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救世主
荣格几乎终其后半生的精力,对原型进行了大量探索,其中包括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型,那就是上帝原型。上帝原型是一种心理现实,而不是物质世界真实的存在,是集体潜意识层面众多原型中的一个。上帝代表的是无穷的力量,无穷的创造力,非同一般的自信、勇敢和博爱(参考《你有几个灵魂》第八章第十节.朱建军)。虽然原型都是人所共有的,但是上帝原型极少显现,极少在梦中出现,也极少在心理体验中出现,所以一般人都没见过上帝。极少数的人有过上帝的心理体验,比如耶酥,表现出巨大的心理力量,非同一般的自信、勇敢和博爱,也是可能的。但是,一定要分清这是一种心理现实,而不是物质现实。如果把这两者混淆,误把心理现实当物质现实,见到上帝误以为那就是物质世界的真实存在,就可能出现荣格所说的上帝情结。上帝吞噬了这个人人格的全部,这个人会自以为是上帝的使者或上帝本身。
“如果你体验过上帝原型力量的接触;你会发现这种感受和你以为的有很多不同。我们一般认为他会非常慈爱,让你感到无比安全。而实际上,你会感到恐惧,这种恐惧十分强烈,但是你知道他不含任何阴险、邪恶。举个不十分恰当荣格几乎终其后半生的精力,对原型进行了大量探索,其中包括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型,那就是上帝原型。上帝原型是一种心理现实,而不是物质世界真实的存在,是集体潜意识层面众多原型中的一个。上帝代表的是无穷的力量,无穷的创造力,非同一般的自信、勇敢和博爱(参考《你有几个灵魂》第八章第十节.朱建军)。虽然原型都是人所共有的,但是上帝原型极少显现,极少在梦中出现,也极少在心理体验中出现,所以一般人都没见过上帝。极少数的人有过上帝的心理体验,比如耶酥,表现出巨大的心理力量,非同一般的自信、勇敢和博爱,也是可能的。但是,一定要分清这是一种心理现实,而不是物质现实。如果把这两者混淆,误把心理现实当物质现实,见到上帝误以为那就是物质世界的真实存在,就可能出现荣格所说的上帝情结。上帝吞噬了这个人人格的全部,这个人会自以为是上帝的使者或上帝本身。
“如果你体验过上帝原型力量的接触;你会发现这种感受和你以为的有很多不同。我们一般认为他会非常慈爱,让你感到无比安全。而实际上,你会感到恐惧,这种恐惧十分强烈,但是你知道他不含任何阴险、邪恶。举个不十分恰当的例子,他像冬天凛冽的北风一样。你如此恐惧,竟不敢称乎他的名字。他的力量,仿佛无穷无尽;他的威力,仿佛能主宰一切。他以似乎极无情的方式惩恶,而赋子善良者使命,在这无情的背后是他对人的关切。”
“这个原型有极为巨大的心理能量(笔者注:心理能量可以理解为心理力量)。这本来应该是好事,但是如果人脆弱得难以承受这么大的心理力量,他对人是危险的。我怀疑会引起躁狂或老偏执。”
“如果你可以承受,你也不是像一个被溺爱的孩子一样幸福地得到你喜欢的东西,’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孟子早说过了。但是,一旦你连这个也能承受,你将成为心理力量巨大的人。”(《我是谁——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技术》第六章铭二节·朱建军)
一个人在心理体验中见到上帝,可以承受,而且能分清心理现实和物质现实,保持现实感,他可能成为真的救世主。若不能承受,引起躁狂或偏执,治疗有一定困难,但这还不是最恐怖的后果。
在后文“萧远山”的章节会提到魔鬼原型。魔鬼有时候凶神恶煞,有时候衣冠楚楚。魔鬼代表的是一种纯破坏性的冲动,它的力量非常大,大得跟上帝有一拼。当它凶神恶煞般出现时,也还好,容易辨认。但它更多情况却是衣冠楚楚地出现,这个时候特别可怕,因为你很难认出它来。它非常灵活,能跟各种原型结合。倘若跟上帝原型结合,就会出现非常恐怖的后果,表现为毁灭性的破坏力量。这种人喜欢自称救世主,或者大仙,事实上看上去也很像救世主,因为他的力量非常强大,但他强大的力量背后具有无穷的毁灭性。他是假的救世主,即所谓入了魔道,但魔鬼的形象难以辨认,他自己没法自知,会误以为自己真的是为了拯救世人,不得已才做出必要的流血牺牲,为的是成就未来,拯救世界。
那些自称救世主、自称大仙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自认为功德无量,可以拯救世界。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人,他们自认为能与神直接沟通,拯救世界是神的旨意。至于为什么要拯救世界,那便是因为这个世界充满苦难,他们可以拯救世人,帮世人解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暂时出现流血现象,那也在所难免。真正的救世主,会往拯救世人的方向努力,但不会为了这个目的而不择手段。真正要给世人带来的,是幸福而绝不是流血,凡是提倡流血的,那一定是入了魔道。
真正的救世主内心清楚,他可以拯救部分人,但不可能完全消除这个世界的灾难和痛苦。倘若有人执著于这个目标,不惜牺牲任何代价,那他一定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灾难和痛苦。
都想要拯救世界,但假的救世主和真的救世主有一个区别。真的救世主,拯救世界就是为了消除灾难和痛苦;假的救世主,拯救世界是为了成就自己的功德。所以出现流血也无所谓,他们的精神力量由一个理想支撑,那就是未来世界新秩序。实现未来新秩序,实际上是个人欲望的膨胀。所以这种人特别需要别人歌功颂德,每天有人在耳边歌颂的话,自我感觉特别好。
星宿老仙
在金庸小说里找到一个比较形象的人物:星宿老仙。此人武艺高强,阴险毒辣。上少林寺率徒众干余人,目的很明显,肯定不怀好意,如能拿下少林,恐怕建立武林新秩序也非难事。
星宿老仙有个特殊爱好,喜欢听赞美之词。“新人星宿派的门人,未学本领,先学谄谀师父之术,干余人颂声盈耳,少室山上一片歌功颂德。少林寺建刹干载.历代群僧所念的‘南无阿弥陀佛’之声,千年总和,说不定远不及此刻星宿派众门人对师父的颂声洋洋如沸。丁春秋捋着白须,眯起了双眼,薰薰然,飘飘然,有如饱醉醇酒。”前文提到,一个人自称救世主、大仙之类,是入了魔道,那是内在因素,起到影响作用的还会有一些外在因素。比如这种非真实的赞美之词,他对人的影响是循环的。赞美词能让你感觉良好,就希望属下多多赞美;赞美又带来优越感,有点飘飘然,然后更觉得自己像神仙。当你觉得自己真的像神仙时,会给属下一种心理效应,觉得你确实挺像,因为发自内心的优越感更有震慑力。
如果你自己就没有这种优越感,那你骗别人的时候毕竟是心虚的。一个心虚的人不大可能真的让别人崇拜你,就像自恋的人吸引入,是因为他自己本身就特别欣赏自己,觉得自己的确很美。当他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美时,不自觉地透露出一种外在的魅力,吸引你的目光,尽管你可能实际上并不是被他的美貌吸引,甚至你可能觉得他根本不美,但他就是比一般人吸引你的目光。丁春秋心里有了优越感,随即会不自觉地连神态、行为、:身体动作都模仿神仙,这时候在他门徒眼中,会觉得师父确实像个神仙,自己赞美之词也还没说错。尽管赞美词可能稍有夸张,也不是特别为过。有人真心地愿意这么夸奖你,不难理解,你以后自我感觉会真的更好,最后的结果就是以为自己的确是神仙。
催眠暗示
包不同故意逗星宿派弟子,声称自己对贵派神功心存仰慕,请求指点。一番话周围人都能听出是故意挑逗,星宿派弟子不但听不出来,而且飘飘然地说到:“你不是本门中人,这些神功的秘奥,自不能向你传授。不过有些粗浅道理,跟你说说倒也不妨。最重要的秘诀,自然是将师父奉若神明,他老人家便放一个屁……”包不同抢着答:“当然也是香的。更须大声呼吸,衷心赞颂……”那人道:“你这话大处甚是,小处略有缺陷,不是‘大声呼吸’,而是‘大声吸,小声呼’。”包不同道:“对对,大仙指点得是,倘若是大声呼气,不免似嫌师父之屁……这个并不太香。”那人点头道:“不错,你天资很好,倘若投入本门,该有相当造诣,只可惜误人歧途,进了旁门左道的门下。本门的功夫虽然变化万状,但基本功诀,也不繁复,只须牢记‘抹杀良心’四字,大致也差不多了。”
将师父奉若神明,这正是一般宗教信仰最基本的共同点。
无论从信徒还是信仰对象的角度,这一点都是非常必要的。
为什么要将师父奉若神明?这涉及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学问题,就是催眠暗示。
受流行电视剧或影片的影响,现在大众对催眠的印象有一个很大的误区,以为催眠都那么神奇,而且都对催眠心存胆怯,因为影片里的催眠师都在利用催眠实施犯罪行为。其实催眠没那么神奇,只不过是一种暗示,只有极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出现影片里那么神奇的效果。要进入那么深度的催眠,需得有两方面因素的共同配合,一方面是催眠师的功力,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对方的受暗示性。只有在受暗示性极强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人事不知的现象,这种才适合做舞台表演。一般情况下,催眠用于心理治疗,也根本没必要进入那样的深度。
由于催眠的暗示性太强,催眠师主观色彩较重,而现在的心理治疗,更多地提倡尊重来访者自身的选择,反对把咨询师的意志强加来访者,哪怕来访者不愿意康复。那也是他自己的选择。咨询师不能把你自己认为对的就强加给来访者,所以现在很多地方不再提倡使用催眠术。反倒是一些临床医学用得更广,比如麻醉。加入催眠的应用,效果会更好。相比之下,一个穿白大褂和不穿白大褂的医生给你麻醉,肯定是穿白大褂的效果更好,尽管事实上是同一个人。如果穿白大褂的又是个老专家,并且告诉你这个麻醉剂是从外国进口的,特别珍贵,全院只有一支,再也找不到多余的,那效果肯定又更好。换个休闲装的普通护士,很随意地给你打针,麻醉效果肯定不如前者。
就心理治疗领域,也还有少数地方使用催眠。有的地方更正规,有的地方叫随意。一般说来,正规的单位效果不如民间的神奇,因为催眠靠的是个人魅力,个人魅力未必都是真实功夫,靠的是传播,也就是名气,名气越大,效果越好,这就是暗示的作用。个人在地方上小有名气之后,往往民间的传播更厉害。假如某个催眠师的名气在北京、天津、河北一带广为传播,那当然更多的人去找他治病,这些人只要有相当的一小部分有效,他就可以大肆宣传,声称自己成功治疗多少案例。于是就有更多的人相信。而实际上,那些治疗有效的案例中,大部分人也就是去催眠师那儿喝了点蒸馏水,后来也就奇迹般地好了。
虽然是喝的蒸馏水,但治病的效果不是虚假的。因为催眠治疗不是在喝水的时候开始的,治疗过程始于你初次听到这个人的大名,并对他表示神往。去了之后,也一定会有一些仪式性质的过程,那都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让你进入一个昏暗的房间,在指定的草墩上静坐,催眠师换一身黑袍,头顶十字架,手里端一碗所谓的圣水,嘴里念念有词,但你一定听不懂,因为那是在跟神灵沟通,最后再跟你说一段似懂非懂的话,虽然很长,表达的也就一个意思,喝了水你的病就好了。于是你喝了水,病就真的好了。对于部分病人,这个治疗的确是有效的。笔者决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因为心理学上有部分病人确实适合这种治疗。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所以只对部分人有效。
当然.以上描述的是民间的催眠疗法。正规单位一般不这样做,但实际上正规单位效果不一定就比民间的好。正如临床麻醉的效果一样,有时候增加暗示性是必要的。太“尊重”病人,什么都解释清楚,效果未必就好。
从以上对民间催眠治疗过程的描述中,聪明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催眠治疗的部分过程,跟宗教仪式非常相似。所以参加宗教活动时,仪式性的准备阶段很重要,它可以先让你的心沉下来,保持虔诚的态度。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在团体催眠的时候发生作用的,那就是团体的力量。
假如一个病人进入昏暗的催眠室,发现里边已经有数百位虔诚的病人,坐成一排,静静地等待,而且全都统一了服装,当然不能是黑色,因为要跟催眠师区别,这才体现催眠师地位的特殊性。那么这个病人换上服装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感受到来自团体的拉力,拉你与他们等同,静静地等待治疗。这无形中又起到一个暗示作用。宗教仪式也一样,当你突然进入一个房间,听到数百人在唱圣歌,对你的灵魂一定会产生震撼作用。显然,人多效果更好,两三个人效果一定不如数百人。
这就是为什么丁春秋要他的门徒经常齐声高呼,歌功颂德,还要门徒“抹杀良心”,把他奉若神明的原因。只有先抹杀良心,才能重新建立虔诚感;要把自己跟门徒的距离拉开,对自己奉若神明,才能产生强大的威慑力,让信徒保持虔诚。哪个信徒愿意信一个没有圣灵感的寻常百姓?众人齐声高呼,不但能膨胀自己的神圣感,而且对门徒本身有巨大的震慑力。他的门徒马屁拍得叮当响,丝毫不因为这个感到耻辱。从这点上说,丁春秋不愧为一个高水平的催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