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让孩子从事任何劳动,父母常常以为这样就是关爱孩子,岂不知反而会因此害了孩子,使孩子什么事也不会做,什么事也做不了。父母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不仅使孩子能够获得全面发展,而且也会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增强孩子的体质。
重视孩子的劳动教育
家教案例
朱德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帮助妈妈做事。在八九岁的时候,朱德不仅能够帮助妈妈挑东西,而且还会下地种田了。朱德放学回家后,总是悄悄地把书包一放,然后就帮助妈妈去挑水或放牛。有时候,他上午读书,下午种地。农忙的时候,朱德便整天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朱德深情地说:“我应该感谢母亲。她给了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儿时的家庭生活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再也没有感到过困难,没有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有感到过劳累。”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获得美好的东西。当孩子明白东西来之不易的时候,他才会更加珍惜,才能体验到快乐和幸福。
哈佛大学曾对波士顿的456名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成长过程。在这些孩子进入中年后,研究人员对他们的生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不管他们的智力、家境、种族或受教育的程度如何,也不管他们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从小参加劳动和工作的人,即使只在家里做一些简单家务的人,生活得要比没有劳动经验的人更充实更美满。
劳动使孩子获得能力,在生活上独立。而面对挫折时,孩子能够以独立的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因此,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热爱劳动。
劳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所谓“不劳动者不得食”。但是,许多父母却由于溺爱孩子等各种原因,忽视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使孩子逐渐养成了不爱劳动的坏习惯。据调查,现在的中小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约占1/3,其余2/3的中小学生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的。缺乏劳动意识的孩子会养成依赖成人的习惯,而且,由于孩子没有经过劳动的磨炼,走上社会后也很难胜任工作。
有一部日本电影纪录片讲述了关于野生狐狸的故事。狐狸妈妈对自己生下的小狐狸们非常照顾,可谓舐犊情深。小狐狸们渐渐长大了,狐狸妈妈却像发了疯似的要“逼”小狐狸们离开温暖的家。刚开始,小狐狸们都不愿意离开舒适温暖的家。但是,狐狸妈妈就是不让小狐狸们进家,又咬又赶,非要把它们都从家里撵走。最后,小狐狸们只好夹着尾巴落荒而逃,去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这只狐狸妈妈看似冷酷,但是却懂得小狐狸们应该学会自己去捕食,这样才能生存下去。
孩子不爱劳动与家庭教育有极大的关系。许多父母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累,因此往往不让孩子劳动。有些父母怕孩子干不好,不如自己干来得省事;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学业重,功课多,不想占用孩子的宝贵时间;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劳动以后自然会做的,用不着家长教育。这使孩子渐渐失去了劳动的意识,养成了不爱劳动的坏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孩子为了浇花,开始提了一小桶水,接着又提第二桶、第三桶、第四桶。结果,他累得满头大汗。这时,父母不必担心,因为对他来说,这其实是世界上任何一种别的喜悦都不能够相比拟的真正喜悦。在这种辛勤的劳动中,孩子不仅可以了解世界,而且可以了解自己。”童年时期的自我教育正是从了解自己开始的,而且这种自我了解是非常愉快的。一个孩子栽了一棵玫瑰树,开出了一朵很美丽的花。他不仅十分惊讶地观看自己双手劳动创造出来的成果,而且还观察了自己:“难道这是我自己做成的吗?”像这样,孩子在慢慢地体验无与伦比的劳动乐趣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件事来认识他自己。教育专家对父母的忠告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父母首先要重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平时不要溺爱孩子,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通过社会生活实际、社会发展历史和家庭生活实例告诉孩子劳动的重要性,让孩子从思想上认识到劳动的光荣,劳动的伟大。
辛勤劳动是成功的基石
家教案例
一个男孩在家里从来不做家务,在学校里也总是躲避大扫除等集体劳动。老师把这个问题反映给了他的父母。他的父母意识到自己平常忽视了孩子的劳动实践,于是,就想方设法要让孩子改变这种不爱劳动的习惯。
暑假的时候,父母带孩子参加一个野外生存训练的夏令营活动。父亲发现男孩非常喜欢这种活动。第二次,父母又带孩子去野营。但是,父母在野营中却不再照顾男孩,什么事情都让他自己来。平日不爱劳动的男孩,在这次野营活动中尝尽了苦头。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太弱了。
回家后,男孩主动要求父母让他多做一些家务,这正中父母下怀。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实践,男孩对劳动已经不再厌恶,反而产生了热爱的倾向。
父母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不能只限于口头,而应该通过劳动实践来进行。如果父母在平常没有让孩子参加具体的劳动,那么,孩子是不太可能爱好劳动的。
父母一定要注重让孩子参加劳动实践,不要心疼孩子。可以让孩子学着收拾饭桌、洗碗,而不要担心孩子可能会把碗打碎。与孩子的劳动精神相比,打碎一只碗叉算得了什么呢?诸如洗衣服、拖地、倒垃圾、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修理一些旧东西、整理房间之类的家务劳动,都可以让孩子去做。父母最好每天安排一定量的劳动让孩子做。一般来说,小学生:每天劳动20~40分钟,中学生每天30~50分钟,具体可根据孩子的功课情况来调节。
劳动的内容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决定,从简单到复杂逐渐过渡,切不可刚开始就让孩子去做难度比较大的劳动,否则会使孩子更加不爱劳动。
在安排孩子劳动实践时,父母应注意搭配孩子的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让孩子所做的家务按星期轮流替换。让孩子懂得,作为家庭的一个成员,他不仅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千,而且应该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学校或社区安排公益劳动时,父母应带领孩子参加,让孩子体验集体劳动的乐趣。
当孩子已经掌握一定的家务技能时,父母可以试着让他做家庭的主人,比如由他决定做什么饭菜、负责采购等。当然,父母也应接受他的支配。这样,孩子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平目的辛苦,对家庭生活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更加热爱劳动。
童年和少年经受过困难、挫折和磨炼,是日后成才的资本。
陈章良教授出生在福建省福清市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民家庭。他9岁入学,26岁获博士学位,28岁被破格晋升为教授,30岁获联合国青年科学家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公民。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连续完成“四级跳”,与父母对他的教育,尤其是吃苦耐劳的教育和培养关系密切。
由于家境清贫,陈章良入学前一直在家帮助千活,直到9岁才上小学。有些人认为,从智力开发的角度看,他浪费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可是,陈章良并不这样认为。他说:“学前教育很重要,学前的四年劳动,我起早摸黑在大自然熏陶下成长,空白的仅是文化。虽然我年龄大一些,但一入学,就很用功。由小学到大学,我都担任班干部,14岁入团就当上了团支书,社会工作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增强了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正是靠这股自尊心和自信心,仅用17年时间就完成了小学至博士的学业。难怪有的大学生问他:“你是否绝顶聪明?”他说:“我很刻苦。”他认为,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虽然陈章良的父母目不识丁,但他们却能尽到父母的责任,以劳动人民的质朴感情教育陈章良怎样做人。他们教育陈章良从小就要学会做事,“不要坐在家里等着天上掉下玉米来”“要好好劳动,努力念书,不要乞求别人为你解脱困境”。所以,令陈章良最难忘的画作是罗立中的国画《父亲》,最不能辜负的是父母在家乡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