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感悟
在为人处世上,只有做到以诚待人,言而有信,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朱晖对待朋友诚挚守信,答应的事情无论有多困难都照做不误,这种诚实守信,济人于危困的品行实在令人敬佩。
◎史海撷英
五均赊贷
在古代的《周礼》当中,记载有赊贷之法;在《乐语》中,则有“五均”之官。王莽称帝后,托古改制,实施了五均赊贷政策,以此为管理物价、负责税收及赊贷的规定。其法于长安东、西两市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五大城市设均输官,改原来的市令、长为五均司市师,下设有交易丞五人,司平衡物价,设钱府丞一人,司税收及赊贷。
所谓平衡物价,实为贱买贵卖,从中渔利,收税范围遍及各业。凡是工商渔采畜牧,以及医巫卜祝等,无一或免。官府赊贷虽然取息略轻,但过期不还,罚作罪徒,实行的结果是“奸吏猾民并侵,众庶各不安生”。社会矛盾激化,加速了新朝的灭亡。
◎文苑拾萃
安 车
安车是古代的一种通常用一匹马拉的、可以在车厢里坐乘的车子。古代时期,人们乘车一般都是站立在车厢里的,而安车则可以安坐,因而得名。
《礼记·曲礼上》中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事(退休)……适四方,乘安车。”汉郑玄注:“安车,坐乘,若今小车也。”官员告老,或者是征召德高望重的人,往往都会赐乘安车,这也是一种优礼方式。
安车大多用一匹马来拉,也有用四匹马的,那是表示特殊的礼遇。《史记·儒林列传》中有载:“于是天子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迎申公,弟子二人乘轺传从。”申公年高德劭,故而汉武帝用驷马安车去征迎他;其弟子从行,却只能乘一马或二马拉的普通传车(轺传)。
太史慈应约来还
◎开心见诚,无所隐伏。——《后汉书·马援传》
太史慈(166—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武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于赤壁之战前病逝,死时年仅41岁。
太史慈年少时期,聪颖好学,初仕郡奏曹史,以勇毅为北海相孔融所看重。黄巾起义爆发后,孔融被围在许昌,太史慈“冒白刃,突重围”,到平原刘备处搬救兵,从此与孔融结为忘年之交。
扬州刺史刘繇与太史慈是同乡,当时因袁术割据江南,未能赴任,便暂时寄住在曲阿(今江苏丹阳)。太史慈到曲阿看望刘繇时,正好赶上孙策率兵来攻,刘繇便让太史慈“侦视轻重”。太史慈单骑一人,与孙策碰个正着。当时,孙策带着13骑人马,都是与韩当、黄盖一样的猛将,太史慈便勇猛地迎了上去。孙策用枪刺太史慈的马,夺下了太史慈挂在脖子上的手戟,太史慈则趁机揪下了孙策的头盔。难解难分之际,两家兵马都来救援,才各自撤退。
刘繇在曲阿失去了立足之地,便走往豫章。太史慈则逃到芜湖,亡命山中,自称丹阳太守。后来他又进驻到泾县,聚集山越百姓自保。
不久,孙策亲自率兵征讨,太史慈战败被俘。孙策一向仰慕太史慈的大名,这次更是亲自给他松绑,拉着他的手,说:“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
太史慈说:“未可量也。”
孙策大笑,说:“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
于是马上传达命令,拜太史慈为折冲中郎将,并向他请教下一步进军的策略。太史慈说:“败兵之将,不足与论事。”
孙策说:“昔韩信定计于广武,今策决疑于仁者,君何辞焉?”
太史慈很受感动,于是向孙策表示:“州军新破,士卒离心,若倘分散,难复合聚。欲出宣恩安集,恐不合尊意。”
孙策一听,长跪施礼,说:“诚本心所望也。明日中,望君来还。”
太史慈走后,诸将都持怀疑态度。孙策说:“太史子义,青州名士,以信义为先,终不欺策。”
第二天,孙策大会诸将,准备酒食,立竿视影。到了中午时,太史慈果然来到,孙策非常高兴。以后,孙策又派太史慈到豫章招抚刘繇等,太史慈也都如期而返,准时地完成了任务。
孙策以太史慈“气勇有胆略”,“志经道义,贵重然诺,一心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对他很器重,曾任他为建昌都尉,“治海昬”,并督诸将抵拒外寇。孙策死后,孙权对太史慈也非常信任,“遂委南方之事”。可惜的是,太史慈英年早逝,死时年仅41岁。
传说曹操对太史慈也非常欣赏。当时曹操称雄中原,曾经给太史慈写过一封信,用箱子封好。太史慈收到信后,打开一看,信上并没有文字,只有一箱子中药——“当归”。太史慈是北方人,“当归”即曹操欲其北归之意。但太史慈毫不为所动,一笑置之。
◎故事感悟
太史慈为人诚而有信,对待君主忠贞不贰,孙策评价太史慈为“志经道义,贵重然诺,一心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由此可见太史慈在诚实守诺这一点上的确值得我们敬佩。
◎史海撷英
东汉与羌族关系
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削平陇西割据势力后,重新设置护羌校尉,管理羌族诸部落,并陆续迁羌族于陇西、天水、扶风诸郡(甘肃东部、陕西西部一带)。58年,窦固等人攻破了青海境内未臣服的烧当诸部后,又把他们迁徙至关中一带。
为了隔断徙居内地的羌族诸部与青海境内未臣服羌族的联系,防止他们联合反抗,东汉朝廷在今青海西宁、乐都一带建立了屯田区,长期驻军屯垦。从汉安帝时起,羌族人民便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起义,前后延续五六十年。羌族人民的斗争和各地的农民起义相呼应,给东汉王朝带来了致命的打击。由于汉王朝长期的残酷战争,使整个西北地区残破不堪,社会生产也遭到巨大的破坏。
◎文苑拾萃
太史慈墓
太史慈墓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中峰南麓。整座墓高1.7米,直径约3米,建于长6.7米、宽7.4米的石平台上。北面的挡土墙长为6.8米,高2米左右不等。墓前有高1.43米、宽约0.7米的大理石碑,上面刻着七个大字“东来太史慈之墓”。
原来的太史慈墓早已不见了,1872年修筑城墙时才发现,后来经过屡次修治。抗战前期曾修葺一新,新中国成立之初,因塌山被埋没。现在的墓于1985年重建。原墓前有一块碑简要记述了太史慈的生平事迹,现已无存。
张辽闻教与友平
◎目锐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梁)刘勰
张辽(169—222年)字文远,汉族,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城区大夫庄)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官至前将军、征东将军、晋阳侯。后人将他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的“五子良将”。
张辽有一个时期和他的护军武周有隔阂。后来,他想与胡质交好,便通过刺史温恹去说和,胡质却以身体有病为由拒绝了。
后来,张辽在外边见到胡质,问:“末将一心一意想同您交好,为什么您对我如此冷漠呢?”
胡质说:“古人之交也,多取知其不贪奔北,知其不怯,闻流言而不信,故可终也。武伯南(武周)身为雅士,往者将军称之,不辍于口,今以睚眦之恨,反成嫌隙;况质才薄,岂能终好?是以不愿也。”
张辽听了胡质的话,很有感悟,于是又和武周复交,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张辽闻过则改,不计前嫌,主动承担责任和武周重归于好,这是很难得的。朋友之交,贵在知心,如果仅以睚眦之恨,即反成嫌隙,就不是道义之交。以实而论,朋友之间,也不会事事相合,也会发生龃龉和矛盾,关键是如何处理这些矛盾。
◎故事感悟
胡质说得好:“人之交,多取知其不贪奔北,知其不怯,闻流言而不信,故可终也。”这里主要是一个“信”字——信任。如果对朋友有基本的信任,就不会因睚眦之怨而产生嫌隙。即便是发生嫌隙,也能主动承担责任而互相谅解,这样才能增进友谊,在事业上获得更多的帮助。
◎史海撷英
合肥激战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讨张鲁。他先教护军薛悌付其一书,署名急函,到合肥给张辽,上面写着“贼至乃发”(贼军来到便拆信阅之)。
不久,东吴的孙权便率领十万大军进围合肥,合肥诸守将都共同拆信来看曹操教的办法。信中言道:“若孙权军来到,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不得与战。”诸将都为此感到疑惑。这时张辽便说:“曹公远征在外,待其救兵来时,敌军必定已攻破我们了。所以曹公教我等众将,待敌军未合便逆(迎)而击之,摧折敌军锋锐,以安众人之心,然后方可坚守。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须疑惑?”
而李典也与张辽持相同的意见。于是,张辽就在夜间募集敢于逆击敌锐之士,共得800余人。张辽命人开剥牛支,让将士们饱食,准备明日大战。第二天天还未亮,张辽就披甲持戟,独自先登,直陷敌阵,力杀数十人,斩其二将,并在阵中大声呼喊着自己的名,然后突击冲入重垒,直至孙权麾旗之下。
孙权见状大惊,不知所措,只好登高丘之上,以长戟自守。张辽见敌军退避,便叱喝孙权,挑衅他下来对战。孙权惧怕而不敢动,而当孙权看到张辽所领的兵原来很少时,便聚众军数重围困张辽。张辽在吴阵左右突围,直前急击,其围不禁冲撞而开,张辽将领麾下数十人得以脱出。但阵中尚有余众未出,皆号呼张辽道:“将军舍弃我们了吗!”张辽又重新入重围,救出被困余众。孙权人马都望风披靡,无人敢挡张辽。
这一战从早晨战到中午,吴军的锐气为张辽所夺,而魏军此时还在守备,众心方才安然下来,诸将对张辽的勇猛都很叹服。孙权守击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于是还军退师。张辽便率诸军乘势追击,差一点就擒获了孙权。曹操闻此,大赞张辽的表现,拜张辽为征东将军。
◎文苑拾萃
张辽墓
张辽墓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逍遥津公园内湖中岛上,为衣冠冢,现存墓冢,张辽陈列馆、逍遥阁和渡津桥。
后来,合肥市委、市政府又对逍遥津公园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建设了张辽墓,包括建碑亭、墓丘、亭廊、三国故事瓯塑等,并更换了铜质的张辽塑像,使张辽墓景点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
宋濂诚实无欺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
宋濂(1310—1381年),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义乌)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洪武四年因献诗“自古戒禽荒”一语激怒朱元璋致祸。明初明惠帝的忠臣,学者方孝孺,少时即师从宋濂。
宋濂幼年“英敏强记”,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滔等。元至正年间,他被举荐为翰林编修,以双亲年老推辞,入龙门山著书。龙凤四年(1358年),朱元璋克婺州(今浙江金华),慕名聘请他为《五经》师。第二年三月,授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师,不久又改起居注,“恒侍左右,备顾问”。明朝建立后,他被任命为《元史》撰修总裁,书成,迁翰林学士,官至学士承旨制知诰,深为朱元璋所倚重。
明朝初立,承元末战乱、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统治者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极为重要。在这个问题上,宋濂“敷陈王道,忠诚恪慎”,力劝朱元璋在开国之初戒“汉武溺方技谬悠之学”,效“文景恭俭之风”,“以礼义治心”、“以学校治民”,“自古戒禽荒”、“刑罚非所先”,给朱元璋以很大的影响。明初采取的一系列恢复经济和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也都与宋濂有关,尤其是明代的“礼乐制作,濂所裁定者居多”。
宋濂为人诚恳谨慎,长期在宫内朝廷为官,没有指讦过别人的过错。他住的屋子,自署名为“温树”,有人向他打听宫廷内的事,他就指着“温树”二字给他看,不说话。
有一次,他和客人在一起饮酒,被性多猜忌的明太祖暗中派人侦知。第二天,明太祖问宋濂昨日是否饮酒,客人是谁,吃的什么东西,宋濂如实回答。明太祖笑着说:“诚然,卿不欺朕。”明太祖多次私下召见宋濂,询问群臣臧否,宋濂只推举那些为官清濂和善的人,说:“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议论朝政,明太祖勃然大怒,召集廷臣,讨论此事。有的大臣阿顺明太祖的旨意,指着茹太素的奏书说:“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及宋濂,他却说:“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
不久,明太祖仔细览阅了茹太素的奏书,发现其中确有可采纳的建议。于是他召见廷臣,责问他们,并感慨地说:“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作为一名老成持重的开国名臣,明太祖对他除倚重之外还加敬佩。一次,明太祖在朝廷上对他大加赞誉,说:“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
◎故事感悟
为人诚实正是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宋濂之所以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相,与其为人一生诚实无欺的良好品质是不无关系的。
◎史海撷英
宋濂的散文
宋濂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文学家,与杨维桢交情深厚。明朝初年,杨氏去世后,宋濂为其作墓志铭,对杨维桢的文学才能和成就推崇备至,甚至以相当宽容的语气描绘了他晚年“旷达”和“玩世”的生活情态。这与宋濂一向的严厉理论是颇不谐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