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巴黎
学校一放假我和好朋友玛丽,就坐上了伦敦飞往巴黎的飞机,到达法国巴黎近区的一个漂亮的小镇。一进门感到玛丽爸妈的热情好客,两位老人招呼我们坐在客厅后,又拿一些水果给我们吃。玛丽还有个妹妹,她个子很高,长得也很漂亮,真是典型的法国美女,她也热情的用英语给我打着招呼,可是对于两位老人来说,我只看到满脸笑容,不停地忙乎着,嘴里不停地说着法语,但是我一句也听不懂,我的同学只好给我做翻译。同学告诉我说:“我爸爸在说,他年轻的时候去过北京,那里很漂亮,他很喜欢中国,中国人热情好客,说你长得很漂亮。”我赶紧说:“谢谢!”我们聊了一会后,两位老人去准备吃的了,我的同学也去和妹妹说话去了。趁这个时间我仔细打量着这幢漂亮的房子,首先,客厅很大,干净又明亮,无论房间或院子里,都摆满鲜花,发出一阵阵清香。房子是复式的,不过是下一层楼,下面是卧室。客厅前面有个很大的露台,上面种了好多盆花。中间摆了木桌椅,可以在上面烧烤。露台视野很开阔,傍晚橙色的阳光照进来,前面一大片暖暖的屋顶和眼前金色的露台花园,让我不想离开有点怀疑金色是我幻想出来的,或者记忆里很多不确切的场景慢慢都会变得很美。外面院子不大,主人栽了一些树和花草。房间里各种家具错落有致,整齐干净。客厅铺的大地毯好像有一些中国特色的花纹,在客厅的一个角摆放着一棵很大的圣诞树,上面挂满了小饰品,具有浓郁的欧洲节日的气氛。房间里大到墙面、地板色彩、材料,小到桌上的装饰无处不见主人的心思,无论是从非洲买来的木雕还是看似随意摆放在橱柜上的生活照片,还有颜色各异的地毯桌布,放在一起都异常地和谐自然。也许欧洲人个个天生就有艺术家的天分吧?
时间不长,两位老人准备好了晚餐,丰盛的食物摆满餐桌,都是西餐。我第一次在法国人家里做客,感到和我们中国饮食习惯有很大不同。法国家庭在餐桌旁团团围坐的时候,他们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愉快地享受这一餐上,而不是计算他们摄入了多少卡路里。尤其是玛丽爸妈健康快乐的生活精神以及老人热情幽默的态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在饭前用一小时来品尝开胃酒,就着一些橄榄和小饼干,当她们真正坐下来吃的时候,就没有那种强烈的饥饿感了。他们在吃每一口食物的间隙,都要停顿无数次。她们吃饭很讲究菜肴和酒的搭配,如:吃肉饮红葡萄酒,吃鱼饮白葡萄酒等。法国人还特别爱吃奶酪。他们经常吃些高脂肪含量的食物,比如鸡蛋、奶酪以及肉类。这些食物很快就能给人带来饱感,因此她们吃得就比其他人少。具体原因是:摄入的油脂类食品刺激胆囊收缩素的分泌,使胆囊收缩,排出胆汁帮助油脂类食物消化。中国人习惯食用低脂肪食品,认为这样更健康,而实际上这种食品不能给人带来饱食的感觉,你反而比过去吃得更多。其实,在这里吃饭,给我印象最深,也是最好吃的是那些橄榄和小饼干。他们对吃饭的姿势也有讲究,例如:
1.进餐的时候应该一直坐着。
2.把嘴里的东西全部咽下去再放进下一口,吃每一口餐的间隙把叉子放下。
3.用柔和的音乐来佐餐,缓慢的节奏有助于缓慢地进食。
我同学家虽不富足,却不乏安逸。她们一家都很注重锻炼身体,玛丽和她妹妹更喜欢在户外跑步或骑自行车,她们把体育锻炼看做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成为健身房的奴隶。而老人则喜欢散步的多,他们一般在晚餐后的时间,喜欢去散步、看夕阳,活动身体的同时,还能增添无数的乐趣和闲情。据说在健康专家研究的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法国女人声称她们最主要的活动身体的方式就是散步。
第二天,我同学陪我去转巴黎市区。我们走到香榭丽舍大街上,很远我们就看到了宏伟的凯旋门。但当我仔仔细细地看看着名的香榭丽舍大街时,怎么感到这条大街跟我想象中的那么不一样?这就是一条普通的林阴大道。只不过它连着凯旋门连着德方斯连着罗浮宫,是条中轴线。失望,但是好像又有那么点点安慰。被别人夸得天花乱坠的,自己也想得无限遥不可及的东西,真正走到跟前,发现它原来跟自己平常熟悉的东西也没有多大差别。
女儿在牛津大学攻读金融硕士,学校课程安排很紧张,采用学分制。按规定的学科和相应的学分,计划时间是一年,但要按规定时间完成学业,需要学生的艰苦奋斗,否则就要延长时间,直到完成规定的学分方可毕业。
牛津大学也和北大一样,有许多课外活动,来促进各国学生交流和学习。尤其是“中国牛津奖学金基金会”,经常组织会员聚会传播友谊,结交朋友,有时还组织参加一些当地的社会活动或参观学习。更值得女儿自豪的是,在留学期间曾经代表中国留学生受到成思危副委员长和基金会主席的接见,这使她受到很大鼓励并留下深刻印象。
学校较多的聚会活动,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有时,女儿把她们同学聚会的一些照片,通过网络发给我们。每次照片发来,我们当父母的都感到很兴奋,好像见到女儿似的高兴,情不自禁的对照片上的年轻人指指点点评论一番,尤其关注男生较多。“这个小伙子长得不错”,“那个小伙子个子挺高的”等等。有时我们还打电话故意问女儿:“这个小伙子怎么样?那个小伙子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记得有一次我们看到照片上一个男生个子挺高,长相也很好,她妈就忍不住,打电话给女儿说:“我看到照片上哪个位置的小伙子挺好的,你了解怎么样?”谁知女儿听电话后,很不高兴地反问道:“你看好在哪里?其实,你们只看到外表,长得倒是挺帅的,而实际上那个人油头滑脑,为人一点不靠谱。我个人的事会认真考虑的,你们就不要操心了,等有了眉目我会及时告诉你们的。”是啊!女儿说得对!我们当父母的简直昏头了,怎么能以貌取人呢。简直是干扰女儿的大方向。她妈碰了一鼻子灰,无话再说什么。其实,有时当父母的都是闲操心。对于儿女的个人感情问题,他们都有自己的主见,父辈的观念和看法不一定能帮上他们什么忙。后来,我们才知道,实际上她们班里有个小伙子,叫小A,已经主动追求女儿很长时间了。小A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女儿也有好感,只是两个人都在暗恋,谁都心知肚明,只是关系没有明确罢了。终于有一次,同学们聚会到很晚了,女儿对大家说:“我家远,再晚了就没车了,我先走一步了”。这时小A的一个好朋友说:“小A,你们不是一路吗?你还不赶紧送一送。”小A赶紧说:“好!好!我们一块走吧!”于是,女儿点点头说:“谢谢。”这样,两个人边走边聊。小A再次不失时机的向女儿表达了爱意,由于有了一定的了解基础,女儿稍加思考就点头答应了。从这个晚上开始,她们就确立了恋爱关系,从此他们在学习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照顾,相处的很融洽。至今,已经近三年了,两人由于工作关系,期间虽有分有聚,但是,感情一直很好。
在这一年的学习期间,女儿接受了世界一流专家、教授的授课,并和不同国家的同学有着文化交流、专业互相学习机会,确实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看到和学到一些国内所没有的东西,接受了许多新的文化,思维方式有更大拓展,更大程度锻炼了自立能力,同时,英文水平得到显着提高。更难忘的是,在毕业时,基金会专门为中国留学生举办了庆祝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的毕业聚会,正是这次聚会给这些海外学子提供了发泄压力,歌舞撒欢的机会,他们为自己又一次取得胜利,更上一层楼而兴奋不已,他们畅谈友谊、舒展胸怀、相互留影纪念、相互交换联系方式,真是同学情深啊!女儿还代表留学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毕业感言。女儿感慨地对我们说,看来当时没有留恋北大的优越条件,是对的。敢于迎着困难走,付出努力总是有收获的,真是不虚此行。一年后女儿如愿拿到了牛津大学的金融硕士毕业证书。
毕业感言
毕业典礼是学生时代的重要里程碑,能够身披硕士服参加老牌教育大国-英国的毕业典礼更是意义非凡,这是很多留学生的梦想。英国牛津大学一年可以举办多次毕业典礼,具体安排因不同学院的需求,毕业典礼的时间和场次有所不同。本着对学术的最高尊敬,英国大学毕业典礼的仪式十分隆重,很多环节都是保留了近百年的传统。毕业典礼一般都会在学校或当地的大礼堂举行,地点比较具有历史感,比如牛津大学的典礼就是在学校大礼堂里举行,场面十分庄严神圣。
在衣着的选择方面,通常男生会配领带、穿白衬衣、黑西裤和黑皮鞋;女生则是黑裙搭高跟鞋。配上黑色的学士袍和方形的学士帽,英气逼人、羡煞旁人。
牛津,这座有800多年历史的学府城,总是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在每年夏季授学位的日子,到处闪现着身穿学位袍、头戴方帽的年轻博士、硕士和学士的影子。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在牛津取得学位后又回世界各地去。在毕业典礼开始,校长步入会场时,他身着袈裟式的红袍,头戴饰有流苏的方帽,前有四位手持权杖的人引导,后有数十名各院系的头头脑脑相拥。校长缓步登上礼台,入座一把红色高背椅子。校长致辞说:“不论对在座的学生还是对牛津大学来说,今天是一个篇章的结束,同时也是另一篇章的开始……”他的讲话非常简短,但激起的掌声却持续了很长时间。校长是用英语致辞的,但随后的授学位仪式则全部用拉丁语进行,这是牛津的独特之处,因为牛津是从一个修道院演变和发展而来的,它一直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另一个独特之处,是被授学位的学生需两次走到校长面前,第一次是穿平时校服,在向校长鞠躬后,校方宣布他(她)已获得某种学位,学生随即退场。当这个程序完成后,学生们立即换上学位袍,有红色的,有黑色的,垂布也不一样,然后又一拨拨进入会场,伴着热烈掌声再次走到校长的面前,根据不同学位,校长或用拉丁语向他们说句道贺的话,或手拿圣经在他们的头上轻轻地一叩…… 牛津,是学子的圣地。它每年一度的毕业典礼,不仅庄严隆重,而且能让人真切感受到对人才的尊重和知识的力量。
学位授予、抛帽仪式、留念合影、毕业晚宴、庆祝派对……代表不同的专业学位典礼完毕后,通常大家会到礼堂外合影,举行传统的扔帽子仪式,象征日后的事业蒸蒸日上。晚上的主题是狂欢,学生组织会举办毕业晚餐、疯狂派对和盛大晚会。毕业生经过精心打扮以盛装出席,玩至深夜、痛快尽兴,与毕业典礼时庄重的气氛完全不同。
毕业典礼是学校一年当中最庄严盛大的活动。当时,登台领取学位证书,是我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能够参加英国的毕业典礼,也是人生一次难得的经历,使我终生难忘……
父亲心得
申请国外留学的几点体会:女儿留学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那时的情况和现在大不相同,可能有些观念已过时,但是有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一是本科成绩很重要,首先要看自己的学分绩点是否满足打算申请学校的要求。
二是平时多参加社团活动。尤其要具有,参加或主导和国外学生交流、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的一些大型活动的经历,往往在关键时刻会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一点的重要性,完全可以从以上女儿参加许多竞聘时所发挥的优越性证明。如果你在社团业绩突出,或担任过重要的职务,那将会在很多竞争场合发挥优势。
二是在所有申请材料中,个人陈述是重点,是学校着重审查的材料,因为这篇文章是为招生老师了解你打开的第一扇窗,你需要在有限的篇幅中不但表达出对申请专业的热情更要展现自己之后的人生规划和与众不同的特色。语言越朴实真切越好,一定要避免说空话套话,最好有一些亲身经历的支持。
三是教授推荐信,主要是写信人的知名度和信的内容。
四是准确掌握面试的要点和技巧。
留学面试是申请者与学校最直接的接触,容易展示优点并给校方留下良好的印象,也容易暴露缺点而给申请带来不良影响。一般商科专业的面试会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方面除准备一些基础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你选择此专业的原因和是否有过在相关专业实习和工作的经验;2.学校会关注你对留学后人生的规划等;3.应变能力考验,一般面试官会营造一种很大压力的氛围,观察应答者的反应。一般询问的知识面较宽,例如会问到军事、时政、历史、哲学等,看起来与专业无关的方面,但大多都是些主观题,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因此只要沉着冷静,逻辑严密,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了。
五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身在异国他乡自我保护意识一定要有,否则很可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应特别注意几点:1.尽量不要图便宜,租住学院附近的私人出租房,至少避免一人居住,找好朋友同住以便相互照应;2.和外国同学甚至老师交友一定要慎重,尤其女孩更要多注意,尽量多和国内同学团结来往;3.身在外国防人之心不可无,在国外生活文化差异是有的,但也防止一些坏人用这些所谓文化差异打擦边球,遇到任何让你不舒服的对话或场景时,一定要态度坚决、明确的说不,并及时如实告诉学校顾问或有关主管。希望海外留学的孩子们在体验新生活,获得新知的同时,安全、健康、顺利完成学业,并结交到优秀的好朋友,这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