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辅国魂飞魄散,自己背后的大树要倒了,惊慌之后他迅速想出了对策。李豫带兵收复两京,在大臣、百姓心中已有良好形象,继位已成定局,不可能再有一个皇子比李豫更有竞争力。那么自己应该见风使舵,和李豫搞好关系。李豫这个人平日一声不吭,容易摆弄,自己手中握有禁军,握有朝廷大权,不怕制不住李豫。
打定主意,李辅国又惦记起太极宫里的李隆基,留着李隆基终究是个危险……762年四月初五,深宫里的李隆基突然去世。
史书上没有写去世的原因,后人猜测李隆基的死是变相自杀。他在移入太极宫之后,开始为了修道不食五谷,这哪儿像李隆基的性格?
还有人认为李隆基的死是因为李辅国,李辅国抢在肃宗李亨去世之前,毒害了玄宗李隆基。史书上的记载暧昧不明,说李隆基死的当晚精神很好,深夜,宫女听到内宫传来兵器的声音,第二天,就听到太上皇的死讯。
没有人能知道深宫会发生什么,一切都是猜测。李亨知道父亲已死,倍受打击,精神更加不济。他不知道自己的性命也只剩下十三天。
这十三天,是安史之乱后,长安最为诡谲的十三天。市民们屏住呼吸,每一天都不知那高高的宫墙里又有什么新的变化。
党争——皇后VS太监
随着李亨健康的恶化,李辅国和张皇后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早在李豫被立为太子后,他们的关系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和睦,他们和李亨的关系也产生了裂痕。一开始,他们还是和以前一样,矛头一致朝向李豫,可他们越是找李豫的麻烦,李豫越是退让。他对张皇后尤其恭敬,张皇后好歹也是一国之母,儿子都已经恭顺到这个程度,她再咬着不放,满朝大臣就要闹意见了。
李豫的忍让战术奏效,张良娣不再公开为难他。
李辅国也不为难太子了,他不是不想为难,而是没有时间。
因为他的专权,大臣们对他的意见越来越大,以前他们还不敢说出来。有一天,一个叫李岘的新任宰相找到李亨,跪在地上把李辅国告了个底朝天。
李亨知道李辅国弄权,却不知道已经到了在朝大臣人人义愤的地步。他虽然耳根软,宠信太监和皇后,却不是个不明事理的昏君,看李辅国闹得不像话,当即剥夺了李辅国的司法权。
说实话是有代价的,李岘没多久就被李辅国弄出了中央。
李辅国仗着李亨多年来对自己的信赖,也摸透了李亨的软脾气,以退为进。消停了几天,又跑到李亨面前闹着要当宰相。李亨无奈地说:“你要当宰相,朝廷上的大臣们同意吗?”说完想起朝廷大臣不少是由李辅国提拔的,万一这伙人联合起来推荐李辅国当宰相,他该怎么拒绝?李亨不放心,私下派人去问灵武劝立的大功臣裴冕。
裴冕虽然贪财、没什么才能,但基本的忠臣观念还是有的。他气得七窍生烟,大声说:“我就算胳膊被打断,也不会让他当上宰相!”李亨听说后,不由称赞:
“真是国家栋梁!”
李辅国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他能做的也只是整整几个和自己作对的大臣。
宰相没当上,但只要张皇后的孩子当上皇帝,他就可以摄政。一个没几岁的小孩子比李亨更好控制,没想到张皇后那边也出了问题。
张皇后一向是个聪明人,李辅国在内廷、外廷张牙舞爪,连丈夫李亨都拿他没办法。等到丈夫死了,就算自己的孩子登上皇位,不还是要被李辅国操纵?自己的日子还是不好过。
能不能立一个有些实力、不会被李辅国控制,却能保证自己的皇后地位的皇帝呢?然后等自己的儿子长大,再废掉这个皇帝。
首先排除太子李豫,因为李倓的死,李豫对她心存芥蒂,现在虽然恭恭敬敬,但登上皇位后,恐怕不会给她好脸色。
张皇后开始留心观察,很快锁定了目标。
李亨的儿子中,太子李豫和三子李倓能力最强,李亨最喜欢。还有个夹在他们中间的二儿子越王李系,天生就不是搞政治、搞军事的料,脑子不怎么灵光,虽然当过天下兵马大元帅,也没立下什么功劳。
这么平庸的人,不正好可以被自己控制吗?张皇后开始有意笼络二皇子。李系生来就不被父亲李亨待见,有个天生要当皇帝的哥哥和天生聪明可爱的弟弟,他的存在经常被人忽视。突然有一天皇后对他嘘寒问暖,他有点受宠若惊,又听到皇后口中隐隐约约有让他当皇帝的意思,真是喜从天降!
听风就是雨,这也是个没脑子的王子。
张皇后一方面和李系套关系,一方面准备多条后路。李豫对她恭敬,她也开始对李豫温言有加,一时间母慈子孝,以前的冲突(虽然是单方面的)像是从没发生过。
李辅国察觉到张皇后的图谋,他也一改对李豫的态度,开始太子长太子短地跟在李豫身边。李辅国和张皇后,这两个人李豫一个都得罪不起,只能笑脸相迎,肚子里冷笑。
太上皇李隆基去世后,父亲李亨的病情恶化,李豫每日侍奉父亲,忧心忡忡。
父亲的患难皇后和忠仆,却在这个时候对自己着意奉承,李豫越是反感,对这两个人越是不动声色。
这一天,张皇后偷偷对李豫说:“李辅国手握大权,他忌惮的不过你和我两个人。皇上重病,他一定会犯上作乱,这个人必须除掉。”
李豫像是根本没听到她说的话,一味哭哭啼啼,抹着眼泪说:“李辅国是国家重臣,我们怎么能在父皇重病的时候杀了他,这会惊动父皇,吓到父皇怎么办?”
看李豫一把鼻涕一把泪,张皇后暗骂:“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每一天,张皇后和李辅国同时出现在李亨的病床边,他们看的并不是李亨,而是留心观察对方的反应。李辅国怕张皇后在李亨临死前再吹几回枕边风,张皇后怕李辅国趁着李亨神志不清下伪诏。他们互相监视,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却已经势同水火。大臣们不能进深宫,太子李豫也束手无策。他们都在防对方出手,思索如何抢先制胜。
李亨孤单单地躺在病床上,他还有意识,却无能为力,只能在张皇后和李辅国沉默的对峙中,数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太监,就是“太奸”
最先出手的人是张皇后。
张皇后知道自己的处境,她和李辅国已经撕破老脸,李辅国手中的权力比她多得多,一旦李亨闭了眼睛,她立刻就要遭殃。
先下手为强,一定要除掉李辅国。能够帮她的人只有越王李系,既然要用李系,李豫也不能留!
作为李亨的皇后,张皇后陪丈夫经历了无数风险。最后一次冒险时,丈夫已经奄奄一息,她却没时间看他一眼。
速速找来李系,张皇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诉李系想要登上皇位,只能除掉威胁他的李豫和李辅国。李系没主意,张皇后说一句,他便听一句,最后竟拍着胸脯说:“包在我身上!”乐得屁颠屁颠,没有考虑到半点父子、兄弟情分。
没脑子到这种程度,难怪李亨宁可让太监监军,也不敢出动这个二儿子。
李系也不想想,皇帝哪儿是那么好当的!
一个皇子要当皇帝,最好要有天生的优势,比如,他是嫡长子或者长子。就算他两边都不占,也要有差不多的才能,让老爹看着顺眼,才能在嫡长子和上面的哥哥都不在的情况下,让父亲愿意把皇位传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