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朱元璋注重家教,他的儿子们成年以后大都很能干。除去长子朱标为太子外,二子秦王、三子晋王、四子燕王分别封藩西安、太原和北平(永乐元年改称北京),成为藩屏北方的支柱。五子周王颇有文才,著《元宫词》百章,又著《救荒百草》,选出400多种可救饥荒的草类,制成图谱,加以注文,不仅可救民饥荒,也是一部植物学专著。八子潭王、十子鲁王、十一子蜀王也都以通文学、好学礼士而闻名。十二子湘王文武全才,读书常至半夜,又善弓马,曾开景元阁,招纳文士,校雠图籍。据说他行军时还带着大批图书,又喜游山水,俨然有名士之风。十六子庆王也是文学之士。十七子宁王尤以文武全才多智谋而受太祖钟爱,他撰有《通鉴博论》、《汉唐秘史》、《史断》、《文谱》、《诗谱》等著作数十种,还通晓音乐戏曲。
明太祖对诸子期望大,管教严,从不姑息。二子秦王多有过失,明太祖对他屡加训责,险些将其废黜,死后定谥号为“愍”。十子鲁王因服金石丹药求长生,毒发伤目,太祖在他死后谥为“荒”,以作惩戒。
◎故事感悟
朱元璋严格教子,为明朝初期的几代帝王能够有所作为奠定了良好基础。
◎史海撷英
红巾军
红巾军是元朝末年起来反抗元朝的主要力量,最初与明教、弥勒教、白莲教等民间宗教结合。因打红旗,头扎红巾,故称作“红巾”或“红军”;又因焚香聚众,所以又被称作“香军。”
元顺帝统治末年,政治败坏,税赋沉重,加上天灾不断,韩山童、刘福通等便以弥勒下世、明王出世等教义,率众起事。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顺帝以贾鲁治理黄河,动用大量民夫,造成不满,韩山童等人便决定在该年5月发动事变。但不幸事泄,韩山童被杀。刘福通则带着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杀出重围,占领了颍州,在河南一带势力日益强盛。而北方其他起事者,如徐州的芝麻李、彭大、濠州的郭子兴等,都打着红巾旗号。
北方红军兴起后,南方也纷纷打着红军的旗号起事。此外,还有王权在南阳地区的“北琐红军”、孟海满在荆襄一带的“南琐红军”等。
元朝对于红巾军的起事很快展开了镇压,红巾军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至正十五年(1355年),战局有所转变,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帝。其后数战,击败了答失八都鲁的军队,并展开反攻,甚至逼近元大都。南方的红巾军也在湖南、湖北等地取得胜利。朱元璋则接替了病逝的郭子兴,率军渡长江占领集庆(今南京)。至元十七年(1357年)前后,在北方以察罕帖木儿、孛罗帖木儿、李思齐等为首的元军将领开始对北方红巾军展开反攻,红巾军内部也发生了争执分裂,势力渐弱。1363年,北方红巾军在安丰之役中败给了新兴并降元的张士诚,刘福通也已战死,韩林儿投奔了朱元璋,随后被杀;南方红巾军将领陈友谅则于1360年杀死徐寿辉自代。此后,群雄争战,已渐失去原本红巾军的性质了。
◎文苑拾萃
谒明太祖陵
(清)乾 隆
崛起何嫌本做僧,汉高同杰又多能。
每当巡省临华里,必致勤虔谒孝陵。
一代规模颇称树,百年礼乐未遑兴。
独怜复古非通变,翻使燕兵衅可乘。
李应升遗书训子
◎无好学之志,虽则圣人复出,亦无益焉。——宋·杨时
李应升(1593—1626年),字仲达,号次见。明朝南直隶江阴人。
李应升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授南康府(今江西星子县)推官。他任内不避豪强,救出被判为死罪的无辜百姓19人,杀污吏数人。百姓因为他公正廉明,心悦诚服,并编了首歌谣:“前林后李,清和无比。”(林指晋江林学会,也是以清慎著称的官员)
天启二年,李应升升迁为朝廷御史。当时,宦官魏忠贤一手遮天,朝政腐败。他嫉恶如仇,密拟魏忠贤16大罪,欲上疏朝廷,被哥哥阻止而怏怏不乐。不久,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24大罪,李应升于是接踵其后慷慨陈词,历数魏忠贤祸国殃民的罪行。结果,他被捕入狱,惨遭杀害,年仅34岁。
在临刑前一天,李应升写了一封遗书给儿子,对儿子提出了六个要求,即“宜俭以惜福,宜谦以守身,宜孝以事亲,宜公以承家,桑梓之谊,文章一派”。
“宜俭以惜福”,是劝诫儿子,身在福中要知福。
“宜谦以守身”,是认为儿子还小,还不曾有高低上下的经历,也就不曾领教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希望儿子要谦虚与洁身自好。
“宜孝以事亲”,是告诉儿子不要忘记祖父母的疼爱,对祖父母要报以庄重的敬爱;同时告诉儿子服从母亲的教导,要成为母亲的依靠。不能因傲慢不满而不去恭敬。
“宜公以承家”,是告诉儿子做官要有名誉与气节,不要贪污或巧取豪夺。告诉儿子应该把伯伯当做父亲,把寡妇婶婶当做母亲一样看待。今天家里的财产,都是祖父母辛苦积累起来的,应遵照祖父母的主张,不可多取家产。
“桑梓之谊”,是告诉儿子:只有一个同宗的妹妹,应当如同胞一样对待她。她倘若嫁给一个中等贫家,必须给她庄田百亩。对同宗妹妹的母亲,应供给衣食,拨给她养老的田地收租以保证她的生活,出出进进,都要小心瞻顾。
“文章一派”,是告诉儿子:你的天资并不愚钝,应该努力勤学。倘有上进的那一天,应该先归功于修养;如果没有上进的希望,必须做一个读书的秀才。
遗书的最后,李应升还对儿子写道:我恨我不能为你的祖父母养老送终,待你的祖父母百年之后,埋葬在我的坟墓旁边,不得远离。
◎故事感悟
李应升的诫子遗书使人潸然泪下!李应升的诫子遗书不仅对李家后代有深刻的教益,对今天的人们也有很好的启示。
◎史海撷英
锦衣卫
锦衣卫是明朝所设立的官署名,也就是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皇帝的侍卫机构。
锦衣卫的前身是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时期所设立的御用拱卫司。为了监视、侦察、镇压官吏的不法行为,朱元璋先后任用亲信文武官员充当“检校”,“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明洪武二年(1369年),又改设大内亲军都督府;十五年(1382年)设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锦衣卫掌管刑狱,赋予其巡察缉捕之权,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文苑拾萃
郡中别徐元修
(明)李应升
其一
相逢脉脉共凄伤,讶我无情似木肠。
有客冲冠歌易水,不将儿女泪沾裳。
其二
南州高士旧知闻,如水交情义拂云。
他日清朝应秉笔,党人碑后勒遗文。
林宾日循循善诱
◎论事不可趋一时之轻重,当思其久而远者。——清·陈宏谋
林宾日(1749-1827年),原名天翰,字孟养,号晹谷,籍贯侯官(今福州)。民族英雄林则徐之父。
林宾日这个名字鲜为人知,可是提到林则徐,却几乎无人不晓。而林宾日就是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的祖上曾是官宦人家,到他父亲这一代已经衰败。有了林则徐之后,林家已经沦落为“家无一尺之地,半亩之田”的极其贫困的境地。
林宾日是个知识分子,因家境贫寒,只得放弃学业,做了私塾先生,“半饥半寒,迁就度日”。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作为下层知识分子,生活上只有两个出路,一是通过科举,走仕途之路;另一条路就是在苦海中挣扎,甘当普通的老百姓。林宾日也曾梦想过做官,但未能如愿。因此,他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历尽艰辛,培养儿子成人。
林则徐4岁的时候,林宾日便开始了对他的启蒙教育。当时,林则徐年岁太小,别说读书,就是坐住都难。林宾日对待儿子是很有耐心的,不管小林则徐怎样淘气,他从不打骂,而只有循循善诱。每当教完其他学生的功课后,他便把林则徐抱在膝上,一句一句地教他读诵文章和诗词。这样,使林则徐在享受父亲爱抚的同时,又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许多知识。这种教育方法给林则徐以极深的印象,成年后的林则徐曾这样回忆道:“父亲教我读书,谆谆教诲,循循善诱,不发脾气,没有疾言厉色,所以使人乐于学习。”
这样过了三年,林则徐已经能够熟练地背诵出许多文章、诗词。林则徐7岁的时候,林宾日便开始教他写文章,这比一般的孩子要早得多。当时有人劝林宾日,不必这样早就教孩子写文章,他回答说:“此儿性灵,时有发现处,不引之则其机反窒。”他知道,孩子的天资好,应该及时诱导,否则将会使他的聪明才智被无情扼杀掉。由于林宾日的耐心教诲,加上林则徐的刻苦努力,林则徐很快便“以童年擅文名”。
林宾日在教儿子读书的同时,还注意培养他吃苦耐劳的习惯。
林家清贫,据说每到过年除夕之夜才能吃上一顿素炒豆腐。尽管如此,林宾日即使典当旧衣物,也要保证孩子学习。他要求孩子读书不能怕吃苦,并规定每天读书至深夜。为了督促、鼓励孩子刻苦读书,林宾日每天带领全家在一盏小油灯下忙碌,以陪伴林则徐学习。
有人见林宾日如此清苦,便劝他改行,而林宾日却“唯笑不应”。这对林则徐的教育极深,他每当看到父母姐妹们忙碌,总要抢着帮他们干活儿。每当这时,林宾日便告诉孩子不必顾及于此,要努力读书,将来为国家效力。他曾在家中贴了这样一副对联:“粗衣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父母姐妹的艰辛以及父亲的殷切希望,是对林则徐的巨大鞭策和鼓舞。
有一年春夏之交,青黄不接。林家本已很困难,林宾日的三哥林天策又托人来借粮。林宾日毫不犹豫地将家中仅有的一点粮食送给了三哥,然后又把孩子们叫到身边,对他们说:“汝伯父来,不得言未举火。”结果,林则徐和姐妹们吃了一天剩饭,而林宾日夫妇却饿着肚子。这种珍视手足之情,以及“视人之急犹己家”的舍己为人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林则徐,使他终生难忘。
林宾日了解官场的腐败,每每在家中与夫人谈论朝政抨击时弊,说到激动处往往怒形于色,这对在一旁静听的林则徐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林则徐20岁乡试中举,次年入京会试落榜,又回到家乡当私塾先生。这时,林宾日和一些正直的读书人结成了“真率会”,“讨论文字,上下古今”。这个文学小团体反对拘泥于古人与庸俗,主张“纵谈不讲之乎者也”,“说家常不及男婚女嫁”,在礼仪上反对守旧,具有开明的倾向。林则徐也参与了活动,并认识了一些正直的读书人,这对于他了解社会、了解国情起了很大作用,是他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
◎故事感悟
林宾日是一个封建知识分子,他希望儿子能够读书做官,但他更注意教育儿子做个正直的官。因此,不论是言传还是身教,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林则徐从小便养成了正派、刚直的性格。
◎史海撷英
因材施教出文章
林则徐4岁时,就开始接触书本了。开始时,他是听比自己大三四岁的孩子朗读,耳濡目染之中自己便也捧起了书本。那么,林则徐为什么会这样早就开始读书呢?
原来,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一位私塾先生,当时林宾日正受聘在附近的一个姓罗的人家里教课。罗家与林家很近,父亲望子成龙,所以就每天带着林则徐一起到私塾上学,教他接触书本,有时也让他跟着学生朗读。就这样,林则徐竟也识得了不少字。
古代的私塾中总是有些不成文的规矩,学生稍有不顺从,就会受到体罚,轻则打手心,重则顶砖头。林宾日反对这些规矩,他经常对别人说:“孩子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应该耐心地把书本上的道理讲给他们听,让他们自己改正错误,打骂可不是好办法。”他不但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此轻易不打骂学童。这也受到了孩子和孩子家长们的欢迎,因此来他这个私塾上学的孩子也越来越多。
林则徐见父亲受到孩子和家长的爱戴,心里也十分高兴。他幼小的心灵开始想:“父亲能这样好好教导学生,我更应该听他教诲,认真地读书,绝不错过寸金光阴。”
春去秋来,匆匆又过了三年,林则徐比同龄的孩子读了更多的书,也懂得了更多的做人道理。白天,他继续随父亲到罗家私塾去,晚上吃完饭后就坐在板凳上,复习白天的功课。
一天晚上,林则徐正在读书,猛然瞧见母亲在剪纸花时不慎被剪刀戳伤了手指,非常心疼。他对母亲说:“母亲,您也教我剪纸花吧,也好让我为家里挣点儿钱。”
母亲听了儿子的话,认真地说:“好男儿应该有远大的志向,剪纸花不是你要做的事呀!”
“说得好。”林宾日此时正在一旁读《宋史·李纲传》。听了妻子的话,他立即放下手中的书,紧接着说:“做一个好男儿就得努力读书,向书上的好人学习。比如像这位李纲,说来也是我们的大同乡。你要是能学他那样忠贞报国,我们就高兴了。”
林则徐过去曾听父亲介绍过李纲,还有和李纲同时代的宗泽、岳飞等民族英雄的故事。这次他又听到父亲让他学习李纲,就郑重地表示:“我一定要照你们的话去做,长大了为国家效力。”
◎文苑拾萃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七律二首
(清)林则徐
其一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其二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