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经历失恋、失业等人生低谷期的剧烈痛苦的那个时刻,总会觉得自己正在经历着世界独一无二的惨痛,别人根本无法体会到这种痛楚。时间在慢慢治愈这种伤痛之后,在跟别人谈起这段人生经历之时,听到别人提及相似的经历,别人的经历可能比我们更悲惨,却有可能并没有我们当时表现的那种锥心刺骨的痛感。被痛苦包围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在与世隔绝,有着全世界人无法理解和言说的痛楚。
与此相反另一种“聚光灯效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在公共场所里,会仿佛置身于舞台中央,自己言行举止随时在被人关注。而事实上呢,只有明星、名人、大V才会真正随时被人关注着。一个普通人在大城市即便在闹市里裸奔,蓬头垢面四处游走,围观的群众也只有三三两两。
在进入大规模城市化以前,多数普通人就在小村小镇里生活一辈子,也基本是被熟人圈子所包围,当然感觉一言一行被熟人关注着是自然而然的。而进入大城市生活以后,人们每天都要面对许多陌生人,身处于场景之中感觉自己也是被陌生人包围,言行举止要表现出符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衣着妆容要得体。事后我们明白,陌生人虽然根本不会在意你的所有这些行为,而你依然会表现得很好,是因为还有社会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在起着一种隐形的制约作用,在大规模陌生人协作的体系下工作,有这样的修为也能成为获得他人对自己人品和工作能力的认可的先决条件之一。
在发生生死存亡的那一瞬间,比如地震,我们每个人首先肯定关注的是自身的安危,确保自己没有危险之后,才会挂念起家人和朋友的安危。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极个别老师不顾学生安危,自己先跑开,丧失是师德也是一定会出现的现象。
当我们遭遇痛苦之时,想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修复,想一想那些比我们遇遭受到的苦难多出很多倍的人,而这些依然坚强地活了下来,就会冲淡一下我们对正在经历的痛苦程度,就会觉得我们经历的并不那么独特,恢复期也会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