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此说真伪与否,结果是汇丰的地位逐渐跃居怡和之上。有学者对1976年和1981年香港大财团的研究发现:“在1976年所观察到的网络,主要的商业集团都是由非华人的企业家族或组织所组合而成或控制,大部分集团均由个别的企业家族所控制……而这个网络明显地受到怡和集团下的公司所支配。”
而到了1981年,“以中心度(centrality)计算,汇丰银行占据主导位置。它跟一些广东人背景的集团于1981年构成了整个网络的核心。在1976年以怡和集团为核心的网络已经消失……商业集团的新特色是多公司的华资集团的兴起。”Gilbert Wong,“Business group in a dynamic environment:Hong Kong 1976-1986,”Gary Hamilton(ed),Asian Business Networks(Berlin:Walter de Gruyter,1996)转引自吕大乐、赵永佳所撰“后九七香港的政治失序:阶级分析的角度”一文。此后,凯瑟克家族的怡和集团重要性进一步下降。不过,怡和集团仍是香港商业集团网络中占有中心策略性位置的重要一员。尽管华资地位不断提高,但英资财团依然未完全失去其位置。
“香港系由马会、怡和、汇丰和港督所统治,并按此序排列”,这句话所透出的香港权力格局就此已经改写。
05
怡置互控:纽壁坚“连环船”防守置地对华资地产商的诱惑是巨大的。这颗香港地产皇冠上的“明珠”,在香港经济的心脏——中环金融商务区的黄金地段拥有庞大的高级商厦组合。谁控制了置地,谁才真正称得上是香港地产界的“王中之王”。
就在九仓被包玉刚强行收购之后的一段时期内,市场上有关华资大亨收购置地的传言骤起:或称长江实业正在市场上大手吸纳置地股票,或称李嘉诚正与包玉刚联手挑战置地,或称华资大亨将直接收购市值仅40多亿港元的怡和,进而通过怡和控制置地。
收购怡和似乎并非难事。正如专栏作家齐以正在香港《南北极》杂志上撰文所说:“九仓争夺战告一段落后,商界人士便有‘怡和危矣’的感叹,华资既能吞98亿的九仓,怎会吞不下只值44亿元的怡和?”
当时,怡和及置地的形势的确不妙。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由于对香港这一“借来的时空”深存戒心,怡和看淡香港的经济前景,大肆向海外投资,先后收购了美国夏威夷的戴惠施公司、英国的怡仁置业、南非的雷里斯,以及沙特阿拉伯的中东运输贸易公司等,结果泥足深陷,在海外的经营中苦苦挣扎。
怡和大班D·K·纽壁坚其实,怡和及置地的控制权十分脆弱,大股东凯瑟克家族仅持有怡和约10%的股权,而怡和及其附属的怡和证券公司亦仅持有置地20%左右股权,置地股价又大大低于其资产净值,这正是地产猎手们理想的捕猎目标。
面对危局,怡和主席纽壁坚果断采取措施,加强对怡和及置地的控制权。
1980年6月,置地与包玉刚爆发的九仓争夺战中,置地被迫“含笑断腕”,第一时间抛售约1 010万股九仓股票,套得巨额资金,部署置地保卫战。
1980年9月5日,怡和以价值1195亿港元的资产,交换置地发行的约6 400万股新股,转移的资产包括铜锣湾世界贸易中心5成权益及3 300万股会德丰A股。交易完成后,怡和所持置地股权增至278%,成为置地大股东。至此,一般认为,外界财团要觊觎置地已不太容易。
不过,整个局势依然扑朔迷离。有迹象显示,当时华资财团不是直接剑指置地,而是将收购目标指向了置地的控股公司——怡和。为此,具体设计怡和与置地互控的怡富有限公司董事经理薛博理(Nicholas Sibley)和财务主管史密斯(Alan Smith)忙个不停。纽壁坚更亲自邀请李嘉诚前往怡和总部,游说其出售手中持有的2 500万股怡和股份(约占怡和发行股权的10%)。
10月29日,怡和宣布发行2 500万股新股予置地,收取置地约76亿港元现金。在此之前,置地又从股市购入了怡和已发行股本的5%。
10月31日,市场传闻李嘉诚将通过长江实业以每股36港元的价格收购怡和股票。当日,香港股市大幅上升,恒生指数急升6236点,而怡和及置地两只股票亦“比翼齐飞”。其中,怡和上升6港元,从每股30港元升至36港元。
当晚,香港总商会组团访问英国,随团成员包括怡和主席纽壁坚、九仓主席包玉刚及长实主席李嘉诚。当李嘉诚抵达伦敦机场时,立即被众多财经记者包围,询问李嘉诚有关收购怡和事件。对此,李嘉诚郑重否认。
11月3日(星期一),香港股市开盘前夕,怡和通过旗下的怡富公司宣布:“怡和集团有意购入置地股份,包括与股份相等之权益共11亿股,价格最高为每股30(港)元。”当时,有消息称,怡和将优先向“一些华资财团”高价购回置地股票(前一天置地的收市价仅为每股222港元);但附带条件,即怡和的控制权必须继续留在凯瑟克家族手中,华资财团不得染指。
当天,怡和以现金购入7 800多万股置地股票,显然绝大部分并非从股市中购入,这亦显示怡和与“一些华资财团”交易的传闻确非空穴来风。
有报道称,怡和从“一些华资财团”约购入了5 000万~7 000万股置地股票。此次交易,使觊觎怡置系的华资财团赚取了一笔相当可观的利润,怡和则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后,将持有置地的股权增至约40%。
1980年年底,怡和宣布,怡和及其附属公司怡和证券已持有40%的置地股权,置地亦持有怡和约38%的股份,从而形成了所谓的“铁三角”或“连环船”结构。
纽壁坚的“连环船”防守策略,是其担任怡和主席期间最为引人瞩目的行动。通过怡和与置地互相持有对方约4成控股权,怡和、置地的控制权似乎已固若金汤。
1983年3月,港英政府宣布修订收购及合并条例,将上市公司“控制权”定义从过去的51%修订为35%,规定持有35%的大股东可在一年以内增加持有量至45%,如超过此数便要提出全面收购;非大股东一旦吸入一家公司35%股权,便要公开提出收购。港英政府这一似乎是有意配合怡置互控“连环船”策略的修订,更让纽壁坚的心里踏实了许多。
这是华资大亨与怡和之间有关置地攻防战的第一个回合。这个回合中,以怡置系实施“连环船”策略挡住华资大亨的脚步而告一段落。
然而,让纽壁坚始料未及的是,“连环船”结构不仅为怡置系日后的发展埋下了祸根,也为自己的前途投下了阴影。
06
冒进:置地疯狂扩张置地痛失九仓控制权后,在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鲍富达主持下,投资策略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置地一贯奉行的保守、稳健、持重的风格不见了,冒进、急躁、投机的作风开始大行其道。
20世纪70年代,新崛起的华资地产商利用地产市道低潮,大量吸纳廉价土地,再趁市道繁荣时推出楼花,在低买高卖中赚得厚利,使以租金收入为主的置地相形见绌。
华资地产势力的急速发展,使置地发觉自己错失了地产发展良机。置地开始奋起直追、急速扩张,先后与佳宁、信和、恒隆等30多家公司合作发展了超过70个地产项目,其投资策略之冒进、之急躁,投资速度之快、之急切,令人瞠目。
1981年年初,置地与信和地产合组财团,置地占40%股权,以1308亿港元购入港岛大潭道白笔山一处145万平方英尺地段。
同年4月,纽壁坚前往北京与中国高层沟通,受到国务院副总理张爱萍的接见。
8月,置地再与佳宁集团合组财团,置地占35%股权,以创纪录的28亿港元购入尖沙咀美丽华酒店旧翼一处约86万平方英尺地段,计划发展高级商厦。
更引人注目的是,1982年2月,置地以4755亿港元天价投得康乐大厦西侧一处44万平方英尺的交易广场地皮,成为全球最大宗地产交易。置地日后在这块地皮上建成了著名的交易广场第一座及第二座(1985年落成)、第三座(1988年落成)。
1981年12月,置地联同怡和发动“破晓突击”行动,目标是香港电话有限公司。置地以不超过每股32港元的价格,在股市购入2 000万股香港电话股票,约占香港电话已发行股票的219%。经此收购,置地及怡和特别投资连同已持有的股票,约占香港电话已发行股票的349%,成为香港电话的大股东。
1982年4月,置地再次发动“破晓突击”行动,这次的目标是香港电灯有限公司。置地委托怡富以不超过每股675港元的价格,在市场大举吸纳港灯股票,约吸入32亿股,占港灯已发行股票的349%,涉及资金高达26亿港元。
当时,市场盛传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和陈松青的佳宁集团有意收购港灯。结果,置地捷足先登,成为大股东。置地收购香港电话和港灯集团,股权均未超过35%,未抵触当时刚修订的收购及合并条例所规定的全面收购触发点,因而无须向股东提出全面收购。
对此,对香港财团素有研究的学者冯邦彦指出:“置地不但成为当时香港地产界的‘超级大好友’,而且迅速膨胀成一家业务遁及地产投资与发展、酒店、零售贸易、电讯、电力供应等多元化的综合性企业集团,这种投资策略的急剧转变,充分反映出怡置高层在九仓一役受挫后,试图将置地扶植成一家超级‘大行’,与华资大亨一决雌雄的心态。”
07
150周年庆:危机四伏与乐观自信1982年,对怡和来说无疑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150年前的7月1日,渣甸和马地臣联合建立起怡和洋行,自英国占领香港后,怡和便一直在这里充当要角,不仅是香港英资企业的“鼻祖”,而且也已经由当年主要贩卖鸦片为主而蜕变为一个经营范围无所不包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150岁的生日,怡和自然要好好庆祝一番。其中的庆祝项目之一,便是怡和大班纽壁坚决定拿出400万港元用于广告宣传,以增加市民对怡和的认识和认同,希望一扫过去充满“殖民地色彩”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