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未颁布比较详细的促进循环经济的政策清单,对于发展循环经济还没有明确的优先领域和产品目录。
2.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1)进行适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改变现有利益格局,让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通,因此,首先要设计一种制度框架,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并规定交易和补偿机制。目前中国的生态省(市)、循环经济省(市)的试点建设中普遍存在对技术的重视远高于对制度的重视的现象,基本操作模式是以政府作为推进主体。靠这种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不可能持久的。
(2)仔细选择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选择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应有利于增加就业,至少不与就业发生矛盾。目前中国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经常采取限时达标的方法,在某一时间段内关闭大量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是常用的手段。但在实践中,往往是过一段时间被关闭的小企业又重新开工生产,污染依旧。在中国当前存在着极大的就业压力的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不能以牺牲大量就业为代价。必须在就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之间寻找平衡点。第二,应该以在总体污染排放中所占比例比较大、资源消耗多的行业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的领域。第三,针对短缺资源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例如,中国的水资源总体上极为短缺,水的循环利用应优先推进。第四,具有较为成熟的循环利用资源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的产业领域应优先推进。
(3)必须在生态环境伦理体系和市场经济伦理之间建立一套新的循环经济伦理体系,并使之深入人心,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循环经济涉及生产和生活的所有领域,与全社会所有人的利益都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发动社会大众,充分认识环境和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循环经济模式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有必要在中国开展一场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动员,鼓励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作用。
(4)将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纳入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体系之中,使之与其他政策相配套。过去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集中于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总量,很少在总量调控的同时对不同部门和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产品进行精细的分类调控。对于循环经济发展,其政策应该充分细化,与财政货币政策相协调配套,防止政府不同部门按照部门利益和业绩需要“有选择地”执行。
(5)技术创新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没有技术上的可行性,或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循环利用资源的成本很高,则循环经济就没有经济上的可行性。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创新,并应该将其作为政府职能的一部分。
(6)加强环境和资源监测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循环经济不是目的,而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推进循环经济需要有效率的政策和科学的管理,真实而充分的信息是提高管理水平、制定正确政策的基础。目前中国的环境和资源信息缺乏透明度和适时性,不利于循环经济政策的实施。发展循环经济应该加强环境与资源监测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七、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金融危机后,绿色能源是经济新的增长点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一方面,绿色能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又是绿色能源产业提升、研发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证。
区别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这两个概念,对于理解绿色能源是经济的驱动力有很大帮助。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投入要素的增加、生产分工、技术进步等都引起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发展不仅是指人均收入和福利水平的提高,而且是指经济结构的优化、减少和消灭贫困。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中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加的过程。一个国家的生产总值和收入水平依赖于该国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水、森林等)、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包括受教育程度、技能高低等)、资本资源(包括物质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金融资本等)、企业管理、组织和技术进步等因素。
度量经济增长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一般由四个要素构成:①私人消费;②投资;③政府公共部分消费:④净出口。
我们常说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就是指内需、投资、外贸三方面。
GNP这个概念没有考虑环境这个外部性的影响,而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的国民幸福水平。现代经济活动,尤其是工业生产和大规模传统能源消费,常常伴随着空气、河流、地表等的污染和由这些污染带来的酸雨和大雾天气出现频率提高、水生态的破坏等是现代经济活动尤其是传统能源的大量消费造成的典型负外部性,因此有必要引入新的概念来弥补国民生产总值中反映不出来的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经济发展的一般定义为:经济发展是通过提高和扩大生产力水平,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可持续增长,人均收入和经济福利水平提高,实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结构的变化,减少和消灭贫困。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同时得到经济增长的支持。但另一方面,国民收入的增长并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保证产业结构的优化,不能保证环境不被污染和破坏。可以说增长是发展的手段,发展是增长的目的,发展还是增长的评价标准。增长是发展的前提,要实现发展,首先必须满足增长这一条件。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本质区别,不能将二者混同。
经济增长是量的变化,经济发展是质的升华,大力发展利用绿色能源不但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增长,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下面从广泛和持续两个角度具体分析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的好处。
(1)广泛——多行业产业结构调整
①装备工业:淘汰污染大、效率低下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推广应用环境友好、效率高的高新技术和装备。
②煤炭行业:大力发展煤炭加工技术(原煤、配煤、水煤浆等),加大煤炭就地转化(发电、气化、液化等)力度和生产适销对路产品。
③电力、冶金、建材、化工、机械等行业:广泛采用先进燃煤技术和煤转化技术,可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污染,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④电子、信息、自动化、环境等:将先进技术用于传统产业,变传统的“肮脏”技术为洁净高效的技术,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2)持续——有利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前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发展洁净煤技术对于改善终端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西北地区是我国的重要产煤区,发展洁净煤技术,将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采用先进的洁净煤技术,可保证清洁能源的安全供应,使经济和环境得到良性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减少可耗竭性资源的消费,大力开发绿色能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理论基础,反之,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最好体现之一。
1.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永恒主题。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社会正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化。
(1)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
20世纪60年代,海洋生物学家初步阐明了人类同大气、海洋、河流、土壤、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揭示了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这引发了人类对自身行为和观念进行反思。
(2)《增长的极限》引起世界对人类前途的激烈争论
1972年,D.L.米都斯(D.L. Meadows)发表了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报告认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指数增长,地球的支撑能力将会达到极限,避免因超越地球资源极限而导致世界崩溃的最好方式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增长的极限》一发表,在国际上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虽然《增长的极限》的结论存在明显的缺陷,但是,报告所表现的对人类前途的忧患以及唤起人类自身的觉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报告所阐述的“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为孕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提供了土壤。
(3)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正式挑战
1972年,11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汇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共同讨论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宣布了3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这次会议旨在唤起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环境问题。
(4)《我们共同的未来》——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
1983年3月,联合国成立了以布伦特兰夫人(G.H.Brundland)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经过三年多的研究,该委员会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分共同的问题、共同的挑战、共同的努力三部分。报告在分析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经济、社会、环境问题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对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5)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环境与发展的里程碑
1992年6月,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和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又名《地球宪章》)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以这次大会为标志,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大会为人类高举可持续发展旗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出了总动员,这是人类迈向新的文明时代的关键性的一步。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与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目前,对可持续发展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概念有以下两个。
《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世界银行在《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定义为:“把发展与环境政策建立在成本和收益相比较的基础上,建立在审慎的宏观经济分析之上,能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并能导致福利水平的提高和持续性的发展。”
这两个定义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最一般规定。
可持续发展基本思想是立足于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模式,其思想包括三个方面。
(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不仅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更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只有通过经济增长,才能不断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
(2)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应该限制在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内,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也体现出了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经济发展是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是条件,社会进步是目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以人为本的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包含三个基本原则:持续性原则、平等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的理论依据主要体现在这三个原则中。对于持续性原则,可以理解为: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是生态持续性的有力保证,是经济持续性的必要条件,是社会可持续性的必备手段。对于平等性原则,可以理解为: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不仅是重视当代人、本国人利益的体现,同样也是强调后代人有获取可持续发展的权力。对于协调性原则,可以理解为: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不仅是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也是各区域间、各区域内的相互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