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播出后,看房的人还真多了起来,五天之内,三十多套房子销售一空,不但如此,第二期的房子也被预售了,公司的人,都很高兴。
就在大家都感到很高兴的时候,李珊珊对陈二说:“听说你们又在注册另一个房产公司,我和爸爸商议过了,为了防止你过度劳累,我和爸爸决定不要你再为创业房地产公司心了。”陈二感到很吃惊,他问道:“这是爸爸的意思吗?”李珊珊说:“是的,不信你去问爸爸。”陈二说:“大姐,你对我的担和防范是多余的,首先,我根本没想去害李家,其次,我也不是想赖在你们李家的门上,我之所以拚命地做这一切,为是为报答你爸爸的知遇之恩。”陈二眼中闪着泪花,稍平息了一下说:“我情愿早一点将这里的一切交给你们,可我不放心的是,你们经营不下去。”李珊珊冷笑了一下说:“你真是太心了,别的地方,没有你陈二,就没有砌商品房的?”陈二说:“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爸爸的意思,如果他老人家让我不要管,你就准备来接管这里的一切。”说完,陈二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办公室。
陈二来到岳父家,李从本正从外面散步回来,懈到陈二气呼呼地到来,孔琳问道:“怎么了?是不是小丽吵嘴了?”陈二说:“妈,不是和小丽吵嘴,是和珊珊吵嘴了,她让我退出创业房地产公司,我告诉她,我不是不要赖在公司里,我是不放心她弄不下去,她说她跟爸商议过此事的,我现在特地来问一下爸爸,如果是这样,我今天就可以将公司的事务交给她了。”
孔琳说:“这丫头不懂事得要命,我和你爸爸也和她说了不少,可她就是不听,现在我们也老了,女大不由娘,她要弄,就让她弄吧。”陈二点了点头,问李从本:“爸爸,你的意思呢?”李从本说:“我知道她和胡永彬的想法,他们俩也不是经商的料,但他们偏偏不自量力,公司交给她们,要不了两年,就会垮的,我想这样吧,你先交给她一段时间,我在后身把握住,让她切身体会到,干事业不是件容易的事。”三人正说着,胡永彬也来了,他在门外,正听着李从本说他们不会经营事业,推门而入说:“爸爸,你是不是太小瞧我们了?你没让我们干过事业,怎么知道我们不会干事业的,我想不通,你为什么将胳膊肘儿总向外拐呢?现在我简直怀疑珊珊和小丽,谁是你的亲闺女了。你要知道,亲的还是亲的,远的还是远的,将来,你和妈妈老了,生病了,别人都丢得下,我和珊珊丢不下你们二老。如果你还是样胳膊肘儿向外拐,你想好了,以后的事怎么处理。”
胡永彬的一席话,激怒了李从本,他“嗖”的一下站了起来,本想斥责胡永彬的,因上进心来得太猛,眼前有些发黑,他扶着桌角,手指着胡永彬说:“胡永彬,你听好了,”他从本顿了一下,继续说:“整个创业公司,是我一生奋斗的成果,这里面有你半滴汗水吗?我有两个亲闺女,珊珊和唯唯,还有一个义女小丽,虽然是义女,但我和你岳母视同已出,今后的家业,不可能让给你一个人,三个人都有份。”陈二见李从本脸色通红,嘴唇发紫,怕出事,忙扶着他坐下,说:“爸爸,先点水,这事我们好商议。”孔琳赶忙倒来一杯水,李从本坐下,喝了一口水,气息生活会微平缓了一下,说:“这个家已经维持不下去了。”他问孔琳:“唯唯谈的那个男孩子,现在怎么样了?”孔琳说:“你真气糊涂了,朱思明不是出国了进修了吗?要到明年五月份才能回来。”李从本说:“这次等他回来,就让唯唯和他把婚结了。
”孔琳说:“你想那么远干什么?”陈二捧来躺椅,让他从本躺下,他说:“爸爸,你也不急,这事其实很好处理,珊珊和胡永彬不准我参与创业公司的事,我就退出来,唯唯的婚事,你放心,我会帮着你办的,我知道,你和妈妈对小丽视同亲生的闺女,我们不会忘记你们对我们一家的恩情的。我和小丽没有机会侍候过父母,我们会在你们面前尽到子女的义务的。”陈二望见李从本躺在椅子上,一言不发,双目微闭,两行老泪流了下来。也不想再多说什么。孔琳拿来了一床毛毯,盖在他身上。孔琳琳见丈夫躺在那里,想想过去驰骋商海,夜以继日,不辞辛劳,现在却满头花发,英雄气概荡然无存,走上前去,握住李从本的手,不觉也老泪纵横。陈二见此情景,无比凄凉,说:“爸、妈,你们不要难过,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你看唯唯,多有出息?我们的事业,多红火?虽然出了一些矛盾,都是小问题,我们能处理好的,你们养好身子,将来还要帮唯唯带孩子呢。”
正说着,李珊珊闯了进来,她一进门,见妈妈还在流泪,说:“你们刚才对胡永彬说什么了?”孔琳说:“我们说什么了?你爸爸告诉他,这个家业不可让你一个人得,三个人都要有份,怎么了?说错了?”李珊珊瞪眼说道:“这话是你们说的,可别怪我不客气,你们以后的事,我们不问了。”说完拉开门,使劲一关,门“轰”的一声着了,李从本坐起来吼道:“滚!永远不要回来。”
陈二说:“看来,这也一条普遍规律。”孔琳问:“什么规律?”陈二说:“穷人家的子女,因为没有家产可分,而相互之间都很和睦,另的不说,我们老家有老哥俩,陈文和陈武,陈文是老大,在家种地,生了六个儿子,家里很穷;陈武是老二,上过学,是小学里的老师,生了三个儿子。两家儿子都成了家后,陈文的儿子们都很孝敬父母,他们的儿子和儿媳妇都说,两老人,靠种地养活了这么多的孩子,吃的苦,无法用语言描述,因此,一个比一个孝敬,偶有个别不孝敬的媳妇,陈文夫妻不计较,但左邻右舍就会比较说,‘这一家子,只有某个媳妇不孝敬’,传言散开,不孝敬的媳妇脸上挂不住,心想:‘她们能做,我为什么不能做?我还要做得比她们好!’于是,谁都不敢落后,每到过年过节,争相接老人过去一起团聚,送的烟和酒,够老俩口吃半年。
可陈武就不同了,三个儿子中,都经常人问老俩口:‘你们的钱用哪儿去了?平时也不见你们穿什么新衣服,也没吃什么好的,钱呢?是不是暗自里给其他两个人了?’第到过年过节,儿子们从来没给老俩口买什么,相反,过年一一应开支,全是陈武置办的,置办了不说,还会引起不满,老大会说:‘你给老二买的鱼好象大些;老二会说,我的孩子比老三的孩子大,也吃得多,应该多买些年货给我。
’老三说:‘我生的是儿子,是你们的长头孙子,你们给我们买的年货怎能和他们两家一样多呢?老大经常问陈武:‘爸,你是不是把钱偷偷地给老三了?’陈武说:‘不可能,我把钱给他,我自己不要过啦?’老二也说:‘爸,我就一个闺女,马上要出嫁了,你准备给她多少钱?’陈武说:‘一万吧!’老二说:‘一万?这么点钱,你也拿得出手?你也当了一辈子地老师,在我身上,就用了这么点钱,你好意思拿得出手,我还不好意思要呢!’老三媳妇见两位大嫂都对二老展开攻势,生怕自己吃了亏,也找上门说‘我警告你们啊,你们的孙子才是正宗的香火继承人,你们想想百年之后,谁会在你们的坟头上烧香叩头?’三个儿子和媳妇一警告,陈武夫妻心惊肉跳,恨不能一死了之。现在他们还没有死,我敢断言,陈武一死,他们家一定会闹翻天。”
李从本也说:“穷人的孩子肯发奋,不是有句古语吗?‘寒门出将相’,家境富裕,子女缺乏进取精神不说,还会因家产引起内部纷争,在过去,甚至有兵刃相见的例子。”
孔琳说:“不是说嘛,‘穷不过五代,富不过三代’家境贫困,子女就会锐意进取,以过五代人的奋斗,终会赶上来的;富人的孩子,不思进取,坐吃山空,祖宗的基业,也只能让他们吃三代人。”
李从本说:“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这样的问题,我有个设想。”孔琳问:“什么设想?”李从本说出了他的设想,孔琳听后,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