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的道理:近10年中特别是新世纪后的这些年里,温州灯商绝大多数迁移到了古镇,今天大家的生意多数是越做越好,这在温州本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做生意是为了赚钱,不赚钱就是死路,温州人做生意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成功者,更不是干什么产业那个产业就兴旺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温州灯商从心底里真的非常感激古镇。是古镇灯饰产业的发展让我们温州灯商有了新的发展希望和生存空间。但我想特别告诉你们的是:由于古镇人民和政府对我们温州灯商的包容与政策上的关怀,我们今天的温州灯商,已经更多的是自愿做古镇人。其实我们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古镇人了!”董承聪会长告诉我,早在前几年就把户口从温州迁到了古镇。“乐观地讲,我们在古镇从商的10000多温州人,至少有一半已经实质上成了古镇人。我的一家是其中之一,我的大孩子是在古镇这边考上大学的,现在在广州读大学,小儿子也在这里上学,他们不可能再回温州了。我们温州灯商的第二代基本上都会把根留在古镇、留在中山。因为这里有我们的生意和事业,温州人的个性是,愿意把自己的命运与生意连在一起。”
“感觉这里有什么不适合你们的地方吗?比如习惯、比如本地人有没有排外行为与心理?”
董会长使劲地摇头:“没有。至少我来这么多年没有这种感觉。中山市和古镇这里有个传统,他们有包容心,对人博爱。我们温州人来到这里后,他们完全没有把我们当作是外地人,在经商和生活方面,一视同仁。相反,在许多方面比对本地百姓还要照顾我们,甚至连政治方面都是这样。我个人就是个例证,我是中山市的政协委员和中山市工商联常委。我们不少温州籍的新古镇人中,有好几个是市和镇级政协、工商、人大的代表与委员,他们与本地人享受着同样的政治权利。”
“温州人作为新古镇人,你们的优势是否还能存在和发扬呢?”
“当然。不仅存在,而且发扬得很好。”董会长谈这个话题似乎特别起劲,他说,“温州人的优势在于勤劳,不怕苦。而且从市场网络这个角度,我们比哪个地方的经商者都要强势。即使在现在以古镇为中心的全国灯饰市场上,温州灯商的网络优势仍无人可比。我们温州人做生意比较早,并且都是依靠亲戚朋友建立起的网络,非常可靠牢固。还有一个情况是,温州人到古镇来做生意,多数是带着资金来办厂办店的。有人作过统计,古镇目前的灯饰市场产业中,温州人投资额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甚至有半壁江山。我还可以告诉你一件事,当我们成为新的古镇人、新的中山人后,我们把建设美好的古镇和美好的中山也当作了自己的一份责任。我们商会积极要求会员们都起来为新的家乡贡献力量,大家都来为新家乡招商引资。最近我们商会就为古镇近邻东升镇引进了一个置地1600亩、投资6亿多人民币的大项目。投资人是我们温州人,牵线搭桥的也是我们温州籍人。”
“温州人与古镇人越来越融合在一起,成为一家人。我们在商海中,发挥各自优势,并合力缔造古镇灯都,前景无限美好。”董会长激情满怀,他说你们应该去采访一些在这里干得非常漂亮的温州灯商,“他们比我的体会更深切。”
自然的事。
说温州灯商,离不开“欧普”。说“欧普”,先要说王耀海。
在古镇,王耀海是个传奇。他所缔造的“欧普”是灯饰界的一个神话。王耀海是浙江丽水人,不是真正的温州人,但他自己归属温州人。王耀海是大学毕业生--古镇灯饰界现在大学生已经不少。初到古镇时,他给别人打工、当管理人员。有人不理解,说温州人都愿意自己做老板,只有他王耀海“傻”。王耀海笑笑,不理会别人怎么说他,只管干好自己的那份工作。几年下来,王耀海摸清了灯饰业的全部生产、经销和管理等等环节的门道,1997年自己开店办厂,第一个品牌是“绿明”。这家伙后发制人,一进灯饰产业,就成了一头雄风四起的“黑马”--如今他的“欧普”在温州灯商里是“老大”,在古镇灯饰界是第一方阵,在国际行业里同样名声显赫,威震全球。
有人说,王耀海智商太高,学不了他。但像王耀跃一样在古镇创造奇迹的温州籍灯商人士,则非王耀海一人。
“爱的华”总经理华云光算是一个。小华年岁不大,但做灯的时间却不算短。1991年他在自己的家乡那儿的灯市场特别红火,便与年轻的妻子商量后开起了一个“夫妻店”。但后来生意不是做得那么好。一直到2000年他到古镇一次后,命运就发生了改变。古镇的火爆灯饰市场,使小华认定“要不就别做灯,做灯就必须到古镇来”的决心。父亲和妻子都支持他到古镇来。于是小华带着7个技术人员、100余万元资金,在古镇灯市旺地租下铺面,又在海洲建了生产基地,开始了他的“第二故乡”的创业……弹指一挥间,5年过来了,“爱的华”如今在古镇灯饰界到处可见其影,成为品牌。
温州籍新古镇人有一大批在灯饰界叱咤风云,而同时他们又默默无闻,埋头苦干。董承聪会长介绍过,有个“大志一川灯饰”,或许连古镇人都很少有人听说过,但这个企业做得相当棒,国际市场上“老外”都认“大志一川”产品。“大志一川”的老板是纯粹的温州人,他在温州时的企业名称叫“大志灯饰”,后来到古镇办厂重新注册时出现了重名的问题,于是老板灵机一动,把儿子“一川”的名字加在原来的企业名字上,国外有人以为他的产品是日本人的。“大志一川”老板响当当地告诉人家:“我是中国人,是中国古镇灯商!”
古镇“灯都”里还有来自众多四川人、贵州人、沈阳人……还有台湾人、意大利人、新加坡人……古镇属于中山,属于中国,属于全球的灯饰业界的心中圣地。
古镇“灯都”属于中国。“中国灯都”应该向世界和人类展示何种风采,何种标志,何种未来?每个古镇人心中对此都有一种理解和梦想。它应该是非常壮丽的、伟大的、精美的、气魄的,并且具有一定的霸气、一定的风格、一定的诗意、一定的自豪感……
“灯都”到底是什么样,当然是由古镇人说了算,因为“灯都”在古镇,是他们建立了“灯都”,缔造了世界“灯都王国”。他们因此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梦想去建设未来更美好的“灯都”。
“未来的古镇灯都,将通过灯、灯市场、灯饰产业基地的吸引,拉动半径30至50平方公里范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聚集。”
--这是吴润富书记向我们描绘的第一个“世界灯都”的轮廓。听后,我们的面前仿佛看到一个比大上海和美国纽约更具激情的城市……
“未来的灯都,不仅仅是卖灯、做灯,我们要在5年之内,举办世界首届灯光展……要让人们感受真正的灯光艺术与灯光生活,让灯光展成为一种节日,一种充满诗意的中国人的狂欢节!”
--这是吴润富书记向我们描绘的第一种“世界灯都”文化。听后,我们的每一个细胞在急剧膨胀,热血在沸腾……恨不得这一天马上到来!
“我们已经用了5年时间论证和设计,要在古镇建一个高303米、里面有12000平米的一个灯饰博物馆和观光台、酒店餐厅等设施一应俱全、造价5亿左右、总占地1000亩的‘世界灯王’!这个‘灯王’,是我们灯都的标志性建筑,也将成为世界著名的人类标志性建筑之一。我们要让所有来到古镇的人,一见‘灯王’就有一种激动,一种向往,一种享受,一种不想走的感觉……”
--这是吴润富书记向我们描绘的最震撼人心的“世界灯都”形象。听后,我们已经有了蠢蠢欲动的期待……真的有些不想了!想想,谁见过如此伟大和壮丽的灯王?有谁不想亲眼见证“世界灯王”的诞生?
史无前例。举世瞩目。空前绝后!
呵,“灯王”,在我们所见所闻的古镇每个角落,我们到处都在听人传说它的名字。“灯王”如今是古镇人的一个梦想,也是所有全世界灯饰人心中的梦想。街头,我们见到几个正在古镇洽谈生意的高鼻子的欧洲“老外”--
“灯王!OK,我们知道,古镇了不起!我们都想看灯王!”
是的,古镇要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大的、最漂亮的“灯王”!
让我们都来期待和祝福“灯王”的诞生吧!〗引言天屏上有颗
“常熟星”许多人知道“沙家浜”,而并不知道常熟,其实“沙家浜”讲的就是常熟。常熟对近代中国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及其五千年的文明史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近至一百年前那场掀开中国近代变革史诗的“戊戌变法”的“维新第一导师”(康有为语)翁同就是常熟人。
“峨峨常熟相,凿空辟乾坤。”这位土生土长的常熟人,一百多年来一直被他的老乡们引以自豪。清朝状元、两代帝师的大学士翁同,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下荐康有为、上劝光绪皇帝“从内政根本变起,尽天下弊政”,成为维新变法的旗手,他那一生追求改革的功绩,政比欧阳修、文似司马光的才华,因此而被慈禧太后革官逐出京城回到常熟,过着“青果白菜,权当芹献”的凄悲残年,备受世人敬重。
远至中华民族的开元之纪时,有位在《左传》、《史记》中都有记载的圣贤,他叫虞仲,又名仲雍,是商末周太王次子。在当时的王室中,由于虞仲精于文韬武略且又忠厚勤劳而深得人心。但太王则中意其幼子季历之子昌(即后来的周文王)继承商周大业。虞仲明白后便规劝兄泰伯一起顺从父意,让国避位,并借采药为名从渭水流域,千里迢迢来到当时仍为荆蛮之地的常熟、无锡一带。后来昌顺利继位,并使中华民族有了一大段兴邦历史。而身为王子的虞仲与兄长却在江南一带的荒蛮原野上“断发文身”,垦田治水,深得百姓的拥戴和归附,兄弟俩后自立“勾吴”,从而中华民族也就有了江南东吴的悠久大业。虞仲殁后葬于常熟城边的山头,此山也因此得名“虞山”。虞山乃江南一大名岳。
促雍随伯氏,让国来荆蛮。放言求自废,民迹终忘还。端委治勾吴,子孙列雄藩……虞仲的这段美德为千古所传颂。
说到江南勾吴的开山祖师爷,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另一位创东吴文化的常熟人了。他就是读书人言子(即子游)。据传,这位名偃字子游的常熟学子,乃九州三千名孔圣人弟子中唯一的一位南方人。《论语》中记载:言偃勤奋好学,且以文学见长,深得孔子赏识,曾任武城宰,言子遵师训、行礼乐,孔子过武城闻处处弦歌之声,以“割鸡焉能用牛刀”赞之。言偃学成南归,道启东南,被后世尊为“南方夫子”。唐代开元八年,言子名列十哲中第九。后人把读书人称之为“老九”是不是由此而来?不过,“读书鼻祖”出在常熟,对千年来这一带人爱读书是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区区常熟小城,历史上出过9名宰相、8名状元和481位进士,是当地百姓一直引以为自豪的事。其功绩首当应归先圣的好学遗风。
了解一点这儿的历史与特殊的文化底蕴,对下面我们认识常熟人今天所取得的卓著功绩和他们在许多问题上这样做了,而不是那样做了是大有好处的--就像我们探究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发展时所抱的认真态度。
《常熟市志》上有这样—则掌故:
据传孔圣人晚年不放心各地学生的作为,驾着马车到南方察访言子的德行。一日,孔子来到常熟西南郊的“十里亭”,时值炎夏,一路上闷热异常,孔子一行很想进城早些歇息。他举目四望,见附近河中有一赤膊孩童正在捉螺蛳,即下车含笑问道:“此去城内有几许路?”那孩童见孔老夫子样子斯文,便拿起盛螺蛳的钵头顶在头上,口中有板有眼地吟唱起来:“钵为冠,水为衣,此去琴川一十里。”(常熟城古名琴川)。孔子听罢,暗自思忖:“此地孩童都如此知书达礼,足见此地文风之盛。吾何须再去关照子游?”于是便挥鞭折回了山东。
两千余年过去,我想如果今天孔圣人再能到常熟—游,必定会“听歌而醉”,“轻车而至”。像所有被吸引入城的人一样,我是被一首“新吴歌”的魅力而开始“常熟之行”的--要来就来常熟,山青燕高飞;
要来就来常熟,人杰地灵美。
要来就来常熟,改革天响雷;
要来就来常熟,开放地增辉。
来常熟,有滋味,待日再来你更醉;
……
这就是常熟--歌美,田美,山美,川美,人更美。
这就是常熟--它东临上海,西接无锡,南邻苏州,北连张家港。三四千年的文明史,使其建城史同苏州古城相差无几。
“原隰异壤,虽大水大旱,不能概为之灾,则岁得常稔。”常熟由此而得名常熟也。宋代大诗人杨备对这块使人不用对它品味便能闻其富饶与丰收甘蜜的地名,曾这样引吭高歌道:“县庭无讼乡间富,岁岁多收常熟田。”自南宋以来,我国的经济中心由中原转到了苏南地区,而地处苏南腹地的常熟则一直是这个中心的首富,并有着“苏常熟,天下足”之称。史有记载:在康熙年间,常熟就是“实征平米40万石,额征地丁20万银两”,居全国州府首位。
其实,即使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近半个世纪间,在苏南诸多县市中,常熟人无论向国家交售的粮食还是缴纳的财政收入,一直位居第一。
这样的贡献只有常熟--无论在苏南乃至全国。
1997年4月14日的《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江苏省政府近日公布的对全省64个县(市)小康水平的162项指标测评结果表明,常熟名列第一。
这则消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10年前的江苏省是全国小康水平最高的省份,常熟市在江苏省名列小康榜首,也等于说,常熟目前的小康水平也是全国县(市)级中的第一位!常熟始终名列在全国“十强县市”前列。
常熟本不该仅凭一曲《沙家浜》而引世人瞩目。也许是受虞仲的“让国”美德的影响,也许是承言子谦学进取精神的遗风,也许是东边的上海、南边的苏州、西边的无锡、北边的张家港,还有像昆山、吴江等“小老虎”们这些年来太光芒炽人,“富地明珠”常熟的步子声似乎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国人面前“隆隆”作响……然而,历史并非因某个“音符”的高低声论说英雄,当透过五光十色的迷幻与各种各样的噪杂声响,回首再看一看常熟时,我们肃然感到:贤圣虞仲、言子的后代们,不仅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铿锵的步履,而且走得越来越有力。只是在这样的行程间,他们的双腿迈得更实实在在,更富有常熟人的特色。他们的脚步,已经迈在了向中等发达国家甚至更高水平的征程上……
昨天的孔子不进常熟城是对的。今天的圣贤若再不去看常熟人,那将是个历史性的错误。
不知是为了还两千多年前孔子圣人之愿,还是感恩岁月对常熟人的特别偏爱,1995年10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一群科学家,慷慨激昂地聚集在一起,议论着同一个主题。他们共同提议要把最新发现的一颗编号为“3221”的异常闪亮的行星,奉献给为中国建设四化征程中作出特殊贡献的常熟人民,并定名为“常熟星”。
从此,天幕上那颗闪烁着特别光芒的“常熟星”,与我们人间的常熟星,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