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想了想,答:“靠水,才能行走。”
唐太宗又问:“那你知道隋朝是怎样亡国的吗?”
太子想了想,说:“隋炀帝残暴荒淫,大兴土木,迫害百姓,百姓就造反了。您顺应民心,才趁势灭掉了隋朝。”
唐太宗听后,点了点头说:“你说得不错。可你知道吗?江河里的水好比是百姓,水上走的船好比是君王。水可以把船浮起来行走,也可以把船打翻,让船沉下去。我的意思是说,百姓可以使君王取得天下,百姓也可以使君王失去天下。”
太子恭敬地说:“父皇说得极是。”
随后,唐太宗又再次叮咛太子说:“千万千万记住这个道理啊!”
唐太宗的原话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由于这句话道出了皇帝的真实处境,含有很深的哲理内涵,所以流传至今,成了一句不朽的名言。
◎故事感悟
人贵自知。怎样才能自知呢?唐太宗做得对,那就是让别人多提意见。自己的认识,清醒的分析,再加上别人的提醒与帮助,自然就可以少出错了。
◎史海撷英
唐太宗重视人才
唐太宗即位后,十分注重对人才的选拔。在选拔人才时,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
唐太宗认为,在选拔人才时,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真正辅佐自己治理天下,从而使天下大治。因此,太宗曾先后五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了科举考试的科目,以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让更多有才华的人显露出来。
由于唐太宗对人才极为重视,因此在贞观年间也涌现出了大量的有才华之人,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武兼备”。也正是这些栋梁之才,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太宗时期“贞观之治”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苑拾萃
唐代的长安城
唐代的长安城周围有70多里长,南北宽15里,东西宽18里,大体上成正方形。整个城分为三部分。其北部正中叫宫城,是皇帝和他的后妃、太子住的地方。宫城的南边叫皇城,是朝廷官员办公的地方。皇城的南边叫外郭城,也叫京城,是居住区和商业区。城里有东西大街14条,南北大街11条,这些笔直的大街纵横交叉,把城市划分成一个个的方块区域,方方正正像围棋盘,又像菜畦,称为“坊”,每个坊都有自己的名称。
外郭城的四面各有三个城门。朱雀大街纵贯南北,成为全城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把长安城分成东西对称的两部分。
长安城有大明宫、太极宫和兴庆宫。城的东南角是有名的曲江,因为这里到处开满芙蓉花,所以又叫芙蓉园。园内亭台楼阁,湖水荷花,风景十分优美。每年三月三日风和日丽的时候,皇帝就带着嫔妃到曲江游春。沿岸到处悬挂着彩带,江中荡漾着无数的彩船。
唐代修建的长安城,有许多特点,像皇宫、衙署、住宅、市场分区设立,布局整齐、对称,设有中轴线等。这些,对当时日本、新罗(朝鲜古国)都城的建筑和后来我国城市的建筑,都有很大的影响。
杨振宁的自知之明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急天。——荀子
杨振宁(1922—?),安徽省合肥市人。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他还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贡献。
杨振宁是著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1943年,杨振宁在刚刚赴美国留学时,曾立志要写出一篇实验物理论文。在杨振宁看来,物理学的本质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没有科学实验,也就没有科学理论。
1946年,杨振宁进入费米主持的博士研究生班后,便提出想在费米的指导下写出一篇实验论文。而当时费米正忙着在阿贡国家实验室从事军事科技研究,对于杨振宁这样刚到美国的中国人,是不允许随便进入国家实验室的。因此,费米就建议杨振宁先跟随泰勒进行一些理论方面的研究,实验也可以到艾里逊的实验室去做。
当时,艾里逊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一名教授,正准备建造一台40万电子伏特的加速器。在费米的推荐下,杨振宁成为艾里逊的研究生。在艾里逊的实验室工作的一年半时间中,杨振宁了解到了搞物理实验的人每天都在做什么、想什么。换句话说,他领略到了这些人的价值观。
更为关键的是,当时在艾里逊实验室里还有这样一个笑谈:“凡是有爆炸(出事故)的地方就一定有杨振宁!”
杨振宁不得不痛苦地正视这一点: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比别人要差!
由于费米教授的关照,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泰勒博士其实一直都在关注着杨振宁的一举一动。有一天,他问杨振宁:“你做的物理实验是不是不太容易成功?”
“是的。”面对令人尊敬的前辈,杨振宁一点儿也没有隐瞒自己的弱点。
“我认为,你其实不必坚持一定要写出一篇实验论文,你已经写了一篇理论论文,我建议你还是把它再充实一下作为你的博士论文,我可以担任你的导师。”泰勒直率地对杨振宁说。
杨振宁听了泰勒博士的话,心情非常复杂。一方面,他感到自己实验能力确实差;而另一方面,他又不甘认输,非常希望通过实验能写出一篇论文弥补自己实验能力的不足。
杨振宁十分感谢泰勒博士的关怀,但要他下决心改变自己的初衷,又确实是件不太容易的事。
“我想考虑一下,两天后再回答您。”杨振宁恳切地对泰勒博士说。
杨振宁认真地考虑了两天。他想到了自己曾在厦门上小学时的一件事。
有一次在上手工课时,杨振宁兴致勃勃地捏制了一只鸡,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爸爸看完后,笑着问杨振宁:“捏得很好、很好,这是一段藕吧?”
这样的事还有很多,一件接一件地从杨振宁的脑海浮现。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确实不是强项。
最终,杨振宁接受了泰勒博士的建议,放弃写实验论文的打算。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后,他简直是如释重负,毅然地将自己的主攻方向转入理论物理研究。从此,杨振宁也踏上了物理学之路,最终成为了一名世界著名的物理理论大师。
◎故事感悟
杨振宁放弃做实验论文的初衷,看似容易,但如果没有对自己冷静客观的分析,没有承认自己之短的勇气,是根本做不到的。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当主观愿望与客观结果之间存在差距时,我们不妨审视一下自己,看看是不是我们高估了自己。如果是,就应主动调整自己的目标,扬长避短,这样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史海撷英
杨振宁感谢吴大猷
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一起在美国的《物理评论》上发表了《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的论文。这一年的年底,著名科学家吴健雄等通过严格的试验,证实了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这一理论。
1957年12月10日,35岁的杨振宁与31岁的李政道因为该论文登上了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领奖台。在这之前,杨振宁曾专门写信给吴大猷,感谢吴先生引导自己进入对称原理和群论的领地,并称后来包括宇称守恒在内的许多研究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吴先生15年前介绍给他的那个观念有关。杨振宁在信中是这样写的:“这是我一直以来都想告诉您的事情,而今天显然是一个最恰当的时刻。”
◎文苑拾萃
《邓稼先》节选
杨振宁
1971年8月,我在北京看到稼先时,避免问他的工作地点,他自己只说“在外地工作”。但我曾问他,寒春是不是参加了中国原子弹工作,像美国谣言所说的那样。他说他觉得没有,但是确切的情况他会再去证实一下,然后告诉我。
1971年8月16日,在我离开上海经巴黎回美国的前夕,上海市领导人在上海大厦请我吃饭。席中有人送了一封信给我,是稼先写的,说他已证实了,中国原子武器工程中,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
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