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6400000006

第6章 战前国际关系史(2)

2.掷出窗外事件

波西米亚(捷克)于1526年被并入神圣罗马帝国版图,当时德意志皇帝兼任波西米亚国王,此时波西米亚人享有宗教自决、政治自治等权利。而到了德意志三世皇帝马提亚时,他派遣耶稣会教士深入波西米亚,企图在其境内恢复天主教的统治地位,并指定奥地利大公斐迪南为波西米亚国王。斐迪南是一个狂热的耶稣会分子,他一上台,便残酷地迫害新教徒,新教的教堂被拆毁,做新教礼拜的人被投入监狱。这些措施激起了波西米亚人民的强烈反抗。1618年5月23日,一群武装群众和新教徒冲进王宫,国王仓惶逃窜,愤怒的群众把两名德意志帝国使者扔出窗外。“掷出窗外事件”使得欧洲统治者们大为震惊,斐迪南说服哈布斯堡家族发动战争,此事件因此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

3.威斯特伐利亚和会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被认为是欧洲最早的一次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包括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法国、西班牙、瑞典、德意志天主教诸侯以及新教诸侯的代表。三十年战争进行期间,交战双方从1643年起开始和谈,谈判在德意志的威斯特伐利亚省的两个城市举行,直到1648年10月才签订了和约,史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约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欧洲领土的变更问题。法国和瑞典从中获得了一部分领土及军事赔款,德、意志几大诸侯邦扩大了领地,而荷兰和瑞士获得了独立。②帝国的宗教关系问题。和约规定路德教与加尔文教同天主教具有同等的地位和权利。③德意志的国家体制问题。皇帝的权力受到了限制,承认各诸侯享有外交权,从政治上分裂了神圣罗马帝国。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与和约对近现代国际法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①和会本身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②和约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享有独立的主权,承认了荷兰、瑞士为独立国;③约文规定,缔约国不得破坏条约的条款,创立了对违反国家可以施与集体制裁的先例;④和约承认新教和天主教享有同等的权利,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下的世界主权论;⑤和约缔结后,各国逐渐建立了常驻使节制度,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交往。

4.《比利牛斯和约》

三十年战争结束后,西班牙不仅不肯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上签字,而且还利用各种机会同法国进行战争。法国联合英国于1658年在沙丘战役中大败西班牙军队。1659年,双方签订了《比利牛斯和约》。《比利牛斯和约》的主要内容有:①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②西班牙向法国割让领土;③法国赦免投石党领袖孔代亲王。法西联姻为以后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埋下了隐患。

《比利牛斯和约》维护了法国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获得的权益,又进一步扩展了其疆界,为其称霸欧洲准备了条件。另一方面,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5.天然疆界

法国国王亨利四世曾提出了扩疆拓土的“宏伟的规划”,并使之成为法国的传统政策。路易十四则将其具体化为“天然疆界”政策,企图把法国的边疆扩展到比利牛斯山、地中海、阿尔卑斯山、莱茵河、北海、英吉利海峡和大西洋的比斯开湾等天然疆界。为此他发动了多次战争:1667年同西班牙作战要求割让西属尼德兰地区,通过签订《亚琛和约》保留在佛兰德斯设防12处;1672至1678年对荷兰战争,通过签订《奈梅根和约》,获得比利时境内两个据点和法兰斯孔太地区;在17世纪80年代获得了斯特拉斯堡、卢森堡和另外几个德意志城市;在1688年侵占莱茵地区时,英、法关系已经逆转,遭到反法大同盟的抵抗,《奈梅根和约》签订后的许多土地物归原主。经过这些战争,法国取得了很多土地,向“天然疆界”的设想不断迈进,但在追求“天然疆界”的过程中与许多国家的关系趋于紧张。

6.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乌得勒支和约》

1700年11月,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死后无嗣,法国与奥地利争夺西班牙王位,引发了战争。战争吸引了欧洲列强的注意力,英、荷趁机与法作战,神圣罗马帝国鼓动德意志诸邦与丹麦、瑞典结成反法同盟,战争形势对法国十分不利。但后来由于同盟内部的分歧和法国路易十四之孙菲力浦五世在西班牙地位的稳固,各国不得不妥协,于1713年10月签订《乌得勒支和约》。

主要内容为:①法国在领土和殖民地方面向欧洲国家作出了较大让步;②菲力浦五世保留了西班牙王位,但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法西两国永远不得合并;③英国在和约中受益最多,保住了海上优势,国际地位逐步上升;④法国的霸权不复存在,尽管保住了大陆强国地位,但海上实力被大大削弱了。

《乌得勒支和约》重新分配了欧洲国家的力量,建立了新的大陆均势,第一次将“实力均衡”概念写入了条约。英国在条约中获益最大,占领了不少的战略要地,并开始了夺取法国在美洲的殖民地的进程。同时,和约肯定了普鲁士的存在,为其日后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奠定了基础。

7.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之后,德意志内部有两个大国——普鲁士和奥地利。普鲁士力量超过了奥地利,拥有广阔版图的奥地利趋于衰落,受到列强的觊觎。1740年,奥地利国王去世,各国以各种原因不承认其长女玛丽亚·特蕾西娅的继承权,纷纷索要土地。普鲁士要求奥地利用西里西亚换取其对特蕾西娅继承权的承认,遭到拒绝。由此,普鲁士首先发难,对奥宣战,原来同奥地利敌对的法国站到普鲁士一边,同法国敌对的英国站到奥地利一边,双方进行八年激战,最终于1748年双方签订《亚琛和约》结束了战争。和约承认特蕾西娅的继承权,奥地利将西里西亚割给普鲁士,并将一部分奥属意大利的土地割给西班牙和撒丁王国。英、法在战争中都一无所获。《亚琛和约》只能维持暂时的和平,特别是普鲁士占领了西里西亚,因而与奥地利结怨,为七年战争播下了种子。

8.七年战争

七年战争是1756—1763年之间发生的以英普和法奥为主要对手的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签订的《亚琛和约》不仅没能解决英法之间与普奥之间的旧有矛盾,而且还增添了许多新矛盾。于是英普集团和法奥俄瑞(典)集团双方发生了这次混战,史称“七年战争”。战争的实质:一是普奥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二是英法争夺殖民地与海上霸权。全局性战争基本在欧洲大陆进行,局部性的英法争夺则在海上与殖民地进行。由于法国海军远远的落后于英军,法国的海外殖民地绝大部分被英国夺去,法国的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最后法国在欧陆退出了战争。战争历时七年,最后以《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的签订而告终。

这次战争在欧洲没有引起疆界的变化,但对列强的地位和未来欧洲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①奥地利地位削弱,普鲁士地位上升,两国仇恨加深,争夺更加激烈;②战争为俄国进一步向欧洲扩张创造了条件,在东北欧的未来事务中,俄国地位进一步提升;③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

9.北方大战

17世纪下半叶,彼得一世掌权后,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使俄国成为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彼得一世继承了前人的遗愿,为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而斗争。北方大战就是彼得一世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发动的对瑞典的战争。当时,欧洲的局势有利于俄国实现打通出海口计划,欧洲主要强国英、法、普、奥都全神贯注于正在进行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由于丹麦、萨克森和瑞典存在着矛盾,彼得一世利用他们的矛盾于1699年结成反对瑞典的“北方联盟”。

在战争过程中,除去军事行动外,外交行动非常复杂,北方同盟多次分化改组,战争双方各有胜负,最后俄军在波尔塔瓦战役中胜利,扭转了战争的局势。1714年,欧洲形势发生了变化,英、法、奥的介入为战争双方谈判奠定了基础,尤其是英国的介入迫使俄国、瑞典达成了《尼什塔特和约》,结束了北方大战。

根据和约,瑞典把芬兰湾、里加湾、卡累利阿、爱沙尼亚以及拉脱维亚的大部分割让给了俄国,俄国将芬兰归还给瑞典。至此俄国在波罗的海站稳了脚跟,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其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土地,成为了一个沿海国家,瑞典经历此次战争实力地位受到严重削弱,进一步走向了衰落。

10.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

1772—1795年,俄、普、奥三国对波兰进行了三次瓜分。18世纪中叶,波兰的封建农奴制危机和无政府状态发展到了顶点。中央政权瘫痪,边防空虚,国力衰弱。1763年10月,奥古斯都三世病故,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迫使波兰议会选举亲俄贵族波尼亚托夫斯基为新国王,加紧控制波兰。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部分波兰贵族掀起爱国革新运动,以加强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独立,结果引起外国的干涉,导致波兰被三次瓜分。

第一次瓜分(1772年):1764年4月,为反对波兰和土耳其,俄国、普鲁士及奥地利结成同盟。1772年8月,俄、普、奥三国在圣彼得堡签订瓜分波兰的条约:俄国占领分得了都纳河、第涅伯河以东的土地;普鲁士分得了西普鲁士全省,但泽和托伦除外;奥地利分得了加利西亚,克拉科夫除外。据此,波兰丧失了约35%的领土和33%的人口,并成为俄、普、奥的保护国。

第二次瓜分(1793年):18世纪80年代,波兰中小贵族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代表又一次掀起爱国革新运动,1791年通过《五三宪法》,取消自由否决权,引起俄国不满。1792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再次对波兰进行武装干涉。1793年1月23日,俄、普两国在彼得堡签订瓜分协议。俄国得到了乌克兰与立陶宛的一部分,包括基辅、沃伦和维林等地;普鲁士得到了但泽、托伦与波兹南等地。经过第二次瓜分,波兰成为仅剩20万平方公里领土,人口400万人口的小国,成为沙俄的傀儡国,波兰国王未经沙皇许可,不得与外国宣战与媾和。

第三次瓜分(1795年):波兰被两次瓜分后,面临着亡国的危险。1794年,波兰民族英雄科斯秋什科领导波兰人民在克拉科夫举行民族起义,屡胜俄军,建立革命政权,公布农民解放宣言。11月,俄军在普、奥配合下,将起义镇压下去。1795年10月,俄、普、奥三国签订瓜分波兰的协议。俄占领立陶宛、西白俄罗斯、库尔兰、沃伦西部、西乌克兰大部;奥占领包括克拉科夫、卢布林在内的全部小波兰地区和马佐夫舍一部分;普占其余的西部地区,其中包括华沙和马佐夫舍的余部。

至此,存在了800多年的波兰国家灭亡了。在三次瓜分波兰的过程中,沙俄夺占的领土约占原波兰领土的62%,共约46万多平方公里;普鲁士夺占约20%,共约14.11万平方公里;奥地利夺占约18%,共约12.18万平方公里。经历了这三次瓜分之后,波兰亡国,波兰就此从欧洲地图上消失长达123年之久。

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是三个封建专制国家在中欧争霸的后果之一,而三国的联合是在反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的。俄普奥瓜分波兰的反动联合,成为它们后来反对欧洲革命运动与镇压民族解放运动采取共同政策的现实基础,也是后来神圣同盟形成的历史渊源。

11.武装中立同盟

在北美殖民地进行反英独立战争期间,俄国联合丹麦、瑞典结成以武装保护中立国船只在交战国海岸自由航行进行贸易的同盟。1778年2月,法国同美国签订同盟条约。次年,法国又同西班牙及荷兰缔结联盟,共同反对英国。英国在同三国作战时,实行海上封锁,拦截中立国船只。1780年2月,俄国为保护战时与交战国进行贸易,向英、法、西等国宣布如下原则:中立国船舶可以自由地在交战国港口之间及其沿岸航行;除战时禁运物资外,交战国不得夺取中立国船舶上的敌货。同年7月和8月,俄国先后同丹麦、瑞典订立条约,约定装备若干战舰,用以保证上述原则的实施,形成以武力保护中立权利的同盟。之后其他中立国如荷兰、普鲁士、奥地利、葡萄牙等也陆续加入。1783年,美、英缔结《凡尔赛和约》,该同盟解体。

武装中立国盟的成立在客观上起到了帮助海运比较弱的美、法、西一方的作用,有利于美国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

同类推荐
  • 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

    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

    《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是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文集研究范围是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中国与东北亚、东南亚诸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诸多方面交流与合作的历史状况与历史意义,集中展示了历史学界在中国与周边诸邻国关系史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 区域行政引论

    区域行政引论

    区域是一个意蕴广泛而又相对的概念。它没有严格的范围、边界以及确切方位。各个学科因研究的视觉和内容不同,对区域的界定就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对区域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以自然标准划分、政治标准划分、经济标准划分、社会标准划分的四个过程;同时也反映了各个学科对区域概念的界定。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研究

    本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大理论形态的内在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合建构的原则方法与结构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路径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向那些具有常识的读者揭示了国内外盛行的阴谋论的历史、沿革;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思辨,指出了各种阴谋论长盛不衰的原因;并指出阴谋论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不可证伪性和妖魔化。由此希望读者能更加理性地思考,不被妖魔化的思维所裹挟。
  •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用三国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用三国

    古今中外,还没有人像毛泽东那样善于运用三国故事,赋以《三国演义》、《三国志》以时代的涵义,传播他那深邃的哲理思想。毛泽东曾说过,读《三国演义》这类书,让让人对社会了解多一些,也会对事物增强分析能力。三国故事汇集了农耕社会几千年的智慧,写了各种善恶观,也写了各路人马的众生相,和以他们为载体的文化道德观。《毛泽东用三国》(作者孙宝义、刘春增)系统梳理了毛泽东以史为鉴,《毛泽东用三国》运用“三国”的智谋,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些实践问题。
热门推荐
  • 生死大陆

    生死大陆

    在这个大陆上,如果你不想死或者说你想决定于别人的生死,那么,你就得有着高于别人的实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狼王灭世

    狼王灭世

    自己穿越为狼,兄弟们,分别穿越成了其他种族。
  • tfboys之穿越爱情

    tfboys之穿越爱情

    唐国三位公主与tfboys的爱恋,三位公主有一个可爱的妹妹,曾与姐姐们挑起战争,他们的爱情,被从中受到阻碍,但他们依然大胆爱。
  • 生生化极

    生生化极

    混沌初开,万物懵懂,一日三道划破苍穹的神光射向这片初生之土,形成三棵通天巨树。万年以后,第一棵神树开花结果,果实融入天地,教化万物,至此万族并起,然人族势弱,只能在夹缝中苟延残喘,幸得天地异变,第二颗果实化道三千,人族近道,至此厚积薄发,无数大能冲天而起,摘星弄月。这一日,最后一株神树于不为人知处缓缓绽放。。。。
  • 偏爱自找苦吃

    偏爱自找苦吃

    台湾作家[艾蜜莉]的免费全本小说《偏爱自找苦吃》。为了赴初恋男友的约会,丁薇光咬牙砸下月薪治装,岂料,她还来不及踏入法式餐厅共进浪漫的烛光晚餐,雪白洋装就教疾驶而过、溅了她一身污水的欧阳烈毁了!以为这样就结束?错!那家伙还“巴库”,又溅了她一次!她简直不敢相信,世上怎么会有这么没礼貌的生物存在?最扯的是,他下了车后居然还敢厚著脸皮跟她说“嗨”!拜托!当自己是在夜店把妹吗?耍什么帅啊?欧阳烈觉得丁薇光实在是又番又卢的“澳客”,要不是被迫得替她装潢房子,他根本不想再跟她接触!上次不小心溅了她一身湿,他立刻就回头想向她道歉了,谁晓得她脾气那么差,老爱误解他的话,真是不可爱!可说也奇怪,怎么嘴巴愈是咒骂她,心里却愈是想她呢?而且明知她的心被别人霸占住,他还是忍不住想对她好,唉~~他这不是摆明了自找骂挨、自找苦吃吗?
  • 在尘寰·流年

    在尘寰·流年

    本丛书是一套散文集,精选几位当代著名作家的散文作品,集结成册,力求打造一套极具文学价值、审美价值的文化丛书。《流年》结集了几个关于世道,关于岁月的小故事,从平凡中体现出人生真味。
  • 一个混沌空间

    一个混沌空间

    少年,命运将他带到一个神秘的空间,生死由他自己选择。他选择了活下去,痛苦的、孤苦的、无助的、绝望的活下去。能支撑他走出来的唯一的方向、目标、希望就是那遥遥无期的结果“活着离开这恐怖的空间”。他在这个无声无色无感,什么都没有的空间里挣扎了数万亿年,这空间才把他放了出来,为此他也得到了这空间的恩惠,带着强大的力量回到他原来的世界。但对于他来说,最大的恩惠是时间,他回到了原来的时间轴时间点上,只是空间位置不再是地球,可是现在的他无比强大,他靠着自己的力量回到了D星。可以只手遮天他会给这个世界带来点什么呢?是毁灭,还是造福,或者是什么都没有……
  • 美容礼仪教程

    美容礼仪教程

    本教程重点介绍了美容礼仪概论、美容管理者的职业形象塑造、美容服务礼仪实务和美容服务公关礼仪。全书内容系统全面,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做到了美容礼仪理论和美容礼仪实务的有机结合和统一,适合美容院管理者、美容院员工及美容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 九紫流殇

    九紫流殇

    美丽少女受冤而死,被迫来到古代,身负重任,却穿到一个又傻又穷又丑的小女娃身上?什么,本姑娘是九紫星君转世?为了早日归位,被迫接受不平等交易,来到异世。邪魅阴险的异国皇子,儒雅俊郎的美颜大叔,天真痴情的正太小弟……打抱不平遇美男,仗义相助结贵人。人活一世,不就是图个痛快么,姐都不怕,你怕什么!九紫右弼,得之相助,天下归心!身负异能,且看小女子怎么发家致富,号召天下,推翻妖后,打倒奸臣,匡扶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