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宏观学科思维差异因素思考:在做课题的过程中,笔者采访了大量的学生,惊奇地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思维方式是有很大差异的。理工类的学生思维方式偏"线性"。医学专业的学生思维方式偏重"结构"、"物理"。比如:美容医生的审美观会因为职业的原因,看到的不是"美"、"丑",而是五官的结构、比例的合理性。艺术类的学生思维偏感性、形象性。(2)微观专业思维差异因素思考:在艺术类学生里,笔者发现美术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明显高于音乐类学生。笔者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美术专业训练的素描、线描、色彩中处处蕴含着线条与光线的逻辑、色彩之间层次感的逻辑、线条与线条之间的逻辑......处处影响着画家的思维方式。
笔者继续在音乐类学生里观察这种思维差异,得出的结论是作曲专业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强,钢琴专业第二,声乐专业和弦乐专业逻辑思维能力较弱。
(3)探寻音乐学院领导多出自作曲系的因素思考:大家熟悉这么一个现象,在绝大多数音乐院校里,担任院长的领导绝大部分来自于作曲专业。这绝不是偶然,这个现象引发了笔者的思考。笔者发现,作曲专业是音乐专业里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得最好的专业。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需要大量的情感、形象、幻象,而作曲技法中的和声、曲式、音程关系......都是严谨的数理关系。学习作曲的过程就是一方面在大量的谱例、实践中训练思维在音乐数理排列组合中的严密,另一方面,大脑中一直高度存在创作、灵感的意识,这样的思维方式积累下来,会使得思维能力很有张力。这是我从思维角度理解院长们大多有作曲专业背景的原因。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存在就是理由"。其间理由在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优化思维。
(4)探寻音乐类微观专业思维差异的缘由:思考钢琴、声乐、弦乐专业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最初来源于"音色"的感受。
在做课题的过程中,每天的阅读、写作、思考,量都很大。音乐每天伴随着笔者,换过很多音乐碟子,后来发现,听钢琴曲的工作效率最高。它不但能让笔者更客观的思考问题,还能凝聚心力、脑力,让整个人注意力很集中。
而听声乐作品、弦乐作品,可以让笔者释放一种情感,起到抒发和排解的作用,同时也会分散注意力。
于是,就这个问题,笔者与好几位青年教师分别讨论过,他们中间有钢琴专业的老师,也有二胡专业的老师,还有小提琴专业的老师。
经过多次有趣的谈话,我们分别从钢琴、小提琴的制作源头开始讨论,寻找他们最初的文化逻辑,最终讨论产生的结果如下:
(5)钢琴的起源:世界上第一台钢琴,由意大利人克里斯托弗里(B.Cristofori)于1710年前后在佛罗伦萨制造出来,当时取名为"弱和强"(piano e forte)(意大利文)。后来,作为外来词进入到其他语种,现在所有语种都称钢琴为piano,就是piano e forte的简称。中文称piano为钢琴。它的发音构造原理是十二平均律的结构原理。
十二平均律原理及起源:
所谓十二平均律,就是一个八度内的十二个半音里,所有相距半音的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值"都是相等的,这是其他任何律制都不具备的特点。这个特点的优越性在于音乐从此可以"畅通无阻"地自由转调和方便地应用和声技巧。由此,音乐的多声思维才飞上了前所未有的可以自由翱翔的广阔天空。十二平均律的最早发明者是我国明朝的大数学家、天文学家、乐律学家朱载堉。
在音乐实践,特别是音乐创作中,最早成功地证实了十二平均律的优越性并预示出光辉前景的,是德国的巴赫。他于1722年写了一部《平均律钢琴曲集》(原名为《平均律键盘曲集》),使用了全部24个大小调,1744年又完成了同样应用24个大小调的第二部。这两部曲集,被信仰基督教的西方音乐家称为音乐艺术的"旧约全书",足见其在音乐文化上经典性的价值和意义。
(6)小提琴的起源:关于小提琴的起源说法有很多,下面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1000多年前,埃及有位音乐家,名叫莫可里。在一个盛夏的早晨,他在尼罗河畔悠闲地散步。偶然间,他的脚踢到一个什么东西,发出一声悦耳的响声。他拾起来一看,原来是一个乌龟壳。他拿起乌龟壳仔细地观察了一阵,又把它带回家,经过反复思考、试验,终于根据乌龟壳内空气受震动发出声音的原理,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把小提琴。
(7)探讨结果:从以上文字我们可以总结出:钢琴发音原理(十二平均律)决定它是有固定音高的乐器(以88个固定音高的键盘位置来体现)。小提琴也是由它的构造原理(腔体内空气受震动发出声音)决定它需要靠摩擦、接触(弓与弦的摩擦、手指与弦的接触与摩擦)来使腔体受震动而发声。根据这一特点,人们创造了弦乐的"揉弦"、"换把"、"滑音"的技巧,使得弦乐乐器更能感性的表达各种情感,这些是钢琴做不到的。
因此,我们会从听觉的反馈中,感受到钢琴曲的客观、理性。从弦乐、声乐作品(声乐的发声原理与弦乐属性一样)中感受到各种情感的延伸。
2.思维的再创造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会发现世间的万物都蕴藏着内在的因果和逻辑,思考和分析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事物之间的逻辑,除了对自己的思维方式是极大的锻炼,同时也是把别人的智慧加以创造和过滤,变成自己的智慧的一个重要过程。
比如在笔者上大学的时候,读《卡耐基成功大全》一书,其中有一句卡耐基著名的话:"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山,要做自己手中最清楚的事。"这句话的核心内涵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后来,随着自己学习的深入,学习了管理的课程,结合管理理念中讲到的"目标"的含义,促使笔者回过头去思考卡耐基老师的这个理念。于是,我根据自己内心的收获进行了再创造:"既要去看远方模糊的山,更要做自己手中更清楚的事。"
这个例子说明:积极思考的过程,是把别人的东西加以创造和过滤,形成自己的东西的一个重要过程。
笔者思维再创造的角度是:首先有自己的长远目标,同时脚踏实地地去实现微观目标,用这么一个理念去定义的。
延伸逻辑思考
1."比尔·盖茨"为什么辞去首席执行官的职务,去当一个软件工程师。
2.古典音乐为什么经久不衰?
3.流行音乐为什么新陈代谢的速度如此快?
4.为什么大多数人会对现代艺术的审美产生凌乱?
5.如何看待大学生的"迷茫"?
6.请思考色彩的起源。
7.有一本解读日本文化的人类学大作《菊花与刀》,请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命名,其寓意是什么?
8.请思考动漫产业、游戏产业最近几年特别昌盛的原因是什么?
9.请思考如何才能作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10.请思考部分人内心浮躁,不能静下心读书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节 三种科学思维方法介绍 (1)
从大量的成功案例中,笔者总结出成功者所必备的三种思维方法,作为思维提升与优化的补充介绍。
一、辩证思维方法
1.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的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
大师名言:"除了变是不变的之外,其他每一件事都在变。在存在里面,'变'是唯一永恒的因素。所以你怎么能够依赖过去?如果你依赖过去,你将永远都会错过现在。生命需要不同的两极,以及这两极之间的平衡。"(奥修)
2.辩证思维方法的法则辩证思维方法执行的是一套动态思维法则,使人们能在动态中把握事物的变化。它以联系的、发展的从而是全面的观点来考察思维对象,因而,相应产生了联系、发展和全面分析的辩证思维方法。
例证
"长城"这个名词,以其"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久远广阔的时空跨度,被赞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宏伟壮观的人工建筑奇迹。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深远巨大的影响,也积淀和凝聚了极为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地体现出构筑者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熔铸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长久以来,它代表的就是一种正向的精神,在我们的脑海里,刻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
最近,在阅读中看到一个名叫偎言吾的日本建筑师写的一篇文章。里面谈到,"过去中国的长城在阻挡匈奴的同时也分割了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两种文明......"
这样的一种视角,是辩证思维方法的视角。
在余秋雨老师的书里,处处可以找到充满辩证思维智慧的视角。《五城记》中描写成都的文章,前面写了成都的千好万好,结束句写道:"成都的千古难题至今犹在:如何从深厚走向宽广?"
扩展阅读
笔者在网上曾经搜索到一篇马一平教授的文章:《聆听上苍的音律》,其妙曼、灵动的文字处处流淌出高远的智慧,经得先生同意,笔者摘录了其中一些段落,以示启发:
《聆听上苍的音律》
学生时代末期,一位友人抄送我的名人名言中便有这样一句:"艺术家是自然的情人,所以他是自然的奴隶,同时也是自然的主人。"我甚以为然,并铭记在心。20多年前,当我第一次乘机凌空时,地上的万物在急剧地缩小,它们之间的关联明晰可辨,我顿时产生两点强烈的感受,一是观察事物的人总难免受视角和视野的局限。万物本有自己固有的形态,但天上的鸟与地上的虫看到的世界决然会是两样,我应该时常提醒自己,尽可能少地陷入虫的境地,的尽可能多地设想用鸟的眼光去看看所面对的事物,以此来铸就自己的心胸。第二,当眼前出现的是层层又叠叠浩邈无边的云海而再无其他任何东西时,只感到人是以一对亿地面对着宇宙,这时隆隆机声已全无所闻,而满机的乘客也一应退出视野,这时我空前强烈地感受到自己与大自然在死一般寂静之中的交融,它令我战栗而又惊喜。这两点感受在我此后的漫长生活中不时地萦绕着自己,似乎随着岁月的推移与阅历的增长愈来愈强烈地影响着我。
第一点感受让我在生活中不把面前的山头看得过大,避免产生不堪的重负,甚至在最为难的时候也不时让自己的灵魂从锅底爬上锅沿,以审美的心态去看一看连同自己在内的各种角色在锅中怎样表演,同时也看看自己有些什么过失。第二点感受让我不把"天人合一"观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仅仅作为一种理性的输入,而是较为通畅地融进自己的感性体验。面对自然时,当年飞机上的那一幕幕帮我比较容易地进入一种可称之为悲壮的情境中去观照大地壮阔的静美,相对无言却又尽在不言之中,宛如聆听上苍的音律。细看眼前的每棵树都有自己的心性与表情,远观每群树都有他们的阵势与运动,他们都像自己的兄弟姐妹,似乎我看他们,他们也在看我。人期待什么,就会看见什么,现实生活愈是冲突和挣扎,我便愈热衷于从自然中去领略秩序节律和潜藏于其中的精神情性。然而他们的精神情性,他们的秩序节律一如上苍的一切玄机一样,并不肯畅晓无歧地明示于人,这需要静静地解读与体悟,去辨析那无言之中无穷无尽的言语,从体悟中萌生表意的形式。我不希望自己的作品离自然太远,怕伤及它的情性;也不希望自己的作品离自然太近,怕伤及它的秩序,我竭力从单纯中构建一种精神。
以上的文字摘自马一平先生的文章《聆听上苍的音律》,处处充满着辩证的智慧,妙不可言,细细品味中,带给我无穷的思考与回味,妙哉!
3.辩证思维的核心要素"度"的把握。
(1)"度"的含义:度,在汉语中是尺和法的意思。在哲学上讲的是质与量的关系,说的是在界限里,量的增减不会引起质的改变,但要是超过了界限的量的增减,就会引发质的变化。物极必反,也是这个道理。
于丹教授在《论语心得》里讲:"度者,时间、分寸、尺度、距离也。"有一个成语叫"过犹不及",这是孔子说的,意思是事情做得过头了和没有做到位是一样的效果。
(2)从"度"的角度解读时间:用哲学的辩证思维去解读宏观的"时间",会发现,人生痛苦的根源就在于生活在过去或者是对未来生活的迷茫。那么,宏观上,我们应该怎样把握"时间"的"度"呢?
心理学家埃克哈特·托利的著作《当下的力量》给了笔者非常妙的答案。
在作者这位心灵导师的引导下,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从而阻碍你摆脱内心的痛苦。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能找到真正的欢乐,我们能拥抱真正的自我。认同了宏观"时间概念"的智慧标准后,笔者力所能及地吸收着他的思想。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是否快乐、充实,给自己拟订人生的计划,把对所有烦恼的抱怨,换作对自己心灵的客观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