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同一天,班加西、阿尔贝达和托布鲁克等东部城镇几乎全部落到反对派手中,利比亚国内外一片“人民即将胜利”的欢呼,欢呼声中,反对派开始自西向东席卷利比亚,许多部落据称都发表了抛弃卡扎菲的声明。反对派进军途中,卡扎菲军队一触即溃,许多官兵倒戈,反对派在旬日之间已横扫沿海地区,把卡扎菲势力压缩在首都的黎波里和卡扎菲故乡苏尔特等少数据点。
随着外国记者纷纷从几乎不设防的边界涌入,人们渐渐发现,和卡扎菲军队对抗的,已不再是“手无寸铁的平民”,而是一支由部族武装、拿起武器的示威者、渴望变革的年轻人、来路不明的武装分子,以及哗变倒戈的前政府军组成,拥有轻重武器的军队,他们的目标是打倒并审判卡扎菲,然后取而代之。
多国军事干预行动展开后,卡扎菲20日通过利比亚国家电台发表了简短但措辞极为强硬的讲话。他指责有关军事行动“野蛮”,是“不公正的十字军式侵略”。“现在应该打开武器库,用各种武器武装所有民众,以捍卫利比亚的独立、领土完整和荣誉。”他说,入侵只能让利比亚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更加坚定和团结。”卡扎菲威胁将对地中海沿岸的军事和民用设施进行打击,并警告“地中海国家和北非国家的利益处于危险之中”。他说,“地中海已陷入战争”。
§§§第二节强硬卡扎菲,誓死不退让
面对法国为首的西方的狂轰滥炸,卡扎菲怒气冲天,直斥法国的行径是“殖民主义对非洲的侵犯”,“如果世界继续对利比亚疯狂,利比亚也会以疯狂对待世界”。
卡扎菲有多少本钱可以抗击多国干涉呢?据说,他有儿子赫米斯和女婿统率的5万陆军、1.8万空军和8000人的海军,其战斗力并不低。不过,这些对付国内民众绰绰有余的军队,在和美法联军对着干的时候就是小儿科了,他的先进武器和凶狠的雇佣军,是难抵美法英联军更先进数十倍的武器攻击的。
1.卡扎菲的斗争艺术
2011年2月14日利比亚局势发生动荡,卡扎菲一度面临着高官背叛、士兵倒戈、反对派武装围城的危局,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他将随时倒台。然而,在两个月时间过去了,局势发生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变化——在利比亚国内,支持卡扎菲的力量大部分时间都占据着上风;在国际社会,从众口一词的谴责、制裁变成了各怀鬼胎的观望。
战争开始后,卡扎菲就多次表示宁死也不离开利比亚。
这个表态很重要。
人都是自私的,即便是卡扎菲的铁杆粉丝,大概也不会甘愿为卡扎菲去殉葬。同时,“挺卡”与“倒卡”的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利比亚人都是“骑墙派”,而“骑墙派”的倒向将决定最终的结局。在危局之下,卡扎菲只要流露出一丝一毫的动摇,局势必然是一泄千里,无可挽回。卡扎菲的强硬姿态,是在告诉自己的支持者“卡扎菲绝不会抛弃”,是在告诉那些中间派“卡扎菲绝不会放弃”。事实上,这就是对人心最大限度的笼络,也是对反对派最有力的心理打击。
“走群众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卡扎菲也是依样画葫芦,照方抓草药。在危机之初,卡扎菲就号召自己的支持者走上街头,后来,他打开了国家的武器库,给支持者发枪支保卫“革命果实”,再后来,卡扎菲居然号召自己的支持者在反对派的控制区进行“革命”!
卡扎菲发动群众,至少有两个作用:
第一是检验自己的实力。如果群众能够发动起来,说明卡扎菲还是有号召力的,还是有基本盘的,这就可以坚定他的信心。
第二是展示自己的实力。这不仅仅是向反对派展示自己的实力,也是向国际社会展示自己的实力。
至于有人认为卡扎菲的支持者是被收买的,这好像不重要。对于卡扎菲来说,外界不必知道到底是因为信仰、族群还是因为粮食、金钱,只要有人肯卖命就够了。
对美国,卡扎菲一再宣称“反恐”,还向美国哭诉“不被理解”,甚至说抓到了毛里塔尼亚“基地”组织的头目。
这是在最大限度的讨好美国。
在这段军事打击之前的时间里,卡扎菲的嘴也没闲着,开出了大量的空头支票。他的外交官们的腿也没闲着,走访了邻国与欧洲数国。
对欧洲,卡扎菲也是有打有拉。首先是断绝了与法国的外交关系,其次是宣称被意大利总理出卖了,第三是派特使赴葡萄牙等三国沟通,宣称德国公司“靠得住”。尽管欧洲各国给他以极大的压力,他还称欧洲各国为“友人”,并一再强调利比亚与欧洲有“一系列符合其利益的重大安全协议和经济合作。”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取宽松的环境,即便制裁无法避免,只要能够拖延美欧军事介入的时间也是一大收获。
埃及、突尼斯的变故,原因之一是军队不执行命令,而卡扎菲则对军队抓的很牢,而且,还有他儿子组建的“外籍军团”——既然法国的雇佣兵可以称为“外籍军团”,卡扎菲的雇佣兵也应该有同样的待遇。
尽管有部分军官、士兵倒戈,但是成建制的反叛并没有发生。有一段新闻报道说利比亚空军如何叛逃、自坠等等,仿佛利比亚空军完全失控了,但是从之后的战况发展看,利比亚的空军依然执行卡扎菲的命令。从新闻报道中再看,反政府武装缺乏各种重炮及各型导弹。再对比网络资料介绍的利比亚军队装备,可以发现利比亚政府军的武器库并没有全面失守。由此可以说,卡扎菲依然控制着军队,以前的报道只能说是一叶障目、歪曲了事实而已。
从二战期间的北非作战情况看,在利比亚广袤的沙漠地区作战,飞机和坦克是两件致胜的武器。目前,利比亚政府军拥有2000辆坦克,420架飞机(可供作战的约100架),在野战中这样的实力是反对派武装难以匹敌的。
唯一的变数是如何打巷战。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战斗的持续,巷战将不可避免。最有可能发生巷战的地方是利比亚的东部城市班加西,可以说,班加西巷战将是决定卡扎菲命运的一战。
在巷战中飞机、坦克的作战效能将大幅度降低,因此,利比亚政府军的优势将变得不那么明显。卡扎菲攻打班加西的困难是兵力不足。利比亚政府军的陆军不超过6万人,即便全拉到班加西来,对于攻打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来说也显得兵力不足。因此,非常需要强调战术和意志。
前一段利比亚反对派的失败,原因之一是意志不够顽强,他们并没有做好牺牲的准备。他们看到了突尼斯、埃及的政局变换,仿佛一切都很容易,从而忽视了“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用鲜血唤醒人民,不能总以别人的鲜血去唤醒人民,关键时刻需要用自己的血,而利比亚反对派的头头脑脑们似乎没有这样的准备。
从地区稳定角度考虑,卡扎菲尽早获胜更加符合地区人民的利益。独裁虽然可恶,但总比国家内战、教派冲突甚至国家间发生战争要好一点。
因此,卡扎菲“宜将剩勇追穷寇”!
2.不按套路出牌的人
现年69岁的卡扎菲,是阿拉伯世界和非洲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自1969年九一革命以来,卡扎菲统治利比亚已经有42年了。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卡扎菲,在这股惊涛骇浪般的“革命”面前,誓死不退让。从2011年2月25日起,他就守在首都的黎波里,与反对派武装组织打攻守战。
卡扎菲被称为“狂人”,是在埃及萨达特执政时代。抱有统一阿拉伯志向的卡扎菲,以其特有的贝都因人阿拉伯游牧民族的正宗血缘性,号召利比亚人向开罗进发,要求埃及与利比亚融合为一体。当卡扎菲真的率领数十万民众敲锣打鼓地游行到埃及边境时,萨达特不得不下令出动军队在边境线设置路障进行阻碍。
美国对卡扎菲的印象是:“情绪不稳定、常出怪招,他做的事常令朋友和敌人都感到惶恐”。从“弃核”到“洛克比空难”事件,卡扎菲的“反复无常”令美国人感到棘手。
42年前的1969年,年轻的卡扎菲上校和一帮“自由军官”上演了一出“兵不血刃”的革命,推翻了国王,坐上了执政的宝座。当时,腐败的伊德里斯王朝国王正在海外“风花雪月”,而“留守首相”也在相府夜夜笙歌,烂醉如泥。
革命成功后的卡扎菲迅速推出了一套“绿色”的执政思想,从此,这个国家再无名义上的政府机构,也无名义上的议会,一切权力“人民化”,国家也叫“民众国”。在中世纪式君主制林立的阿拉伯世界里,卡扎菲建立的后殖民主义时代世俗政权,在当时的确得到了相当多国民的支持。20世纪70年代,利比亚全国几乎处处悬挂有这位“伟大领袖”的肖像。
卡扎菲以自己不是国家总统为由,宣称要免于数年一轮换的选举之苦,于是卡扎菲成为唯一的没有监督、没有任期并永远高高在上的利比亚“革命领导人”。但事实上,整个国家的权力却越来越集中在他和他的儿子们以及亲信部族酋长身上。他推出的“非资非社”式的“第三理念国家”,在石油资源的支持下,其国民生产总值连连翻番,到2008年,人均GDP达1.6万美元。但绝大多数财富被这个国家的少数人占有。
在这样的国家里,卡扎菲控制着军队和警察,在军队里又建有近乎私人化的绝对忠诚的精锐部队,此外,卡扎菲还在境外养有非洲雇佣军。而在部族主义治理中,国家按部族的忠心度分配财富,忠于他的部族首领得到的好处最多,而一些东部的部族首领,随着东部石油的开发,开始对分配财富的不公不满。这曾导致了利比亚全国的数次示威。2005年2月17日的一次示威,招致了卡扎菲政府的无情镇压,打死了18名示威者。
从2011年2月15日示威开始到2月25日,短短10天,死于卡扎菲军队枪口下的示威者已经超过1000人。这招致安理会的强烈反对,并决定把这一暴行提交给国际刑事法院进行“反人类罪”调查。
“利比亚狂人”、“中东疯狗”、“疯子”,“非洲雄狮”、“北非强人”——利比亚领袖卡扎菲的绰号何其多,当中有褒有贬,但从中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既强悍又不按牌理出牌的人物。
卡扎菲治理利比亚40多年,由于脾气古怪、为人孤傲、我行我素,他在国际社会上可说没有朋友。即便有人对他毕恭毕敬,大多也是出于战略或经济利益的考量。因此,一旦卡扎菲因为镇压反政府示威者而受到国际社会谴责时,他的阿拉伯和非洲盟友竟纷纷表态支持西方国家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甚至连反西方的卡伊达恐怖组织都站出来谴责卡扎菲,称该组织支持利比亚反革命军。
卡扎菲的狂人和怪人形象,其实早已“深入民心”。在革命浪潮席卷利比亚之前,大家对这个沙漠国家的最深刻印象,应该就是卡扎菲的古怪行径了。
卡扎菲执政数十年以来,一直与主流国际社会格格不入,与全球老大哥美国的关系,更一度搞到水火不容。事实上,参与本次联军轰炸任务的美军,也不是第一次对卡扎菲发动袭击。
1981,美国海军在被利比亚视为领海、美国认为是公海的锡德拉湾举行军事演习,这招致了卡扎菲的怨恨。
1986年,美国和利比亚船只在锡德拉湾发生冲撞。当年,利比亚又被指涉及德国一家迪斯科舞厅的炸弹袭击事件,这次事件中有2个美军士兵被炸死。美国于是对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和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发动空袭,炸死至少15人,当中包括卡扎菲的一名养女。
尽管两国恩怨不断,但美国2011年3月19日带领联军对利比亚展开的空袭,卡扎菲似乎还不敢置信。因为早在美国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之后,卡扎菲就因为害怕落得萨达姆一样的下场,而主动与美国示好;除了自动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外,还把1988年泛美航空公司洛克比空难的利比亚籍凶手交出来,并主动给予空难罹难者赔偿,以求得与美国“永结同心”,事实上,从那时起,利比亚和美国的确进入了一段蜜月期。但是,蜜月归蜜月,利比亚发生国内骚乱后,美国的态度急转直下,对利比亚反目成仇,以致炮火相向。
坚持卡扎菲一定要下台的西方国家曾说过,军事行动的目标是保护平民而不是杀死卡扎菲。不杀死卡扎菲就只能逼他下台,而让卡扎菲流亡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卡扎菲说过哪怕只剩下一兵一卒,他都要奋战到底。由此看来,卡扎菲是不会主动离开利比亚的。
卡扎菲的两个儿子赛义夫和萨阿迪,据说曾经建议让卡扎菲放弃政权,改由赛义夫来领导利比亚并推行宪政民主体制。不过,此建议遭到利比亚反对派的否决。反对派始终坚持卡扎菲和他的儿子必须离开利比亚。
双方僵持不下,看来只能在战场上一较高低了。可是,受西方支持的利比亚反对派,其军力却远远不及卡扎菲的政府军,别说拿下卡扎菲的西部据点,要是没有北约联军的空袭援助,恐怕他们连东部重镇都保不了。
3.“人民兄长”为啥一条道走到黑?
利比亚是世界上唯一废除宪法,抛掉任何哪怕形式上的民主,没有部委和官员,甚至连政府和国家元首也不要设置的国家。
和突尼斯、埃及等地因民众对贫困、社会公平不满而积郁反抗情绪,进而触发反抗高潮不同,利比亚是个石油收益丰厚,民众人均收入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社会福利体系也较为完善,抗争者发动示威的目的一开始就是政治性的,矛头直指卡扎菲本人及其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