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渊从小便聪明好学,深得父母的钟爱,望其长大成才,因此其字取自《论语》中的“焕章”。汪大渊自幼也怀有大志,想要效法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祖国名山大川,考察风俗,记载物产。后来,汪大渊果然不负所望,成为一位举世闻名的航海家。
汪大渊先是游历了当时中国南方最大的商港,也是世界最大商港之一的泉州。在那里,他看到了各种肤色和操各种语言的人们摩肩接踵;看到琳琅满目的中西商货堆积如山;港湾里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大小船只,特别是那些中外商人、水手所讲的外国风情,是那样生动、有趣。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了汪大渊,后来也促成了他两度远洋航行的壮举。
当时,泉州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因此这里的中外商人很多,航海业也十分发达。汪大渊自小耳濡目染,深受当时西方海洋文明的影响,对海上航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是向往着到海上去考察体验。
然而,民间自发的航海活动,其资金、物资和人力准备之艰难都是可想而知的。在汪大渊之前,中国沿海可能也有许多人做过远航的梦,但都没有能力组织船队。但汪大渊做到了,他自己筹备资金和航海工具,进行了两次伟大的航海探险,还亲自整理出了自己的航海笔记——《岛夷志略》。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有些方面就连后来的哥伦布也无法比拟。
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年仅20岁的汪大渊搭上一艘泉州的远洋商船从泉州港出海了。这一走,直到元统二年(1334年)夏秋间才返回泉州。
这次航行是从泉州出发,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再横渡地中海到西北非洲的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折向南直到莫桑比克,再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再到澳洲,从澳洲到加里曼丹岛,又经菲律宾群岛,最后返回泉州。
元惠宗至元三年(1337年),汪大渊第二次从泉州出航,游历了南洋群岛和印度洋西面的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莫桑比克海峡及澳洲各地,两年后返回了泉州。
汪大渊回到泉州后,便将自己出海的见闻写成了《岛夷志略》,流传于世,甚至成为后来郑和航海的重要参考资料。他的航海比郑和早了175年,比哥伦布早了262年!最重要的是,汪大渊的航海行为并不是“政府行为”,而是民间完全自发的探索海洋奥秘的壮举。
据吴鉴在《岛夷志·序》中介绍说:“豫章汪君焕章,少负奇气,为司马子长之游,足迹几半天下矣。顾以海外之风土,国史未尽其蕴,因附舶以浮于海者数年,然后归。其目所及,皆为书以记之。校之五年旧志,大有迳庭矣。”
汪大渊自己在《岛夷志后序》中也说:“大渊少年尝附舶以浮于海,所过之地,窃尝赋诗以记其山川、土俗、风景、物产之诡异,与夫可怪、可愕、可鄙、可笑之事。皆身所游览,耳目所亲见。传说之事,则不载焉。”
张翥在《序》里说:“汪君焕章当冠年尝两附舶东、西洋,所过辄采录其山川、风土、物产之诡异,居室、饮食、衣服之好尚,与夫贸易赍用之所宜。非亲见不书,则信乎其可征也。”
可见,汪大渊是当时的一位著名的大游历家,曾两次随中国商船到东洋(即南洋)、西洋(即印度洋)。《岛夷志略》前99条中有关各地的山川、风土、物产、居民、饮食、衣服和贸易的情况,都是他当时根据亲身的见闻记录下来的,因而是真实可靠的。
归来之后,汪大渊又以5年的时间校对前人的记载,发现其中许多与自己的见闻“大有径庭”的地方。该书初稿大概也是在这5年内完成的。《岛夷志略》最后成书是在“至正己丑冬”,即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年)冬天。
《岛夷志略》上承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和赵汝适的《诸蕃志》,下启明初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等书。但《岭外代答》,特别是《诸蕃志》等,主要是作者汪大渊的耳闻,并非亲历,因此其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错误。《四库全书总目》在评价中指出:“诸史外国列传秉笔之人,皆未尝身历其地。即赵汝适《诸蕃志》之类,亦多得于市舶之口传。大渊此书,则皆亲历而手记之,究非空谈无征者比。”
马欢后来所著的《瀛涯胜览》,也是受到了汪大渊的启发。他在自序中说:“余昔观《岛夷志》,载天时气候之别,地理人物之异,慨然叹曰:普天下何若是之不同耶?!……余以通译番书,亦被使末,随其所至,鲸波浩渺,不知其几千、万里。历涉诸邦,其天时、气候、地理、人物,目击而身履之;然后知《岛夷志》所著者不诬。……于是采摭各国人物之丑美,壤俗之异同,与夫土产之别,疆域之制,编次成帙。”
◎故事感悟
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要想做到这三点,重行是根本途径。尤其是对于“立言”来说,要想著书立说并流传后世,就要去实践,去探索。汪大渊自幼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知精神,自己一人两次航海,归来后认真写作,最终完成巨著《岛夷志略》,成为后来郑和下西洋时重要的参考资料。汪大渊也因此成为历史上德、功、言三不朽的人物。
◎史海撷英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的中国与外国进行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起点是福建省的泉州。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在陆上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便已有了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包括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
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古代海道交通的大动脉。自汉朝时期开始,中国与马来半岛便已有了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彼此间的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进行交易,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通道在隋唐时期运送的大宗货物主要是丝绸,因此大家都将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瓷器的出口渐渐成为主要货物,因此,人们也把这条航道称为“海上陶瓷之路”。同时,还由于输入的商品历来主要是香料,因此也将其称作“海上香料之路”。
◎文苑拾萃
《岛夷志略》
《岛夷志略》记述了澎湖、琉球、三岛、麻逸、无枝拔、龙涎屿、交趾、占城、民多郎、宾童龙、真腊、丹马令、日丽、麻里鲁、遐来忽、彭坑、吉兰丹、丁家卢、戎、罗卫、罗斛、东冲古剌、苏洛鬲、针路、八都马、淡邈、尖山、八节那间、三佛齐、啸喷、浡泥、明家罗、暹、爪哇、重迦罗、都督岸、文诞、苏禄、龙牙犀角、苏门傍、旧港、龙牙菩提、毗舍耶、班卒、蒲奔、假里马打、文老古、古里地闷、龙牙门、东西竺、急水湾、花面、淡洋、须文答剌、僧加剌、勾栏山、特番里、班达里、曼佗郎、喃诬哩、北溜、下里、高郎步、沙里八丹、金塔、东淡邈、大八丹、加里那、土塔、第三港、华罗、麻那里、加将门里、波斯离、挞吉那、千里马、大佛山、须文那、万里石塘、小埧喃、古里佛、朋加剌、巴南巴西、放拜、大乌爹、万年港、马八儿屿、阿里思、哩伽塔、天堂、天竺、层摇罗、马鲁涧、甘埋里、麻呵斯离、罗婆斯、乌爹等地,共100篇206个地区,对明代的地理类书籍影响很大。
李时珍足下出巨著
◎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魏·王肃《孔子家语·困誓》
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
李时珍的家族世代为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也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自14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父亲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了儿子的要求,并精心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在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重要,但更要“行万里路”。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和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李时珍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调查,后来还多次出外采访。除湖广外,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等地,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上都有他的足迹。
李时珍每到一地,都会虚心地向当地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教。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都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一种药材,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中却没有说明白,各家注释也不尽相同。有一次,李时珍问了一位种菜的老人,在老人的指点下,李时珍又查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解释出来了。
有一次,李时珍在采药时找到了曼陀罗。按照当地山民的说法,他用曼陀罗泡了酒。过了几天,李时珍决定亲口尝一尝,亲身体验一下曼陀罗的功效。他先抿了一小口,感觉味道很香;又抿了一口,舌头以至整个口腔都发麻了;再抿一口,人便开始昏昏沉沉了,不一会儿竟发出阵阵傻笑,手脚也不停地舞动着;最后,他失去了知觉,摔倒在地。
周围的人见状,都吓坏了,赶紧给李时珍灌了解毒的药。过了好半天,李时珍才清醒过来,大家这才松了口气。
醒来后的李时珍兴奋极了,连忙记下了曼陀罗的产地、形状、习性、生长期,并写下了如何泡酒以及制成药后的作用、服法、功效、反应过程等等。
有人埋怨李时珍太冒险了,他却笑着说:“不尝尝,怎么断定它的功效呢?再说,总不能拿病人去做实验吧!”听了他的话,大家更敬佩李时珍了。
就这样,又一种可以作为临床麻醉的药物问世了。
当时,武当山五龙宫产的“榔梅”,被道士们说成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果”。他们每年都采摘一些回来进贡给皇帝,官府还严禁其他人采摘。李时珍不信道士们的说法,就想亲自采来试试,看看它究竟有什么功效。
于是,他不顾道士们的反对,竟冒险采了一个。经研究,李时珍发现这种“长生不老的仙果”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样,只是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种变了形的榆树的果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功效。
鲮鲤,即今天说的穿山甲,是过去比较常用的中药。陶弘景说它能水陆两栖,白天爬上岩来,张开鳞甲,装出死了的样子,引诱蚂蚁进入甲内,再闭上鳞甲,潜入水中,然后开甲让蚂蚁浮出,再吞食。为了了解陶弘景的说法是否正确,李时珍亲自上山去观察,并在樵夫、猎人的帮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从它的胃里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蚂蚁,证实穿山甲是食蚁动物这点,陶弘景是说对了。
不过,从观察中,李时珍也发现,穿山甲在食蚁时是扒开蚁穴,进行舐食,而不是诱蚁入甲,下水吞食。李时珍肯定了陶弘景对的一面,也纠正了其错误之处。
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许多药物的疑难问题,并于万历戊寅年(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的编写工作。
全书约有200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载方一万多个,附图1000多幅,成为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李时珍在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也做出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故事感悟
李时珍从小就懂得不仅要“搜罗百式”,更要“遍访四方”,立志要踏遍千山万水寻药访医。他像神农那样口尝百草,以身试药,一个个草药的品性被他如实地记录下来,一种种药物的图样被他精心地描绘出来,一部旷世医典的问世更是享誉全球。当后人一页页翻开《本草纲目》时,呈现在眼前的不仅是药草,还有李时珍辛苦的足迹。
◎史海撷英
李时珍纠正错药
李时珍20岁那年,蕲州地区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水灾,蕲河两岸的千顷良田顿时化为一片汪洋。乡亲们流离失所,到处都是一片哭声。洪水刚过,瘟疫便开始蔓延,病魔无情地吞噬着无辜的生命。李时珍目睹惨景,心如刀绞,与父亲一起救治病人,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这一天,李时珍正在诊病,突然一群人吵吵嚷嚷地拉着一个江湖郎中涌进了诊所。为首的年轻人愤愤地说:“李大夫,你给评评理!我爹吃了他给开的药,病没见好,反倒重了。我去找他算账,他硬说药方没错。我们信得过你,你给看看。”
说着,年轻人就把给父亲煎药的药罐递了过来:“喏,这就是药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