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人类有无数值得纪念的事。但谁能说出还有比征服黑夜更伟大的事来?设想一下:假如我们人类只有白天能够生活和活动,那么黑夜将使我们的生命演变成什么样呢?
由此,公元1931年10月21日在地球西半球的美利坚合众国发生了一件让历史永远记载下的事情。那天下午6时,全美国所有灯光突然熄灭,甚至连高高耸立在纽约湾的自由女神手中的那只从不曾熄灭过的火炬也隐去了光芒……黑暗持续了一分钟后,所有灯光重归明亮绚烂。于是美国和全世界的人从那一刻都知道了征服黑夜的伟大和那个征服黑夜的巨人--爱迪生。
关于爱迪生发明灯的故事,我们从孩提时代就都知道了。
在爱迪生这位伟大发明家的一生中,他发明了许多东西,然而,能够立即得到人们热烈欢迎的,却只有电灯。因为电灯的好处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它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又有了一轮太阳,人们的活动不再受到黑夜的制约了。早在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它虽然能发出亮光,但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因此很不实用。“电弧灯不实用,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暗下决心。
像进行其他发明一样,电灯发明的路程也很漫长。爱迪生从试验灯丝的材料开始:他先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可一通电灯丝就断了;后改用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片刻就被烧断;接着他又改用白金丝作灯丝,效果仍不理想。就这样,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一次次地试验,一次次地失败,很多专家都认为电灯的前途黯淡。英国一些著名专家甚至讥讽爱迪生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一些记者也报道:爱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
面对无数次的失败,面对有些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丝毫退却。他明白,每一次的失败,意味着向成功又走近了一步。一日,爱迪生的老朋友麦肯基来看望他。望着麦肯基说话时一晃一晃的长胡须,爱迪生突然眼睛一亮,说:“对不起,麦肯基先生,我要用您的胡子……”麦肯基先是一愣,继而爽朗大笑,说:“我知道你又在为你的发明想事了!行,拿去吧!”老朋友当即剪下一绺胡子,交给爱迪生。
爱迪生满心欢喜地挑选了几根粗胡子,然后进行了炭化处理,再装在灯泡里……可令人遗憾的是,试验结果也不理想。
“那就用我的头发试试看,没准还行。”麦肯基一不做二不休地鼓励说。爱迪生被老朋友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但他明白,头发与胡须性质一样,于是没有采纳老人的意见。爱迪生起身,准备为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他下意识地帮老朋友拉平身上穿的棉线外套。突然,爱迪生又惊叫起来:“棉线!为什么不试棉线呢?”
麦肯基一听,毫不犹豫地解开外套,撕下一片棉线织成的布,递给爱迪生。“谢谢。”爱迪生把老朋友递过来的棉线放在U形密闭坩埚里,用高温处理。进入实验室后,爱迪生用镊子夹住炭化棉线,准备将它装在灯泡内。可由于炭化棉线又细又脆,加上爱迪生过于紧张,拿镊子的手微微颤抖,因此棉线被夹断了。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爱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线装进了灯泡……
夜幕降临,爱迪生的助手把灯泡里的空气抽走,并将灯泡安在灯座上,一切工作就绪,大家静静地等待着结果。接通电源,灯泡立即发出金黄色的光辉,把整个实验室照得通亮……
“成功啦!”爱迪生和助手们欣喜若狂地欢呼。
13个月的艰苦奋斗,换用了16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使电灯发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这灯究竟会亮多久呢?1小时,2小时,3小时……这盏电灯足足亮了45小时,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
这一天是1879年10月21日,后来被人们定为电灯发明日。
“45小时,还是太短了,必须把它的寿命延长到几百小时,甚至几千小时。”成功后的爱迪生并没有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而是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夏日的一天,天气闷热,爱迪生顺手取来桌面上的竹扇,一边扇着,一边考虑着问题。
“也许把竹丝炭化后效果更好。”发明家简直是见到什么东西都想试一试。试验结果表明,用竹丝作灯丝效果很好,灯丝耐用,灯泡可亮1200小时。经过进一步试验,爱迪生发现用炭化后的日本竹丝作灯丝效果最好。于是,他开始大批量生产电灯。他把生产的第一批灯泡安装在“佳内特号”考察船上,以便考察人员有更多的工作时间。此后,电灯开始进到寻常百姓家。再后来,人们便一直使用这种用竹丝作灯丝的灯泡。几十年后,有人又对它进行改进,即用钨丝作灯丝,并在灯泡内充入惰性气体氮或氩。这样,灯泡的寿命又延长了许多。如今我们使用的正是这种灯泡,它可以使黑暗变成白昼……
一位著名诗人曾经写过以下诗句: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使人类因此有了新一轮太阳,使人类不再忍受没有光明的世界。
工业革命是以生产规模和劳动利润作为成功与发展标志的,电灯产业从此如同初升的万丈霞光,将每一位有头脑的商贾照得雄心勃勃,欲誓死一搏。
聪明的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很快占据了灯饰制造的艺术顶峰。祖先的精湛手工技术与18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机械化生产的完美结合,使爱迪生所在的美国反而远远落后于欧洲灯饰的各路豪杰们以及他们创造的光明市场。
此时此刻,当欧美充分地享受着光明的照耀时,处于地球的另一端的东方又是处于一个怎样的世界?
其实,早在爱迪生发明白炽灯的几千年前,东方人的祖先就发明了火药,然而农耕式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火的焰光变成工业化的长明灯光。油灯让这个古老而文明的民族一直在半明半黑的世界里走过了漫长的岁月,直到20世纪中叶,仍有半数中国人靠着煤油灯在黑夜中摸索着期待天明……
又过了近半个世纪,日历翻到20世纪80年代初。这个时候,美国和欧洲人,还有邻近中国的日本人已经在天上建起人造太阳了,而我们多数中国人却还在为着能够买上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拼上血本。
中国太落后了,比别人落后了整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1982年秋。香港。
两位身着皱巴巴的中山装的大陆农民,在一家商场内被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所吸引,他们如痴如醉地观赏着、评说着,并不时地从口袋里掏出小本本记录着什么。
“灯!看这里的灯多美!”
“嘻,瞧这灯还能挂在墙壁上呢!”
在一个灯柜前,两人爱不释手地指点着那些玻璃灯。其实这样的玻璃灯是非常低档的,只是简单的壁灯而已,可在这两位中国大陆的农民眼里简直就是“洋灯”了。
“洋灯”让这两位比普通中国人早了几年商品意识的大陆农民心头发痒:如果我们也能做出这样的灯,一定会发大财!
“买几盏回去?”
“买!”
谁也不会想到,这一个“买”字,使中国大陆一个边远的南方小镇在日后成为扬名天下的“中国灯都”,年销量达150多亿,产品占中国灯饰市场的60%,并跻身世界灯业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