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要注意的是,欣赏和赞美不可以无中生有,要真的发现值得欣赏的行为或表现,才可以说,不可一味灌迷汤,更不宜赞美与孩子年龄或身心发展不相称的事。
透过培养健康的自尊,引发孩子自动自发,其要点有:
1、发现孩子的优点,欣赏他,赞美他。
2、一件事情做错了,通常只是其中一个零件或一个小部分错了;要先肯定对的部分,再纠正错的部分。
3、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4、避免用批评、贬抑和体罚的方式纠正孩子的错误;最好的方法是平心静气,把错误说清楚,并告诉他正确的答案或方式。
孩子的主动性一旦被培养起来,心智的成长就有动力,他会成为一个能不断学习,适应力强而乐观的人。
敞开心胸、发挥耐心接纳孩子天生好奇的本性。
美国一位科学教育学者罗维在十一岁时,跟着科学班去参观普林斯顿大学。他在喷水池前碰到当代第一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伸出手指上下晃动,有好几分钟,然后转过头来问罗维:“你能这样做吗?能看出一滴滴的水珠吗?”
罗维模仿爱因斯坦,伸出手指上下晃动。忽然间,喷水池的水柱似乎凝住了,成为一滴滴的小水珠。两个人站在那儿有好一会儿,练习频闪观察术。
爱因斯坦要离开时说:“千万别忘记,科学只不过是跟这差不多的探索和乐趣。”
随后将近半个世纪,罗维致力于把爱因斯坦这句话,转告给全世界的大人和儿童:“儿童本来是天生的科学家,直觉渴望研究周围的世界。你不需要许多科学术语或昂贵的实验仪器,只需跟他们一起寻根究底就行了。”
求知的态度,不是来自记诵和阅读,而是来自好奇、观察和思考的乐趣。它使我们变得清醒、理性,并发展出求真的态度和喜悦。
培养孩子的科学态度要注意以下几点:
1、聆听他们的发问。你未必能提供问题的答案,但你的聆听和好奇,就能引发孩子的好奇和观察天赋。
2、跟孩子说,让我们一起看看。眼前的事,当然可以看个究竟;非眼前的事,则可以想想看,例如“鸟儿晚上睡在哪里呢?”或许可以透过想象和讨论,再找机会观察。
3、多指点、多给他时间思考,不要塞给他现成的答案。
4、注意弹性思考。孩子跟你讨论问题时,避免脱口就说“对”或“很好”。
孩子天生具备好奇的本性,只要你保持聆听,带他观察,探索个中就理,从而得到乐趣,那么科学的态度就会发展开来。
循序渐进的培养才是务实之策。
许多父母为孩子不能专心读书而烦心,他们在桌前坐不到几分钟就起来玩,或者坐在那儿发愣,什么也没有做。有些孩子甚至整天在学校都没有专注听讲,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要先去看医生,做个检查。如果没有什么问题,那就要及早培养其专注的能力和习惯。孩子专注的能力是学来的,要在国民小学之前培养起来,将来在学习和心智成长上,才不致有困难。
以下是培养孩子专注的几个要领:
1、专注是一种习惯·越早培养越好。
2、打扰与心理困扰容易使孩子分心。
3、环境影响专注。
4、动机强烈能令人专注。
5、目标明显比较容易专注。
孩子一出生,你若能给他爱和亲密,多跟他说话,逗着抚爱,教他看周边的景物,就能发展智力、语言和专注力。事实上,这几个能力是相互依存的。研究指出,越早注意这方面的培养,对孩子的学习和心智发展就越有利。
孩子专注的时间,由短而长,当他能坐下来专心玩玩具时,就开始发展较长的专注力,这时你可以陪他玩,一起说故事、玩游戏,而将专注力延长得更久。对于学龄儿童,你如果发现他专注力不够时,可以要求他先做一部分,渐渐增加,每一次成功都要给他鼓励。
孩子在做功课时,没有必要就不要打岔。有些父母亲,自己闲着无聊,就跟孩子说话,这是错误的作法。
孩子能否专注做功课跟环境有关。书桌上摆置许多玩具、模型、娃娃等,当然容易使孩子分心。因此,在读书做功课时,要先收好玩具,放在玩具柜里;书桌上腾出做功课的空间,把铅笔盒及文具放定位,要做的功课摆好,孩子就能专注下来。
其它桌上摆了许多玩的、吃的、看的东西,也会使孩子分心;大人看电视、吵架、大声说话,甚至闹纠纷和婚变等等,都会影响孩子专注的学习。
有明显的目标,容易引发高度动机。对所学的东西,看得懂,做得来,又有人可以互相切磋,自然能引起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这就能够专注学习。更重要的是,父母若能欣赏孩子专注工作和学习的成果,从而表示欢喜,那么,孩子就会想象下一次成功的喜悦,而更加专注。
最后的要领是,专注有时限性。努力工作之后就得休息,才能保持清醒和专注。如果孩子在努力之后稍微休息一下,你却指责他不专心,那么困扰的心情将影响其专注的能力。
把握原则并善用技巧培养专注的习惯。
学习时分心是一种坏习惯,但是分心是可以克服的。
心理学家的共同看法是:让孩子知道学习对他的好处,就能使他专注,避免学习时分心。他喜欢的,感到兴趣的,能理解和自己操作的,都是对他有好处的东西。
父母亲常跟孩子闲聊所学的东西,兴趣盎然地参与他的学习,跟他一起讨论、了解和思考,也能带动孩子的兴趣。
孩子学会活用的知识越多,越能促成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这也能引发他的专注,从而摆脱分心。
除了这些动机性的因素之外,帮助孩子克服分心,还有以下几个技巧:
1、安排时间和学习环境。
2、避免干扰造成分心。
3、增强集中精神的学习技巧。
4、确定完成学习的目标。
父母要叮嘱孩子,下课回到家里,先把功课做完才可以玩。一定要养成先付出代价,再享受报偿的习惯,这有益于儿童责任心的发展。要求儿童回家先做功课,是最有利的安排。这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孩子在放学回家途中,已充分的休息,学习效果较好;其二是父母下班回家时,孩子有成就感可面对大人,容易跟父母讨论交谈。
做功课要避免干扰,因此要关掉电视,准备适当的书桌,提供良好的灯光,把环境打理得清爽不零乱,孩子比较不易分心,而专注完成其功课。
干扰孩子分心的因素,除了环境因素之外,还有人为的骚扰。例如孩子边做功课,大人断断续续给他吃的、喝的、玩的,甚至还跟他打趣或斗嘴,这都会影响其专注力。此外,邻居孩子呼朋引伴,也会影响孩子专注。因此,与邻居孩子游玩,应另做安排,不宜在做功课时间互相干扰。
指导孩子透过制作图表、笔记和大纲,甚至利用录音机等工具,让孩子更专注,更能集中精神学习。边读边写能增强专注和记忆;把要背诵的课文或诗篇录在录音机里,重复播放出来听,能增进背诵的速度:边读边表演,有助于故事的理解和情意的启发;诵读与吟唱,有助于熟记和创造:与父母讨论和交谈,能产生更多共鸣和启迪。
最后,要指导孩子留意进度。在做功课前,要确定学习的目标,准备在多少时间内学会什么,由孩子控制进度,这能使孩子更集中精神学习。当孩子专注完成学习时,应表示欣赏或鼓励。
专注是一种习惯,是培养得来的,父母亲能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孩子专注学习的特质,等于给了他一笔庞大的财富。
分享阅读的乐趣比光督促孩子更有效果。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像建造沟圳,引水灌溉,丰收是必然的事。有人说,要让孩子有鱼吃,就得教他怎么用钓竿,而不是钓鱼给他吃,我觉得这的确是妙招。
我非常重视孩子的阅读兴趣,所以在他们还是幼童时,就每天念一两段儿童读物给他们听。温馨的故事,能启迪孩子友爱和同理心;科学的知识和报导,带给他们好奇与遐想;寓言故事,趣味中蕴含深邃的启发;历史人物和事迹,给孩子带来憧憬。
从父母念书给孩子听,到孩子主动阅读;从大人买读物,到带孩子上书店选购书本。孩子阅读渐渐广泛,知识增加,文字表达渐有进步,从而能思考、讨论和判断。聆听他们天真的童语和想象,为人父母者既安慰又喜悦,因为他们也带给我们不少新知。透过孩童的眼睛和思考,纯真敏锐的看这个世界,无论是自然科学或历史故事,常令我们耳目一新,快乐无比。
童年的阅读习惯一旦培养起来,往后就能主动阅读,主动学习。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找好书念给孩子听。
对儿童而言,好书就是立意正确,适合他们的程度,无论是科学、童话、游记、历史故事等等,都值得念。念给孩子听,才能引发他对阅读的兴趣。
2、要念得自然,并共同欣赏内容,切忌拿它来考试。
阅读要着重在欣赏,这才能引发兴趣和讨论,打开他天真好奇的求知性情。请注意!如果你念完之后就“考试”,要看看他记得多少,孩子反而会因为惧怕挫败,而产生逃避行为。许多孩子不再喜欢阅读,实肇因于此。
3、主动聆听。
孩子主动阅读时,自然会念给你分享。这时你要聆听,询问你不清楚的地方,表示你对它的兴趣,这就是最好的鼓励。不过,每天你还是要继续念书给孩子听,最好是在睡觉前念一段有趣、温馨、记实的好文章。这能使孩子阅读兴趣更浓,增进其语文表达能力,并建立亲子的亲密关系。
4、带孩子到书店挑选读物要有耐性。
要有充裕的时间让孩子翻阅,并和他讨论、决定买哪些书。父母挑选,避免孩子看到暴力、色情或观念混淆的书籍。购书时也可以把漫画书列入采购范围,不过数量不宜太多,更要注意品质。
读书习惯需要透过气氛和身教来培养,父母有兴致阅读,孩子自然会阅读。亲子之间分享阅读的乐趣,比催促孩子阅读要有效果。另外为了保证资讯常新,家里需要一份合乎孩子阅读的报纸或杂志。
将学习技巧自然轻松的融入家常中。
儿童应该尽早学会有效学习的方法。只要有适当的技巧,儿童可以改善其学习能力,对于未来的心智发展,有关键性的影响。
有效帮助儿童学习的技巧如下:
1、在阅读时要先看全景,再读细节。
2、要重视慢读和细读。
3、透过辨别、分类和思考的步骤,构成理解和系统观念。
4、学会记忆的技巧。
儿童在阅读时,容易立刻埋首其中,读了起来,这样很像书虫在蛀书,效果并不好。应该先浏览一遍或略读小标题及插图等,然后再进行细读,这能增加了解和记忆。粗看一遍,再行细读,是阅读的第一个技巧。
有些孩子,学期一开始,领到新书后,即刻从头浏览一遍;每读一课,乃至背书,都采取先粗看再细嚼慢咽的方式,他们的成绩表现都比较杰出。
父母应该指导孩子把课文或文章读出来,默读或朗诵均可。要读得细,看得清楚,边读边想:了解它、欣赏它。如有疑难,立刻重读和思索,直到了解为止。这时孩子阅读的专注和兴趣,自然可以表现出来。所以,你要选择儿童能看得懂的读物,超过孩子能理解的东西,只能死记一些,不能造成领会和活用。
观察事物,阅读文章和资料,或学习课程中的各个单元,皆要透过孩子的脑力自行辨别、分类和归纳。父母要跟孩子讨论,透过你的归纳能力,协助孩子建立归纳的习惯。例如读一篇文章或课文,父母宜先示范,说出它的条理、主要的观念和内容,再和孩子讨论和补充。慢慢的,孩子也学会自行归纳、思考和理解的方法。
有些父母亲,把教导子女阅读和观察的技巧,安排成闲话家常,在自然轻松的状况下进行,孩子从而得到的启发,并感觉受用,这是令人激赏的方法。帮助儿童记忆,可以用重复提醒的方式,加强他记忆库中的资料。我们发现记忆活用的观念,有助于孩子记忆更多东西。脑子里空空的孩子,类化能力比较差、记忆能力也比较差。最常用来加强记忆的方法包括:有趣的联想、熟记关键词和透过图像加深记忆。
帮助孩子学会有效学习,等于教给他钓鱼的技巧,他终身有鱼吃,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出更多属于自己的学习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