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雨丝X情愁X玉屏
偶有一日,天降大雨,日星隐耀,晦暗无光,雨雾浓郁,山岳潜形。雨水天气不能采摘鲜叶,否则影响香味及口感,因此除了少数人去茶厂帮忙外,茶行只得将采茶工人放假休息一天。平日里忙碌不堪心疲神乏的他们,大多数人借此机会呼呼大睡起来,而精力充沛的一些男子则约在一起下下象棋,切磋切磋技艺,聊聊天吹吹牛,打发打发时间。朱胜文平日总想休息,期盼着能够下场雨好休息休息,因而一听放假就又倒头大睡。谁曾想真休息了却又难以成眠,又听到宿舍中鏖战正酣,下棋的“将”声时起,观棋的“彩”字连喝,把棋瘾慢慢勾起,手痒难耐,于是索性揭被而起,加入车轮战团。
那时传入大清不久的POKER(扑克牌)受制于当时雕版工艺复杂,且制作精美绝伦,因而产量不高,又颇具艺术及收藏价值,于贵族豪商中尚且供不应求,兼之航行万里,越洋而来,所以价格奇贵,还未能走入民间百姓的娱乐活动中。平时百姓大多以象棋、围棋、五子棋为娱,或者打麻将、推牌九、摇宝赌钱为乐。
朱胜文棋艺虽然谈不上高超过人,但在曾家大湾一带对弈过之人中鲜有敌手,其中还包括不少成年人。于是朱胜文稳坐中军帐,只看见对手轮番换将。初胜时还颇为志得意满,胜得多了也渐觉乏味,加之对手实力并不强导致斗志不旺,且精力消耗太大,因而屡尝败绩,便兴致索然了。于是百无聊赖中依在门前看着淅沥沥不停坠落的春雨,在湿漉漉的地面击打出一圈一圈的同心圆,更洒在了久未下雨的门前草地上,浇在那不远处山坡上迷茫半隐的茶园里,滋润着浓雾笼罩的山上那些已经长出嫩枝嫩叶嫩芽的树木植被和碧绿楠竹。有了这场雨相助,不知还会再生多少嫩叶茶芽,冒多少山菇竹笋,长多少枝杈藤蔓,开多少乡野小花。“春雨贵如油”,前朝内阁首辅解缙解大学士如是说。
猛然间忆起一首古词,心中更是怅惘迷蒙,一如这场春雨: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
小雨一番寒,倚阑干。
莫把阑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
何处是京华?暮云遮。
正在诗情画意间,顾婶打着油纸伞来喊,说总办让他过去一趟茶行。
成子羡慕道:“一定是有家信来了,让你去取吧!你倒好了,有爹娘的信看了,好幸福哦!”
朱胜文作势啐了他一口,笑道:“你这个人啦,真是阎王吃粑粑-鬼做。前几日才收到你爹寄来书信,过足了瘾,今天又来馋我的信!你要是真馋了,把你爹的信再拿出来读一次不就行了嘛!”
顺子嘻哈笑道:“哪里是有什么书信哦!一定是文子哥的马屁功发威了,总办大人喜欢到快不行了,这不,喊你再去聊会吧!”
朱胜文又好气又好笑,重啐了他一口,笑骂道:“你又来?马屁你个大头鬼!你要想去找他拍马屁,这会让你去好了。”
顺子伸右手食指一指自己的鼻子,醋味十足地摇头笑道:“我呀?唇笨人傻!哪里会溜须拍马大献殷勤呀?这机会还是你来吧!哈哈哈!”周围的众人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朱胜文无奈地摇头苦笑,懒得再理会。整罢衣衫,穿好鞋子,抓了一把不知是谁的油纸伞,说了声“借用片刻”,即昂首踏步而去。
丝雨飘摇,珠雾朦胧,真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何处是山,何处是水。如若吴人软语,琵琶轻弹,绵柔无力却又如织如缚,天罗地网般密罩全身。朱胜文行于其中,心内竟不免荡漾。平素里看惯的一房一瓦,一树一枝,一河一溪,毫无感觉,然而雨天里再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烟雨凄迷,水雾弥散,溪上微波徐行,河中千圆万圈的景象,心中由然泛起了许多浪漫情怀。
走过石桥,快到茶行时,只听到远处传来阵阵“咣当”的蹄踏声,且由远而近。朱胜文转头看时,一人一骑已冲到眼前。马儿踏起水花四溅,马上骑手一身斗笠蓑衣遮体,浑似个稻草人一般。几个粗竹筒两头用麻绳系着,斜挂在那人身前。来人翻身下马,将马系在树上,与朱胜文同步走入长和川茶行。来人一进茶行,即取下斗笠,原来是个二十来岁,盘辫包头的年轻男子。
来人看了一眼朱胜文,朗声唤道:“我是汉口海关‘拔驷达’局的信差,这里有四封贵行的书信,请速来人查收。”
一个伙计笑容满面地上前答应,信差打开其中一个竹筒盖子,取出一叠书信看了看,拿起上面的四封,交给伙计,并拿出一张写满地址名字的签收单据请伙计签名。伙计笑道:“这下雨天还在送信,差哥真是辛苦啊!”
信差摇头微笑道:“我们信差不比衙门里的差役和缉勇,既舒服又威风,按月拿俸,还有油水孝敬。这海关‘拔驷达’局里头的洋大人可不象原来华洋书信局的官爷,管得可严着呢!按天计薪,一天不送信就一天没饭吃,没办法啊!你说,这洋大人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这么拼命,白天黑夜的在海关里忙活,一不求升官,二不为贪财,********算计如何合理收税管理运作。不但对我们管得紧,连他们自己洋老乡也不放过,谁的事没做好都会挨骂罚薪。不过话说回来,这洋大人管得紧也是好事,收信人也等着看家信,我们勤快些,他们早一天收到信,早一天心里舒坦不是?”
伙计连声称是,拿毛笔签罢姓名,收好书信,冲信差点点头,笑道:“多谢了!好走!”信差点头回礼,在那叠书信中又找了找,拿出十几封放到怀中,盖上筒盖,戴好斗笠,一溜烟冲出门外,大概是去附近其他茶行送信去了。
伙计一封一封地翻看书信上的收信人姓名,朱胜文也好奇地在他身边瞧着。当看到其中一封的时候,伙计瞬间眉开眼笑,乐呵呵地说道:“有一封黄大美人的家信呢!”可是话音未落,那封信已经不在他手中了。伙计心想,本来可以亲自把信交给黄逦,以讨美眉欢心,不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睹芳容的大好机会一眨眼的工夫如同煮熟的鸭子飞走了,顿时怒火中烧,冲朱胜文喊道:“你干嘛呢?”
朱胜文嘻哈一笑,拍拍他肩膀说道:“我正好要去找她有事呢,就不劳烦小哥你亲自出马了,你瞧你们公务这么繁忙,收工了早点休息,些许微末小事就让小弟弟我替你去跑一趟路得了。小哥息怒!小哥息怒!”
伙计虽仍觉气愤,但又觉得伸手不打笑脸人,火气不好发作,只得悻悻作罢,没好气地说道:“这里还有一封曾明顺的家信,您一并带走吧。”
朱胜文笑呵呵地收好信,将两封信放入怀中,说道:“好说,好说。总办找我,那我走了。回见!”伙计摆摆手,愤愤转身回座。朱胜文冲他的背影作了个鬼脸,也转过身,走向里屋总办房。曾清平正在展纸挥毫疾书,见朱胜文来了,笑笑说道:“来了。”于是将毛笔搁在桌前笔架山上,伸手从桌下抽屉里拿出一个木盒放在桌上,打开之后,拿出一支长约两尺,前五孔,后一孔的洞箫来,递与朱胜文。朱胜文肃容恭身接过,两手摊开细看,只见那箫虽为竹制,但通体涂抹古铜色漆,上面先细刻再用白漆和红漆描画出一位高冠羊须,宽袍大袖,红梅掩映,竖箫唇下的古人,以及各种颜色的花鸟山水纹饰,下边还有行书小字,金漆写就的东坡先生一首古词《昭君怨·惊梦》: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
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与别的洞箫不同,这支箫的管身略呈扁圆形,音孔为椭圆形,孔壁还略向内倾斜。兼之诗、画、色交相辉映,巧雅别致,情韵和谐,即使是如朱胜文这样未曾见过世面的乡下穷小子土包子,亦能感觉到此箫绝非凡品,否则那日船上怎能吹出如此悦耳动听的声音。朱胜文看看这支洞箫,又看看乐呵呵的曾清平,惊得瞪大眼睛,张着嘴巴,半晌无语。最后方才嗑嗑巴巴地问道:“这……这,这箫一定大有来历、弥足珍贵吧?”
曾清平呵呵一笑,摇头说道:“也没有多特别,只是我多年前得到的一支贡萧而已。此萧名唤‘玉屏箫’,为GZ思州府玉屏县掌握家传制萧秘技的郑氏一族所特制。其选料为玉屏特有,长在向阴的山溪旁少见阳光的三年生水竹,且须以立冬后两月内砍伐为佳。采下的水竹通根基本拇指般粗细,且含水和甜份少,不容易开裂和霉变,特别适合制箫。至于制作洞箫的工艺和技术,郑氏一直秘而不宣,常人只能听闻须经过数十道工序方能变成玉屏箫。因为其竹料硬密合适,工艺精细考究,音色雅韵,清越曼妙,故于前朝、本朝数百年间一直作为朝廷内务府采购贡品之洞箫,因此得名“贡箫”。数年前,我从一位京城里家道破落的贝子爷孙子手里得到此箫,一直保存在曾湾家中未曾示人,昨日才让人从家里带过来。今天把他转赠于你,给,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