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廷闻讯,连忙派谢琰、刘牢之前往镇压。当时,谢琰是陈郡著名的谢氏家族中的人物,刘牢之则为淝水战役中大破前秦苻坚的北府名将。后来,刘裕转入刘牢之的麾下,当了一名参军。在转战三吴的几年中,刘裕屡充先锋,每战挫敌,其军事干略也得到了初步显露。他不仅作战勇猛,披坚执锐,冲锋陷阵,而且指挥有方,富有智谋,善于以少胜多。当时诸将纵兵暴掠,涂炭百姓,唯有刘裕能治军整肃,法纪严明。因讨乱有功,刘裕被晋廷封为建武将军,领下邳太守。他率水军继续追讨孙恩,最终迫使孙恩投海而死。
孙恩领导的浙东农民起义坚持了12年,转战东南沿海各地,沉重地打击了东晋的腐朽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步伐。
◎文苑拾萃
咏史下·刘裕
(宋)陈普
长安何但遗黎舞,翁仲铜驼亦笑开。
他日佛貍南下路,青泥千尺髑髅台。
孙待封宁死不诬人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崔圆(705—768年),唐代青州益都人,为崔亮的八世孙。崔圆少年家境贫寒,志向远大,好读兵书,有经国济世之才。后来,虽然相继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左仆射、入知省事等官职,但未再被重用。64岁去世,赠官太子太师,谥“昭襄”。
唐朝上元二年,江淮都统崔圆任命李藏用为楚州刺史。因为刘展叛乱,江淮各州的库藏物资没有准数,支度租庸使奏请朝廷批准加以核查。
当初为了平定叛乱,仓促招募兵马,很多物资已经散落遗失,现在核对出的不足之数,各将领只好变卖自己家产来补偿。李藏用唯恐牵连到自己,曾对别人说过一些怨恨不满的话。牙将高干对李藏用怀有旧怨,于是乘机派人到广陵,向都统诬告李藏用谋反,并先起兵进行袭击。李藏用逃跑后,高干追上并杀了他。
后来都统崔圆逐一询问李藏用手下的将领、属吏,对证他谋反之事,这些将吏极其畏惧,因此都附和高干所说。唯独部将孙待封坚持说李藏用没有谋反之意,崔圆下令要杀掉他。这时有人对孙待封说:“你为什么不跟着大家说,这样就可以活命!”
孙待封回答:“我开始是刘展的部将,奉朝廷命令去赴任,别人说我也要跟着谋反,后来是李藏用起兵剿灭了刘展,现在又说李藏用谋反。如果这样,还有谁是不谋反的?难道这还有头吗?我宁可马上去死,也不能用根本没有的罪名去诬陷别人!”于是孙待封引颈就刑。
◎故事感悟
宁死也不去诬陷别人,这种不趋炎附势,始终尊重事实、坚持自己原则的精神,是我们所崇尚和效仿的。
◎史海撷英
文成公主入藏
7世纪初,吐蕃国的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高原。由于松赞干布羡慕唐朝的文化,便派遣使者到长安,向唐太宗提出和亲的请求。唐太宗答应了和亲的请求,命令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奉命后,欣然前往,和松赞干布结为夫妻。
文成公主入藏后,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得到了发展,两国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加强。文成公主从唐朝带去了一些药物、工业技术等,吐蕃又派贵族子弟到长安留学。这充分说明了西藏自古就与中原王朝保持密切联系。
◎文苑拾萃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铅釉陶器。它是先以白色的黏土作成陶胚,放在窑内素烧。陶胚烧成后,再上釉进行釉烧。彩釉多是白、黄、绿、褐、蓝等色。
经过化学分析,彩釉的主要成分是矽酸铅,是用铅和石英配制而成的,透明无色。在制作时,需要先在白地的陶胎上涂一层无色釉,然后再涂上各种金属氧化物作为呈色剂,进行釉烧。工匠们可以配出浅黄、翠绿、天蓝等色彩。
由于铅釉高温流动的性质,在烧时会往下流淌,呈现出从浓到淡的层次,融合绚丽,斑驳淋漓,这便成了闻名于世的唐三彩。唐三彩也表明我国古代工匠们对化学原料特性的认识、对火焰的控制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吴兢写史不欺人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吴兢(670—749年),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唐中宗时,改右补阙,累迁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时,为谏议大夫,修文馆学士,卫尉少卿兼修国史,太子左庶子,也曾任台、洪、饶、蕲等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迁相州,封长垣县子。后改邺郡太守,回京又任恒王傅。与同时代其他官员相比,吴兢的仕途还是较为顺畅的,没有大起大落。
武则天时,吴兢进入史馆,负责编纂国史。他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忠于史实,不畏权势。
唐中宗时,吴兢和史学家刘知几合作,撰写了《则天皇后实录》。有一件史实是这样的:
武则天晚年有两个宠臣,一个叫张宗昌,一个叫张易之,“二张”依仗武则天的宠爱,横行霸道。宰相魏元忠建议武则天不该留“二张”在身边。“二张”知道后,对魏元忠恨之入骨,又怕武则天死后,魏元忠会对他俩下手,就密谋诬陷魏元忠有谋反之意。武则天听信了谗言,将魏元忠逮捕入狱。张宗昌又暗中诱逼凤阁舍人张说出堂作证,说事成后,提拔他。张说只得答应了。同僚宋璟对张说说:“名义至重,鬼神难欺;万万不能伙同小人陷害忠良啊!”在同僚的激发下,张说在朝堂上言道:“臣确实没听魏元忠有此言,是张昌宗逼我作证的。”魏元忠才得以免死。
吴兢对这件事直言不讳,如实做了记载。
张说担任了宰相,兼管国史。看到上述那段史实的记载,感到很难堪,认为有损自己形象,就动了改史的念头。
一天,张说去国史馆翻阅国史,假装说:“刘知几这人太不随和了,故意让我难堪!”实际他明明知道是吴兢写的。吴兢听了,立刻站了起来,说:“是我写的,史稿尚在,你不能错怪死去的刘知几!”史官们惊得变了脸色,吴兢毫不畏惧,仍坚持如实记载。
张说又暗地里去求吴兢,做几个字的更改,还说:“一定知恩图报!”又软言乞求了好一段时间。吴兢终未答应,说:“假如答应了您的请求,那么这部书就算不得史实了;不算作史实,又怎么让后人相信呢?希望您能够谅解我。”
◎故事感悟
在封建社会里,做一名正直的官吏是需要有一定勇气的。历代王朝,无论是皇上还是官僚们,都愿意听好话,不愿意听到对自己的批评指责,因此也给写史的史官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很多史官为了迎合上级而极尽阿谀奉承,但吴兢不畏权势,尊重史实。他秉笔直书,不畏强权,这种精神永远值得后人称颂。
◎史海撷英
吴兢进谏
唐代在魏元忠、朱敬则双双为相的长安年间(701—704年),吴兢被举荐为“有史才”,“因令直史馆,修国史”,从此,吴兢步入了仕途。
吴兢为史臣,耿直而敢于犯颜直谏。在保存至今的吴兢的几篇奏表中,都有反映他的事迹,如《上中宗皇帝疏》,就对当时政治局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武则天去世后,唐中宗李显无力驾驭全局,武三思、韦后、安乐公主等人都在觊觎着最高权力,因而阴谋之事也是连接不断。一时朝中人人自危,气氛恐怖。但是,吴兢却不计个人安危,毅然上表中宗,直率地指出把相王李旦说成太子李重俊的同谋是一场阴谋。他劝中宗,要珍惜与相王“亲莫加焉”的兄弟之情,“若信任邪佞,委之于法,必伤陛下之恩,失天下之望”。吴兢分析说,如果相王被诬治罪,那么中宗本人也将陷入孤立无援之境地。由于吴兢的奏表颇有影响力,加上御史中丞萧至忠的进谏,终于使相王平安无事。数年后,相王李旦继位,是为唐睿宗。
◎文苑拾萃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录的基本上都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等。此外,还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诚实无欺的李约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李约(生卒年不详),字存博。汧公勉之子,自称萧斋。官兵部员外郎。其诗语言朴实,感情沉郁。诗10首,皆是不错的作品,其中尤以《观祈雨》为最好。该诗将久旱(以致“桑条无叶土生烟”)祈雨的情景与朱门的处处歌舞升平相对举,深刻揭露出统治阶级不顾劳动人民疾苦,终年贪图享乐、醉生梦死的社会现实,使人印象深刻。
唐代,朝廷的兵部有一位员外郎,名字叫李约。一次,李约坐船外出,傍晚,船就泊在江边,旁边停泊着一只较大的船。
李约坐在船舱中,隐约听得水手在同什么人交谈时提到自己的名字,他就出舱走上船头。
“这位就是李大人。”水手向一个人介绍。
“拜见李大人。”那人行礼,指着旁边的大船说:“我们主人想请李大人过船相见。”
素昧平生,见我会有什么事呢?李约边想着边跟那人上了那只大船。船上人赶紧把李约让进前舱。
进得前舱,李约见一人卧在榻上,气息微弱的样子,显然是重病在身。病人费力地请李约坐下。
谈过几句,李约知道了这病人是来自西北部的少数民族商人,这次是带着两个女儿到内地经商的。谈到女儿,商人又将女儿从后舱招呼出来拜见李约。李约一见,两个女孩年岁都不是很大,堪称绝色。
“这次经商很顺利,获利特别大。谁料想,我忽然得了重病。药用得不少,就是不见一丝功效。我将不久于人世了,就是这巨万的资财和这两个女儿,实在让我闭不上眼睛,真是放心不下啊!”商人连连叹气。
“怎么不想法通知亲属呢?”李约问。
“我的亲属远在万里之外,山高路远,来不及了。我想把资财和女儿托付于他人。”
“嗯。想来已经有了托付之人?”
“轻易托付,巨万资财难保不被侵吞。两个女儿未谙世事,谁知……”
李约点头叹息。
“今天,听说李大人的船就泊在这里,这也是我命中幸运。我就想将这些俗务托付给李大人……”商人说着,拉住李约的袖子。
李约说:“两个未谙世事的女儿,巨万的资财,怎能托给一个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人?”
商人说:“我早就听说过李大人的信用了,只是没缘分同李大人相见相识。”
商人恳求再三,李约说:“别人托办事情,能办到才能应承的,一旦承诺就必须办到。不知你要我办什么?”
“这些资财,请暂时代为保管。”
“这可以办到,我绝不动一丝一厘。”
“两个女儿,烦大人为她们寻上合适的夫婿,免得……”商人气喘得紧。
“这也可以,我绝不存图利的念头。”“还有……”商人说到这里,摆手让别人走开。舱中只有李约一人在旁边时,他也不说什么,只是费力地从怀中掏出一个绒布小包,打开,露出一颗闪闪发亮的夜明宝珠。商人这才说:“这颗宝珠……”说了半句就停住了,有点难以启齿的样子。
“有事只管直言,能办我就应承,说办我一定办到。”李约说。
“想请大人把它放到我的口中,勿使任何人知道……”
很快,商人就死了。
商人的资财,李约碰也没碰,就让商人的女儿把它们连同账簿一起封好,请官府收去保管。
商人的女儿,李约为她们寻了夫婿。过了很长时间,得到信息的商人亲属赶来清理商人的遗财。他们到官府将商人的遗财同账簿一一对照,发现除一颗宝珠,余者丝毫不差。他们知道那宝珠价值连城,便用询问的眼光看着李约说:“酬谢李大人也是应当。”
李约不说什么,只让官府派人与商人的亲属一起去将商人的坟墓挖开了。坟墓挖开,人们都看见,那颗宝珠就在商人尸骸的口中。
李约说:“因为我答应他,将这颗珠子放在他的口中……”
◎故事感悟
承诺死人的委托,经手巨万的资财、珍宝,不办没人指责,侵吞没人知道,不用监视,不用旁证,靠的是什么?诚实!讲的是什么?信用!李约的品德比那颗宝珠更加光彩夺目。
◎史海撷英
韦氏当权
唐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拥立唐中宗李显复位,恢复唐朝的政权。李旦被立为相王。然而,中宗复位后,却一直受到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则天旧有党羽武三思等人的影响,张柬之等参与政变的人被全部流放或诛杀。
韦皇后有意成为第二个武后,而安乐公主则曾要求被立为皇太女。景龙四年(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了中宗,韦皇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儿子是临淄王李隆基,他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协助下发动了政变,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最终拥立李旦复位。
◎文苑拾萃
御史台
御史台是一种官署名,也是一个监察机构。自秦汉以来,历代都会设立御史台这个机构,掌管监察之事。
西汉初期,御史大夫的官署称为御史府。后期则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东汉称司空),御史之长由其副职御史中丞担任。中丞原在殿中兰台办事,为御史之长后仍留台中,因而称其官署为御史台。后来历代沿袭,并有宪台、兰台的别称。
唐高宗时,曾以宪台为正式的名称,武则天时一度改名为肃政台。元时,在御史台以外,尚有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及陕西诸道行御史台。明初也设有御史台,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都察院,御史台之名被废,但在文章中仍称御史台,如明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及在御史台,值他御史触上怒,将廷杖,诸御史诣政府乞伸救,辅臣以上意为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