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碳足迹的概念
在促进地球变暖的各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占据了一个主要位置,而二氧化碳恰恰又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一种气体。我们生活中的每项活动,从呼吸到生火做饭、使用电器、乘车或坐飞机出行,都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这些能量来源于各种含碳矿物的氧化过程,而二氧化碳便是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那么,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因这些活动导致多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一个人的二氧化碳足迹,也就是说他的自身活动在地球上留下多少二氧化碳。
“碳足迹”来源于一个英语单词“Carbon Footprint”,这个词首先在英国流行,它以形象的“足迹”为比喻,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在空气中不断增多的温室气体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碳足迹的深浅程度反映出对大气的剥削程度。这个概念富有深度的科技和人文内涵,同时指向一个崇高的目标:人人有责的环保意识与行为。
具体来说,碳足迹是指个人、组织的活动和产品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碳耗用量,也就是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是一种用来测量因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指标,以二氧化碳为标准计算。确切地说,这里的“碳”指的是木材、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中所含有的碳元素。显然,一个人对上述资源的消耗量越大,碳耗用量就越大,从而导致产生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越大。
碳足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生活中直接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二氧化碳的直接碳足迹,又叫第一碳足迹,比如家庭能源消费、开车、发电等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消耗量。这是需要我们直接加以控制的。另一类是人类所使用的某个产品或某项服务在生产、使用、维修、回收、销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间接碳足迹,即不直接排放而是因制造、运输等过程产生的隐藏在商品中的二氧化碳消耗量,又叫第二碳足迹。
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留下一个相应的碳足迹,在这个过程中,碳耗用得多,二氧化碳也就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例如,你乘飞机行驶1千米,那么留下的碳足迹是0.275kg二氧化碳;自己开车行驶1千米,留下的碳足迹约是0.22kg二氧化碳;而这1千米如果是搭乘公交车的话,那么留下的碳足迹则仅仅是0.08kg二氧化碳。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每使用1度电,就会产生0.625kg二氧化碳;每看1小时电视就会产生大约0.096kg的二氧化碳;而你如果买一件T恤,那么你就会产生大约4kg的二氧化碳。碳足迹越大,意味着产生的二氧化碳越多,要承担的碳责任也就越大。在现代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碳足迹。
四、可交易的碳足迹
1.碳排放权
排污权交易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其主要思想是在满足环境要求的条件下,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力,即排污权,允许这种权力通过交易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具体而言,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污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举例说,如果甲的碳排放指标为10吨,而事实上他只需排放8吨,那么,他就可以将富余的2吨通过交易中心与需要购买碳排放权的乙进行交易,以求得更好的生活效益。排污权交易是一种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它充分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2.碳交易市场
碳交易及低碳产品和低碳服务的市场都非常有前景。随着1997年《京都议定书》而诞生的排放交易制度,让全球稀缺资源的环境公共产品获得了产权,并由此产生了市场和交易价格。特别是在CDM、JI及IET三种碳交易机制推动下,全球碳交易的配额市场和项目市场逐步形成,并出现了爆炸性增长。
2007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达400亿欧元,比2006年的220亿欧元上升了81.8%;2008年,即使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衰退和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全球碳交易市场依然保持爆炸式增长态势,全年交易额达910亿欧元左右,涨幅惊人。根据专业机构测算,全球碳交易在2008年至2012年间市场规模每年可达500亿欧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400亿欧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目前全球已经有4个交易所专门从事碳金融的交易,包括欧盟的EUETS、澳大利亚的New South Wales、美国的Chicago Climate Exchange和英国的UK ETS等。很多知名金融机构活跃在这些市场上,包括荷兰银行、巴克利、高盛等。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中,有60多家企业致力于研发有助减少碳排放的新技术。交易所不断更新的数字显示着世界各地统计出来的碳排放最新数据。尽管当时美国布什政府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但对气候市场交易机制的探索并未停止。2003年成立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北美唯一的一个自愿参与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并对减排量承担法律约束力的组织和市场交易平台。此外,它也是全球唯一同时开展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物、六氟化硫六种温室气体减排交易的市场。美国银行是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会员,该行还与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和欧洲气候交易所的控股股东气候交易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资机构,出资1000万美元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股该公司,开发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3.储蓄碳货币
行为减碳的威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小的减碳行为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而节省下来的碳排放,是一笔巨大财富。如何储蓄“碳货币”,下面介绍一些低碳生活的小窍门。
(1)少用纸巾,重拾手帕,既环保又省钱。A4纸记得一定要双面打印,相当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
(2)绿化不仅是去郊区种树,在家里和办公室种些花草一样可以。
(3)减少使用塑料袋。一只塑料袋5毛钱,但它造成的污染可能是5毛钱的50倍。
(4)节约每一滴水。在卫生间里准备一个大桶,把用过的水全都倒在桶里,用来冲洗马桶。
(5)没必要一进门就把全部照明打开,人类发明电灯至今不过130年,之前的几千年也过得好好的。
(6)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为制造它们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
(7)勤俭节约是优良传统。剩菜冷却后,用保鲜膜包好再送进冰箱;热气不仅增加冰箱做工,还会结霜,双重费电。
(8)洗衣机开强档比开弱档更省电,还能延长机器寿命。
(9)如果热水用得多,不妨让热水器始终通电保温,因为保温一天所用的电比一箱凉水烧到相同温度要少。
(10)衣着也低碳。可以选用天然染料染色的服装,增加单件衣服的使用年限和利用率,以这些方式来降低碳排放。
(11)健康饮食,多吃蔬果少吃肉。蔬果比肉食消耗的能源要少得多,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少吃0.5千克猪肉,每年可节能约35.3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91.1万吨。
(12)少抽1支烟。全国3.5亿烟民1天少抽1支烟,每年可节能约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3万吨。
(13)少开1天车。全国的私家车每月少开1天车,每年可节油约5.54亿多升,减排二氧化碳122万多吨。
总而言之,每一件生活用品,大至家电小到玩具、书籍和摆设,都有无穷的改进空间,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投入智慧减少每一个环节的碳排放。为了我们的家园能够永保清新,请从每一个我开始,鼓励您的所有亲友一起投入碳货币储存行动吧!
五、碳中和与碳补偿
尽管低碳生活是我们提倡的,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在生活中有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树木利用植物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是碳补偿的最好办法,一棵树生长40年,平均每年可吸收465千克二氧化碳。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
因此,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是人们对地球变暖的现实进行反思后的自省、自律和自觉的补救行动。例如,一家三口如果一年用电3000千瓦时,就排放了2.36吨二氧化碳,那么需要种22棵树才能抵消。种植树木补偿是以一棵树一年能吸收111千克二氧化碳来计算,因此需种植的树木数(棵)=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111。当然,种树的补偿既可以是全家自己动手种树,也可以付款给园林机构,请他们种植22棵树来补偿。当然,这只是一种自觉行为,不具强制性。
而且,如果你在生活中不得不乘飞机旅行,则可以通过计算出行一次会有多少碳排放量,然后考虑在以后的生活中补偿。例如,在线旅行服务网站携程网推出的碳中和服务就是在顾客预订机票时,网站根据飞行里程告知乘客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相应的补偿选项,例如植树等。
当然,高碳生活的补偿除了个人外,最大的补偿效应来自企业,这就要求企业除了有碳排放量的限制外,还要求其改进产品生产中的碳排放,而不必等高碳排放后再补偿。现在,世界上很多企业已经在行动。
最近,互动百科联合气候组织开展了“互联网森林”活动,以互联网为平台,来倡导低碳生活理念。按照网上提示去生活,减排二氧化碳2406.1克就相当于种下0.13148棵树,如今“互联网森林”已“种”下286万多棵树,也就是说民众的减碳量大约达到53万多吨。
芮成钢是央视经济频道主播,中国购买个人碳排量第一人。他在博客里说,2007年8月8日,我买了一个特殊的小礼物送给北京奥运会。礼物就是这一年里我开车的碳排量,按每周平均200公里计算,一年2.39吨碳排量,约合人民币300多元。这些费用会被世界环保组织用来处理环境污染以及开发新型的清洁能源,以抵消这些碳排放对地球的损害。当然,仅仅这样做还不够,购买碳排量有些像是在给自己赎罪,我们其实更应该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减少碳排量。我们知道,全球变暖已经不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了。可悲的是,我们像是在温水里被煮着的青蛙,还在盲目被动地适应中,不知道可怕的危险就在不久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