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商城,有一位房地产经纪商人以每个铺面9000元的价格一下子买了10个铺面。亲戚朋友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因为西北城紧靠兰州最大的东部批发市场,而他却看中东部市场吸引客流的有利一面,所以就断然出资,买下一溜整整10间铺面。
第二年元旦,西北商城正式开业。不出他所料,到东部市场提货的客户一般都要到毗邻的西北商城来转一转。因此商城里每日人声鼎沸,热闹非常。这样的情景吸引了大量寻找铺面的商户,不少商户后悔当初担心受东部市场挤压而没有买铺面,此时不顾一切地纷纷竞标购买。
这位头脑冷静的商人仔细观察了各商铺的上货情况后,他判断商城里有实力的商户不多,上的货档次低、品种杂,日后很难吸引顾客,因新开张而呈现的火爆场面不过是虚假繁荣,不久肯定就会冷清下来。商城要想真正走向繁荣,还需一定时间的优胜劣汰才行。经过认真分析后,他果断决定:全部出手。于是,他不失时机地将所有铺面以每间5万元的价格转让出去。
他的判断完全正确,西北商城热闹了没多久就迅速衰败下来,铺面价格也随之直线下跌,那些抢购铺面和租有几间铺面等待升值的商户又开始后悔不迭。直到今天,西北商城的商户们还在萧条的市况下苦苦挣扎,而他由于出手及时,稳稳当当地赚了40万。
有人说商战是条不归路,略一失手全盘皆输。准确判断环境的变化趋势,是商人应有的眼光。
美国旅馆大王,世界级的巨富威尔逊的创业经验可给我们以启示。
威尔逊在创业之初,全部家当只有一台分期付款赊来的爆米花机,价值50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威尔逊做生意赚了点钱,便决定从事地皮生意,如果说这是威尔逊的成功目标,那么,这一目标的确定,就是基于他对市场需求的准确预测。
那时候,在美国从事地皮生意的人并不多,因为战后人们一般都比较穷,买地皮修房子、建商店、盖厂房的人很少,地皮的价格也很低。
当亲朋好友听说威尔逊要做地皮生意,都异口同声地反对。
而威尔逊坚信自己的判断,他认为反对他的人目光短浅。虽然连年战争使美国的经济很不景气,但美国是战胜国,它的经济会很快进入大发展时期,到时买地皮的人一定会增多,地皮的价格会暴涨。
因此,威尔逊用手头的全部资金再加一部分贷款在市郊买下很大的一片荒地。这片土地由于地势低洼,不适宜耕种,所以很少有人问津。
可是威尔逊仔细观察周围以后,还是决定买下了这片无人问津的荒地,他的预测是,美国经济会很快繁荣,城市人口会日益增多,市区将会不断扩大,必然向郊区延伸。在不远的将来,这片土地一定会变成黄金地段。
后来的事实正如威尔逊所料,不出三年,城市人口剧增,市区迅速发展,大马路一直修到威尔逊买的土地边上,这时,人们才发现,这片土地价格倍增,许多商人竞相出高价购买,但威尔逊不为眼前的利益所动,他还有更长远的打算。
后来,威尔逊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盖起了一座汽车旅馆,命名为“假日旅馆”。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好,舒适方便,开业后,顾客盈门,生意非常兴隆。从此以后,威尔逊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假日旅馆逐步遍及世界各地。
威尔逊的高明之处在于留心身边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天下未暑我先热,万人无冷我先寒。凡是眼光独到的商家对市场行情的“冷”和“热”往往都有独到的见解,因而能够出人意料地“突然成功”。
事实上,商情的“冷”和“热”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环境的变化,两者可以逆向转化。比如前些年出现的地产热、服装热、炒股热等,都给我们带来很大启迪,成功源于“冷”期而非“热”期,大机会往往隐藏于被常人忽视的“冷门”之中。
占领市场要有预见未来的眼光,用长远的发展眼光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使自己的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下充满生机,长盛不衰。
因为昨天的“热门”可能瞬息变成了今天的“冷门”;今天的“冷门”明天也有可能变为“热门”。
如果你能够识别变化来临前的信号,你就应该去仔细分析这种变化的方向,弄清事情将以什么方式变下去,懂得在变化的形成阶段看出它的趋势和形态,尤其是那些可能影响事业的趋势和形态。还要分清哪些是真正的发展趋势,哪些是虚张声势,从而趋利避害,等到环境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变化时,便能够善加利用。
11.妙算要“因机而变"
“因机而变”,语出《投笔肤谈·家计第二》:“夫兵不贵分,分则力寡。兵不贵远,远则势疏。是不惟寡弱在我,而强众在敌也,虽我众,亦防敌之乘我也。苟能审视而行,因机而变,则敌亦焉能乘我哉!”这段话的意思是要求我们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也是经营、创业者商场竞争的时机原则和应变原则。
1956年6月,中东战争爆发后,东西方交流的海上门户苏伊士运河一度因此关闭不通。日本和西方国家在中东购买的石油不得不长途跋涉好望角,然后运回本国。这种运输模式以及对石油需求量的增长刺激了石油运输业的发展。航运公司眼见经营石油运输有利可图,竞相购进油船。石油运输业一时蜂拥群聚,成为当时世界船运业的一大奇观。
然而在挪威的卑尔根,却有一个年轻人对此有自己的独特看法。他就是后来任挪威船厂协会董事长,被评为挪威1977年最佳商人的耶伯生船运公司的拥有人——阿特勒·耶伯生。当他年仅31岁的时候,老耶伯生去世,给他留下一家小船运公司。这家公司只拥有7条船,力量极其弱小。其父在世时,眼见石油业佳话频传,亦不甘人后,倾力购进三条油轮,希望以此打人世界石油运输业以扩展业务。这3条油轮虽然耗费了公司微薄资本的大部分,但与其他庞大的运输公司相比,仍毫无竞争实力可言,随时都有被别人吞并的危险。
年轻的耶伯生鉴于这种情况,在接管公司一年后宣布卖掉油船,退出竞争激烈的石油运输业。耶伯生的油船适时出售,很快脱手。他利用卖船所得的钱购进了几艘散装船,这种船适于为大商业运输钢铁产品和其他各种散装原材料。以此为资本,他与一些大商业签订了运输钢铁产品和原材料的长期合同。
耶伯生认为,无论建设船运公司还是工业商业,都存在长期打算和短期打算两种不同做法。作为一家小公司,虽然有在投机性的商业热潮中大赚一笔的机会,但是日后却无法逃脱经济衰退的致命打击,唯有放眼长远利益,放弃眼前小利,站稳脚跟,逐步发展壮大,方能在险象环生的航运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1973年,中东战争在对峙中再次爆发,商机再一次出现:为抵制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以色列的支持,阿拉伯产油国同时提高石油输出价格,从而导致许多石油消费国大幅度削减石油需求量。同时,北海和阿拉斯加储油区的开采使用,也使石油运输线有所改变。这些变化引起连锁反应,使世界对油轮的需求量锐减,给世界船运业带来根本性的变化,许多石油运输船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各大油船运输公司在新局势下进退维艰,一筹莫展,有的以付出重大损失为代价转入其他行业,有的则因缺乏大量的周转资金而一蹶不振,陷入破产的危机。而耶伯生这家曾经只拥有7条船的小公司,却凭借其与工业商业部门签订的长期合同,运输散装货物,盈利稳步上升,不仅安然渡过航运业的危险期,而且从中逐步积累资本,使公司规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如今,耶伯生公司已是挪威最富生气和活力的公司,在耶伯生手中,掌握着总共120万吨的90条商船的大船队,还有在世界各地的众多投资。这些成果可以说正是建立在创业初期的正确决策之上。
有时候时机对于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时机把握得准就成功,否则就失败。在我们周围很多事业成功、家境富有的人并不是极聪明、极有学识的人,而往往是朝着自己的目标持之以恒,不断努力,并且善于因机而变的人。
由于机会的出现往往具有偶然性、意外性和短暂性,因此面对机会要尽快判明其意义与价值,当机立断,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抓住它。
要把握时机,就需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这既包括“不误时机,要敢干快上”,也包括“情况有变,要掉头转向”,还包括“见势不妙,产为上”等多种多样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