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1997年6月30日晚)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结束,是英国在世界上殖民主义的结束。
——末代港督彭定康
本地大公司的发迹都涉及一些神话,怡和亦曾协助创造这些神话。不过,我们还是愈快恢复苏格兰商人的身份愈好。
——怡和董事鲍维尔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领导人正式签订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政府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维持香港现行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从此,香港步入1997年回归中国的历史过渡时期。
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将画上句号,在香港商界纵横捭阖的怡和也将无可避免地告别黄金时代。“九七”后,怡和虽然在香港照常参与竞争,但长期拥有的特权将不复存在。
面对历史性巨变,怡和加紧策略性部署:迁册百慕大、结构重组、加速海外投资步伐、迁移第一上市地、全面撤离香港证券市场……一波接一波,贯穿于整个过渡时期。
01
撒切尔夫人摔跤:历史进入过渡期细节透露成败。撒切尔夫人在北京不小心摔的一跤,便是这样一个透露谈判内情的历史细节。
1982年9月24日,有“钢铁公司”之称的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这是“铁娘子”撒切尔夫人首次访华,也是中英关于香港问题公开进行正面较量的开始。到1997年6月30日,按照条约,英国人租借新界到期,到期后香港怎么办?
撒切尔夫人是继丘吉尔之后英国政坛的铁腕人物,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以强硬著称。刚刚打胜领土主权争夺战——马岛战争的撒切尔夫人,从阿根廷手中夺回了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控制权。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位于靠近南美洲大陆的大西洋上,是南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战略要地。1982年4~6月,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岛主权而爆发战争,最后英国获胜。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因此而弥漫不列颠群岛,加强了以首相撒切尔夫人为首的英国政府的权威。乘着胜利的翅膀,撒切尔夫人飞到了北京。然而,她没有想到,香港并非马岛,中国也不是阿根廷。
会见开始,撒切尔夫人要求1997年后继续维持英国对香港的管辖:“要保持香港的繁荣,就必须由英国来管治。如果中国宣布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和后果。”
对此,邓小平针锋相对: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如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不迟于一两年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管辖之下,实行适合香港的政策。
邓小平说:“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会见结束后,撒切尔夫人走出人民大会堂东大门,下台阶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这充满寓意的一幕,被认为是会谈结果的细微体现。
这场邓小平称之为“定调子”的会谈,是中英双方在香港问题上至为关键的一次会谈和较量。当年参与香港回归谈判的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说,所定调子是:第一,中国决心按照“一国两制”的设想,于1997年收回整个香港地区,主权问题不容谈判;第二,希望中英合作实现平稳过渡;第三,如谈不成,中方将单独采取行动;第四,如出现动乱,就将采取非和平方式提前收回香港。
“这一下才打下了撒切尔夫人的气焰,她走下人民大会堂东大门台阶时摔了一跤。中国是礼仪之邦,我们对她客气,留点面子,新闻片里没有这个镜头。我在香港看片子,片子里老出现这个镜头。”周南在日后出版的口述回忆录里这样说道。宗道一等编著,周南口述:身在疾风骤雨中,三联书店,香港,2007,256页。
从此以后,中英双方开始了长达两年多的艰苦谈判,22个回合的较量艰难曲折,波澜起伏。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正式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在这一天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香港进入了中国恢复行使主权前的过渡时期。
02
怡和震荡:迁册百慕大撒切尔夫人在北京摔跤,以及正在发生的历史性转变,给怡和以巨大震撼。
1984年3月28日,正当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的谈判进入关键时刻,香港投资者的信心仍然极其低迷之际,怡和集团主席西门·凯瑟克突然宣布,怡和将把公司注册地从香港迁移到英属百慕大。位于北大西洋的百慕大(Bermuda),是英国的自治海外领地。以“避税天堂”和“公司天堂”闻名,是世界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
西门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公司董事局建议在百慕大注册成立一家新的最终控股公司——怡和控股有限公司(Jardine Matheson Holding Co),以怡和控股的股份交换原上市公司——怡和公司的股份,使原上市公司股东成为新的控股公司股东,并取代原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
西门宣称:“董事局认为,目前香港局势不明朗,尤其对本港法律制度欠缺信心,所以决定转移控制权到百慕大。
“怡和是一个国际集团,它的成长有赖于外间的信心,而怡和的成功也有赖于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大型长期合约,组织合资经营机构,进行收购或财务活动时,毫无疑问,面对香港的长远前途问题,令本集团处于不利位置。”
西门强调这个决定并非从香港撤退,怡和的根据地仍然会放在香港,仍然会在香港进行经营。
以香港为据点经营了140年的怡和,自称“一直代表殖民地时代的香港”,如今它要撤离香港,远走百慕大,一家最老的香港本地公司将变成一家外资公司。
怡和选择在中英香港谈判最敏感的政治气候中宣布迁册,取得了新闻效应的最大化。消息传开,全港震惊。
翌日,有经济“晴雨表”之称的香港股市立即暴跌,恒生指数一度下挫逾百点。怡和系5家上市公司的股价更是连续大跌,形成所谓的“怡和震荡”。
怡和的高姿态出击,不仅引起市场极大震撼,而且开启了后来企业纷纷迁册海外的浪潮,使过渡时期的香港经济产生了剧烈震荡。
怡和此时投下“百慕大炸弹”,是否真的如西门·凯瑟克所解释,是因担心1997年后法律问题而作出的纯商业决定?怡和迁册百慕大是不是大撤退的开始?其意图究竟何在?
社会上对怡和迁册显然不认为是纯商业理由,不然为何不私底下办妥手续一走了之,而要开记者招待会大肆宣扬?一些人则认为这是怡和在“转移视线”:怡和及置地近年利润每况愈下,困难多多,为使公布业绩时免受更大冲击,因此提出另一更受人关注的问题,以转移视线。
更多人认为是政治因素在起作用:当中英两国关于香港前途的谈判仍处胶着状态,作为一个主要业务集中于香港的英资龙头公司,怡和率先宣布将集团迁册百慕大,以行动向中国政府施压,并表明该集团对中国政府没有信心,从而用脚投下不信任票。
在谈判的关键时期,以怡和一贯参与政治之深,它所扔下的这枚迁册炸弹,甚至被视为英国政府在间接向中国政府施压——虽然英国谈判代表团团长伊文思(Richard Evans)表示,伦敦当局对怡和迁册毫不知情。
怡和宣布迁册时,中英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第十一轮谈判刚刚结束。将近半年后的9月6日,第二十二轮谈判结束,秋天的果实终于成熟。10天后,港英政府宣布:接受中国政府邀请,派香港政界知名人士访问团赴北京参加中国国庆35周年纪念活动。访问团中有汇丰银行主席、行政局非官守议员沈弼,而理所当然地没有怡和大班西门·凯瑟克。
9月26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草签。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将在同一天把香港还给中国。
在这种背景下,怡和开始软化自身的立场。在联合声明草签两天后,西门·凯瑟克表态欢迎。西门说:“草案相当详尽地列明香港在未来63年的运作情况。本人相信香港特别行政区在1997年后的法律及财政架构,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将会是可行的。我们应努力使这个架构加以运作,本集团将毫无保留地给予支持。”
西门明确表示,香港与中国业务地区目前仍是怡和集团业务的基石。
随后,西门专门前往北京,向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等中国政府领导人解释迁往百慕大注册的动机并表示遗憾。同时,再次表示支持联合声明,并提出将继续在香港发展业务和扩大与中国的贸易和经济合作关系。
姚依林表示欢迎怡和在互利的基础上继续同中国合作,并建议怡和采取多种方式发展合作。
就这样,怡和惹恼中国政府的迁册第一步,在西门·凯瑟克北上走访中国领导人之后,矛盾至少在表面上有所缓和。
03
忍痛割爱出售“港灯”事后我们看到,怡和迁册百慕大,不过是怡和集团实施战略性转移和国际化布局的一个序曲。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在香港前途问题尘埃落定、历史进入到回归过渡期后,怡和大班西门·凯瑟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重整集团结构,解除“怡置互控”这个心腹大患,同时保卫凯瑟克家族的核心利益,即保卫怡和对属下公司的牢固控制权,以适应过渡时期的投资策略。
不过,在西门·凯瑟克解决“怡置互控”、实施结构重组之前,当务之急是在债台高筑的背景下,重整怡置系的庞大债务。
事实上,还在纽壁坚下台之前,为使置地走出债务危机,怡和已经在抛售旗下的部分非核心资产和业务:1983年3月,将所持香港电话公司388%股权售予英国大东电报局,套现14亿港元;6月,将南非雷里斯公司517%的股份出售,套现13亿港元。
1983年8月,包富达被迫辞去置地常务董事职位,9月纽壁坚辞去怡和主席职位。此后,西门·凯瑟克上台,进一步加大出售公司海内外的非核心资产和业务。10月,将金门建筑公司50%股权售予英国的特法加集团(Trafalgar House PLC),套现2亿港元;同时将夏威夷戴惠施公司所拥有的甘蔗园售出,套现54亿港元……
置地减债行动最让西门不堪的一幕,是涉及香港电灯公司的一场持续多年、与“超人”李嘉诚之间展开的角逐。
1889年1月创办的港灯,是香港第二大电力集团,仅次于向九龙新界供电的中华电力集团,市值高达55亿港元,在香港十大市值上市公司中名列第五。
1982年4月,就在市场盛传长江实业有意收购港灯时,置地突击收购了港灯349%的股份,将这个由遮打爵士创办的优质资产留在了自己手中。
1983年,置地陷入债务危机后,李嘉诚开始研究收购港灯的可行性。这一年,无论是已经售出九仓和香港电话公司的怡和大班纽壁坚,还是取代纽壁坚的西门·凯瑟克,都尚未走到迫切售卖港灯股权的田地,因此双方并未谈拢。不过,置地虽然不愿售卖港灯,但置地的财务危机并未解除。李嘉诚于是以静制动,等待时机。
1984年,置地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西门·凯瑟克在宣布1984年上半年业绩时表示,置地的借贷总额为142亿港元,最高债项需求估计约160亿港元。其间,置地得向港府缴纳交易广场地段最后一期款项1902亿港元。
出售港灯股权的议题,开始摆在西门·凯瑟克的面前。当时为香港前途问题困扰,海外或香港本地财团愿意或有能力花数十亿港元购买港灯股份者不多,李嘉诚是其中的一个。然而,这时的李嘉诚却并没有流露出要收购港灯的热切意向。
于是,西门主动联络李嘉诚洽售港灯股权事宜。置地要价每股港灯的收购价须在65~66港元之间,高出当时股市价值约一成二。李嘉诚则以低于市价一成的价格还价。当时,置地手上的港灯股份平均成本约为每股66港元,如果以李嘉诚的还价出售,账面损失将超过4亿港元。因此,双方的谈判因条件谈不拢再度搁置。
1985年年初,在中英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后,投资者信心逐步回升,香港股市开始回暖,港灯股价也从1984年11月底的每股63港元升至1985年中的每股73港元。在置地方面,出售港灯股权已无法再拖,且港灯股价回升,已有一定的讨价还价能力,双方达成交易的时机开始成熟。
置地终于决定出售港灯。对此,李嘉诚的反应之快令人惊讶,整个交易从洽谈到签署仅用了十几个小时,扣除睡眠时间,这笔在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作出的香港本地最大并购交易,约10个小时便宣告完成。
形势比人强。发生在置地与李嘉诚之间的这场持续了数年的商战中,港灯终于被李嘉诚智取。而李嘉诚之所以能在十多个小时内便快速作出收购决定,正如他在当晚的记者会上所说:“在过去两年,我不停地研究港灯这家公司,老早便详细考虑到投资港灯的各个优点。”
1985年3月,另一项轰动香港的收购,是包玉刚收购大型英资洋行会德丰。四大英资洋行中的两家——和记黄埔、会德丰先后落入华资手中。九仓、和黄、会德丰和港灯四大商战,不只是香港企业并购史上的经典之作,更是华资与英资财团之间实力转换的标志。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嘉诚收购港灯的这场商战中,曾经在怡和工作了14年之久的英国人马世民(Simon Murray)助了李嘉诚一臂之力。
1966年,26岁的马世民带着丰富的阅历(曾在南美做杂工,加入法国外籍兵团征战各地)来到香港,加入如日中天的怡和。14年后(1980),马世民告别打工生涯,离开怡和,成立工程顾问公司。1984年,早在马世民当年为怡和推销空调和电梯时成为其顾客的李嘉诚,通过和黄收购了马世民的公司,并重用马世民,委任其为和黄行政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此时,西门·凯瑟克正考虑出售港灯减债,因此,对怡和谙熟的马世民协助李嘉诚拿下了港灯,并随后获委派出任港灯董事局主席。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