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张静坤交谈,让人不时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觉,她没有任何炫耀,却在平实中给你传输高尚的信号。你瞧,她无意中说了个送衣服的小故事。那是小队员们刚来的时候,什么都得自己去买,一队的大姐姐们发现了,都把自己不穿的衣服送给小队员。张静坤说:“一会儿李珊送来几件,一会儿王莉送来几件,一会儿杨娅男又送来几件。连张晓宇、王宁都给我送来了,说小队员谁合适就穿。这种事在我们这儿很普通。”是啊,这叫于普通处见精神!也许就是这些看似普通的细节,为小队员植入团结和谐、亲如一家的基因,日后这种基因会在小队员的体内发育,铸就未来的天津女排队员的健全人格。
由起初的不自信,到初步收获的执教效应,张静坤渐入佳境。然而,工作再有成效,她也保持着一颗平常心,行动重于言谈。她不太张扬自己昔日的经历,一心干好本职工作。她说,我做天津女排运动员时,包括在国家队打沙排,教练要求我做什么,我就尽量做好,就是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就是这么一个想法。能塌下心把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干好,我觉得是最重要的。你说的大道理再多,队员看不见,可能时间一长,还会对你产生怀疑。与其这样,我还不如什么也不说,包括我的助手,我说咱们就是干好自己的活儿。
为人质朴,透着睿智,忠于职守,脚踏实地,这就是张静坤。
从天津女排的队伍里走出来,在教练的岗位上继续着钟爱的排球事业,除了张静坤,还有在天津理工大学执教的张子茜,在天津市体校执教的居珅,她们都在默默地耕耘着,今后这样的工作安排可能会有更多。
她们没有沉湎于昔日的辉煌,更没把天津女排的成绩挂在自己的嘴边,可是天津女排精神已经融入她们的血液中,她们只要执教一天,就是一个女排队员的活标本,就在无言地传播着女排精神,使女排精神薪火相传……
6.小将再崛起
2005—2006赛季全国女排联赛中与冠军失之交臂,迫使天津女排新老交替的进程提速。随着丁红莹的淡出,以及杨洁、张萍两名副攻的备受伤病困扰,天津队不得不启用新人。
2006—2007赛季,此前崭露头角的主攻殷娜,开始担当大任的副攻霍晶,以及迅速成长的二传魏秋月,都进入天津女排的主力阵容,小将们面临的压力骤然增大。有记者善于捕捉赛场上的花絮,在本赛季天津主场决赛时有这样一个镜头:轮到魏秋月发球了,她表情严肃地站到发球位置,凝神准备,忽然发现场上空了,咦,人都到哪儿去了?这才发现,已经进入技术暂停了。记者是想说明,年轻队员有时表现出紧张很正常,当然魏秋月还是不负众望,在场上的表现总体合格,尤其在关键时刻的正常发挥确保了天津队的整体攻防有序。
适时启用新人,是所有竞技体育项目面临的共同课题。天津女排从赵雪琪、王德学执教的时期起,就将解决这个课题提到日程上了。无论是早期柳春莹、吕超、杨洁的启用,还是后来李珊、张娜的进队,以及李娟、张萍、王莉的上阵,都是让形势逼出来的。“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赵翼的诗句早已讲透了人才交替的规律,只是竞技体育新老交替的周期更短,没有“数百年”,一般只有几年。
霍晶、殷娜、魏秋月都出生于1988年,按生日排列,霍晶居首位,殷娜列次席,魏秋月排第三。霍晶的脱颖而出无疑是天津队本赛季最大的惊喜,她的出现让张萍缺阵带给球队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相比国内其他的年轻副攻,霍晶的身体条件一般,但是她在场上头脑清醒,表现镇定,敢打敢拼,关键时刻不怯场,发球、进攻和拦网都有着出色的发挥。
然而,如果不是当年发现她的启蒙教练的执着,天津女排也许不会有霍晶的名字。那是霍晶小学三年级时,塘沽区业校教练王萍到小学里选苗子,她到了霍晶的班,让全班女生站起来,一眼看中了霍晶。没想到曾随专业队练过篮球的妈妈王凤华不让女儿练排球。没过几天,妈妈带着霍晶在街上偶遇王萍,原来与王萍认识,王萍问王凤华为何不让霍晶练排球?这才知道她怕孩子受苦。王萍说:“跟我练你还不放心?交给我吧。”就这样,霍晶练排球起步了。
霍晶12岁进天津市体校,16岁进天津女排。当时她上面有三个副攻:杨洁、张萍、杨娅男。霍晶进队不久,张萍入选国家队,杨娅男入选国青队,这就使进队时间不长的霍晶,幸运地有了参赛机会,在大奖赛、锦标赛这类赛事中能够上场去打。那时霍晶懂得了自己比别人差就要多付出的道理,王宝泉管她也挺严,在加练方面经常给她“吃小灶”。2004年8月,天津女排到云南海埂集训,刚好杨洁被南开大学女排借调去参赛,副攻位置只剩下霍晶一人。苦练的结果,让霍晶有了一个飞跃,感觉思想、身体、技术都有了提高。
第十届全运会后张萍腿伤加重,慢慢开始换杨娅男和霍晶轮流上场。到了2006—2007赛季,霍晶开始顶上,第一次从头到尾打了联赛。就在这期间,天津女排的阵容有了较大的变化,主力二传丁红莹换成魏秋月,副攻杨洁、张萍的位置换成杨娅男、霍晶,当时张娜的状况也不好,换上了王茜。对这个新阵容来说,因为前一年没有夺冠,大家坐在冲击冠军的位置上,没有什么压力和包袱,也没有人规定一定要拿联赛冠军,姑娘们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心态比较平稳。
没有过多的想法,能进一步算一步的结果,反而让年轻队员打出了水平,天津女排最后以排位赛第二的身份进入夺冠的决赛,对手恰恰是上个赛季从自己手里拿走冠军的老对手辽宁队。霍晶和队友们当时想,无论如何一定要拼着打,把自己的东西发挥出来,就算不赢对手,也要让对手知道我们不是那么好打的。天津队主客场双双告捷。在辽宁客场时,当地球迷拉拉队特别火爆,天津队员在场内沟通时人声喊都听不清,但霍晶这批年轻队员顶住了场外因素的干扰。
比霍晶年龄小近一个月、但比霍晶出道早半年的殷娜,可能比霍晶更为幸运,她16岁一进天津女排,就以相对全面的技术和踏实苦练的态度使得教练格外器重。2004—2005赛季全国联赛中,留着齐耳短发的清纯女孩殷娜进入主力阵容,她出手速度、线路变化和场上作风都可圈可点,属于全面型选手,引起观众的瞩目,也进入国字号队伍主帅们的“法眼”。雅典奥运会后,中国女排补充新鲜血液,主教练陈忠和将殷娜招至旗下,身高1.82米的殷娜在队里年龄最小、个子最矮,被师姐们起了一个可爱的绰号“小豆豆”。
也许是由于身高的限制,殷娜并没有引起陈忠和的太多注意,只经过一次短暂的集训,她便结束了第一次“国字号”之旅。参加完2004—2005赛季联赛,殷娜成为天津女排的主力强攻。一纸调令将殷娜从天津招到郴州集训基地,她凭借自己的突出表现,得到当时国青队主教练蔡斌的垂青。在披上国青队战袍后,殷娜担纲队长,并从主攻位置改打接应二传。蔡斌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充分肯定了殷娜技术全面的特点,这也让殷娜得到更多的磨砺。
与殷娜同时进入天津女排的魏秋月,她的排球生涯被记者形容“好像坐了火箭一路蹿升,顺利得令人有些吃惊。”这里面可能有幸运的因素,其实更多的是出自刻苦和勤奋。魏秋月人如其名,外形清秀,性格内向,似乎近于“淑女”型,而她在天津市体校的教练刘云德最称道她的是意志坚强。那是她在体校时外出打比赛,不慎小手指脱臼,教练准备把她换下场,她却硬是坚持到比赛结束。“从小能看人”,那时老师们都这样评价魏秋月。
二传是排球场上的灵魂,对于天津女排这样的冠军队,重视二传是不言而喻的。魏秋月和殷娜进队以后,王宝泉、常良才就从基本动作一个一个地给她们抠,常良才每天带着她们练翻滚,两个姑娘练得两边大胯都是肿的,但就是不哭,咬牙坚持。王宝泉为了打造魏秋月的二传技术,给她的训练课不断添加新内容:每天全队练习防守时,他就拿着一堆球站在场地中间,眼观六路,四处掷扔,忽高忽低,忽远忽近,要求魏秋月必须跑动起来救球。魏秋月能在一个赛季中进步神速,与王宝泉的苦心训练不无关系。
新赛季自由人王茜的出现,也是天津女排小将再崛起的一个亮点。王茜是王宝泉的女儿,这是天津人都知道的事实。王宝泉敢把女儿招至麾下,虽说不违“举贤不避亲”的古训,但实行起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王宝泉对女儿王茜,仿佛先天就有歉疚。王茜在母亲胎中发育时,王宝泉在国家队打球,东奔西走,顾不上家。等女儿能下地跑了,王宝泉才第一次回家。王茜受妈妈的影响喜欢排球,先在红光里小学训练,后来进了天津市体校。王宝泉知道练这行非常苦,没有刻意鼓励女儿。一个机会,王宝泉对女儿说,你能受得了,就来打球,受不了就赶紧干别的。坚韧的王茜真经受住了爸爸的考验,加上这个位置确实需要后备队员,王茜就成了爸爸麾下的一个兵。
当王宝泉的兵,苦了王茜。王宝泉在家里脾气好好的,一进训练馆就六亲不认,对女儿会比对其他队员还严格。有时把王茜训哭了、砸哭了,王宝泉也没反应,王茜委屈得叫爸爸,王宝泉说:“叫爸爸也没用,该狠还是要狠。”其实,王宝泉看着女儿哭有时也心疼,但正因为王茜是自己的女儿,他就希望女儿能做到最好,况且,不对女儿严,如何管别人?
王宝泉的女儿难做,妻子也难当。有时王茜有了委屈,跟妈妈诉苦,想得到妈妈的安慰,可是,往往适得其反,妈妈不但批评自己,还支持爸爸。这使得年少的王茜,过早地经受了人生和情感的双重磨砺,平时艰苦没关系,就是觉得不开心,她的一点一滴,对其他队员都有影响,她就要格外注意。最终,王茜以自己的刻苦和真诚,融入了天津女排这个和谐的集体,也在天津女排的主力阵容中坐稳了自己的位置,后来在20岁那年第一次人选了国家队。
如果说,当年的柳春莹、吕超、杨洁等队员能称为天津女排近十几年来的第一茬小将,其后的李珊、张娜、张萍、李娟、王莉、于静等队员能称为第二茬小将,那么,到杨娅男、霍晶、殷娜、魏秋月、王茜,大概可以属于第三茬小将了。我们姑且这么称呼,所以本节小标题写作“小将再崛起”。再者,又一次之谓也。一茬一茬小将的崛起,让人们看到天津女排的希望。日后天津女排欲持续发展,也必须不断推出新人,推出高质量的、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人!
与拿了全国联赛冠军相比,新人的进步更让王宝泉高兴。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这几个孩子能在一个赛季有这么大的进步,确实出乎我的意料,已经属于跨越式发展了。这个联赛冠军让我觉得天津女排的新老交替前景一片光明,当然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这几个孩子还有潜力能提高,我这个主教练的任务就是把她们的潜力全部挖掘出来,为天津女排所用,为中国女排所用。”
一个有志气、有作为的体育工作者,心里总是想着国家。王宝泉身在地方队,心系国家队,“位卑未敢忘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