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世界级的土壤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中山
无论是德国的SAP还是美国的甲骨文公司,他们的崛起都伴随着本土产业的崛起,更伴随着帮助本土产业走向世界这一使命的履行。今天,中国企业正在走向世界,很多企业甚至已经站在迈向世界级企业的最后几级台阶之上。可以说,中国管理软件产业的使命与其自身命运已然无法分割。
2008年4月23日上午,用友软件园2号楼里静悄悄的,用友的员工们都在安静地工作,偶尔有人穿过大厅,你能听到走路时那种轻微的沙沙声音。顺着楼梯上去,来到二层,有说话声传来,显然是有不少人在那里热烈地讨论--甚至可以说是辩论,其中夹杂着一阵阵爽朗的笑声。
203会议室几乎座无虚席,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互访活动来到了用友这一站。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华谊兄弟公司总裁王中军等知名企业家,以及《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和主编牛文文到会。这一站互访的主题是由这些知名企业家们对用友的战略思想和经营管理提出分析意见和建议,并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一看未来的中国市场将如何成就一家世界级的管理软件公司。
在这些来宾中,有一位是非商界的人士--他是林毅夫,北京大学教授和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他即将赴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在赴任之前,这是他在国内最后一次参加企业活动。
在这次会议中,王文京谈到了用友的梦想--成为中国的世界级管理软件公司。从产品经营向客户经营转型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一步。在市场方面,越来越多的客户需要一个长期的合作伙伴,以帮助它们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重塑竞争能力。从竞争角度来看,国际管理软件厂商的模式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的欧美市场上非常成功,但是在快速变化的新时代,在亚洲地区遇到新挑战的时刻--庞大、复杂、实施周期长、服务支持弱的软件系统已经不适应中国客户的需求变化。王文京希冀通过商业模式的转型和发展,形成新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向世界级管理软件厂商的目标迈进。
德国的产业集群培育出了众多世界级的制造企业,在德国的工业生产模式基础上同时也产生出了SAP这样的世界级管理软件公司。
德国的产业集群是怎样?德国又是怎样的一种工业生产模式呢?它与中国工业模式又有怎么样的区别?
本土产业的崛起
德国下萨克森州的首府汉诺威市是一个中等城市,人口只有70万。像德国其他的中等城市一样,汉诺威的每一天看起来都很平静。公交车和有轨列车总是按照时刻表准时到达、准时启动。候车的人们三三两两地上车,有的人掏出一本书,放在膝上静静地读,有的人则小声地和熟人打着招呼。公交车眼看就要启动,这时会有人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有好心人赶紧用身体挡住车门,招呼着迟到者快点上来。迟到者跳上车,车门立即关闭,公交车向前驶去。
“Danke!”(谢谢!)迟到者会喘着气向司机和好心人表示谢意。
“Bitte!”(没关系!)司机会回复一声,继续开车。
然而,2006年4月下旬,在这个不大的城市中,街道上的人群开始一下子多了很多,各种肤色、操着各种语言的人涌入了这个安静的城市。汉诺威人不觉得奇怪,仍然按部就班地生活、工作着,因为他们知道,每年4月份都会有大批的外国人来到这里,目的只有一个:参加世界著名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是德国工业的一个缩影。让我们来探一探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蕴含的德国工业的秘密,再想一想是什么使德国产生了众多的世界级企业,并产生出了全球最大的管理软件公司--SAP。
这些参观者中,有一些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亚洲人。其中就有一位来自中国,名叫黄涛,是中国江苏省某个大型机械设备生产厂的销售主管,他代表自己的公司来参加工业展。工业展在汉诺威的郊区进行,离市区还有不近的距离,需要乘坐专线有轨电车。到了终点站,再向前走一段距离,几个像冰激凌盒子的建筑镶嵌在绿色的草坪上,拥挤的人群顺着草坪中狭窄的道路走向展览厅,黄涛跟随着人潮向前走。这是他第一次到享誉全球的汉诺威工业展,他心里涌动着说不出来的激动。
每年一届的汉诺威工业展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技术展览会。在德国这个号称“工业立国”的国度里,这样的展会是德国工业界的一个节日。参观者不仅可以通过这样的展会了解全球工业技术最新发展的情况,而且还可以把它当成是透视德国制造业实力的一个窗口。
2006年的工业展分为几大主题,分别是过程控制、自动化、能源、表面工艺、材料、零部件外包、数字工厂、微型系统、研发和创新。除了实物、模型陈列和演示之外,还有每天数十场的专题论坛。参加展览的除了工业公司之外,还有德国的大学、研究所、政???机构、中介组织等。如果想细细品味每个专题,弄懂大致每一个工业环节,那就需要待上一个星期。
黄涛发现,本次展会面积最大的展区是自动化展区,这里展示了制造业不同环节与层面的自动化技术:从工厂的物料分派、内部物流搬运、自动化生产到包装运输,几乎全部实现了实时而敏捷的自动化控制,而且具备很大的灵活性。同时,在不同设备的内部沟通上,根据场地状况,采用了无线局域网、蓝牙和CAN-BUS等各种通信手段。
整个展区里德国公司占了大约四分之三。最热闹的地方是大众公司的机器人演示台,那里有6个焊接机器人把一台大众Transport的白车身玩弄于股掌之间。
德国是一个福利社会国家,劳动力成本长期以来一直居高不下。为了在高昂的人力成本环境中保持制造工业的竞争力,德国的制造企业一直热衷于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自动化控制,将人力成本降低到最低。汽车工业是德国的支柱产业,而德国的汽车工业已经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控制。大众公司位于沃尔夫斯堡的生产厂里,在汽车总装厂传统的四大工艺上,焊接生产线已经实现无人化操作,全部采用机器人来完成,冲压和喷漆生产线也高度自动化,没有了体力劳动者的位置,只剩下总装线上能看到工人组装整车的影子。
德国工业的另外一个发展趋势,就是越来越多的专业化服务参与到了制造过程中,而且是由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来承担。依附在大众、西门子等巨人身边的众多德国中小企业,与其说是制造业企业,不如说是制造业中某一个环节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比如有专门从事汽车设计软件开支的公司。这些公司专注于某一个技术领域,为大企业提供整套的技术解决方案和设备部署、培训、调试与售后服务。的确,德国就是这样发展未来工业的--制造业在德国早已不再是体力劳动的产品,也不见得一定要提供有形的产品,而是不断在工业领域里进行研究、发展和创新活动,并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等进行紧密的结合。企业提供给客户或者工业伙伴的往往也是技术方案。
在发达国家中,德国的第二产业占GDP比例最高,大约是31%,而美国只有25%。但德国的工业其实早就渗入了服务业中。与制造业有关的各种活动,从工业设计、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系统规划到物流服务,谁能说它们不是服务业?尽管最终产出的仍是有形的产品,但整个过程中产生价值最高的不是制造加工部分,而是看不见的、依附于产品后面的各种服务。
当黄涛走到数字工厂展区,这种感觉更为强烈:各种与工厂设计、制造业管理、虚拟制造有关的软件公司才是这里的主角。大名鼎鼎的SAP、微软等自不必说,很多与制造技术有关的小公司也非常活跃。德国的网络普及率在发达国家中并不是最高的,但是工业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质量和水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都非常高。不仅是大企业,众多中小企业也普遍应用各种信息系统。在投产之前,往往需要用AutoMod、eM-Plant等软件模拟每个工艺流程,反复调试直至达到理想状态。
每一届的汉诺威工业展会都是德国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
在德国的每个全球知名品牌的背后,是庞大的专业化分工的网络,承担专业化分工任务的是数量众多的中小型企业。还是以汽车和零配件制造为例,慕尼黑和斯图加特在经济上与汽车有密切的联系。汉诺威和沃尔夫斯堡的就业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众汽车公司的经营状况。而在卡塞尔,大众汽车公司的工厂为当地吸引了无数的供应商。这些城市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庞大的汽车工业产业集群。以更形象的数字来说明,德国汽车工业给77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还有大约140万人在与汽车有关的配件供应业工作,另有约300万人从事汽车销售、修理保养和其他与汽车有关的服务。如果全部加起来,总人数达到500万。也就是说,德国每7个从业人员中就有一个与汽车业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电气制造行业也一样,像西门子、阿尔斯通、博世、飞利浦和ABB等国际公司都在电气行业内居支配地位。然而,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德国电气企业,它们不是市场的最终供应商,而是为其他大型机器设备提供中间产品;他们的客户既可以是机器装备制造企业,也可以是其他电气制造企业抑或是汽车生产企业,因此电气自动化制造的客户几乎遍及所有行业。大批中间产品制造企业聚集在斯图加特和曼海姆所在的莱茵内卡地区,形成了又一个电气行业产业群。这些电气企业虽然不像西门子、博世那样知名,但它们都是百分百的国际性企业,因为许多企业一半以上的销售额都是在国际市场实现的。
在德国的机器及装备制造业中,中小企业的优势更加明显。这个行业除了曼奈斯曼公司、蒂森克虏伯、林德等公司,还有众多中小型家族式企业,近6 000家中小企业平均雇佣员工140人、年均销售额2 000万欧元。这些家族企业都是高度专业化、技术领先的企业,德国机器制造业协会调查显示,其中20%的中小企业是世界市场的引领者,有一半企业居前五名,所以机器行业的竞争很多时候是德国本土企业的竞争。装备制造业企业集中分布在斯图加特周边地区,这个区域集中了德国三分之一的机器制造企业,德国制造的高技术产品从这里源源不断出口到世界各地。
国际化的产业集群为世界级的软件公司提供了生长的土壤,特别是在企业应用软件方面,由于德国拥有众多具有世界领先的生产制造企业,包括全球知名的大企业和众多不知名、但在细分市场和相关技术方面领先的中小企业,因此为SAP成为全球性领先的管理软件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德国是欧洲经济的发动机,德国的制造业更是欧洲经济发动机中的核心部件。一个国家制造业之所以能够发达,是由于在产品技术、工艺设计、工艺流程、生产管理等方面全方位领先。SAP的业务标准平台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本国先进制造管理基础上
的。这样的业务标准集成平台在输出到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的时候,就具备了极强的说服力。欧洲具有强大的制造业客户基础,企业规模大小不一,这样的市场可不是SAP一家公司能够吃得下的。SAP聚焦于全球大型的跨国企业,基于差异化竞争策略,在SAP占据大型企业应用软件市场的时候,像英国SIGE这样的公司则瞄准了小型的成长型企业,并以独特的商业模式成为了小型管理软件市场的主流,同时也产生了像IFS、Exact这样的中小规模的管理软件公司。
在21世纪来临之前,世界上出现了两种大规模生产的工业模式,一种以德国为代表,一种以日本为代表。以德国为代表的工业生产模式,其特点是由于人力资源成本高,因此工业生产主要依赖于自动化生产线。这种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业模式要顺利实现,必须要依赖于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然而,要实现对自动化控制,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要对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精确计算。这个精确计算的任务只有通过计算机软件才能够实现。
这种对自动化控制的需求为SAP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日本的模式不同。日本的工业生产模式也是依靠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然而日本的企业并不追求以全程自动化的方式来实现生产过程的控制,而是主要通过对工厂工人的严格管理来实现。例如,丰田汽车公司通过看板来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管理。20世纪90年代初,丰田汽车在天津的合资企业中,生产线很少通过计算机来进行管理,而是完全通过对过程管理来实现的,而过程管理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严格遵守纪律的员工参与才能完成。
因此,虽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德国为代表的工业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工业都在全球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日本的工业模式并没有产生出像SAP这样的全球性管理软件公司。
同样,虽然SAP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主导性的地位,但是它的市场份额更多是在欧美企业中实现的。SAP在日本市场的发展并不像它在欧美市场上那样顺利,这是因为日本工业具有完全不同的管理文化。因此,像富士通这样提供全方位IT服务的厂商在日本市场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不同文化的产业集群产生不同特质的管理软件企业。德国的工业模式产生了SAP,日本的工业模式产生了富士通。由于美国是全球服务产业最大的国家,因此甲骨文抓住时机,将自己从一个数据库产品公司扩展为一个集数据库、管理软件和中间件软件业务于一身公司。但这种扩展是否成功,目前仍然是一个问号。
“产业集群”是著名的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全球竞争力,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企业是否具有全球竞争力;而企业是否具有全球竞争力,则取决于这个国家能否发展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