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这种情况,马伟的妈妈没有像其他妈妈那样抱怨说:“该死的,妈妈今天又要加班了!”,而是平和地对马伟说:“孩子,今天妈妈的单位临时有事,妈妈不能陪你去动物园了。妈妈下个星期天再带你去动物园玩,怎么样?”
马伟极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马伟的妈妈看出马伟仍然有点不高兴,就继续向他解释说:“单位临时有事,让妈妈加班,是因为妈妈在单位工作能力强,能做更多别人不能做的事情。你应该为妈妈感到自豪啊!”
马伟听完妈妈的解释后,脸上露出了笑容。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首先要做乐观的人。父母在工作、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如何面对困难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如果父母能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自信、乐观、奋发向上,孩子也会受父母的影响,乐观地面对遇到的困难。
父母应该多向孩子灌输一些乐观主义意识,让孩子明白,令人快乐的事情总是永久的、普遍的。不愉快的事情即使出现,也只是暂时的,不具备普遍性。只要乐观地对待不愉快的事情,生活仍然是美好的。例如,碰到周末要加班,父母可以对孩子说:“今天妈妈要去公司加班,这表明妈妈的工作很忙。”而不要对孩子说:“该死的,妈妈今天又要加班。”
同一件事物总是同时并存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的。乐观的人往往看到的是积极的方面,会产生诸如满意、高兴、喜悦、爱慕的积极情绪;悲观的人常常看到的是消极的方面,会产生诸如忧愁、痛苦、悲伤、憎恨的消极情绪。积极情绪能够激发人的潜能,使其保持旺盛的精力,有益身心健康;消极情绪却使人意志消沉,有害身心健康。因此,学会保持乐观的情绪,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能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乐观积极。孩子的情绪最易受到父母情绪的直接影响,因此在与孩子相处时,父母必须保持乐观的心态。
在努力营造乐观氛围时,父母应该注意自己教导孩子时的心理,防止一些消极心理对孩子产生副作用。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特别是在孩子年幼时,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父母的积极心理,可以促使孩子乐观积极、奋发向上;反之,父母的消极心理,能够造成孩子悲观消极、不思进取。教育专家对父母的忠告
悲观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容易形成悲观的性格,乐观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容易形成乐观的性格。因此,如果父母想要孩子成为乐观的人,自己就要先做乐观的人。
使家庭处于乐观氛围中
家教案例
著名美术大师徐悲鸿,以画奔马而驰名中外。他的成长却离不开他的父亲的苦心培养与正确引导。很少有人知道,徐悲鸿也有过画虎像狗的时候。
徐悲鸿的父亲叫徐达章,是一个自幼喜欢画画、自学成材的乡村穷画师。徐达章的书法、绘画、篆刻、诗文在江苏宜兴一带小有名气。徐达章家里虽穷,却不羡慕荣华富贵。他在一方印章中镌刻的“闲来写幅丹青卖,不用人间造孽钱”,就是对自己为人处世的写照。徐达章的这种人生态度,对徐悲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最困难的时期,徐悲鸿依然傲骨挺立,乐观豁达地对待生活。
徐悲鸿6岁时,跟父亲读书。当读到书中庄子刺虎的故事时,徐悲鸿便萌发出画一幅百兽之王图的念头。可惜他所住的地方,无法见到真正的老虎。这天,徐悲鸿将自己描摹别人画的虎,拿给父亲看。徐达章见到后,就问:“这是什么?”徐悲鸿很得意地说:“老虎。”徐达章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哪是一只老虎,倒像是一只狗。”徐悲鸿真不知说什么是好,差点哭了出来。徐达章看见儿子很失望,便安慰道:“你要想学画画,成为一个画家,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养成勤奋读书的习惯。画画是要用眼睛观察实物的。你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怎么能画出老虎来呢?”在徐达章的教导下,小悲鸿明白了画画的道理。
乐观的孩子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悲观的孩子则往往觉得没有希望。因此,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希望教育。希望教育是一项细致的工程,需要父母及时地感受到孩子的沮丧和忧愁,帮助孩子驱散心中的阴影。
一个孩子拖着比自己身体还高的大提琴,在走廊里迈着轻快的步伐,心情显然好极了。一位长者问他:“孩子,你这么高兴,是不是刚拉完大提琴?”孩子边走边回答:“不,我正要去拉。”
这个孩子懂得一个许多大人也不懂的道理:音乐是一种愉快的享受,而不是我们不得不做的、必须忍受的工作。
父母要多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鼓励孩子想象自己的美好未来,让孩子对自已的未来充满希望。只要孩子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孩子必定会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事情。
假如孩子在适当的赞扬中生活,他就学会自尊;假如孩子生活中充满关怀,他心中自然会有爱;假如孩子在平等中生活,他就学会公道;假如孩子不断得到鼓励,他会建立自信;假如生活中缺乏爱,他会变得冷漠;假如经常受到羞辱,他就变得卑微;假如孩子总是得到不恰当的夸奖,他就会陷入忘乎所以的自负;假如耳旁听到的总是埋怨,他就会学会责怪;假如孩子常常受骗,他就会去骗人;假如孩子常常遭训斥殴打,孩子就会粗暴对人;假如孩子常常受到辱骂,他就会满口脏话,等等。
父母表达感情的方式,会形成不同的家庭氛围,可能是和谐友善的或对立独裁的;可能是严厉古板的或自由放任的;可能是井然有序的或杂乱无章的;可能是幽默风趣的或冷嘲热讽的;可能是充满生气的或死气沉沉的,等等。温馨、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感情培养与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父母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经常保持性情开朗和愉快,可以感染子女及周围的人,使他们也觉得人生充满了和谐与光明。不管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可以传递给他人的。
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父母的责任。在一个比较民主的家庭里,父母能够常常鼓励孩子敢于说话,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孩子能够随便提出问题,敢于争论,甚至向父母提出质疑和挑战。父母鼓励孩子对习以为常的做法提出新的改进办法,能够大大增强孩子的自信,也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与社交能力。
家庭成员之间要能够很开放地谈自己的想法。父母尤其要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孩子说错了也没有关系。只有这样,家庭成员之间才不至于积下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当家庭中一个人遇到问题时,其他的人能够很好地理解他,才能互相之间达到一种默契,成为心心相印的一家人。
对于家庭中发生的事情,家庭每个成员都有知情权。中国的父母通常喜欢把爱深埋在心里,喜欢含蓄表达情感,但是父母如果不说出来,又怎么能让孩子理解和体会呢?别把爱只埋在心里,适当的时候不妨说出来。
如果家庭中出现什么事情,父母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讲给孩子听,不要认为孩子太小,理解不了,或是不想让孩子知道,怕孩子伤心。否则,孩子始终会觉得自己游离于家庭之外,家里的事都不知道,从而产生孤独感。家庭成员之间是真正的平等的关系,每个成员不因年龄的大小、不因地位的高低,而互相尊重,都可以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大多数父母最常用的教育方式,是对孩子指出方向,让孩子按照父母的建议去做。但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感受,使孩子的情绪会受到影响。父母可以用先鼓励再修改的方式,使孩子在心理上较易接受,不至于“差点哭了出来”。当然,父母给孩子以具体的方法指导在有些时候还是必需的,这有助于孩子少走弯路,更好地保持乐观情绪。
孩子要以愉快的心情,永远微笑地面对生活。孩子多想一想个人奋斗的目标,多树立一些远大的理想,就会觉得眼前的困难和挫折算不得什么。教育专家对父母的中告
父母要唤醒孩子愉快的记忆,养成快乐的习惯。父母多帮助孩子回忆一些快乐的时光,会冲淡眼前的不快,恢复乐观的态度。
兴趣广泛容易形成乐观心态
家教案例
赖斯出生在亚拉巴马州的伯明翰市,那是一个种族歧视极为严重的城市。赖斯的父亲是基督教长老会牧师,也是推进黑人教育运动的领袖。赖斯母亲是教师,教音乐和科学。
除了一般的学校教育外,赖斯还努力学习西方文化的一些重要内容,如音乐、芭蕾、体育、外语以及文学名著。赖斯的母亲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培养她广泛的兴趣和自觉学习的习惯,所以赖斯早在进学校之前就已经养成了自律精神,不用家长在一旁督促。
赖斯在5岁时就能流利地念书,而在会念书之前她已能看懂乐谱。赖斯在6岁时进入了小学,这时她在智力上已相当成熟,脑子里也已经装了不少学问。她学习认真,严守校规,举止得体。
兴趣广泛的赖斯常常与学识渊博的父亲谈论时事政治和历史典故,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都是一个乐观的孩子。
父母注重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现在,每个家庭通常只有一个孩子,单元楼房的出现又隔绝了家庭之间的交往,再加上父母一般也不放心孩子自己出门玩,孩子们与外界接触的时间更少了,导致不少孩子变得孤独、不合群。孩子的天性本应是活泼开朗的,对于孤独的孩子,父母是能帮助他们改变的。
孩子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就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父母要鼓励孩子广泛地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增加知识,升华思想。孩子可以选择阅读伟人的故事、童话、小说等文学作品。
父母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为孩子创造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如带孩子到邻居家串门、邀请其他孩子到家里来玩、让孩子多到同学家去玩等。此外,父母可多进行一些活动,如带孩子外出游玩;也可让孩子做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如利用废物制作小作品。父母通过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让孩子在各种活动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培养乐观的性格。
父母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开始时,父母可以暗示孩子主动提问,主动要求。在孩子主动行动后,父母要用表扬、奖励等方法强化孩子的自主观念。孩子主动去做了,不一定成功。父母要激励孩子,告诉孩子:“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失败是常有的事,重要的是从失败中走出,失败是成功之母。孩子广泛接触各类事物,见多识广,心胸自然就会开阔,悲观也就销声匿迹了。教育专家对父母的忠告
父母不要总是让孩子局限于学习书本知识,这很容易让孩子厌倦学习,从而形成悲观的心态。父母应该让孩子广泛拓展兴趣,促进孩子形成乐观的心态。