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地产、股市的兴旺,香港金融业趋向多元化发展,商人银行商人银行为欧洲叫法,美国称投资银行,日本称证券公司。、财务公司、证券经纪行等各种金融机构纷纷成立,香港逐渐演进为远东金融中心。
因应宏观经济的转变,怡和在金融业方面开始发力,重振早年雄风。
股票市场的开放与成长,商人银行获得发展良机。1970年以前香港金融业的主角是存贷款为主的商业银行,金融市场罕见商人银行身影。随着资本市场的活跃,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如企业上市、资产对冲、基金管理、并购融资、债券发行及股票报销业务的金融机构——商人银行开始大行其道。而领香港市场之先的,正是怡和洋行。
1970年,怡和与英国商人银行富林明公司(Robert Fleming & Co,Ltd)合资,成立香港市场上的首家商人银行——怡富有限公司(Jardine Fleming & Co,Ltd),开创了怡和在香港及东南亚地区的投资银行业务。冯邦彦:香港金融业百年,三联书店,香港,2002, 178~180页。
正如2002年9月怡和集团常务董事韦德乐(Percy Weatherall)在第六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2002国际投资论坛”上演讲时所说:“在60年代末,‘基金管理’、‘投资银行’对香港来说还是新名词。尽管这些业务(当时归“商人银行”旗下)在伦敦、纽约和西方其他金融中心已经蓬勃发展,但亚洲在这方面依然是白纸一张。但当时我们认为,这些业务很有市场,所以,在1970年,就同一家叫做‘罗拔·富林明’的商人银行合作成立了合资企业,起名为‘怡富’。”
怡富公司成立后,业务发展迅速,尤其是在股市并购方面大放光芒。1972年协助置地吞并牛奶公司,更成为香港资本市场轰动一时的重大事件。到1976年,其旗下已辖有7家证券、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基金达21亿港元,客户则主要来自伦敦、苏格兰及瑞士。2000年,怡和集团将怡富售予美国大通银行,后者通过购并变成了现在的摩根大通,怡富成了这家大行的附属机构。2005年,怡和集团重返投资银行市场,怡和策略当年6月22日宣布:以185亿美元的价格,向皇家太阳联合保险集团购入两成罗斯柴尔德控股(Rothschilds Continuation Holdings,RCH)权益。罗斯柴尔德家族与怡和的合作始于19世纪,自1838年起,怡和便已是罗斯柴尔德在中国市场的代理。怡和策略入股罗斯柴尔德控股,有别于当年投资怡富,只做策略性股东,不参与投行业务的日常运作。
1972年,怡和以换股方式将其在远东投资公司所占股份增至42%,并改名为怡和证券有限公司(Jardine Securities Ltd),从事证券买卖及投资。
同年,怡和将保险经纪业务分拆独立。第二年(1973),开始招募大学毕业生出任保险见习管理人员,怡和保险业逐步走上专业化道路。
1974年,为加强与汇丰银行联系,取得充分的财务支持,怡和与汇丰换股,汇丰持有怡和5%的股权,怡和则持有汇丰3%的股份。1978年年初,怡和大班纽壁坚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与汇丰互相交换股票,可说是公司投资方法的一种,这种股票是作为公司在汇丰方面作长线投资的媒介,不会加以转让。”
1975年,港英政府宣布筹建香港商品期货交易所,怡和立即与英国一家公司合组了怡达商品贸易公司[Jardine,Gi & Buttus(Hong Kong)Ltd],在香港及东南亚一带经营期货商品交易。
通过上述步骤,怡和大大加强了它在金融领域的实力和影响。
06
舞动资本市场这一时期,怡和在年轻的亨利·凯瑟克执掌下,在香港展开了一系列收购行动:
1972年,通过置地收购牛奶冰厂有限公司。
1974年,通过九仓收购香港电车公司。
1975年,怡和以换股方式及现金收购汽车代理公司——仁孚行75%的股权,使仁孚行成了怡和的附属公司。同年,又以换股方式收购了香港实力雄厚的建造及土木工程集团——金门(香港)有限公司。
通过这些密集的收购行动,怡和不仅分散了投资风险,也大大增强了集团的赢利前景。其中,置地收购牛奶公司一役,被视为香港上市公司收购战的经典之作。
1972年,当股市热火朝天之际,香港资本市场发生了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一是置地公司取得牛奶公司控制权,二是以李嘉诚长江实业为首的一批华资地产企业上市。1972年下半年香港迎来企业上市热潮。日后在香港地产业界大展宏图的华资新兴地产集团,几乎都在这一时期上市,如信和地产(7月20日)、合和实业(8月21日)、新鸿基地产(9月8日)、恒隆(10月21日)、鹰君(10月26日)、长江实业(11月1日)、永泰建业(11月6日)、廖创兴企业(11月13日)、新世界发展(11月23日)、大昌地产(12月11日)等。长江实业等新兴华资地产商的威力要到数年后才开始得到显示,而“置牛大战”则轰动于当时,为这一年的股市狂热火上浇油。
牛奶公司是一家由苏格兰医生文逊(Patrick Manson)创办于1886年的老牌英资公司。公司创办后即在港岛薄扶林购入大片土地兴建牧场,饲养从英国引进的乳牛,生产新鲜牛奶。1918年,牛奶公司收购了怡和旗下的制冰公司,改组为“牛奶冰厂有限公司”,业务进一步扩大,牛奶公司还是香港第一家经营超市(今天的惠康超市)的公司。此外,还与伍氏家族合作,经营美心西餐厅。20世纪70年代初期,牛奶公司已是一家颇具规模的大公司,旗下业务包括经营奶类产品、冷冻业务及超市,拥有职工逾3 000人。
当时,牛奶公司并无控股大股东,董事局主席为曾在香港政坛红极一时的华商周锡年。出身香港世家的周锡年,早年留学英国,回港后执业做医生,建立起声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接济不少知名人士,为其在战后从政提供了便利。从1946年起,周锡年历任立法局议员、行政局议员,以及两局首席议员,直至1962年任期届满,深得港督葛量洪(Alexander Grantham)和柏立基(Robert Brown Black)信任。不过,在1967年香港政治骚乱中,周锡年没有旗帜鲜明地站在港督一边,从而“失宠”于港督。
就牛奶公司本身的经营而言,可用“保守”两字形容。徒有大片潜质优厚的土地而没有发展,终于成为亨利·凯瑟克觊觎的目标。
1972年10月30日,星期一,香港股市发展史上首宗轰动全港并影响深远的收购战——置地对牛奶的收购战正式爆发。
当天,香港地产界“皇冠上的明珠”置地收购牛奶的消息传出,牛奶股价一开盘便高升48港元,以188港元开市,其后股价节节攀升,最后以196港元收市,升56港元,大涨286%。置地股票亦上升9港元,以104港元收市,升9%。当日,恒生指数大涨4367点,以61366点收市,升75%。全日四大交易所成交总额达443亿港元,创下历史新纪录。
翌日,置地在香港各大报章以全版广告刊出收购建议:置地将委托商人银行怡富和获多利公司为财务顾问,以两股面值5港元的置地股票,换取一股面值75港元的牛奶股票,即以换股方式全面收购牛奶公司。置地表示,根据1972年10月27日香港证券交易所的收市价,置地每股94港元,牛奶每股135港元,换股建议实际上使牛奶股价升至每股188港元,即牛奶公司股东的资本值将增加40%。
为了加强换股建议对牛奶股东的吸引力,置地实时聘请专业公司重估资产,每股置地资产值为28港元,公司总资产超过175亿港元。同时,置地向股东承诺,保证1972年度派息不低于12港元,比上年度增加26%;1973年度派息15港元,增长25%;1974年度派息22港元,增长35%。
置地开出的收购条件,使得本已热气腾腾的香港股市更加沸腾起来。
随后,置地连续在各大报章刊登全版广告,发起凌厉攻势。
11月29日,置地的换股期限到来。置地宣布,截至11月28日,置地已取得牛奶公司51%以上股权。当晚,置地董事局召开记者招待会。出席会议者除置地主席亨利·凯瑟克之外,尚有置地董事、香港金融界及报界数百人。亨利春风得意地宣布收购成功。
11月30日,置地宣布已拥有80%以上的牛奶公司股票,置地决定将换股建议的最后期限延长至12月15日。
12月15日,置地收到牛奶公司已发行股票约90%。根据公司条例,置地将向其余牛奶股东进行强制性收购。至此,首个轰动全港的收购战拉下帷幕,牛奶被置地兼并,取消上市地位。
在整个“置牛大战”中,牛奶公司董事局及主席周锡年虽坚拒置地吞并,但终未能挡住其凌厉攻势。周锡年痛失江山,挂冠而去。
置地收购牛奶,使本已泡沫横飞的香港股市更加疯狂上涨。越来越多的香港市民蜂拥入市,从而种下了1973年股市危机的种子。1973年股灾发生时,香港《星岛日报》4月6日一篇题为“华资外资在市场斗法已判胜负,结果华资集团铩羽而归”的文章中写道:“华资与外资集团‘拗手瓜’ 的斗法,胜负已分,可以这样说,整个华资集团都惨败下来了,这幕惊险紧张的大悲剧,相信也要终场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正是借着这个时机,大量收购港岛地皮,并在股票市场通过收购美资永高公司,取得了中环的希尔顿酒店(现长江大厦所在地),一举打破中环地产由置地公司控制的局面,同时开创了香港华资吞并外资公司的先河。
置地未花一分现金,鲸吞了牛奶这家规模宏大的老牌公司,堪称香港企业并购史上的经典之作。然而,在怡和收购牛奶达到巅峰的时刻,实际上也埋下了危险的种子。因为经过这次换股,置地的大量股票流散到小股东手中,从而大大削弱了大股东怡和对置地的控制,种下了日后置地受到华资财团狙击的祸根。
07
保险蓬勃发展就在置地吞并牛奶公司的1972年,怡和保险经纪公司(Jardine Insurance Brokers,JIB)成立,1997年,JIB与1981年成立的LIoyd Thompson合并组成怡和保险顾问集团(Jardine LIoyd Thompson Group plc,JLT)。2006年11月,JLT与广东立信合资设立的怡和立信保险经纪公司在广州开业,JLT正式进入中国内地。怡和洋行的保险业务从此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怡和洋行保险部,是当时香港最具影响力的保险业代理机构。据1968年加入怡和洋行保险部的“老保险”郭振华回忆,当时怡和洋行保险部设有水险部、火险部、意外险部、赔偿部、市场部、人事部等,职员约100人左右。除了代理集团旗下的隆德保险公司1954年,怡和撤出中国内地,谏当保险公司正式关闭其在上海的办事处,结束了在中国内地逾一个世纪的经营。就在此前一年(1953),考虑到当时已失去中国内地的大部分生意,公司取名“谏当(广州)”不再适合。于是,以马地臣公司百年来设立在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伦巴德大街(Lombard Street)三号为依归,谏当保险公司更名为伦巴德保险公司(又名隆德保险公司)。、香港火烛保险两家本地保险公司之外,怡和洋行保险部还代理了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美国、日本等国的十多家大型跨国保险公司,最高峰时曾代理十五六家保险公司。而怡和洋行的主要保险客户,均为当时香港上市的大蓝筹公司——置地、九仓、牛奶公司、电灯公司、中华电力、电车公司等。冯邦彦、饶美蛟:厚生利群:香港保险史(1841~2008),三联书店,香港,2009,1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