们变聪明了吗?》21世纪的智商提升,我们会发现,这位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荣休教授在从事智商研究30多年后得出的结论却是,智商测试分数并不必然反映人的真实智力水平。他指出,现代人或许比前辈的人更擅长于和现代世界的复杂性与抽象性打交道,但在处理日常具体问题时所必需的感知力和想象力上,并没有变得更优越,反而有所退步。也就是说智商和智力是具有强相关性,但是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智商是测试智力所得的分数,我们更关心的智力。其实,在刚出生时下一代人的大脑比上一代更具有智力的潜能,前者比后者有着更宽广的认知挑战和认知复杂程度,这就是为什么下一代人比上一代更厉害的原因。我们现在去看一看十多年二十前看过的一部影视剧作品,会感觉到它怎么这么弱智,自己在当年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是那么地激动不已,只是因为我们的认知需求和能力不断的进化而已。
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有一种尊老的习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那是因为在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我们都是在靠经验累积生活着,而老年人吃过的盐比年轻人吃过的饭还多,年轻人想要超越老年人几乎不太可能的,他们的知识经验的累积是要传承给下一代年轻人。年轻人必须拜这些老手艺人当师傅,向他们学习这些东西才能安身立命。从现代商业社会的角度来看,那时候年轻人几乎给师傅签订了一份卖身契,师傅对徒弟有绝对的控制权。但是在当时那样的社会条件之下,也只能如此。徒弟把师傅当作父亲,师傅要把自己知道的关于此门手艺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弟子,他也怕弟子学成之后把他凉在一边,跟他抢生意对着干。神话故事中,人越老越来用,物也越来越灵,那些精呀怪呀,都是修炼了至少五百年至上千年以上的道行。诸如我们一直推崇的千年灵芝、人参、万年龟等物。
在传统社会里,经验是显得弥足珍贵。而在如今的时代,社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并不能全都按老年人指点的那些经验行事了。老年人有的那些经验在当代社会早已经显得不太灵验了。而且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要获取知识也是非常的方便快捷,我们是越来越相信科学技术方法工具,而不会盲目相信老人的经验主义。
在老年人的眼里,就会感觉到年轻人越来越缺乏在过去时代的吃苦耐劳,不思进取,耽于享乐,觉得年轻人是垮掉的一代人。但事实果真是这样的吗,还是只是个别现象。现在的娱乐产业是很发达的,不管是游戏产业、音乐、小说动漫、影视剧,综艺选秀、还是各式各类的休闲娱乐中心,可以玩乐的东西实在是五花八门,门类繁多。那与几十前相对简单的清苦生活不可同日而语。老年人在他们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的几十年以前都是在物质和精神产品比较匮乏的时代,要得到物质和精神产品也是极其的不容易,在而如今的年轻人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物质和精神产品非常丰富的时代,要获取这些资源是非常的容易的。很多老年人被前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塑造成了一种面对匮乏应该节约的思维模式,坚持浪费就是可耻的理念。而年轻人觉得用不上的东西,就应该放弃掉,吃不掉的东西就不要了,不要把自己撑出毛病,不用的东西,与其放在家里占地方,堆积灰尘,不如送人或用其它方式处理掉。老年人和年轻人的不同这些理念,其实是两种不同思维模式的冲突,也是源于生活的时代背景不一样,对许多的事情的理念不一样罢了。
老年人用的是自己在青年时代的行事标准来衡量着当代的年轻人的行为方式,也许在他们在眼里当代年轻就是垮了。于是老年人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国家的未来就没什么指望了,就在散播着这样的情绪。而事实上,国家并没有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停滞不前或是退倒,反而是越来越向着越来越繁荣富强的方向发展。说明了这就是一部分老年人所持有的固有观念是存在偏见的,他们应该改变对当代年轻人的看法,尝试着用年轻人的角度去看待社会发展进步。
这些老年人的理念没有错,只是不适合当下社会发展的节奏。世易时移,要吸收并顺应时代的发展的观念才能在当下社会好好地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